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产生胰岛素抵抗的对比研究

高峰;聂磊;康俊升;乔峰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胰岛素抵抗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产生应激性胰岛素抵抗的程度.方法 对比22 例LC 和20 例OC 患者胆囊切除手术前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客观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应激性胰岛素抵抗情况.结果 LC 和OC患者术后应激性胰岛素抵抗及住院情况、临床症状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 LC 对胰岛素敏感性影响较小,OC 手术引起的胰岛素抵抗更明显,LC 更利于患者恢复.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位再生治疗面颈部深Ⅱ度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运用不同方法 治疗面颈部烧烫伤的临床治愈效果,探讨面颈部烧烫伤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笔者所在科室分别用干性疗法、湿性疗法即原位再生技术治疗面颈部烧烫伤,在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时疼痛程度、愈合后瘢痕等几方面进行总结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创面均自行愈合,MEBO 组在愈合时间、换药时疼痛、愈合后瘢痕等方面明显优于SD-Ag 组.结论 原位再生技术是目前治疗面颈部烧烫伤理想的方法.

    作者:魏平;李飓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外科临床实习中医学留学生的教学体会

    针对医学留学生在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教学体会和经验,提出加强对留学生的双语教育,通过改进教材和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加强医学留学生临床综合技能,强化对留学生的医学责任感和行为规范,是提高医学留学生外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者:朱新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HPLC法测定复方醋酸氟轻松酊中水杨酸和间苯二酚的含量

    目的 建立一种用HPLC 法,同时测定复方醋酸氟轻松酊中水杨酸和间苯二酚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C18 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以0.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值至5.8),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水杨酸、间苯二酚线性范围分别在0.01 ~ 0.1 mg/mL 和0.02 ~ 0.2 mg/mL 的浓度范围内均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该法具有简便、准确等特点.

    作者:王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术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患者顺利进行手术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术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患者顺利进行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3 ~ 12 月外科患者49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术前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和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照组术前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将两组患者术前心理情况做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1 h 焦虑自评量表、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术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以让患者更顺利地进行手术.

    作者:王凤叶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Ⅵ区淋巴结清扫在cN0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Ⅵ区淋巴结清扫在cN0 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3 年1 月~ 2005 年12 月收治的84 例cN0 分化型甲状腺癌且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例资料.对照2000 年1 月~ 2002 年12 月收治的61 例cN0 分化型甲状腺癌且未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例资料分析.结果 cN0 分化型甲状腺癌Ⅵ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53.6%(45/84);5 年内出现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8%,再次行颈侧区清扫术,无喉返神经损伤,无永久性低钙抽搐;对照组5 年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19.68%,行颈部淋巴结清扫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损伤率情况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cN0 分化型甲状腺癌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是必要的,有效的,安全的处理方法.

    作者:章远江;蒋治平;张杰;许建;金科;顾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影响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Cnki、PubMed 数据库中检索近年来地高辛相关文献并整理分析.结果 性别、年龄、生理病理状态、剂型、药物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地高辛血药浓度的重要因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缬沙坦、胺碘酮、利托那韦、质子泵抑制剂等可导致地高辛血药浓度显著提高.硝普钠、甲氧氯普安、莫沙必利、氢氧化铝、药用炭等可导致地高辛血药浓度显著降低.结论 临床医师或药师在设计给药方案时,应结合患者的生理病理状况,结合临床表现和联合用药等因素综合评价地高辛的疗效,合理制定个性化给药方案,以达到佳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任红心;韩雷;赵宁民;秦玉花;赵红卫;张伟;张磊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病理科设备管理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社会和医疗的快速发展,病理科常用设备由原来的手动操作过渡到了仪器操作.本研究就病理科常用的设备,脱水机、冰冻切片机、染色机、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进行探讨,为病理制片提供支持.

    作者:郭中正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基层医院间歇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间歇使用无创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方法 将48 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无创呼吸机组)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24 例,观察两组治疗前、1 d 后、3 d 后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7 d 后呼吸困难评分及平均住院天数情况.结果 经间歇使用无创通气患者1 d 后、3 d 后呼吸频率、心率下降明显,血氧饱和度上升明显,7 d 后呼吸困难改善明显,平均住院天数缩短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无创性呼吸适用于基层医院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经济且使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252例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病因及骨髓象分析

    目的 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的病因.方法 对252 例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的病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造血系统疾病184 例,占73.9%;非造血系统疾病68 例,占27.0%.结论 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病因及骨髓象分析,有助于临床正确的诊断治疗,对于减少漏诊和误诊有着较重要作用.

    作者:胡传水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双排螺旋CT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双排螺旋CT 诊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 ~ 2011 年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40 例,其中CT 诊断20 例,作为CT 组,MRI 诊断20 例,作为MRI 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CT 组的准确率为95%,MRI 组的诊断准确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双排螺旋CT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价值高,费用低廉,是其首选的诊断手段.

    作者:汤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82例异位妊娠破裂的急救及护理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破裂患者的抢救护理要点.方法 对82 例异位妊娠破裂患者给予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正确摆放体位,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完善术前准备,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 82 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结论 积极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术后给予合理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樊敏;高艳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34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 年3 月~ 2012 年2 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68 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各34 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91.7% 和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9,P < 0.05).结论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有明;水思源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老年性肺结核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老年性肺结核临床特点.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3 年1 月~ 2011 年12 月住院期间明确肺结核60 岁以上老年人正规进行抗结核治疗患者随机选择50 例进行分析.结果 症状以明显咳嗽、多痰居多,临床类型以继发浸润型肺结核为主,痰涂片结核菌阳性30 例,合并症并发症多达49 例,治愈15 例.结论 老年性肺结核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治愈率低,易误诊.

    作者:彭朝荣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发生部位对残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发生部位对残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重要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4 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资料.结果 发生于吻合口部位的残胃癌发病年龄较大、首次术后间隔时间较长、原发疾病以良性疾病多见,吻合口部位的残胃癌肿瘤直径≤ 4 cm 者、无淋巴结转移者较非吻合口多见,且根治性切除率较高(P < 0.05).位于吻合口的残胃癌患者预后较非吻合口者较好(P < 0.05).结论 残胃癌的发病部位常提示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疾病性质及预后,可以帮助外科医师明确残胃癌的诊断,判断残胃癌的外科治疗方式及预后.

    作者:肖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肺部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0 年1 月~2010 年12 月笔者所在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与术前心功能不良(心功能Ⅲ ~ Ⅳ级),术中体外循环及阻断主动脉时间长,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长有关.结论 改善患者心功能,缩短体外循环及阻断主动脉时间,合理使用呼吸机等可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舜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检测分析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及检测分析.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液黏度动态分析仪对确诊患者(观察组)和普通体检者(对照组)逐一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检测.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 均高于健康体检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血液流变学改变,其异常结果 可能是造成糖尿病持续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定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对患者的治疗、疗效观察以及延缓患者的并发症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秀惠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羊水过少对80例围产儿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1 月~ 2011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羊水过少产妇(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80 例羊水正常的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 羊水过少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羊水过少严重威胁胎儿及新生儿的生命,因此一旦确诊羊水过少,应严密监测,尽早终止妊娠,以计划性剖宫产为宜,以改善围产儿的预后.

    作者:魏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老年患者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在老年开胸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开胸手术老年患者60 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 组)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组(R 组)各30 例.术中根据BIS 调整麻醉深度,观察各时段MAP、HR、BIS 值和术毕苏醒各时段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各时段MAP、HR 及术后镇痛无明显差异,R 组术毕后BIS 值明显高于S 组(P < 0.05),且术后拔管时间短、不良反应少(P < 0.05).结论 瑞芬太尼起效快,苏醒迅速,因此瑞芬太尼靶控维持麻醉更适合老年开胸患者.

    作者:孙红;阚红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严重多发伤的急诊救治分析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急诊救治措施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2 月~ 2011 年8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11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2 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中,有101 例抢救成功,成功率为90.2% ;11 例死亡,死亡率为9.8%.结论 对严重多发伤抢救时应该做到迅速、准确、有效的处理,实施急而有序且行之有效的抢救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抢救率和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俞大寨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多排螺旋CT不同重建方法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MSCT 的MPR、薄层MIP 及VR 重建方法 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提高鼻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10 例鼻骨骨折患者的鼻骨全部进行MSCT 的横断位、冠状位、薄层MIP 及VR 重建,比较不同重建方法 的优缺点.结果 10 例鼻骨骨折(单侧6 例,双侧4 例)患者中,共14 例侧鼻骨骨折,其中单纯性骨折9 例,粉碎性骨折5 例,合并鼻骨塌陷移位7 例,鼻颌缝分离5 例,鼻额缝分离1 例,上颌额突骨折4 例,鼻中隔骨折2 例.(1)单纯性骨折中横断位漏诊1 例,冠状位误诊1 例,MIP 及VR 无漏、误诊;(2)鼻骨塌陷移位中横断位和VR 显示较好,分别检出6 例、7 例;(3)鼻颌缝分离中横断位显示较好,5 例全部检出;(4)1 例鼻额缝分离患者横断位漏诊,其他3 种重建方法 均检出;(5)粉碎性骨折、上颌额突骨折及鼻中隔骨折4 种重建方法 均显示较好.结论 MSCT 多种重建方法 联合应用能够降低鼻骨骨折的漏诊、误诊率,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作者:刘山;牛昊;黄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