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莲;刘静;刘艳洁;任秀国;王丽茹
目的:针对血液内科层流室患者入室前恐惧、焦虑等心理状况,借鉴术前访视方法对血液病患者开展入室前访视,充分评估患者的需求状况,提供相应的指导与帮助,从而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层流室生活的适应性。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我科血液层流室护士对47例拟入住层流病房患者在进仓前24~36 h内进行床边访视。结果通过入室前访视,评估患者进仓前各项个人准备的落实情况、对层流室的认知、当前患者的治疗方案、病情及心理状况等情况,护士结合评估结果与医生确认进仓的时间、选择合理的进仓方式、充分做好进仓前护患双方的各项准备,便于责任护士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措施。结论应用层流入室前访视,管理者将访视纳入层流患者入室前工作流程之中,将护理服务前移。结合患者需求完善访视内容、方法、时间等内容,降低了因个人准备不充分,延期入室的发生率。既大化满足患者需求,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秦毅;朱小玲;朱珺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鼻咽癌放射患者负性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86例鼻咽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放射治疗依从性及疗效情况。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放射治疗依从率、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81.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分别为(10.91±2.92)分、(9.86±4.2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存质量总分为(60.12±5.9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提高鼻咽癌放射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韩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评估女性普胸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态,通过术前访问进行联合干预,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140例女性普胸手术患者,入院后分别应用医院内焦虑抑郁量表(HAD)和Hamilton焦虑量表(HAMA)、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测评心理状态,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同时进行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理状态、血压、心率变化。结果140例患者术前自评焦虑肯定存在率50.71%,疑似抑郁和肯定存在率分别为4.29%和7.86%,专业测评焦虑、抑郁构成比例分别为52.14%和12.14%,两组构成比例差异无显著性( P>0.05)。术前1晚观察组HAMA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术前1晚血压、心率较干预前无显著变化( P>0.05)。对照组收缩压和心率明显升高( P<0.05);两组术前1晚HAMA评分、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女性普胸手术患者存在明显的术前焦虑,术前访视通过心理暗示、认知疗法等可稳定患者情绪,维持生命体重平稳,以较好的心理生理状态接受手术。
作者:张丽娟;韩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采用听觉诱导措施护理颅脑外伤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昏迷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听觉诱导唤醒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8周、治疗结束时的格拉斯哥昏迷( GCS)评分,治疗后8周以及治疗结束时的脑电图改善情况,治疗8周后的听觉诱发电位( BAEP)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VAP的发生率为48.89%,对照组为75.56%(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脑电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8周后的BAEP频率以及反应性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听觉诱导治疗方法应用于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GCS评分,改善其脑电图以及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秀梅;丁美娜;宋冰冰;刘颖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规范管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本院1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和观察组(规范管理健康教育),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度、自我管理行为以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度明显提高(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明显增高(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增高( P<0.05)。结论胰岛素的规范管理能够明显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度,提升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及满意度。
作者:包敏;陆玉婷;李晓婷;徐笑;朱孟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出院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与SD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生命质量的5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显著缓解乳腺癌出院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法。
作者:杨雪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内涵多视角立体护理模式在胸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8月开始实施基于优质护理内涵的危重患者多视角立体护理模式,选择实施前(2015年3~7月)和实施后(2015年8~12月)我院胸外科危重患者各54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两组危重患者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胸外科危重患者干预后的基础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安全度评分、整体舒适度评分、社会支持水平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CL-90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胸外科危重患者施以基于优质护理内涵的多视角立体护理干预,能够充分满足该类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提高其护理安全感、舒适感和社会支持水平,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实现优质护理目标。
作者:魏雯;张雯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多学科综合康复在尘肺患者肺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尘肺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及肺灌洗常规治疗3个月。多学科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运动耐力训练、健身气功、呼吸操、中医理疗,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康复组患者Borg评分及6MWT,与常规治疗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均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多学科综合康复对尘肺患者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明显改善尘肺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运动耐力,但患者的肺功能改善不明显。
作者:李秀云;胡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无瘤技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术中严格遵循无瘤技术,加强护理配合,主要方法有合理使用器械、遵循探查顺序、合理使用冲洗液、控制气腹压力、保护取出的瘤体等。结果3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3.2±0.5)h、术后住院时间(11.5±2.4)d。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5±2.5)个月,有24例患者按时复诊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0.0%,无复发患者,均未发现切口种植。结论做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术中无瘤技术护理配合能够减少癌细胞医源性扩散,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作者:顾荣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改良预警评分( MEWS)在急性胃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普外科收治的74例急性胃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改良预警评分将其分为两组,A组37例,MEWS评分≥4分;B组37例,MEWS评分<4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病情转归和预后。结果 A组患者痊愈或好转出院率低于B组,入住ICU率、死亡率、3个月后再次入院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入住ICU、3个月内再次入院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B组,自动出院/死亡ROC曲线下面积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MEWS评分能有效辅助护理人员评估急性胃出血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建议对MEWS评分≥4分的患者加强临床护理监管。
作者:沈献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体位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中眼内压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6月收治的120例妇科腹腔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中体位采用头低位30°,观察组术中采用头低位15°。结果观察组T1、T2时刻点的眼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手术视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时的眼睛不适、肩痛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中采用头低位15°能够减轻手术体位对患者眼内压的影响,减少术后不良反应,且该手术体位对手术视野无明显影响。
作者:缪月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ADL)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各组经护理干预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 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IHSS)评分较护理干预前有显著改善( P<0.05),且观察组FMA、Barthel、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常规护理基础上,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可降低患者心理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谯建;尹兴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行留置管道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18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56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6例,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住院情况和护理前后的精神状态。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和VAS评分等均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管道脱落、扭伤、堵塞和牵拉的发生率分别为16.07%、12.50%、10.71%和25.00%,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57%、1.79%、0%和5.36%(均P<0.05)。观察组为94.6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住院费用更低(均P<0.05)。结论在留置管道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进预后,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丽明;叶彦;洪舟;黄彩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甲状腺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6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医疗护理;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6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按医护一体化模式进行医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术后伤口引流管停留时间、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伤口引流管停留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短(P<0.01)。结论开展医护一体化的新型服务模式,能提高甲状腺疾病患者饮食活动等知识掌握率,显著降低患者住院天数,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黄群爱;练荣丽;钟美浓;李晓玲;李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我科为胆道外科,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要求夹闭T管、尿管的患者。临床现使用哈娜好一次性引流袋没有夹闭功能,手头不常备夹子,如果急用不能解决问题。在输液工作中,护士发现哈娜好一次性精密输液器的墨菲氏壶上有输液夹,输液时用于夹闭输液管路,输液完毕后可取下,将引流管打折一次后塞入输液夹中夹闭就可以将引流管牢牢地夹死。此方法的优点在于:①输液器夹可在应用时快速找到。临床上每天输液量大,废弃输液器多。②哈娜好一次性精密输液器输液夹做工精细,夹闭引流管效果好。③输液夹个体小,输液器废弃后,先剪下针头置于锐器盒后再取下输液夹放置在方便工作的地方即可。④输液夹可在引流管任意地方夹闭,位置灵活,可远离患者皮肤,防止患者受到伤害。
作者:朱岩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调查骨密度异常中老年女性健康信念、自我效能与预防保健行为的现状及相关性。方法采用骨质疏松健康信念量表、自我效能量表( OSES)和预防保健行为量表对218例骨密度异常的中老年女性进行调查。结果该组人群健康信念中易感性和严重性维度分值偏低。 OSES总分为(69.87±14.76)分,运动和钙摄入效能维度得分分别是(64.07±13.32)和(75.08±15.13)分。预防保健行为总分为(10.68±2.98)分,体育锻炼、营养行为和与OP相关的生活习惯得分分别为(3.07±2.12)、(4.18±2.08)和(3.43±3.07)分,总得分指标为29.07%。 Pearsonˊs相关分析显示:健康信念总分、易感性、严重性、健康动机、自我效能与预防保健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呈正相关( P<0.05或P<0.01);运动及钙摄入益处分别与体育锻炼、营养行为呈正相关( P<0.01);运动及钙摄入障碍分别与体育锻炼、营养行为呈负相关( P<0.05)。结论本组人群健康信念、自我效能水平中等,预防保健行为欠佳。护士应全面提升其健康信念及自我效能水平,促进预防保健行为的形成。
作者:童惠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运动方案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乳腺癌术后完成辅助化疗6~12个月的患者80例,分析太极有氧组合运动和音乐康复操这两种不同的有氧运动方案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结果乳腺癌化疗患者在术后采取不同方案的有氧运动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程度不同。两种有氧运动方案的患者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较入组研究时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两种运动方案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太极有氧组合运动可以使患者心情保持平静,更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曾威宁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规范化教学及管理在省级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实践效果,建立并完善省级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新模式。方法根据手术室的专科特点,进行问卷调研,运用德尔菲法设计与实施专科教学及管理方案,对手术室专科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结果规范化培训模式实施后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和职业认可度显著提升,对培训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规范化培训模式的建立及应用对保证省级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孟红梅;李连丽;姜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品管圈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现况调查及要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能提高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满意度。
作者:叶妙红;谭少屏;梁桂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King达标互动理论对正常分娩产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4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在阴道分娩后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以King达标互动理论为指导的护理模式,住院期间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产后并发症(产后便秘、尿潴留、乳房胀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King达标互动理论可提高正常分娩产妇的产后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琳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