赵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的7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辅以康复训练,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92.1%,高于对照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是治疗脑梗死可选择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伟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监测脑利钠肽、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对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重度脓毒症28例,脓毒症休克30例。监测患者确诊当天BNP、TnT和TnI水平。分析BNP、TnT和TnI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重症脓毒症组患者TNT水平显著低于脓毒症休克组(P<0.01)。死亡患者BNP、TNT及TNI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1)。BNP对预测死亡具有统计学意义(ROC下面积0.794,P<0.01),TNT对预测死亡具有统计学意义(ROC下面积0.527,P<0.05)。结论BNP、TnT对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作用。
作者:刘永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细胞参数及血脂有关项目测定对银屑病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银屑病患者52例和正常对照100例同时检测11项血细胞参数及胆固醇和血脂。结果银屑病及其进行期MCV、RDW、MPV、PDW、CH、TG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结论银屑病与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及生理基础有相同之处,所以银屑病患者易发心血管疾病与血细胞参数及血脂的变化有关。
作者:吉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4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34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1d、3d、5d和对照组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1d、3d、5d的血清MDA均高于对照组,血清TAC、SOD及GSH-Px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3d及5d血清MDA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d,TAC、SOD及GSH-Px则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d,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变化较大,治疗后3d后改善开始显著。
作者:尤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用倍他乐克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0~2013年收治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临床治疗资料,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组)50例和观察组(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倍他乐克治疗组)50例。结果观察组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治疗4周、治疗12周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倍他乐克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效果较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祥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脑死亡,一个异常敏感的词汇。多年来,关于脑死亡判定的讨论,早已越出了医学界的范畴,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
作者:费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脂蛋白(a)[lipoprotein(a), Lp(a)]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已挑选的HbA1C>7%的92例糖尿病患者同时检测HbA1C及Lp(a),另测定60例正常体检者HbA1C及Lp(a)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关分析作统计学检查;根据HbA1C水平将升高组分成3组,对Lp(a)进行组间分析,并对Lp(a)与HbA1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bA1C升高组的Lp(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组间分析,三组之间L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Lp(a)与HbA1C无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HbA1C与Lp(a)无相关性, Lp(a)的升高不受HbA1c的影响,是独立于HbA1C之外的一项指标。
作者:王德彬;赵茹妹;肖倩;张筱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62例脊柱创伤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62例脊柱创伤患者,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并选择短节段椎弓根钉进行固定的方法治疗,观察患者在术后的伤椎椎体前与后缘的压缩高度、Cobb’s角以及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的状态。结果62例患者在术后伤椎具有良好的恢复效果,此外,伤椎椎体前与后缘压缩高度以及Cobb’s角等相关指标和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具有明显恢复。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进行固定的治疗方法,对急性脊柱创伤具有显著疗效,然而应将CT、X线平片等影像学资料与患者伤势等具体情况相结合,依照此结果选择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罗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187例体检的某事业单位职工的甲状腺彩超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该事业单位职工的甲状腺彩超结果的分布特点及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17~20日我院对187例某事业单位职工进行健康体检的甲状腺彩超资料,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异常甲状腺彩超为107例,所占比例为57.2%;不同年龄组间甲状腺彩超的异常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年组异常率高,为67.3%;不能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甲状腺彩超的异常率不同,P>0.05;甲状腺结节以多发为主,占53.3%,左右叶发生率相近,分别为27.1%和24.3%,多部位发生率高,为45.8%,峡部发生率低,为2.8%;甲状腺结节内有钙化的占少数,为11.2%;甲状腺结节内回声以混合型回声为主,占74.8%;甲状腺结节直径小于1cm的占多数,为81.3%。结论甲状腺结节在体检人群中的检出率较高,但多数为良性结节,有条件的情况下应推荐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筛查甲状腺疾病,可提高早期检出率,积极预防甲状腺疾病。
作者:李艳红;李霞;孟想;李盼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ARV已经改变HIV流行的自然史。ARV暴露对孕妇、胎儿和婴儿的潜在风险依赖于暴露的时间、数量和药物的类型。潜在的不利影响还需要进一步和长期监测,因为他们很可能是罕见的、在童年以后发生。现在有迫切需要更好地了解对于HIV未感染儿童长期暴露在HIV和ARV的后果,以有助于改善监测和管理潜在的不利影响。本文回顾现有的文献,描述宫内、产时、产后ARV暴露可能会对孩子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潜在的影响。
作者:陈悦;李慕军;曾雅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58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生长抑素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疗效好、恢复快、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群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FPI)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通过病例回顾性分析,选择观察指标,对100例IFPI组和100例非真菌感染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IFPI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年龄(OR=2.354)、慢性疾病(OR=4.013)、有创通气(OR=5.468)、抗生素(OR=2.550)和低蛋白血症(OR=2.364)5个危险因素均是引发IFPI的独立因素,P值小于0.05,通过显著性检验。结论年龄大、有慢性疾病、有创通气、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和低蛋白血症是引发IFPI的5个危险因素。
作者:黄艳;李雅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重要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50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调查对象的血脂情况,并对TG、LDL-C、TC、HDL-C、APOB以及APOA1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POA1和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G、LDL-C、TC、APO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变化明显,可作为疾病诊断过程中的鉴别依据。
作者:切列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自从1948年Dalldorf在美国纽约州格林县的柯萨奇镇(Coxsackie New York)的患儿中发现并描述了一种后来被命名为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以来,直到1960 Alsop将由萨科奇病毒引起的疾病命名为手足口病(HFMD),随后在世界各地均发现存在手足口病的流行。我国于1980年首次报告手足口病,广西于1989年第一次发现并报告了该病,自2008年手足口病列为国家法定丙类传染病以来,广西对手足口病的病原体的基因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占41.70%,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阳性8.50%。同时证实广西分离的EV71与国内其他省流行的EV71流行株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同属于C4基因亚型C4b分支。资料显示手足口病在国内呈现自然流行消长趋势,尽管该病的疫苗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但离现场应用仍然存在多方面的挑战。
作者:潘朝庆;黄亚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近年来,微创脊柱外科发展迅速,脊柱内窥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中具有损伤小、恢复期短、疗效确切、保持脊柱的稳定性等优势,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脊柱内窥镜技术包括: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MED)、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PELD)及完全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FLD)等。正确认识脊柱内窥镜技术,严格适应证和熟练的操作技巧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本文将总结各种脊柱内窥镜手术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的现状与进展。
作者:邓少果;杨腾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通过加强健康教育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自护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认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谢楠;孙素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桡动脉采血和股动脉采血两种采血法在新生儿科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NICU收治2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桡动脉采血法采集血气标本,对照组采用股动脉采血法采集血气标本。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误入静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血肿或瘀斑的比例均较之对照组低(P<0.05),重度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穿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采血较之股动脉采血时对患儿的不良影响明显要小,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简单、穿刺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金芳;黄婵;李雪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母液中3-甲基黄嘌呤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柱为C18色谱柱,进行等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3 nm,柱温为35℃。结果3-甲基黄嘌呤浓度在100~800mg/L范围内呈良好线形关系,实验有较好的精密度,其RSD为0.21%。平均回收率为98.38%,RSD为0.29%。结论该检测方法操作性强、灵敏度高、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生产母液中3-甲基黄嘌呤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晖;石磊;王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我院所提出的优质护理方法的临床实际护理效果,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普外科住院的患者368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的比较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护理措施后,优质护理组的184例患者实施护理后,总满意患者184例,总满意度为100.00%;常规护理组的184例患者实施护理后,总满意患者168例,总满意度为91.30%。总满意度组间比较,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患者的满意度,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16.73,P<0.05);(2)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情况评分结果组间比较,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得分水平显著的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得分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4,P<0.01)。结论在临床针对普外科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实践的过程中,传统常规护理措施和方法相比较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和方法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更好,是临床针对普外科患者实施护理措施的理想选择。
作者:杨雅清;李炎;董津平;张苏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3月14日,正是草长莺飞、迎春花粲然报春之时。在这大好春光中,业界专家学者云集于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参加第六届中国眼科学基础研究大会暨研究生导师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谢立信教授在开幕发言中指出了眼表重建领域应用基础研究的发展方向。
作者:苏暄;林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