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李雅茜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研究进展。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30例,将这3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患儿,分别命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15例患儿采取常规语言训练,治疗组的15例患者在采取常规语言训练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4%。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瘫患儿的语言障碍具有良好的效果,该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海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肝硬化家庭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每位患者选出一名主要照顾者为代表。对观察组的照顾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教育,对照组照顾者采用常规教育方法。比较两组照顾者对肝硬化患者照顾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率、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健康教育路径对肝硬化家庭照顾者进行教育效果良好,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陈玉香;张伟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监测脑利钠肽、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对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重度脓毒症28例,脓毒症休克30例。监测患者确诊当天BNP、TnT和TnI水平。分析BNP、TnT和TnI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重症脓毒症组患者TNT水平显著低于脓毒症休克组(P<0.01)。死亡患者BNP、TNT及TNI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1)。BNP对预测死亡具有统计学意义(ROC下面积0.794,P<0.01),TNT对预测死亡具有统计学意义(ROC下面积0.527,P<0.05)。结论BNP、TnT对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作用。
作者:刘永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3月14日,正是草长莺飞、迎春花粲然报春之时。在这大好春光中,业界专家学者云集于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参加第六届中国眼科学基础研究大会暨研究生导师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谢立信教授在开幕发言中指出了眼表重建领域应用基础研究的发展方向。
作者:苏暄;林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发病人数占全球一半以上,国内食管癌的死亡率为17.38/10万,居恶性肿瘤的第4位。miRNA是新发现的一种具有高度进化保守性的单链RNA,在转录后水平引起靶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miRNA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类型、预后等密切相关。在外周血中,miRNA水平也表现出显著的肿瘤相关性、组织特异性和表达稳定性。随着食管癌发病率不断增加,人们更加关注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及早期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
作者:刘汉;刘颖;曹秀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脑死亡,一个异常敏感的词汇。多年来,关于脑死亡判定的讨论,早已越出了医学界的范畴,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
作者:费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S100蛋白检测在脑梗死(CI)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76例CI患者,检测S100蛋白在CI患者发病后第3、7、14天时的水平,以及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病灶面积大小的关系。同时选取我院同期行健康体检患者56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CI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术后3d与7d时,S100蛋白水平比较,P<0.01,P<0.05。(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型、重型组与轻型组S100蛋白水平比较,P<0.05,P<0.01。(3)梗死面积中、大组与小梗死面积组比较,P<0.05, P<0.01。结论 S100蛋白在CI发病早期为高表达,同时其高表达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及梗死面积增大有密切关系,表明S100蛋白与CI的病理、生理的过程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江;张然蓉;李钢;罗历;郝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1例CSP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停经40~75d,入院前无痛性阴道流血7例,大出血4例(3例为外院B超检查诊断为宫内孕,1例为我院诊断为难免流产)。11例患者均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其中4例患者经药物保守治疗查血β-HCG降至正常后出院,7例药物治疗无效转入手术治疗(2例接受了病灶局部切除+子宫下段修补术,2例患者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3例年龄>35岁、无生育要求者行全子宫次切除术)。7例手术患者术后1个月血β-HCG降至正常,恢复良好,病理证实子宫瘢痕妊娠。结论CSP临床较少见,易误诊,对有剖宫产术史的患者应尽早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早期明确诊断。
作者:赵金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X线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作用,探讨X线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骨肿瘤患者的X线资料,同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评价X线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X线检查诊断的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其正确率为88.9%,与病理学结果有一定的差距,有显著性差异(P<0.05);X线平片检查可较直观的显示骨肿瘤患者骨质破坏区,骨质破坏基本情况等信息。结论X线影像学检查可初步诊断骨肿瘤及骨质破坏的状况,在基层医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诊断骨肿瘤时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临床诊断骨肿瘤的正确率。
作者:陆鹏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间歇性与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以及治疗产生的副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行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即药物去势加抗雄激素药物,对照组38例行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即手术去势加抗雄激素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发生潮热症状者13例(34.21%)、乳房胀痛者12例(31.58%)。对照组23例患者发生潮热症状者26例(68.42%)、乳房胀痛者25例(65.79%)。比较两组潮热症状及乳房胀痛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肠道症状、性功能、尿路症状、骨痛、治疗相关症状方面都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间歇性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治疗的副作用并且增加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是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雄激素阻断治疗的首选方案。
作者:吴松;赖海标;钟亮;黄智峰;曾晔;李森;赖伟业;郑东祥;刘毅豪;唐荣志;黄新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异维A酸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中重度痤疮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联合异维A酸和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对照组单用异维A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异维A酸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中重度痤疮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国生;陈永城;沈观炘;黄育青;郑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12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苦参碱治疗,治疗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清ALT与AST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上述值都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改善预后肝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厚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62例脊柱创伤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62例脊柱创伤患者,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并选择短节段椎弓根钉进行固定的方法治疗,观察患者在术后的伤椎椎体前与后缘的压缩高度、Cobb’s角以及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的状态。结果62例患者在术后伤椎具有良好的恢复效果,此外,伤椎椎体前与后缘压缩高度以及Cobb’s角等相关指标和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具有明显恢复。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进行固定的治疗方法,对急性脊柱创伤具有显著疗效,然而应将CT、X线平片等影像学资料与患者伤势等具体情况相结合,依照此结果选择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罗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确定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发病情况,并进一步探讨高压氧疗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及焦虑状态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常规治疗以及常规治疗配合高压氧治疗,入院时治疗前后进行抑郁及焦虑评分。分析各组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差异。结果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症发病率为54.39%,焦虑症发病率为47.37%。与常规治疗比较,高压氧治疗结合常规治疗,可显著降低抑郁及焦虑状态(P<0.01)。结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发病率高,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其抑郁及焦虑状态,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刘永丹;于海娜;朴钟源;魏亚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胸骨肋骨内固定术在严重胸外伤中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6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76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胸骨肋骨内固定术治疗组38例,保守治疗组38例。结果两组患者共治愈72例,死亡4例(每组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手术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较保守组改善显著,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较保守治疗组明显缩短(P<0.05),胸廓畸形及发生呼吸道并发症(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血气胸、肺不张)较保守治疗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骨肋骨内固定术在减少ICU停留和住院天数方面有明显疗效,并可以减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是治疗连枷胸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继泉;黄学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头孢丙烯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160例随机分成2组,头孢丙烯组80例,头孢呋辛酯组80例,疗程均为7~10d。结果头孢丙烯和头孢呋辛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是92.5%及93.8%。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5%及91.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7.5%,两组差异比较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头孢丙烯用于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护理。方法选择在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护理干预,观察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实验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89%;对照组发生率为1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P<0.05)。结论加强护理能较好的预防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奚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服用降糖药物,对照组37例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观察组38例在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遵医率、出院时及随访结束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复查、饮食、服药、自我监测及运动的遵医率与对照组比较较高(P<0.05)。两组随访结束时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出院时,但是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使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提高,控制血糖效果较好,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疗程均为4周,治疗组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00mg,每天1次,外用联苯苄唑乳膏外涂;对照组仅予外用联苯苄唑乳膏。结果用药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25.00%和1.67%,总有效率分别为68.3%和33.3%,真菌清除率分别为68.3%和33.3%;用药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70%和60%,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5.0%,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6.7%和85.0%;两组临床疗效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伊曲康唑联合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足癣临床疗效较好,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和真菌学清除率,是临床治疗足癣较好方法之一。
作者:胡昆;邓列华;徐瑾;李克俭;李诗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检测Snail、E-cadherin及Vimentin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nail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MT)在卵巢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Snail、E-cadherin、Vimentin在48例卵巢浆液性腺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及卵巢浆液性腺瘤中的表达,探讨EMT相关因子表达强度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1)Snail、Vimentin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率为(68.75%/66.67%),高于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腺瘤的(41.67%/37.50%)及卵巢浆液性腺瘤的(25.00%/18.75%),结果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E-cadherin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率为27.08%,低于与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腺瘤的54.17%及卵巢浆液性腺瘤的75.00%,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腺瘤组与卵巢浆液性腺瘤组比较,三种蛋白的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Snail、E-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高低与FIGO分期、分化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腹膜种植有关。(3)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Snail与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477,P<0.05),Snail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601,P<0.05),而E-cadherin与Vimentin表达的相关性不明显(r=-0.206, P>0.05)。结论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Snail、Vimentin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提示Snail介导的EMT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作者:唐青;侯建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