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联合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王海丽

关键词:婴幼儿, 毛细支气管炎, 超声雾化
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合用使用超声雾化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80例来我院就诊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在采取基础治疗外加用布地奈德+盐酸氨溴索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治愈率。结果实验组临床症状、体征时间均比观察组时间短,并且治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联合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可以有效缩短患儿呼吸困难、憋喘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并且提高治愈率,对于临床应用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临终关怀护理中护士所面对的伦理冲突及对策

    目的:探讨社区临终关怀护理中护士所面对的伦理冲突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方法以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的100位临终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关于与临终关怀护理有关的一些观念,同时与护士中和临终关怀护理相关的伦理观念结合进行分析。结果在患者的病情告知途径方面,主要是医生和患者家属;在对病情的告知方面,92%的患者都希望能被告知;在死亡观方面,患者都呈现出消极、回避的态度。结论护士内在的伦理道德在对临终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容易和临终关怀的伦理产生冲突,必须采取必要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以便更好地为临终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护理服务。

    作者:钟惠;谢霞平;陈燕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接收的8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3例,观察组治疗期接受用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干预等综合护理措施,参考组进采用常规的住院干预,对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再出血复发率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出血停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0.05);患者再出血复发率、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参考组(P <0.05)。结论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出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玲;周莹;袁源;周长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福建地区药膳的发展

    药膳是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目前福建地区药膳发展比较滞后,而调查结果表明福建人群对药膳养生保健有着很大的需求。本研究从药膳文化宣传、发展专业医疗机构的药膳服务、推广大众化社区家庭保健药膳、药膳多样化、行业化及药膳人才培养等方面分析探讨福建地区的药膳发展。

    作者:方文清;黄俗常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奥曲肽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应用奥曲肽对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8例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8例)。采用泮托拉唑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泮托拉唑与奥曲肽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消化道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和连续用药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奥曲肽对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徐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82例入住我院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及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同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鹤;王丽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无锡市HIV/AIDS心理状况和社会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家庭的社会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为评估救助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在无锡市,随机采访了80例HIV/AIDS。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感染/发病状况、社会心理及社会支持现状。结果50.00%例认为不歧视,56.25%感觉患病前后家人和周围的人对待自己和以前一样,一半以上认为对生活压力和收入状况有下降,90.00%以上愿意接收疾控机构督导管理。结论政府的相关政策和社会的救助措施在减少患者家庭的社会心理影响方面已经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周俊燕;飞马;成浩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北京地区蝎蛰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急诊处置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蝎子蛰伤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急诊处置蝎蛰伤提供新的正规治疗方法。方法将急诊科2005~2012年325例的蝎蛰伤资料按症状分为轻、中和重度三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出蝎子活动的季节规律;总结蝎蛰伤的临床表现和中西医结合急诊处置方法。结果夏秋季是北京地区蝎蛰伤多发季节(P=0.058),不用抗毒血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地理分布多在山区农村和城区的平房区,不同组别的症状消失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北京地区夏秋季是防治蝎蛰伤的重要时期;不采用血清疗法,中西医结合不失为一种新的治疗蝎蛰伤有效方法。

    作者:门保忠;赵晓东;苏琴;张宪;党伟;王曼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社区医院院前急救护理配合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社区医院院前急救护理配合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本组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一般护理,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等,比较两组患者获得医疗处理,并统计两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明确诊断时间、采取救治时间及转院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痊愈出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临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社区医院良好的院前急救护理配合,能显著提高就治疗率及救治成功率,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司晓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集尿袋更换频率与泌尿外科患儿尿路感染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患儿集尿袋更换频率与尿路感染的相关性以及护理预防对策,从而确定更换患儿集尿袋的佳频率,降低尿路感染的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82例留置导尿的泌尿外科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试验组患儿集尿袋更换频率为1次/周,对照组患儿集尿袋更换频率为1次/d,追踪监测尿培养,比较分析两组患儿采用不同频率更换集尿袋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特定时间内尿培养检出阳性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阳性率明显偏低,差异显著(P <0.05)。结论选择适当的集尿袋更换频率能够减少污染的机会,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临床上集尿袋更换频率以每周1次较为有效。

    作者:赵兴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降压药物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治疗的影响,评价其降压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4年2月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108例(其中维族72例,汉族34例,柯族2例;男女比例74∶34)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CPAP治疗组,对照组52例患者,以常规降压药物治疗;CPAP治疗组有56例患者,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每晚加用CPAP治疗。持续治疗16周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药物治疗的改变情况及24h血压监测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6周治疗后,CPAP组与对照组各项血压指标与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CPAP组各项血压指标降低幅度均高于对照组。CPAP组血压降至正常率为67.86%(38/56),对照组(<140/90mm Hg)为50.00%(26/52)。CPAP组12例(21.44%)单药可维持血压于正常范围,5例(8.92%)需3种药物控制血压。对照组均需要2种或以上降压药控制血压,20例(38.46%)需3种药物控制血压。上述指标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CPAP联合药物治疗对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好于单纯药物治疗。对合并高血压的OSAHS患者,CPAP治疗可以减少服用降压药的品种。

    作者:李黎;王怀振;杨晓红;买买提艾力·吐尔逊;刘勋;郑爱芳;任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入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置入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0.01)。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x2=11.237,P <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确切,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于青松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64例的临床资料,31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为二甲双胍组,33例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为胰岛素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结果胰岛素组孕产妇发生子痫前发病率,体重增加,<37周分娩比例、空腹血糖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P <0.05)。胰岛素组围产儿巨大儿、低血糖、黄单症发生率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P <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能够显著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

    作者:邢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黎介寿:无法取代的赤诚大医

    这是一个偶然中包含着必然的巧合。恰好是90年前,1924年9月13日,湖南长沙望麓园四号老宅里,一名黎姓男孩呱呱坠地,而前一天正是男孩母亲的生日。黎父灵光一闪,遂以《诗经》中“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为其起名“介寿”,意为孩子诞临是为母亲祝寿。

    作者:苏暄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某院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现状,为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管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调查2014年1~5月出院的711份手术病例,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围术期预防用药率为75.9%,其中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3.7%。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以单一药物为主,占67.8%,孢呋辛应用频数高。术前2h 用药占63.0%,55.4%的Ⅰ、Ⅱ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时间>2d。结论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存在不合理问题,需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毛洪宾;张卫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酒石酸长春瑞滨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验证

    目的:参考 USP、EP,探讨并建立酒石酸长春瑞滨的细菌内毒素标准与检查方法(凝胶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E 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进行。结果经验证,酒石酸长春瑞滨的细菌内毒素限值确定为 L <2.0IU/mg(以长春瑞滨计),通过稀释法可消除干扰,无干扰浓度为0.035mg/mL(以长春瑞滨计)。结论可按此标准采用本法对本品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作者:嵇海澄;王倜;王春玲;李孝壁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一、病原学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登革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5~55nm。登革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DENV-1、DENV-2 DENV-3和 DENV-4),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其中2型重症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其他型。

    作者: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头颈部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探析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MSCTA)对头颈部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3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为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30例患者均行128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检查,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重建(VR)、大密度投影(MIP)显示血管,对128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8例患者行头颅 CTA 检查,其中6例患者为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22例患者行头颈部 CTA 检查,其中14例患者发育异常,17例患者显示颈动脉系统粥样硬化。结论128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具有无创、准确性高、快速、安全性高等多种优点,在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鲁华丽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CO2激光联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尖锐湿疣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尖锐湿疣以 CO2激光联合中药内服外洗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8月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 CO2激光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外洗进行治疗。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9%;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均有提高,但观察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血清 TNF-α及 IL-2均有变化,观察组的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结论以 CO2激光联合中药内服外洗方法对尖锐湿疣进行治疗可得到较理想临床效果,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周力俭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粘结固定桥修复单个后牙缺失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两种固定桥修复单个后牙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下颌单个后牙缺失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 C 型固位体组、D型固位体组,每组38例,比较 C 型固位体、D 型固位体近中基牙、远中基牙修复前后牙菌斑指数、各时间临床疗效。结果 C 型固位体、D 型固位体远中基牙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的牙菌斑指数明显高于本组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 型固位体术后24个月的总成功率明显高于 C 型固位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粘结固定桥 D 型修复单个后牙缺失的临床效果显著,牙周的维护在单个后牙缺失的修复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群榕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左旋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伴有心力衰竭患者50例,经医院伦理医学委员会同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而实验组患者采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密切观察,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症状都有所改善,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还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左旋氨氯地平还可以减轻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控制心力衰竭的进展,在临床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贾文洁;秦斌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