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邱日想;王燕莉;郑婉;司徒冰

关键词:神经内科, 肺部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摘要:目的 调查2008 年1 月~ 2010 年12 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谱的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 ~ 2010 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痰标本病原菌的分布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4 株病原菌中依次为革兰阴性杆菌206 株(72.5%)、革兰阳性球菌65 株(22.9%)、真菌13 株(4.6%).其中排在前6 位的致病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19.4%)、金黄色葡萄球菌(16.2%)、大肠埃希菌占(12.7%)、鲍曼不动杆菌(12.0%)、铜绿假单胞菌(9.5%)以及阴沟肠杆菌(6.0%);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47.2% 和43.6%;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69.6%,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仍是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病原菌耐药性高,部分呈多药耐药;神经内科医生应合理选择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氨蝶蛉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2 月~ 2010 年2 月收治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100 例随机分为2 组,甲氨蝶蛉组和甲氨蝶蛉联合米非司酮组(联合组),每组50 例.甲氨蝶蛉组:甲氨蝶蛉肌肉单次注射1 mg/kg,隔日1 次.联合组:甲氨蝶蛉肌肉单次注射l mg/kg,隔日1 次,同时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00 mg/ 次,2 次/d,口服3 d,总量600 mg.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腹痛停止时间、血β-HCG、包块大小和住院时间均小于甲氨蝶蛉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便且治愈率高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季舟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原位再生治疗面颈部深Ⅱ度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运用不同方法 治疗面颈部烧烫伤的临床治愈效果,探讨面颈部烧烫伤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笔者所在科室分别用干性疗法、湿性疗法即原位再生技术治疗面颈部烧烫伤,在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时疼痛程度、愈合后瘢痕等几方面进行总结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创面均自行愈合,MEBO 组在愈合时间、换药时疼痛、愈合后瘢痕等方面明显优于SD-Ag 组.结论 原位再生技术是目前治疗面颈部烧烫伤理想的方法.

    作者:魏平;李飓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跌打丸治疗可达龙所致静脉炎10例效果观察

    目的 可达龙是目前药物控制心房颤动的主要选择之一,然而其引起的静脉炎发生几率高,症状重,故有必要探讨静脉使用可达龙注射液致静脉炎简单易行的治疗措施.方法 针对10 例输入可达龙致静脉炎患者采用伤科跌打丸,用酒精调成糊状,湿敷于静脉炎部位,并给予塑料薄膜覆盖,24 h 换药1 次.结果 经24 h 湿敷,静脉炎局部痛感明显减轻,静脉条索状硬结软化.经换药3 ~ 5 次,静脉炎局部红、肿、胀、痛完全消失,符合治愈标准.治愈率100%.结论 伤科跌打丸酒精湿敷治疗可达龙所致静脉炎安全可靠、简单易行、效果显著.

    作者:王凤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58 例接受腹腔镜修补术治疗的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9 例)与对照组(79 例),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路径.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得分、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其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贺元菊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多索茶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疗效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80 例COPD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和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以及血气分析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 多索茶碱治疗组中患者的症状改善及血气分析改变均优于氨茶碱治疗组(P < 0.05).结论 多索茶碱在COPD 急性期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可在临床推荐使用;但同时要做好病情观察,安置恰当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作者:苏彩云;张镜开;管癸芬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中药材在仓储过程的质量控制分析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结晶,中药材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重要载体,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及药品的安全性.中药材在仓储过程中如处理不当,会导致中药材质量发生改变,出现霉变、风化、虫蛀等现象,影响其疗效发挥,并会发生不良反应事件.控制仓储过程质量因素主要包括入库验收、防湿、防虫、防风化、加快药材的周转、翻垛通风法、加强对药库管理等因素,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中药材的质量.

    作者:张志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探讨临床药师的药学治疗思维

    目的 对药师在临床上的治疗思维方法 进行介绍.方法 对2011 年5 月~ 2012 年4 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200 例住院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通过临床实践,建立药学治疗思维途径.结果 药剂师通过对200 名患者1 年时间的用药指导和跟踪观察,通过电话随访,有152 例患者的并发症及基础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治愈有效率达到76%,病理改变得到有效逆转、机体功能获得极大改善,很多发病因素得以消除.结论 临床药师必须结合临床实践,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药学治疗思维途径.

    作者:陈云武;祝红;周永淑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棘茎木皂苷提取工艺及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利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棘茎楤木皂苷提取工艺及抗炎镇痛作用药理实验.方法 利用简便常用的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棘茎楤木根皮总皂苷提取工艺,并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实验等急性炎症动物模型及疼痛模型,观察棘茎楤木皂苷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 正交试验优选出棘茎楤木皂苷提取工艺为:10 倍量95% 的乙醇回流提取3 次,每次0.5 h;药理实验初步表明棘茎楤木皂苷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结论 棘茎楤木皂苷含量较高,可以开发成治疗风湿疾病的医药中间体.

    作者:郭雨旷;苏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病理科设备管理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社会和医疗的快速发展,病理科常用设备由原来的手动操作过渡到了仪器操作.本研究就病理科常用的设备,脱水机、冰冻切片机、染色机、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进行探讨,为病理制片提供支持.

    作者:郭中正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综合治疗早期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综合治疗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 中风偏瘫患者144 例,随机分为药物组、康复组、针刺结合康复组,给予相应的治疗3 个疗程,后采用Barthel 指数评分和Brunnstrom 功能评价疗效.结果 Barthel 指数评分显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患者ADL 提高较其他两组显著,疗程越长效果越好(P < 0.01);肢体Brunnstrom 运动功能疗效显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第2、3 疗程后上、下肢运动能力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 < 0.01),而手功能从第1 疗程即开始恢复,且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效果好.结论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综合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疗效优于单纯康复和药物治疗,且手功能恢复早,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苏晓梅;纪凤双;程子辉;司秋菊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口服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对循证护理应用在心血管内科口服药物治疗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 年1 月~2012 年1 月心血管科室收治的60 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药物与循证护理联合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口服药物和常规护理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和护理后均康复出院,观测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在心血管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减少患者康复过程的痛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旭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急诊低血糖症87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低血糖症快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7 例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糖尿病史的患者61 例,不同症状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经急诊治疗后,其中81 例患者低血糖症状得到缓解、消失,意识清醒后离院;4 例患者低血糖纠正后,意识状态无好转,留院进一步治疗;2 例昏迷患者因昏迷时间过长,并发肺部感染,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急诊内科医生应加强对低血糖症的认识,能迅速准确诊疗,采取积极有效的补糖治疗方案,减少死亡率.

    作者:潘永利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经鼻蝶入路鞍区病灶切除术后应用人工脑膜重建颅底的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经蝶病灶切除手术中应用人工脑膜重建颅底的应用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人工脑膜在32 例经蝶鞍区病灶术后颅底重建手术中的应用,对其修补方法 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头颅CT 检查未见与人工脑膜有关的异常表现,减少了经蝶手术并发症,未出现新的人工脑膜相关并发症.结论 人工脑膜在经蝶病灶切除手术中应用安全,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

    作者:周憑;杨伯捷;孙安;曹晓运;鲍伟民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效果.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90 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Ⅰ组(常规治疗组)30 例和治疗Ⅱ组(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组)60 例.结果 治疗Ⅱ组临床症状评分、血气分析结果 及肺功能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玮;宋俊玲;郑美婧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某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2008 年1 月~ 2010 年12 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谱的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 ~ 2010 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痰标本病原菌的分布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4 株病原菌中依次为革兰阴性杆菌206 株(72.5%)、革兰阳性球菌65 株(22.9%)、真菌13 株(4.6%).其中排在前6 位的致病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19.4%)、金黄色葡萄球菌(16.2%)、大肠埃希菌占(12.7%)、鲍曼不动杆菌(12.0%)、铜绿假单胞菌(9.5%)以及阴沟肠杆菌(6.0%);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47.2% 和43.6%;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69.6%,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仍是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病原菌耐药性高,部分呈多药耐药;神经内科医生应合理选择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作者:邱日想;王燕莉;郑婉;司徒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1例儿童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与川崎病相关性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接种灭活乙脑疫苗与川崎病发病的相关性,为疫苗安全接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 对1 名女童在菏泽市开发区岳程办事处某卫生室接种灭活乙脑疫苗后发生接种反应并被医院确诊为川崎病的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该女童接种灭活乙脑疫苗后引起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该儿童很可能在接种灭活乙脑疫苗之前就处于川崎病发生的潜伏期,接种疫苗可能是其促发因素之一,或者川崎病只是接种灭活乙脑疫苗的偶合症,其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考证.结论 接种乙脑灭活疫苗不是本病例川崎病发生的直接原因,二者之间无必然联系.

    作者:刘景顺;侯敏;于民;袁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 月~ 2011 年9 月收治的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患者,使用焦虑抑郁量表对患者评估,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一般情况、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明显大于肾功能正常者,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但患者肾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无明显影响.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肾功能恢复延迟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状况,有利于术后患者的恢复.

    作者:刘媛;谭锦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羊水过少对80例围产儿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1 月~ 2011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羊水过少产妇(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80 例羊水正常的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 羊水过少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羊水过少严重威胁胎儿及新生儿的生命,因此一旦确诊羊水过少,应严密监测,尽早终止妊娠,以计划性剖宫产为宜,以改善围产儿的预后.

    作者:魏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多排螺旋CT不同重建方法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MSCT 的MPR、薄层MIP 及VR 重建方法 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提高鼻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10 例鼻骨骨折患者的鼻骨全部进行MSCT 的横断位、冠状位、薄层MIP 及VR 重建,比较不同重建方法 的优缺点.结果 10 例鼻骨骨折(单侧6 例,双侧4 例)患者中,共14 例侧鼻骨骨折,其中单纯性骨折9 例,粉碎性骨折5 例,合并鼻骨塌陷移位7 例,鼻颌缝分离5 例,鼻额缝分离1 例,上颌额突骨折4 例,鼻中隔骨折2 例.(1)单纯性骨折中横断位漏诊1 例,冠状位误诊1 例,MIP 及VR 无漏、误诊;(2)鼻骨塌陷移位中横断位和VR 显示较好,分别检出6 例、7 例;(3)鼻颌缝分离中横断位显示较好,5 例全部检出;(4)1 例鼻额缝分离患者横断位漏诊,其他3 种重建方法 均检出;(5)粉碎性骨折、上颌额突骨折及鼻中隔骨折4 种重建方法 均显示较好.结论 MSCT 多种重建方法 联合应用能够降低鼻骨骨折的漏诊、误诊率,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作者:刘山;牛昊;黄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探讨职业性的健康体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职业性健康体检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检查和及时发现问题的手段,它的顺利开展关系到很多方面的原因,为了解其中的常见原因,确定防范措施,本研究将详细阐述笔者所在医院对于在开展职业性健康体检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陈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