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诊治研究

白珩;周巍

关键词:慢性尿酸性肾病, 肾功能损害, 别嘌呤醇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患者83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41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为对照组,42例患者加用别嘌呤醇为观察组,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变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尿酸显著下降,而尿pH值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均显著下降,而肾小球滤过率、尿pH值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别嘌呤醇是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治愈率,引发的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4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34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1d、3d、5d和对照组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1d、3d、5d的血清MDA均高于对照组,血清TAC、SOD及GSH-Px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3d及5d血清MDA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d,TAC、SOD及GSH-Px则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d,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变化较大,治疗后3d后改善开始显著。

    作者:尤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11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1例CSP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停经40~75d,入院前无痛性阴道流血7例,大出血4例(3例为外院B超检查诊断为宫内孕,1例为我院诊断为难免流产)。11例患者均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其中4例患者经药物保守治疗查血β-HCG降至正常后出院,7例药物治疗无效转入手术治疗(2例接受了病灶局部切除+子宫下段修补术,2例患者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3例年龄>35岁、无生育要求者行全子宫次切除术)。7例手术患者术后1个月血β-HCG降至正常,恢复良好,病理证实子宫瘢痕妊娠。结论CSP临床较少见,易误诊,对有剖宫产术史的患者应尽早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早期明确诊断。

    作者:赵金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护理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护理。方法选择在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护理干预,观察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实验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89%;对照组发生率为1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P<0.05)。结论加强护理能较好的预防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奚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14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确诊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为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组(n=60)和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组(n=60),对照组为单独腹腔镜治疗组(n=29)。比较各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复发、内分泌变化及副作用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间治疗效果、内分泌指标(FSH、LH、P、E2等)及副作用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可靠、临床疗效好,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黄丽平;苏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我国及广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自从1948年Dalldorf在美国纽约州格林县的柯萨奇镇(Coxsackie New York)的患儿中发现并描述了一种后来被命名为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以来,直到1960 Alsop将由萨科奇病毒引起的疾病命名为手足口病(HFMD),随后在世界各地均发现存在手足口病的流行。我国于1980年首次报告手足口病,广西于1989年第一次发现并报告了该病,自2008年手足口病列为国家法定丙类传染病以来,广西对手足口病的病原体的基因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占41.70%,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阳性8.50%。同时证实广西分离的EV71与国内其他省流行的EV71流行株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同属于C4基因亚型C4b分支。资料显示手足口病在国内呈现自然流行消长趋势,尽管该病的疫苗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但离现场应用仍然存在多方面的挑战。

    作者:潘朝庆;黄亚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持续非卧床性腹膜透析并发胸腹瘘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并发胸腹瘘(AF)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与转归。方法观察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肾内科2009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3例CAPD并发胸腹瘘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与转归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3例患者均出现气促、胸闷、不能平卧,伴超滤量明显减少,影像学提示中-大量右侧胸腔积液;应用胸水生化成分分析鉴定胸水性质,同时以标记放射性核素99Tcm-乙三胺五乙酸(DPTA)注入透析液后,在胸膜腔中探测到99Tcm确诊;经抽取胸水、暂停CAPD、改行间隙性腹膜透析等治疗方法效果欠佳,3例患者终都转为血液透析治疗。结论从临床表现可早期发现胸腹瘘,用核素扫描结合胸水生化成分分析诊断胸腹瘘敏感性高,不良反应少。出现胸腹瘘后患者较难再维持腹膜透析治疗。

    作者:关毅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间歇性与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间歇性与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以及治疗产生的副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行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即药物去势加抗雄激素药物,对照组38例行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即手术去势加抗雄激素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发生潮热症状者13例(34.21%)、乳房胀痛者12例(31.58%)。对照组23例患者发生潮热症状者26例(68.42%)、乳房胀痛者25例(65.79%)。比较两组潮热症状及乳房胀痛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肠道症状、性功能、尿路症状、骨痛、治疗相关症状方面都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间歇性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治疗的副作用并且增加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是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雄激素阻断治疗的首选方案。

    作者:吴松;赖海标;钟亮;黄智峰;曾晔;李森;赖伟业;郑东祥;刘毅豪;唐荣志;黄新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针灸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研究进展。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30例,将这3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患儿,分别命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15例患儿采取常规语言训练,治疗组的15例患者在采取常规语言训练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4%。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瘫患儿的语言障碍具有良好的效果,该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海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凝血因子Xa直接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抗凝药物在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抗凝治疗是防治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心房颤动(AF)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重点,由于传统药物的局限性,凝血因子Xa抑制剂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药物并逐步走向临床。本文对凝血因子Xa直接抑制剂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对其临床应用及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作者:刘泽清;刘冬;彭礼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法测定母液中的3-甲基黄嘌呤的含量

    目的:建立母液中3-甲基黄嘌呤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柱为C18色谱柱,进行等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3 nm,柱温为35℃。结果3-甲基黄嘌呤浓度在100~800mg/L范围内呈良好线形关系,实验有较好的精密度,其RSD为0.21%。平均回收率为98.38%,RSD为0.29%。结论该检测方法操作性强、灵敏度高、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生产母液中3-甲基黄嘌呤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晖;石磊;王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番禺区大石街农村妇女乳腺癌患病率及乳腺癌预防知信行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番禺区大石街农村妇女的乳腺癌患病率及乳腺癌预防知信行的调查结果,分析番禺区农村妇女乳腺癌预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有关机构及部门如何制定对策,预防农村妇女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通过乳腺检查及乳腺癌预防知信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番禺区大石街1428名农村妇女乳腺癌患病率及乳腺癌预防的知信行现状,回收有效问卷1420份。结果受调查者对乳腺癌的12项危险因素平均知晓率为42.25%,乳腺癌的5项征兆的平均知晓率为41.06%;对乳腺癌预防的3项态度调查,同意及非常同意的平均占89.74%,不一定及不同意的平均占10.26%;乳腺彩超或X线检查中从未检查的13.73%,定期检查的18.31%,乳腺自检中从未自检的37.75%、定期自检的仅0.99%;乳腺癌患病率为0.14%,其他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和乳腺囊肿为主,患病率依次为29.44%、6.55%。结论番禺区大石街农村妇女对乳腺癌预防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低,约10%对乳腺癌预防持消极态度,乳腺定期检查率低,乳腺癌及其他乳腺疾病患病率较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主管部门应针对存在问题制定对策,有效防控农村妇女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谢有彩;植妙演;冯金葵;张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与人工流产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与人工流产的相关性。方法对入我院进行分娩的3280例孕妇资料进行分析,选择其中342例发生胎盘异常孕妇进行研究,包括未经人工流产和人工流产的孕妇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人工流产的次数与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的关系以及围产期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未经人工流产孕妇胎盘总的异常率为3.7%,人工流产孕妇胎盘总的异常率为14.3%,两组胎盘异常总发生率比较显著差异(P<0.05);流产次数越多,胎盘异常发生率随着次数增高而增高;围产期感染与产前贫血、宫腔感染和产妇营养不良关系密切(P<0.05)。结论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与人工流产的关系密切,多次人工流产易导致胎盘异常情况的发生,又易由于胎盘异常导致产后出血,育龄女性应尽量避免人工流产。

    作者:刘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12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苦参碱治疗,治疗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清ALT与AST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上述值都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改善预后肝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厚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Snail介导的EMT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作用

    目的:检测Snail、E-cadherin及Vimentin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nail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MT)在卵巢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Snail、E-cadherin、Vimentin在48例卵巢浆液性腺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及卵巢浆液性腺瘤中的表达,探讨EMT相关因子表达强度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1)Snail、Vimentin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率为(68.75%/66.67%),高于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腺瘤的(41.67%/37.50%)及卵巢浆液性腺瘤的(25.00%/18.75%),结果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E-cadherin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率为27.08%,低于与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腺瘤的54.17%及卵巢浆液性腺瘤的75.00%,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腺瘤组与卵巢浆液性腺瘤组比较,三种蛋白的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Snail、E-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高低与FIGO分期、分化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腹膜种植有关。(3)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Snail与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477,P<0.05),Snail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601,P<0.05),而E-cadherin与Vimentin表达的相关性不明显(r=-0.206, P>0.05)。结论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Snail、Vimentin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提示Snail介导的EMT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作者:唐青;侯建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0例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200例患儿中有153例患儿得到至少1年的随访,其中复发51例,复发率为33.3%。结论充分了解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并给予合理有效的诊断治疗是保证患儿获得良好预后和减少不良后遗症的关键。

    作者:黄庆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用于全麻上腹部手术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用于全麻上腹部手术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行上腹部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芬太尼行全麻诱导,观察组应用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全麻诱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诱导期间阿托品使用率2.67%少于对照组10.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注射痛、肌阵挛和咳嗽反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全麻上腹部手术伴高血压患者应用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能够促进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诱导期间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量,且安全可靠。

    作者:廖少忠;卢贵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胸骨肋骨内固定术在严重胸外伤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胸骨肋骨内固定术在严重胸外伤中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6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76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胸骨肋骨内固定术治疗组38例,保守治疗组38例。结果两组患者共治愈72例,死亡4例(每组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手术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较保守组改善显著,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较保守治疗组明显缩短(P<0.05),胸廓畸形及发生呼吸道并发症(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血气胸、肺不张)较保守治疗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骨肋骨内固定术在减少ICU停留和住院天数方面有明显疗效,并可以减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是治疗连枷胸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继泉;黄学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及常规降糖药物和(或)降压药物治疗,对照组予替米沙坦80mg/d,口服,观察组同时联合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疗程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G、TC、BUN、UAER、Scr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G、TC、BUN、UAER、Scr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能够显著改善血脂水平及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斐球;夏增产;徐微;李诗伟;陈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造成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及其相关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FPI)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通过病例回顾性分析,选择观察指标,对100例IFPI组和100例非真菌感染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IFPI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年龄(OR=2.354)、慢性疾病(OR=4.013)、有创通气(OR=5.468)、抗生素(OR=2.550)和低蛋白血症(OR=2.364)5个危险因素均是引发IFPI的独立因素,P值小于0.05,通过显著性检验。结论年龄大、有慢性疾病、有创通气、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和低蛋白血症是引发IFPI的5个危险因素。

    作者:黄艳;李雅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压氧治疗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目的:确定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发病情况,并进一步探讨高压氧疗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及焦虑状态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常规治疗以及常规治疗配合高压氧治疗,入院时治疗前后进行抑郁及焦虑评分。分析各组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差异。结果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症发病率为54.39%,焦虑症发病率为47.37%。与常规治疗比较,高压氧治疗结合常规治疗,可显著降低抑郁及焦虑状态(P<0.01)。结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发病率高,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其抑郁及焦虑状态,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刘永丹;于海娜;朴钟源;魏亚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