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排螺旋CT不同重建方法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刘山;牛昊;黄立新

关键词:鼻骨, 骨折,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 探讨MSCT 的MPR、薄层MIP 及VR 重建方法 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提高鼻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10 例鼻骨骨折患者的鼻骨全部进行MSCT 的横断位、冠状位、薄层MIP 及VR 重建,比较不同重建方法 的优缺点.结果 10 例鼻骨骨折(单侧6 例,双侧4 例)患者中,共14 例侧鼻骨骨折,其中单纯性骨折9 例,粉碎性骨折5 例,合并鼻骨塌陷移位7 例,鼻颌缝分离5 例,鼻额缝分离1 例,上颌额突骨折4 例,鼻中隔骨折2 例.(1)单纯性骨折中横断位漏诊1 例,冠状位误诊1 例,MIP 及VR 无漏、误诊;(2)鼻骨塌陷移位中横断位和VR 显示较好,分别检出6 例、7 例;(3)鼻颌缝分离中横断位显示较好,5 例全部检出;(4)1 例鼻额缝分离患者横断位漏诊,其他3 种重建方法 均检出;(5)粉碎性骨折、上颌额突骨折及鼻中隔骨折4 种重建方法 均显示较好.结论 MSCT 多种重建方法 联合应用能够降低鼻骨骨折的漏诊、误诊率,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索茶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疗效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80 例COPD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和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以及血气分析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 多索茶碱治疗组中患者的症状改善及血气分析改变均优于氨茶碱治疗组(P < 0.05).结论 多索茶碱在COPD 急性期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可在临床推荐使用;但同时要做好病情观察,安置恰当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作者:苏彩云;张镜开;管癸芬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综合治疗早期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综合治疗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 中风偏瘫患者144 例,随机分为药物组、康复组、针刺结合康复组,给予相应的治疗3 个疗程,后采用Barthel 指数评分和Brunnstrom 功能评价疗效.结果 Barthel 指数评分显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患者ADL 提高较其他两组显著,疗程越长效果越好(P < 0.01);肢体Brunnstrom 运动功能疗效显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第2、3 疗程后上、下肢运动能力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 < 0.01),而手功能从第1 疗程即开始恢复,且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效果好.结论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综合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疗效优于单纯康复和药物治疗,且手功能恢复早,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苏晓梅;纪凤双;程子辉;司秋菊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癌痛患者止痛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总结癌痛患者药物治疗经验.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 月~ 2012 年1 月收治的癌痛患者共120例的临床资料,按三阶梯给予止痛药物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给予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后,各级患者癌痛均达到较好的缓解率.结论 严格按照三级阶梯止痛原则治疗癌痛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娟;秦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效果.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90 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Ⅰ组(常规治疗组)30 例和治疗Ⅱ组(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组)60 例.结果 治疗Ⅱ组临床症状评分、血气分析结果 及肺功能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玮;宋俊玲;郑美婧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桔梗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桔梗在药理方面的作用有镇咳、祛痰、抗炎、保肝、抗癌等药理活性.桔梗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查阅近些年关于桔梗研究的文献,对桔梗药理活性的新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为桔梗在药理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尹若熙;俞腾飞;李中燕;田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中的异常表达

    目的 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Apo-E 基因敲除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中的表达.方法 8 只5 周龄,雄性SPF 级C57BL/6J 小鼠为对照组(NS 组).8 只相同周龄,雄性SPF 级载脂蛋白E 基因敲除(C57BL/6J-ApoE-/-)小鼠为实验组(FS 组).高脂(1% 胆固醇+15% 猪油)喂食15 周,20 周龄取材检测.结果 FS 组和NS 组体重分别为(29.10±2.53) g 和(33.20±5.18) g,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 > 0.05).FS 组较NS 组血清总胆固醇显著增高,分别为(13.52±1.58) mEq/L 和(2.12±0.35) mEq/L,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 < 0.01).NS 组主动脉管壁正常,无AS 斑块;FS 组主动脉出现典型的AS 斑块,胶原纤维明显减少.免疫组化显示NS 组可见主动脉血管内、中膜MMP-9 呈散在弱阳性表达;而其在FS 组则是内膜表达明显增高,呈强阳性表达.FS 组主动脉弓MMP-9 在mRNA 及蛋白水平的表达较NS组均明显增高.mRNA 平均光密度值为(11.61±1.92)和(1.5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蛋白平均光密度值为(190.40±102.71)和(40.19±26.83),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 < 0.01).结论 在高脂喂食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MMP-9 高表达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胶原纤维明显减少有关.

    作者:梁丽英;曾昭华;苏子焯;刘宝骅;杜一鹏;伍韵贤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严重多发伤的急诊救治分析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急诊救治措施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2 月~ 2011 年8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11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2 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中,有101 例抢救成功,成功率为90.2% ;11 例死亡,死亡率为9.8%.结论 对严重多发伤抢救时应该做到迅速、准确、有效的处理,实施急而有序且行之有效的抢救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抢救率和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俞大寨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异丙酚持续微泵输注在小儿术中维持与吸入七氟醚的比较

    目的 对比七氟醚和异丙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组入室后顿量吸入七氟醚意识消失后静推芬太尼 1μg/kg 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 mg/kg,5~10 s 内注入,2 min 后插管或插入喉罩(根据手术方式选择).术中以2%~3% 的七氟醚维持麻醉,必要时追加芬太尼0.5 μg/kg,手术结束前10~15 min 停七氟醚.异丙酚组入室后给予氯胺酮4~5 mg/kg 肌注,待意识消失后,开放上肢静脉通路,给予异丙酚3 mg/kg 静推,芬太尼1 μg/kg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 mg/ kg,5~10 s 内注入,术中以异丙酚按 3 mg/(kg·h)微泵输注,必要时追加芬太尼0.5 μg/kg.记录意识消失时间(s)、手术结束清醒(睁眼)时间;观察患儿诱导期是否合作、有无呛咳、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恢复期有无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七氟醚组清醒时间比异丙酚组明显缩短,两组均未发生屏气、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苏醒后均无明显躁动.结论 七氟醚适合小儿麻醉诱导.

    作者:王钟宇;王秀菊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急诊低血糖症87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低血糖症快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7 例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糖尿病史的患者61 例,不同症状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经急诊治疗后,其中81 例患者低血糖症状得到缓解、消失,意识清醒后离院;4 例患者低血糖纠正后,意识状态无好转,留院进一步治疗;2 例昏迷患者因昏迷时间过长,并发肺部感染,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急诊内科医生应加强对低血糖症的认识,能迅速准确诊疗,采取积极有效的补糖治疗方案,减少死亡率.

    作者:潘永利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含量测定及初步稳定性研究

    目的 为实现对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质量的关键指标的控制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方法 建立一种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快速,准确的HPLC 分析方法,测定3 批次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中孟鲁司特钠含量;并通过高温、高湿度、强光照射试验和加速试验及长期稳定性试验,进行制剂的初步稳定性试验.结果 建立的方法 经验证,孟鲁司特钠的线性范围为0.5 ~ 16.0 μg/mL,检测限为0.12 μg/mL,定量限为0.39 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是99.7%、101.2% 和99.8%,精密度试验RSD 值为1.04%、1.23% 和1.27%,初步稳定性试验中含量变化的RSD 值均为1.22%、1.67% 和1.45%.结论 该方法 分析时间短、专属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中孟鲁司特钠含量测定.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质量稳定,符合要求.

    作者:练宏新;杨红英;贾孟良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Nephstar PLUS三通道特定蛋白分析仪两种CRP检测模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同一仪器不同检测模式超敏C- 反应蛋白和血清C- 反应蛋白结果 的相关性,对两种检测模式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对普儿科住院的84 份同一时段采集的全血和血清标本采用两种模式同时在Nephstar PLUS 三通道特定蛋白分析仪上进行检测,记录结果 并分为低值、中值、高值组,组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三组样本检测结果 显示,在低、中值组,全血hs-CRP 与血清CRP 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6、0.9557,在高值组两者的相关性呈下降趋势,r=0.710 8,三组间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Nephstar PLUS 三通道特定蛋白分析仪在进行CRP 检测时可任意选用全血和血清标本,对高值结果 建议两种模式同时检测,并结合血液分析结果 和其他检测指标综合判断.

    作者:刘菊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整合素αvβ3抗体对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性研究

    目的 研究整合素αvβ3 抗体对乳腺癌细胞MDA-MB-435S 生长的影响,为以整合素αvβ3 为靶点治疗乳腺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MTT 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整合素αvβ3 抗体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MDA-MB-435S的杀伤作用,形态学观察细胞变化.结果 整合素αvβ3 抗体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MDA-MB-435S 有显著的杀伤作用,其作用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整合素αvβ3 对乳腺癌细胞MDA-MB-435S 的增殖有促进作用,整合素αvβ3 抗体可显著抑制其生长,为抗整合素αvβ3 治疗乳腺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李向东;田新梅;周小金;郭彩琴;臧嘉;许飞;唐秋莎;陈道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支架型IUD避孕失败后改用吉妮柔适IUD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吉妮柔适宫内节育器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选择既往有支架型IUD 避孕失败者自愿再次放置吉妮柔适IUD 的已婚育龄妇女550 例,并进行12 个月随访观察.结果 吉妮柔适IU D12 个月的累计脱落率(1.64%)、带器妊娠率(0.73%)、因症取出率(2.00%)均低于1995 国家计生委IUD 专家组提出优选IUD 标准,即放置1 年的脱落率≤ 4%、妊娠率≤ 2%、因症取出率≤ 4%,年续用率92.91%.结论 吉妮柔适IUD 是安全、高效、副作用低的新型IUD,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冬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 月~ 2011 年9 月收治的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患者,使用焦虑抑郁量表对患者评估,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一般情况、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明显大于肾功能正常者,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但患者肾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无明显影响.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肾功能恢复延迟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状况,有利于术后患者的恢复.

    作者:刘媛;谭锦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老年住院患者心理问题调查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60 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心理问题的护理策略.方法 对200 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SCL-90 等心理测试,筛查出患者的心理问题,运用专业心理护理理论和技术,探讨心理护理对策.结果 200 例老年住院患者SCL-90 各因子及总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CES-D 与SCL-90 抑郁因子分正相关;NA 与NE 之和与CES-D 正相关;社会支持与SCL-90 总分(痛苦水平)负相关.结论 用系统评估患者心理问题的方法,采用预防干预措施处理因疾病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将有效促进心理康复,实现身心整体护理.

    作者:童兰芬;申启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子宫腺肌病组织中ER、PR和EGF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ER、PR、EGFR 与AM 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40 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40 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EGFR 的表达.结果 腺肌病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组织中ER、PR 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异位内膜组织中ER、PR 表达无周期性变化,而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 表达均符合增生期高于分泌期的变化规律.腺肌病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组织中EGFR 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并且在位内膜组织中EGFR 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异位内膜.结论 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ER、PR 的表达水平低,可能是其对抗激素药物治疗反应差的原因.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组织中EGFR 表达水平增强,提示EGFR 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为靶向生物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靶点.

    作者:郭海雁;张颖;黄春建;王庆一;聂惠龙;丁文双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术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患者顺利进行手术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术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患者顺利进行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3 ~ 12 月外科患者49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术前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和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照组术前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将两组患者术前心理情况做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1 h 焦虑自评量表、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术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以让患者更顺利地进行手术.

    作者:王凤叶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老年性肺结核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老年性肺结核临床特点.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3 年1 月~ 2011 年12 月住院期间明确肺结核60 岁以上老年人正规进行抗结核治疗患者随机选择50 例进行分析.结果 症状以明显咳嗽、多痰居多,临床类型以继发浸润型肺结核为主,痰涂片结核菌阳性30 例,合并症并发症多达49 例,治愈15 例.结论 老年性肺结核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治愈率低,易误诊.

    作者:彭朝荣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1例儿童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与川崎病相关性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接种灭活乙脑疫苗与川崎病发病的相关性,为疫苗安全接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 对1 名女童在菏泽市开发区岳程办事处某卫生室接种灭活乙脑疫苗后发生接种反应并被医院确诊为川崎病的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该女童接种灭活乙脑疫苗后引起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该儿童很可能在接种灭活乙脑疫苗之前就处于川崎病发生的潜伏期,接种疫苗可能是其促发因素之一,或者川崎病只是接种灭活乙脑疫苗的偶合症,其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考证.结论 接种乙脑灭活疫苗不是本病例川崎病发生的直接原因,二者之间无必然联系.

    作者:刘景顺;侯敏;于民;袁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调查及干预治疗

    目的 了解婴幼儿胃食管反流发病率及探讨干预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门诊5 610 婴幼儿常规查体检出胃食管反流患儿,并通过体位,饮食,给予多潘立酮0.2 mg/kg 治疗,饭前服用,每日3 次,疗程为1 个月.结果 发病3 506 例,发病率为62.50%,男女发病率相近,无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溢乳和呕吐,占87.70%,95% 的患儿在6 个月病愈,5% 在9 个月内病愈.结论 胃食管反流在婴幼儿十分普遍,正确有效的处理,预后良好.

    作者:刘衍秋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