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发生部位对残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重要意义

肖安

关键词:残胃癌, 发病部位,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发生部位对残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重要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4 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资料.结果 发生于吻合口部位的残胃癌发病年龄较大、首次术后间隔时间较长、原发疾病以良性疾病多见,吻合口部位的残胃癌肿瘤直径≤ 4 cm 者、无淋巴结转移者较非吻合口多见,且根治性切除率较高(P < 0.05).位于吻合口的残胃癌患者预后较非吻合口者较好(P < 0.05).结论 残胃癌的发病部位常提示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疾病性质及预后,可以帮助外科医师明确残胃癌的诊断,判断残胃癌的外科治疗方式及预后.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3种不同方法检测梅毒的结果比较

    目的 探讨3 种不同方法 检测梅毒的结果 比较情况.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检验科检测疑似梅毒血液标本600例,分别通过3 种检测方法 进行测定.结果 TPPA 法和ELISA 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均高于TRUST 法,但是二者与临床诊断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3 种不同方法 检测梅毒均有各自特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联合诊断,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贺斌;陈剑;程金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肺不张3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引起的肺不张及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35 例肺不张患者实施支气管镜检查,确定肺不张原因,在常规原发病治疗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5 例肺不张原因中,肿瘤16 例(45.71%),炎症13 例(37.14%),结核5 例(14.29%),异物1 例(2.86%).经原发病治疗加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对肺不张病因的诊断及其治疗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小容;张涛;屈永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意外胆囊癌1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意外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 年1 月~ 2009 年12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 例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开腹胆囊切除术4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 例.术中冰冻切片证实胆囊癌3 例,术后病理确诊8 例.行单纯胆囊切除3 例,胆囊癌根治术6 例,2 例行姑息性手术.术后获随访9 例(81.8% ),其中1 例存活已超过5 年,目前仍健在;2 例存活超过2 年;3 例存活超过1 年;存活1 年以内3 例,存活时间4 ~ 11 个月.2 例失访.结论 意外胆囊癌术前诊断困难,重视高危因素、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是意外胆囊癌诊断的重要依据.而尽快实施手术治疗,并力求根治性切除是其治疗原则.

    作者:吴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别对两组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和普通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 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术后疗效及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栾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治疗的膝关节损伤病患者60例,均于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康复组患者术后早期给予康复护理治疗,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的术后康复护理.结果 康复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给予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膝关节损伤的并发症,并且可以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玉洁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整合素αvβ3抗体对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性研究

    目的 研究整合素αvβ3 抗体对乳腺癌细胞MDA-MB-435S 生长的影响,为以整合素αvβ3 为靶点治疗乳腺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MTT 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整合素αvβ3 抗体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MDA-MB-435S的杀伤作用,形态学观察细胞变化.结果 整合素αvβ3 抗体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MDA-MB-435S 有显著的杀伤作用,其作用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整合素αvβ3 对乳腺癌细胞MDA-MB-435S 的增殖有促进作用,整合素αvβ3 抗体可显著抑制其生长,为抗整合素αvβ3 治疗乳腺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李向东;田新梅;周小金;郭彩琴;臧嘉;许飞;唐秋莎;陈道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检测分析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及检测分析.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液黏度动态分析仪对确诊患者(观察组)和普通体检者(对照组)逐一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检测.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 均高于健康体检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血液流变学改变,其异常结果 可能是造成糖尿病持续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定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对患者的治疗、疗效观察以及延缓患者的并发症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秀惠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足球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足球运动的运动损伤状况并分析原因.方法 2010 年12 月~2012 年6 月对4所四川省属高校2010 级公共体育课足球选修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均自愿参加调查.查阅相关研究论著为理论指导,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足球运动损伤的类型、部位、发生时间和地点等.根据运动医学、体育学、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理对调查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运动损伤发生率达81.49%,其中扭伤所占比例大,占37.0%;其次为拉伤、挫伤和擦伤,而关节脱位、骨裂和骨折则并不多见;踝膝部受伤分别为30.6% 和21.0%,大腿次之,占12.1%;头和上肢受伤所占比例较低.运动损伤发生在课外踢球活动、体育课、比赛和集训的比例分别为42.0%、23.7%、13.3% 和 12.1%.场地条件不良造成的为319 例,占92.41 %.结论 非体育专业学生足球运动损伤发生率高,其中扭伤所占比例大,受伤部位以踝膝部位主,而且多在课外活动和体育课中发生,并与场地条件不良有关.

    作者:黄泽江;蔡存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扎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应用扎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6 年11 月~ 2011 年11 月于笔者所在科室治疗的160 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A、B 两组,每组80 例,B 组应用抗生素、氨茶碱以及β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A 组于B 组基础上再应用扎鲁司特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 治疗后A组患者治疗前TNF-α与白介素6 以及IgE 含量同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A 组患者1 秒量与1 秒率的改善情况同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 组患者喘息胸闷与咳嗽等症状的缓解情况同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 组患者哮喘症状白天的发作次数与夜间的发作次数同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 组患者所用药物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患者应用扎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进行联合治疗,较单纯予以布地奈德进行雾化吸入的效果更为显著,安全可靠,应予推广.

    作者:唐从发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羊水过少对80例围产儿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1 月~ 2011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羊水过少产妇(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80 例羊水正常的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 羊水过少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羊水过少严重威胁胎儿及新生儿的生命,因此一旦确诊羊水过少,应严密监测,尽早终止妊娠,以计划性剖宫产为宜,以改善围产儿的预后.

    作者:魏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2型糖尿病血液流变学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2 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5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测定,同期测定健康对照组50 例,观察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结果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浆黏度和血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2 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特性存在异常,导致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发生障碍,降黏降凝,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特性,对糖尿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常丽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34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 年3 月~ 2012 年2 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68 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各34 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91.7% 和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9,P < 0.05).结论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有明;水思源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口服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对循证护理应用在心血管内科口服药物治疗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 年1 月~2012 年1 月心血管科室收治的60 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药物与循证护理联合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口服药物和常规护理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和护理后均康复出院,观测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在心血管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减少患者康复过程的痛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旭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分消走泄治疗法应用于肾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消走泄法中医治疗在IgA 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 月~2010 年12 月收治的IgA 肾病患者62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进行分消走泄法中医疗法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尿蛋白、尿红细胞数与血肌酐含量、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改善(P < 0.01),治疗组尿红细胞含量、24 小时尿蛋白、中医症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改善(P < 0.01).结论 分消走泄法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改善肾病中医症候,改善西医的治疗效果,针对施治在肾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宝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肝主疏泄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

    中医五行认为肝属木,故以木性之升发、柔和、条达来阐述肝的疏通、升发的生理.本文阐释肝主疏泄的功能与机体生理、病理之关联,探讨肝主疏泄,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对机体的重要作用及影响.通过深入了解肝的疏泄功能与人体生理病理的联系,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思路,从而对临床案例及日常养生等方面起到开拓思路的作用,无论在疾病的治疗还是养生之道方面,适当运用肝主疏泄的功能,使机体气机通畅,可以达到病体早愈,身体健康的状态.

    作者:邢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脱敏药物对牙本质敏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脱敏药物对牙本质敏感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8 月~ 2011 年10 月口腔科就诊的牙本质敏感症患者53 例,共有患牙96 颗,分为观察组27 例52 颗患牙,对照组26 例44 颗患牙.观察组采用极固宁脱敏剂治疗,对照组采用氟化钠甘油治疗,两组均治疗2 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2 周后即刻疗效及1 个月后复查疗效.结果 治疗2 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4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1 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1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极固宁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全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与尿道分泌物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支原体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与尿道分泌物中的感染情况以提高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治水平.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 年1~12 月收治的329 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65 例)与对照组(164 例),其中对照组采集前列腺按摩液送检培养支原体,实验组采集尿道分泌物送检培养支原体,培养24 h 和48 h 后观察培养结果.结果 329 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两组标本结果:实验组支原体培养呈阳性占该组患者的47.27% 远高于对照组24.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间UU 阳性率实验组41.81%远高于对照组2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对照组与实验组的MH 以及MH+UU 的阳性率与弱阳性性率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采取规范的标本采集方法 和选择合适的标本采集部位可提高支原体阳性检出率,因而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如检测支原体可优先考虑选择取尿道分泌物可提高对支原体的临床检出率.

    作者:汪为刚;侯枫林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发生部位对残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发生部位对残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重要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4 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资料.结果 发生于吻合口部位的残胃癌发病年龄较大、首次术后间隔时间较长、原发疾病以良性疾病多见,吻合口部位的残胃癌肿瘤直径≤ 4 cm 者、无淋巴结转移者较非吻合口多见,且根治性切除率较高(P < 0.05).位于吻合口的残胃癌患者预后较非吻合口者较好(P < 0.05).结论 残胃癌的发病部位常提示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疾病性质及预后,可以帮助外科医师明确残胃癌的诊断,判断残胃癌的外科治疗方式及预后.

    作者:肖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老年胆石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胆石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老年胆石症患者60 例临床资料,根据老年胆石症患者分别选择急诊手术、择期手术治疗.结果 60 例老年胆石症患者均手术治疗后无死亡病例,术后均痊愈出院.术后并发症8 例,感染1 例,心血管疾病1 例,其中心功能不全1 例,心律失常1 例,切口感染1 例,尿路感染1例,肺部感染2 例.术后住院时间为9~22 d,平均(11.5±7.6)d.结论 老年胆石症患者有其特殊性,积极围手术期处理,正确的把握手术时机,早期积极手术治疗能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作者:张宏林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跌打丸治疗可达龙所致静脉炎10例效果观察

    目的 可达龙是目前药物控制心房颤动的主要选择之一,然而其引起的静脉炎发生几率高,症状重,故有必要探讨静脉使用可达龙注射液致静脉炎简单易行的治疗措施.方法 针对10 例输入可达龙致静脉炎患者采用伤科跌打丸,用酒精调成糊状,湿敷于静脉炎部位,并给予塑料薄膜覆盖,24 h 换药1 次.结果 经24 h 湿敷,静脉炎局部痛感明显减轻,静脉条索状硬结软化.经换药3 ~ 5 次,静脉炎局部红、肿、胀、痛完全消失,符合治愈标准.治愈率100%.结论 伤科跌打丸酒精湿敷治疗可达龙所致静脉炎安全可靠、简单易行、效果显著.

    作者:王凤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