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惠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产生应激性胰岛素抵抗的程度.方法 对比22 例LC 和20 例OC 患者胆囊切除手术前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客观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应激性胰岛素抵抗情况.结果 LC 和OC患者术后应激性胰岛素抵抗及住院情况、临床症状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 LC 对胰岛素敏感性影响较小,OC 手术引起的胰岛素抵抗更明显,LC 更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高峰;聂磊;康俊升;乔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甲氨蝶蛉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2 月~ 2010 年2 月收治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100 例随机分为2 组,甲氨蝶蛉组和甲氨蝶蛉联合米非司酮组(联合组),每组50 例.甲氨蝶蛉组:甲氨蝶蛉肌肉单次注射1 mg/kg,隔日1 次.联合组:甲氨蝶蛉肌肉单次注射l mg/kg,隔日1 次,同时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00 mg/ 次,2 次/d,口服3 d,总量600 mg.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腹痛停止时间、血β-HCG、包块大小和住院时间均小于甲氨蝶蛉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便且治愈率高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季舟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MSCT 的MPR、薄层MIP 及VR 重建方法 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提高鼻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10 例鼻骨骨折患者的鼻骨全部进行MSCT 的横断位、冠状位、薄层MIP 及VR 重建,比较不同重建方法 的优缺点.结果 10 例鼻骨骨折(单侧6 例,双侧4 例)患者中,共14 例侧鼻骨骨折,其中单纯性骨折9 例,粉碎性骨折5 例,合并鼻骨塌陷移位7 例,鼻颌缝分离5 例,鼻额缝分离1 例,上颌额突骨折4 例,鼻中隔骨折2 例.(1)单纯性骨折中横断位漏诊1 例,冠状位误诊1 例,MIP 及VR 无漏、误诊;(2)鼻骨塌陷移位中横断位和VR 显示较好,分别检出6 例、7 例;(3)鼻颌缝分离中横断位显示较好,5 例全部检出;(4)1 例鼻额缝分离患者横断位漏诊,其他3 种重建方法 均检出;(5)粉碎性骨折、上颌额突骨折及鼻中隔骨折4 种重建方法 均显示较好.结论 MSCT 多种重建方法 联合应用能够降低鼻骨骨折的漏诊、误诊率,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作者:刘山;牛昊;黄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肺部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0 年1 月~2010 年12 月笔者所在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与术前心功能不良(心功能Ⅲ ~ Ⅳ级),术中体外循环及阻断主动脉时间长,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长有关.结论 改善患者心功能,缩短体外循环及阻断主动脉时间,合理使用呼吸机等可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舜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 年3 月~ 2012 年2 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68 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各34 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91.7% 和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9,P < 0.05).结论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有明;水思源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总结癌痛患者药物治疗经验.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 月~ 2012 年1 月收治的癌痛患者共120例的临床资料,按三阶梯给予止痛药物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给予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后,各级患者癌痛均达到较好的缓解率.结论 严格按照三级阶梯止痛原则治疗癌痛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娟;秦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德国医师Kelling 于1901 年首次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动物实验.1987 年3 月法国的Mouret 教授完成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于1989 年在美国外科医生学会年会上介绍.而国内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于1991 年由云南曲靖第二人民医院筍祖武医师独立完成.同年我国第一个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学习班在广州举行.随着腹腔镜设备、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外科医师手术操作技术与经验的积累与提高,腹腔镜技术的手术适应证与手术范围已逐步扩大,几乎涉及腹腔内所有脏器的外科手术.现就腹腔镜技术在普通外科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作如下评述.
作者:赵登秋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间歇使用无创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方法 将48 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无创呼吸机组)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24 例,观察两组治疗前、1 d 后、3 d 后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7 d 后呼吸困难评分及平均住院天数情况.结果 经间歇使用无创通气患者1 d 后、3 d 后呼吸频率、心率下降明显,血氧饱和度上升明显,7 d 后呼吸困难改善明显,平均住院天数缩短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无创性呼吸适用于基层医院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经济且使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在老年开胸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开胸手术老年患者60 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 组)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组(R 组)各30 例.术中根据BIS 调整麻醉深度,观察各时段MAP、HR、BIS 值和术毕苏醒各时段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各时段MAP、HR 及术后镇痛无明显差异,R 组术毕后BIS 值明显高于S 组(P < 0.05),且术后拔管时间短、不良反应少(P < 0.05).结论 瑞芬太尼起效快,苏醒迅速,因此瑞芬太尼靶控维持麻醉更适合老年开胸患者.
作者:孙红;阚红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iPTH、β2 -MG 及Hcy 清除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 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HD 组: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组;HP +HD 组: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12 周前后iPTH、β2-MG、Hcy 水平变化.结果 HP +HD 组在治疗12 周后,iPTH、β2-MG、Hcy 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HD 组治疗12 周后,iPTH、β2-MG、Hcy 水平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HD+HP 治疗可以有效清除iPTH、β2-MG 和Hcy.
作者:刘蔓莉;杨斌;全大勇;范妙仪;皮婧静;龚蓉;程弓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84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血管病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结果 治疗组42 例患者中,27 例治愈,11 例显效,2 例无效,2 例死亡,治愈率为64.29%,总有效率达90.48%.对照组42 例患者中,15 例痊愈,13 例显效,10 例无效,4 例死亡,治愈率为35.71%,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所有患者均无毒副作用发生.结论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具有疗效确切,意识恢复快的特点,并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闫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ER、PR、EGFR 与AM 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40 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40 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EGFR 的表达.结果 腺肌病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组织中ER、PR 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异位内膜组织中ER、PR 表达无周期性变化,而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 表达均符合增生期高于分泌期的变化规律.腺肌病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组织中EGFR 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并且在位内膜组织中EGFR 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异位内膜.结论 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ER、PR 的表达水平低,可能是其对抗激素药物治疗反应差的原因.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组织中EGFR 表达水平增强,提示EGFR 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为靶向生物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靶点.
作者:郭海雁;张颖;黄春建;王庆一;聂惠龙;丁文双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发生部位对残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重要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4 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资料.结果 发生于吻合口部位的残胃癌发病年龄较大、首次术后间隔时间较长、原发疾病以良性疾病多见,吻合口部位的残胃癌肿瘤直径≤ 4 cm 者、无淋巴结转移者较非吻合口多见,且根治性切除率较高(P < 0.05).位于吻合口的残胃癌患者预后较非吻合口者较好(P < 0.05).结论 残胃癌的发病部位常提示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疾病性质及预后,可以帮助外科医师明确残胃癌的诊断,判断残胃癌的外科治疗方式及预后.
作者:肖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中医五行认为肝属木,故以木性之升发、柔和、条达来阐述肝的疏通、升发的生理.本文阐释肝主疏泄的功能与机体生理、病理之关联,探讨肝主疏泄,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对机体的重要作用及影响.通过深入了解肝的疏泄功能与人体生理病理的联系,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思路,从而对临床案例及日常养生等方面起到开拓思路的作用,无论在疾病的治疗还是养生之道方面,适当运用肝主疏泄的功能,使机体气机通畅,可以达到病体早愈,身体健康的状态.
作者:邢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牙列缺损和牙体缺损在通过二氧化锆全瓷修复后其对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方法 引入计算机技术与临床相结合进行辅助设计和制作,对30 例患者总计60 颗牙齿采用爱尔创二氧化锆全瓷修复作为研究对象,将另外30例总计60 颗牙齿采用钴铬烤瓷冠的修复体纳入对照组,进行为期12 个月的临床追踪随访,对两组修复体修复前后颈部龈沟液指标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实验组修复前后的龈沟液量及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对照组修复前后的龈沟液量及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通过计算机技术完成的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对牙周组织健康无明显影响.
作者:葛登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利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棘茎楤木皂苷提取工艺及抗炎镇痛作用药理实验.方法 利用简便常用的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棘茎楤木根皮总皂苷提取工艺,并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实验等急性炎症动物模型及疼痛模型,观察棘茎楤木皂苷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 正交试验优选出棘茎楤木皂苷提取工艺为:10 倍量95% 的乙醇回流提取3 次,每次0.5 h;药理实验初步表明棘茎楤木皂苷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结论 棘茎楤木皂苷含量较高,可以开发成治疗风湿疾病的医药中间体.
作者:郭雨旷;苏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肺癌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提高肺癌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早期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68 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8 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大于60 岁49 例,占72.1%.癌灶与结核灶同侧同叶41 例,占60.3%;同侧不同叶18 例,占26.5%;不同侧9 例,占13.2%.肺癌合并肺结核以腺癌多31例(45.6%),其次为鳞癌20 例(29.4%),未分化癌8 例(11.8%),支气管肺泡癌6 例(8.8%),腺鳞癌3 例(4.4%).结论 肺癌与肺结核间存在密切关系,二者合并时易漏诊、误诊.掌握肺癌的早期症状及其相关影像学特征,必要时做纤支镜、肺部CT 或CRI 等检查,可显著提高早期诊断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蒋潮涌;曹晶杰;程琼;张改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干预联合血液透析在治疗终末期肾衰竭并发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94 例终末肾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47)接受充分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 次,不少于12 h,同时已接受慢性肾衰一体化治疗,联合、足量应用降血压药物.观察组(n=47)在此基础上加用活性碳灌流器每月进行血液灌流治疗2 h/ 次.研究时间为16 个月,对两组治疗后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PRA、AT Ⅱ以及PTH、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PRA、AT Ⅱ以及PTH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根据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标准得知,观察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得分为(133±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得分(98±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肾患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苏春晓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1 月~ 2011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羊水过少产妇(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80 例羊水正常的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 羊水过少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羊水过少严重威胁胎儿及新生儿的生命,因此一旦确诊羊水过少,应严密监测,尽早终止妊娠,以计划性剖宫产为宜,以改善围产儿的预后.
作者:魏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引起的肺不张及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35 例肺不张患者实施支气管镜检查,确定肺不张原因,在常规原发病治疗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5 例肺不张原因中,肿瘤16 例(45.71%),炎症13 例(37.14%),结核5 例(14.29%),异物1 例(2.86%).经原发病治疗加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对肺不张病因的诊断及其治疗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小容;张涛;屈永定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