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雁;张颖;黄春建;王庆一;聂惠龙;丁文双
目的 观察术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患者顺利进行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3 ~ 12 月外科患者49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术前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和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照组术前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将两组患者术前心理情况做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1 h 焦虑自评量表、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术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以让患者更顺利地进行手术.
作者:王凤叶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3 种不同方法 检测梅毒的结果 比较情况.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检验科检测疑似梅毒血液标本600例,分别通过3 种检测方法 进行测定.结果 TPPA 法和ELISA 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均高于TRUST 法,但是二者与临床诊断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3 种不同方法 检测梅毒均有各自特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联合诊断,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贺斌;陈剑;程金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的病因.方法 对252 例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的病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造血系统疾病184 例,占73.9%;非造血系统疾病68 例,占27.0%.结论 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病因及骨髓象分析,有助于临床正确的诊断治疗,对于减少漏诊和误诊有着较重要作用.
作者:胡传水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 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总结经验方法.方法 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做好观察与记录,通过对患者实施细致的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使患者早日恢复,康复出院.结果 本组60 例患者,治愈18 例,显效24 例,有效12 例,无效6 例,有效率为90%.结论 通过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精心护理,体现出严格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对患者治疗康复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汪钰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在老年开胸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开胸手术老年患者60 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 组)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组(R 组)各30 例.术中根据BIS 调整麻醉深度,观察各时段MAP、HR、BIS 值和术毕苏醒各时段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各时段MAP、HR 及术后镇痛无明显差异,R 组术毕后BIS 值明显高于S 组(P < 0.05),且术后拔管时间短、不良反应少(P < 0.05).结论 瑞芬太尼起效快,苏醒迅速,因此瑞芬太尼靶控维持麻醉更适合老年开胸患者.
作者:孙红;阚红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中医五行认为肝属木,故以木性之升发、柔和、条达来阐述肝的疏通、升发的生理.本文阐释肝主疏泄的功能与机体生理、病理之关联,探讨肝主疏泄,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对机体的重要作用及影响.通过深入了解肝的疏泄功能与人体生理病理的联系,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思路,从而对临床案例及日常养生等方面起到开拓思路的作用,无论在疾病的治疗还是养生之道方面,适当运用肝主疏泄的功能,使机体气机通畅,可以达到病体早愈,身体健康的状态.
作者:邢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调查2008 年1 月~ 2010 年12 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谱的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 ~ 2010 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痰标本病原菌的分布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4 株病原菌中依次为革兰阴性杆菌206 株(72.5%)、革兰阳性球菌65 株(22.9%)、真菌13 株(4.6%).其中排在前6 位的致病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19.4%)、金黄色葡萄球菌(16.2%)、大肠埃希菌占(12.7%)、鲍曼不动杆菌(12.0%)、铜绿假单胞菌(9.5%)以及阴沟肠杆菌(6.0%);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47.2% 和43.6%;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69.6%,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仍是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病原菌耐药性高,部分呈多药耐药;神经内科医生应合理选择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作者:邱日想;王燕莉;郑婉;司徒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对循证护理应用在心血管内科口服药物治疗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 年1 月~2012 年1 月心血管科室收治的60 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药物与循证护理联合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口服药物和常规护理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和护理后均康复出院,观测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在心血管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减少患者康复过程的痛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旭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效果.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90 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Ⅰ组(常规治疗组)30 例和治疗Ⅱ组(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组)60 例.结果 治疗Ⅱ组临床症状评分、血气分析结果 及肺功能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玮;宋俊玲;郑美婧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运用不同方法 治疗面颈部烧烫伤的临床治愈效果,探讨面颈部烧烫伤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笔者所在科室分别用干性疗法、湿性疗法即原位再生技术治疗面颈部烧烫伤,在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时疼痛程度、愈合后瘢痕等几方面进行总结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创面均自行愈合,MEBO 组在愈合时间、换药时疼痛、愈合后瘢痕等方面明显优于SD-Ag 组.结论 原位再生技术是目前治疗面颈部烧烫伤理想的方法.
作者:魏平;李飓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匹伐他汀钙片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 5μm,4.6 mm×250 mm);流动相:0.01 mol/L 醋酸溶液- 甲醇(33:67);进样量:10 μL;流速:1.0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为244 nm.结果 匹伐他汀钙在0.020 6 ~ 0.206 mg/mL(r=0.999 9)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29%(RSD=0.60%,n=9).结论 本方法 专属性强,准确性好,耐用性高,操作方便.
作者:吴丽群;张增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对药师在临床上的治疗思维方法 进行介绍.方法 对2011 年5 月~ 2012 年4 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200 例住院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通过临床实践,建立药学治疗思维途径.结果 药剂师通过对200 名患者1 年时间的用药指导和跟踪观察,通过电话随访,有152 例患者的并发症及基础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治愈有效率达到76%,病理改变得到有效逆转、机体功能获得极大改善,很多发病因素得以消除.结论 临床药师必须结合临床实践,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药学治疗思维途径.
作者:陈云武;祝红;周永淑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84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血管病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结果 治疗组42 例患者中,27 例治愈,11 例显效,2 例无效,2 例死亡,治愈率为64.29%,总有效率达90.48%.对照组42 例患者中,15 例痊愈,13 例显效,10 例无效,4 例死亡,治愈率为35.71%,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所有患者均无毒副作用发生.结论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具有疗效确切,意识恢复快的特点,并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闫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桔梗在药理方面的作用有镇咳、祛痰、抗炎、保肝、抗癌等药理活性.桔梗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查阅近些年关于桔梗研究的文献,对桔梗药理活性的新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为桔梗在药理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尹若熙;俞腾飞;李中燕;田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综合治疗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 中风偏瘫患者144 例,随机分为药物组、康复组、针刺结合康复组,给予相应的治疗3 个疗程,后采用Barthel 指数评分和Brunnstrom 功能评价疗效.结果 Barthel 指数评分显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患者ADL 提高较其他两组显著,疗程越长效果越好(P < 0.01);肢体Brunnstrom 运动功能疗效显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第2、3 疗程后上、下肢运动能力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 < 0.01),而手功能从第1 疗程即开始恢复,且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效果好.结论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综合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疗效优于单纯康复和药物治疗,且手功能恢复早,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苏晓梅;纪凤双;程子辉;司秋菊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意外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 年1 月~ 2009 年12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 例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开腹胆囊切除术4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 例.术中冰冻切片证实胆囊癌3 例,术后病理确诊8 例.行单纯胆囊切除3 例,胆囊癌根治术6 例,2 例行姑息性手术.术后获随访9 例(81.8% ),其中1 例存活已超过5 年,目前仍健在;2 例存活超过2 年;3 例存活超过1 年;存活1 年以内3 例,存活时间4 ~ 11 个月.2 例失访.结论 意外胆囊癌术前诊断困难,重视高危因素、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是意外胆囊癌诊断的重要依据.而尽快实施手术治疗,并力求根治性切除是其治疗原则.
作者:吴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应用扎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6 年11 月~ 2011 年11 月于笔者所在科室治疗的160 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A、B 两组,每组80 例,B 组应用抗生素、氨茶碱以及β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A 组于B 组基础上再应用扎鲁司特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 治疗后A组患者治疗前TNF-α与白介素6 以及IgE 含量同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A 组患者1 秒量与1 秒率的改善情况同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 组患者喘息胸闷与咳嗽等症状的缓解情况同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 组患者哮喘症状白天的发作次数与夜间的发作次数同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 组患者所用药物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患者应用扎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进行联合治疗,较单纯予以布地奈德进行雾化吸入的效果更为显著,安全可靠,应予推广.
作者:唐从发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破裂患者的抢救护理要点.方法 对82 例异位妊娠破裂患者给予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正确摆放体位,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完善术前准备,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 82 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结论 积极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术后给予合理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樊敏;高艳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1 月~ 2011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羊水过少产妇(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80 例羊水正常的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 羊水过少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羊水过少严重威胁胎儿及新生儿的生命,因此一旦确诊羊水过少,应严密监测,尽早终止妊娠,以计划性剖宫产为宜,以改善围产儿的预后.
作者:魏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一种用HPLC 法,同时测定复方醋酸氟轻松酊中水杨酸和间苯二酚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C18 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以0.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值至5.8),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水杨酸、间苯二酚线性范围分别在0.01 ~ 0.1 mg/mL 和0.02 ~ 0.2 mg/mL 的浓度范围内均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该法具有简便、准确等特点.
作者:王烽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