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莉
目的:通过对番禺区大石街农村妇女的乳腺癌患病率及乳腺癌预防知信行的调查结果,分析番禺区农村妇女乳腺癌预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有关机构及部门如何制定对策,预防农村妇女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通过乳腺检查及乳腺癌预防知信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番禺区大石街1428名农村妇女乳腺癌患病率及乳腺癌预防的知信行现状,回收有效问卷1420份。结果受调查者对乳腺癌的12项危险因素平均知晓率为42.25%,乳腺癌的5项征兆的平均知晓率为41.06%;对乳腺癌预防的3项态度调查,同意及非常同意的平均占89.74%,不一定及不同意的平均占10.26%;乳腺彩超或X线检查中从未检查的13.73%,定期检查的18.31%,乳腺自检中从未自检的37.75%、定期自检的仅0.99%;乳腺癌患病率为0.14%,其他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和乳腺囊肿为主,患病率依次为29.44%、6.55%。结论番禺区大石街农村妇女对乳腺癌预防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低,约10%对乳腺癌预防持消极态度,乳腺定期检查率低,乳腺癌及其他乳腺疾病患病率较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主管部门应针对存在问题制定对策,有效防控农村妇女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谢有彩;植妙演;冯金葵;张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在改善免疫功能和术后恢复中的价值。方法将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腹腔镜手术的观察组和给予开腹手术的对照组,观察术中免疫功能和术后恢复情况,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术中IgG、IgM、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流质饮食时间、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2)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流质饮食时间、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均与IgG、IgM、IgA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促进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谢锦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和对照组(美沙拉嗪治疗)各40例。连用8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DAI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x2=4.973, P<0.05)。治疗前两组D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DAI 明显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2.37、2.89,P<0.05),且观察组DAI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t=2.972,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于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阶段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系统化护理用于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白福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头孢丙烯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160例随机分成2组,头孢丙烯组80例,头孢呋辛酯组80例,疗程均为7~10d。结果头孢丙烯和头孢呋辛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是92.5%及93.8%。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5%及91.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7.5%,两组差异比较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头孢丙烯用于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187例体检的某事业单位职工的甲状腺彩超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该事业单位职工的甲状腺彩超结果的分布特点及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17~20日我院对187例某事业单位职工进行健康体检的甲状腺彩超资料,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异常甲状腺彩超为107例,所占比例为57.2%;不同年龄组间甲状腺彩超的异常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年组异常率高,为67.3%;不能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甲状腺彩超的异常率不同,P>0.05;甲状腺结节以多发为主,占53.3%,左右叶发生率相近,分别为27.1%和24.3%,多部位发生率高,为45.8%,峡部发生率低,为2.8%;甲状腺结节内有钙化的占少数,为11.2%;甲状腺结节内回声以混合型回声为主,占74.8%;甲状腺结节直径小于1cm的占多数,为81.3%。结论甲状腺结节在体检人群中的检出率较高,但多数为良性结节,有条件的情况下应推荐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筛查甲状腺疾病,可提高早期检出率,积极预防甲状腺疾病。
作者:李艳红;李霞;孟想;李盼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护理。方法选择在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护理干预,观察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实验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89%;对照组发生率为1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P<0.05)。结论加强护理能较好的预防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奚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服用降糖药物,对照组37例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观察组38例在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遵医率、出院时及随访结束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复查、饮食、服药、自我监测及运动的遵医率与对照组比较较高(P<0.05)。两组随访结束时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出院时,但是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使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提高,控制血糖效果较好,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比较经不同浓度大蒜汁浸泡含旋毛虫肌幼虫的肉块对小鼠感染力的影响,来评估大蒜汁对旋毛虫幼虫的杀灭效果。方法30只昆明小鼠分为5组,喂食经不同浓度的大蒜汁(浓度分别为100.00%、50.00%、25.00%、12.50%)和生理盐水浸泡半小时含有旋毛虫肌幼虫的肉,饲喂30d后剖杀小鼠,观察和计数肌幼虫数。结果小鼠饲喂经100.00%、50.00%、25.00%、12.50%浓度大蒜汁和生理盐水浸泡半小时含有旋毛虫肌幼虫的肉后,在单位肌肉中检出旋毛虫肌幼虫数为0条、10条、60条、140条和235条。结论含旋毛虫肌幼虫的肉经一定浓度的大蒜汁浸泡后其旋毛虫肌幼虫的感染力会降低。
作者:罗卉;张云;肖明洋;饶永庚;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卵巢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67例卵巢癌组织,25例良性卵巢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67例卵巢癌组织中有35例为阳性表达,卵巢良性肿瘤有22例阳性表达,正常卵巢组织中均为阳性表达,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PTEN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的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卵巢癌的组织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及表达缺失对于评价卵巢癌的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利珍;谭小军;张琼;高蔚樱;劳淑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抗凝药物在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抗凝治疗是防治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心房颤动(AF)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重点,由于传统药物的局限性,凝血因子Xa抑制剂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药物并逐步走向临床。本文对凝血因子Xa直接抑制剂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对其临床应用及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作者:刘泽清;刘冬;彭礼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14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确诊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为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组(n=60)和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组(n=60),对照组为单独腹腔镜治疗组(n=29)。比较各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复发、内分泌变化及副作用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间治疗效果、内分泌指标(FSH、LH、P、E2等)及副作用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可靠、临床疗效好,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黄丽平;苏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镜下行胃息肉电切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息肉行EMR治疗的患者85例,2012年8月前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护理,2012年8月后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43例,实施综合护理,进一步完善常规护理,并且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SAS及SDS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健康知识得分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行高频电切息肉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效果显著,能缓解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缩短住院天数、提高健康知识得分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汪梅枝;张新宪;吴小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S100蛋白检测在脑梗死(CI)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76例CI患者,检测S100蛋白在CI患者发病后第3、7、14天时的水平,以及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病灶面积大小的关系。同时选取我院同期行健康体检患者56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CI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术后3d与7d时,S100蛋白水平比较,P<0.01,P<0.05。(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型、重型组与轻型组S100蛋白水平比较,P<0.05,P<0.01。(3)梗死面积中、大组与小梗死面积组比较,P<0.05, P<0.01。结论 S100蛋白在CI发病早期为高表达,同时其高表达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及梗死面积增大有密切关系,表明S100蛋白与CI的病理、生理的过程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江;张然蓉;李钢;罗历;郝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脂蛋白(a)[lipoprotein(a), Lp(a)]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已挑选的HbA1C>7%的92例糖尿病患者同时检测HbA1C及Lp(a),另测定60例正常体检者HbA1C及Lp(a)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关分析作统计学检查;根据HbA1C水平将升高组分成3组,对Lp(a)进行组间分析,并对Lp(a)与HbA1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bA1C升高组的Lp(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组间分析,三组之间L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Lp(a)与HbA1C无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HbA1C与Lp(a)无相关性, Lp(a)的升高不受HbA1c的影响,是独立于HbA1C之外的一项指标。
作者:王德彬;赵茹妹;肖倩;张筱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ARV已经改变HIV流行的自然史。ARV暴露对孕妇、胎儿和婴儿的潜在风险依赖于暴露的时间、数量和药物的类型。潜在的不利影响还需要进一步和长期监测,因为他们很可能是罕见的、在童年以后发生。现在有迫切需要更好地了解对于HIV未感染儿童长期暴露在HIV和ARV的后果,以有助于改善监测和管理潜在的不利影响。本文回顾现有的文献,描述宫内、产时、产后ARV暴露可能会对孩子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潜在的影响。
作者:陈悦;李慕军;曾雅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患者83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41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为对照组,42例患者加用别嘌呤醇为观察组,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变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尿酸显著下降,而尿pH值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均显著下降,而肾小球滤过率、尿pH值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别嘌呤醇是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治愈率,引发的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白珩;周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脐部病灶面罩吹氧治疗新生儿脐炎的效果。方法124例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单双数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予抗生素治疗及常规脐部护理两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一次性氧气面罩作脐部病灶吹氧15min,每日2次。治疗72h后比较两组患儿脐部炎症消退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部病灶面罩吹氧能加快新生儿脐炎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妙珍;陈琼;黄彩霞;杨柳;尹焕银;邵秀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200例患儿中有153例患儿得到至少1年的随访,其中复发51例,复发率为33.3%。结论充分了解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并给予合理有效的诊断治疗是保证患儿获得良好预后和减少不良后遗症的关键。
作者:黄庆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研究进展。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30例,将这3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患儿,分别命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15例患儿采取常规语言训练,治疗组的15例患者在采取常规语言训练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4%。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瘫患儿的语言障碍具有良好的效果,该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海江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