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连;曾湘云
目的:评价PDCA循环干预对我院合理用药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全样本法统计我院2012年5~6月(干预前)与2012年10~11月、2013年4~5月、2013年10~11月(干预后)我院的合理用药指标值,分析评价PDCA循环干预对我院合理用药指标的影响。结果我院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从干预前的39.70%降至干预后的2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100人·d)]从干预前的60.63降至干预后的4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检查百分率均达有关要求。结论 PDCA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干预临床用药能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陈翠卿;李建修;欧银燕;招宁;黄美婷;梁棣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LED白光治疗低出生体重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3例低体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2组:治疗组28例予LED白光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普通蓝光治疗,对两组疗效及副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胆红素下降值,黄疸消退速度,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ED白光治疗低体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安全、有效,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刘耀宗;邱建武;刁诗光;冯奔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对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于其降低皮肤反应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入院行调强放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200例,按照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对皮肤反应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放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但观察组患者皮肤反应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因皮肤反应而中断放疗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皮肤反应,避免因皮肤反应而干扰放疗方案的顺利开展,减少患者痛苦,保障治疗效果。
作者:吴庆彩;王亚彩;甘韵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孟鲁司特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来我院治疗的重症支气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孟鲁司特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汉彬;庄俊合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行为发育的效果。方法分析预防保健所和西乡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高危儿86例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对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进行分组,对照组(非早期干预组)36例和观察组(早期干预组)50例。结果观察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MDI和PD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在高危儿应用可以明显的提高行为发育商,改善其智力水平和运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傅燕青;覃肖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研究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4月~2012年4月所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自制问卷和焦虑抑郁量表,从患者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分析调查。结果神经内科的门诊患者中抑郁症状为阳性者占所有就诊患者的37.5%,焦虑患者症状为阳性者占37.5%;伴有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抑郁/焦虑阳性率和评分均高于没有神经内科疾病患者,抑郁和焦虑患者症状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焦虑和抑郁症状是神经内科的普遍现象,并且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文化程度越高发病机率越大。
作者:刘东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直肠癌卵巢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9月本院就诊的肠癌卵巢转移7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手术组46例与非手术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手术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与3年生存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存活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对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手术治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静龙;刘文瑶;孙晶波;张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微泵注射替罗非班的的临床疗效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并采用PCI治疗的1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微量泵持续泵入替罗非班,对照组59例,微量泵持续泵入肝素,并实施临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给药前后心电图改善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用药48h后ST段值及缺血导联数均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48h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8.47%,对照组为13.56%,两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微泵注射替罗非班明显改善患者心电图情况,对相关血管的心肌血液供应有明显的改善,对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影响较小。
作者:余碧清;查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血脂代谢状况。方法随机选择青浦区徐泾镇4个居委会29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空腹血脂,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95例高血压患者中,TC升高占9.8%,TG升高占7.8%,LDL-C升高占7.8%,HDL-C下降占9.5%;血脂边缘异常的患者占很大比例,其中TC边缘升高25.8%,TG边缘升高11.9%,LDL-C边缘升高占22.0%。不同性别高血压患者中,血脂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中血脂升高所占比例相对较高,脂代谢边缘升高的患者比例更高,因此,我们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强调降压的同时必须重视血脂管理。
作者:曹艳红;汪彩兰;顾章明;顾志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安宝联合硫酸镁治疗接近足月的PPROM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孕32~33+6周胎膜早破孕妇120例,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安宝组以及硫酸镁组。经治疗后,分别观察记录三组病例的治疗时间、宫缩抑制时间、妊娠延长时间、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安宝组与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时间、宫缩抑制时间、妊娠延长时间差异不明显,但是硫酸镁组与联合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时间、宫缩抑制时间有显著缩短,妊娠延长时间明显延长。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安宝组85.0%,硫酸镁组65.0%,联合治疗组87.5%。安宝组与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但是硫酸镁组与联合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硫酸镁组。硫酸镁组在治疗过程不良反应率为5.0%,安宝组不良反应率为15.0%,联合治疗组出不良反应率为7.5%,硫酸镁组与联合治疗组两组差异不显著;而安宝组和联合治疗组差异显著。结论安宝联合硫酸镁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起效快,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丹玲;胡健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针对中耳乳突发育不良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为2.8%(1/36),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3.9%(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发育不良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更快的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助孕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花都区妇幼保健院经治的98例因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而不孕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每位患者发生不孕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如调整生活方式、促排卵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辅助生殖。结果在本组98例不孕患者中,经过治疗成功妊娠的患者91例,治疗有效率为92.86%。结论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采取的调整生活方式、促排卵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辅助生殖等治疗临床效果好,有利于患者正常妊娠。
作者:姚凤媚;黄少娥;姚敏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比较高血压引发的脑出血的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开颅组与YL-1型一次性穿刺针穿刺组,根据术前出血部位、血肿量、CT扫描及意识状况分别采取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YL-1颅内穿刺术,观察术后24h FAM、ADL评分,了解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YL-1颅内穿刺组术后24h FAM评分、ADL比例明显高于延后开颅组(P<0.05);YL-1颅内穿刺组死亡3/102(2.94%),早期开颅组术后死亡12/58(20.68%),延后术后死亡16/52(30.76%),死亡率,早期组与延后组均高于YL-1颅内穿刺组(P<0.05)。结论早期进行微创YL-1颅内穿刺手术治疗能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作者:温小智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对深圳市松岗街道婴幼儿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及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7月在本所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检查的6个月~3岁的本街道儿童567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生长迟缓检出率高(21.35%),消瘦检出率低(7.11%)。随月龄增大,生长迟缓率和体重低下率均呈现增高趋势(P<0.05),而消瘦率呈现降低趋势(P<0.05);男童生长迟缓和消瘦高于女童(P<0.05),而体重低下则相反。除母亲年龄外,其余14项影响因素均与婴幼儿营养不良相关(P<0.05)。结论深圳市松岗街道婴幼儿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喂养方式、出生情况、患病情况和家庭情况有关。
作者:王春丽;王涛;夏欣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对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2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79例)及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H、E2、FSH各指标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LH、E2、FSH各指标差异均显著(t=35.136,9.354,12.312,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LH、E2、FSH各指标差异均显著(t=28.651,16.357,4.137,P<0.05)。观察组治疗后LH、E2、FSH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16,13.168,9.662,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t分别为7.356,21.245,6.346,9.116,P<0.05)。观察组的AMH指数,基础窦卵泡数(AFC)及bFSH等指标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分别为6.337,7.365,5.134,P<0.05)。结论卵巢良性肿瘤剥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可以较好的保留患者的生殖内分泌功能。
作者:严红莲;邢彦君;卫凤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应用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方法行全肺平扫,平扫层厚5mm;随后将大的结节病灶选定,行HRCT扫描,层厚1~2mm,并同时开始扫描以及灌注。结果良性SPN、炎性SPN以及恶性SPN患者的灌注成像结果并不一致,其中PS、BF以及BV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TT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对良性SPN、炎性SPN以及恶性SPN进行诊断鉴别的过程中,CT灌注成像技术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伟恒;滕问天;石伟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了解广州新塘地区疑似生殖器疱疹患者单纯疱疹病毒2型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我院门诊475例疑似生殖器疱疹患者进行单纯疱疹病毒2型病毒核酸检测。结果(1)在475例疑似生殖器疱疹患者中270例单纯疱疹病毒2型检测阳性,总阳性率为56.84%(270/475),其中男性154例阳性,阳性率为61.16%(154/256);女性阳性116例,阳性率为52.97%(116/219),男女发病率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四个年龄段即<20岁,20~40岁,41~60岁,>60岁,它们的阳性率分别为29.63%(8/27)、70.23%(184/262)、46.94%(69/147)、23.08%(9/39);20~40岁年龄段发病率70.23%,明显高于其他3个年龄段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塘地区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率为56.84%,20~40岁病毒核酸检出率高,但感染率无性别差异;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在单纯疱疹病毒2型的检测中具有灵敏度高,方便快捷等优点,可对疑似生殖器疱疹患者进行早期正确诊断以避免漏诊及误诊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勇;孙伟;吴保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进一步研究肝纤维化治疗中阿德福韦酯胶囊联合大黄蟅虫胶囊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来我院进行肝纤维化治疗的6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31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大黄蟅虫胶囊治疗。在入院第2天以及治疗结束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进行肝功能检测与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红素水平、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球蛋白水平、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红素水平、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显著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纤维化治疗中阿德福韦酯胶囊联合大黄蟅虫胶囊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提高纤维化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肝功能状态,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鼎淳;钟承彪;李宇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在瑞芬太尼麻醉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对早期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实施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术中均给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于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呼吸恢复、睁眼及拔管的时间上均明显缩短,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56% vs 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可有效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患者的早期疼痛,减少不良反应,且对患者呼吸及认知功能影响轻微,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叶淮;王莲莲;罗远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对肿瘤化疗的患者给予PICC导管期间的不同护理方法及效果,以提高PICC护理水平。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12月我院共70例肿瘤化疗且使用PICC导管的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的PICC护理方法,实验组给予改革后PICC护理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患者PICC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ICC使用期间舒适度为(9.01±0.33)分,疾病不确定感为(63.71±9.08)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化疗使用PICC的患者给予我院改革后的护理方法,可以更好地降低PICC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程度,减少不良情绪,是一种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值得应用。
作者:吕洁文;李京花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