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GCF和GCF-AST在二氧化锆全瓷修复过程中的表达评价

葛登峰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 爱尔创二氧化锆全瓷冠, 龈沟液, 天冬氨酸转氨酶
摘要:目的 探讨牙列缺损和牙体缺损在通过二氧化锆全瓷修复后其对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方法 引入计算机技术与临床相结合进行辅助设计和制作,对30 例患者总计60 颗牙齿采用爱尔创二氧化锆全瓷修复作为研究对象,将另外30例总计60 颗牙齿采用钴铬烤瓷冠的修复体纳入对照组,进行为期12 个月的临床追踪随访,对两组修复体修复前后颈部龈沟液指标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实验组修复前后的龈沟液量及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对照组修复前后的龈沟液量及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通过计算机技术完成的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对牙周组织健康无明显影响.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82例异位妊娠破裂的急救及护理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破裂患者的抢救护理要点.方法 对82 例异位妊娠破裂患者给予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正确摆放体位,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完善术前准备,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 82 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结论 积极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术后给予合理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樊敏;高艳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分消走泄治疗法应用于肾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消走泄法中医治疗在IgA 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 月~2010 年12 月收治的IgA 肾病患者62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进行分消走泄法中医疗法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尿蛋白、尿红细胞数与血肌酐含量、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改善(P < 0.01),治疗组尿红细胞含量、24 小时尿蛋白、中医症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改善(P < 0.01).结论 分消走泄法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改善肾病中医症候,改善西医的治疗效果,针对施治在肾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宝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棘茎木皂苷提取工艺及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利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棘茎楤木皂苷提取工艺及抗炎镇痛作用药理实验.方法 利用简便常用的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棘茎楤木根皮总皂苷提取工艺,并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实验等急性炎症动物模型及疼痛模型,观察棘茎楤木皂苷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 正交试验优选出棘茎楤木皂苷提取工艺为:10 倍量95% 的乙醇回流提取3 次,每次0.5 h;药理实验初步表明棘茎楤木皂苷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结论 棘茎楤木皂苷含量较高,可以开发成治疗风湿疾病的医药中间体.

    作者:郭雨旷;苏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34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 年3 月~ 2012 年2 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68 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各34 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91.7% 和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9,P < 0.05).结论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有明;水思源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脱敏药物对牙本质敏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脱敏药物对牙本质敏感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8 月~ 2011 年10 月口腔科就诊的牙本质敏感症患者53 例,共有患牙96 颗,分为观察组27 例52 颗患牙,对照组26 例44 颗患牙.观察组采用极固宁脱敏剂治疗,对照组采用氟化钠甘油治疗,两组均治疗2 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2 周后即刻疗效及1 个月后复查疗效.结果 治疗2 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4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1 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1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极固宁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全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腹腔镜技术在普通外科应用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德国医师Kelling 于1901 年首次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动物实验.1987 年3 月法国的Mouret 教授完成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于1989 年在美国外科医生学会年会上介绍.而国内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于1991 年由云南曲靖第二人民医院筍祖武医师独立完成.同年我国第一个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学习班在广州举行.随着腹腔镜设备、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外科医师手术操作技术与经验的积累与提高,腹腔镜技术的手术适应证与手术范围已逐步扩大,几乎涉及腹腔内所有脏器的外科手术.现就腹腔镜技术在普通外科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作如下评述.

    作者:赵登秋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某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2008 年1 月~ 2010 年12 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谱的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 ~ 2010 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痰标本病原菌的分布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4 株病原菌中依次为革兰阴性杆菌206 株(72.5%)、革兰阳性球菌65 株(22.9%)、真菌13 株(4.6%).其中排在前6 位的致病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19.4%)、金黄色葡萄球菌(16.2%)、大肠埃希菌占(12.7%)、鲍曼不动杆菌(12.0%)、铜绿假单胞菌(9.5%)以及阴沟肠杆菌(6.0%);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47.2% 和43.6%;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69.6%,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仍是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病原菌耐药性高,部分呈多药耐药;神经内科医生应合理选择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作者:邱日想;王燕莉;郑婉;司徒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分子物质清除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iPTH、β2 -MG 及Hcy 清除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 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HD 组: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组;HP +HD 组: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12 周前后iPTH、β2-MG、Hcy 水平变化.结果 HP +HD 组在治疗12 周后,iPTH、β2-MG、Hcy 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HD 组治疗12 周后,iPTH、β2-MG、Hcy 水平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HD+HP 治疗可以有效清除iPTH、β2-MG 和Hcy.

    作者:刘蔓莉;杨斌;全大勇;范妙仪;皮婧静;龚蓉;程弓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老年住院患者心理问题调查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60 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心理问题的护理策略.方法 对200 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SCL-90 等心理测试,筛查出患者的心理问题,运用专业心理护理理论和技术,探讨心理护理对策.结果 200 例老年住院患者SCL-90 各因子及总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CES-D 与SCL-90 抑郁因子分正相关;NA 与NE 之和与CES-D 正相关;社会支持与SCL-90 总分(痛苦水平)负相关.结论 用系统评估患者心理问题的方法,采用预防干预措施处理因疾病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将有效促进心理康复,实现身心整体护理.

    作者:童兰芬;申启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252例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病因及骨髓象分析

    目的 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的病因.方法 对252 例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的病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造血系统疾病184 例,占73.9%;非造血系统疾病68 例,占27.0%.结论 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病因及骨髓象分析,有助于临床正确的诊断治疗,对于减少漏诊和误诊有着较重要作用.

    作者:胡传水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肝主疏泄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

    中医五行认为肝属木,故以木性之升发、柔和、条达来阐述肝的疏通、升发的生理.本文阐释肝主疏泄的功能与机体生理、病理之关联,探讨肝主疏泄,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对机体的重要作用及影响.通过深入了解肝的疏泄功能与人体生理病理的联系,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思路,从而对临床案例及日常养生等方面起到开拓思路的作用,无论在疾病的治疗还是养生之道方面,适当运用肝主疏泄的功能,使机体气机通畅,可以达到病体早愈,身体健康的状态.

    作者:邢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别对两组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和普通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 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术后疗效及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栾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血液灌流干预联合血液透析在终末肾衰竭并发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干预联合血液透析在治疗终末期肾衰竭并发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94 例终末肾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47)接受充分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 次,不少于12 h,同时已接受慢性肾衰一体化治疗,联合、足量应用降血压药物.观察组(n=47)在此基础上加用活性碳灌流器每月进行血液灌流治疗2 h/ 次.研究时间为16 个月,对两组治疗后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PRA、AT Ⅱ以及PTH、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PRA、AT Ⅱ以及PTH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根据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标准得知,观察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得分为(133±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得分(98±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肾患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苏春晓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外科临床实习中医学留学生的教学体会

    针对医学留学生在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教学体会和经验,提出加强对留学生的双语教育,通过改进教材和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加强医学留学生临床综合技能,强化对留学生的医学责任感和行为规范,是提高医学留学生外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者:朱新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探讨临床药师的药学治疗思维

    目的 对药师在临床上的治疗思维方法 进行介绍.方法 对2011 年5 月~ 2012 年4 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200 例住院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通过临床实践,建立药学治疗思维途径.结果 药剂师通过对200 名患者1 年时间的用药指导和跟踪观察,通过电话随访,有152 例患者的并发症及基础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治愈有效率达到76%,病理改变得到有效逆转、机体功能获得极大改善,很多发病因素得以消除.结论 临床药师必须结合临床实践,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药学治疗思维途径.

    作者:陈云武;祝红;周永淑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多索茶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疗效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80 例COPD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和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以及血气分析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 多索茶碱治疗组中患者的症状改善及血气分析改变均优于氨茶碱治疗组(P < 0.05).结论 多索茶碱在COPD 急性期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可在临床推荐使用;但同时要做好病情观察,安置恰当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作者:苏彩云;张镜开;管癸芬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老年性肺结核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老年性肺结核临床特点.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3 年1 月~ 2011 年12 月住院期间明确肺结核60 岁以上老年人正规进行抗结核治疗患者随机选择50 例进行分析.结果 症状以明显咳嗽、多痰居多,临床类型以继发浸润型肺结核为主,痰涂片结核菌阳性30 例,合并症并发症多达49 例,治愈15 例.结论 老年性肺结核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治愈率低,易误诊.

    作者:彭朝荣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1例儿童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与川崎病相关性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接种灭活乙脑疫苗与川崎病发病的相关性,为疫苗安全接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 对1 名女童在菏泽市开发区岳程办事处某卫生室接种灭活乙脑疫苗后发生接种反应并被医院确诊为川崎病的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该女童接种灭活乙脑疫苗后引起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该儿童很可能在接种灭活乙脑疫苗之前就处于川崎病发生的潜伏期,接种疫苗可能是其促发因素之一,或者川崎病只是接种灭活乙脑疫苗的偶合症,其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考证.结论 接种乙脑灭活疫苗不是本病例川崎病发生的直接原因,二者之间无必然联系.

    作者:刘景顺;侯敏;于民;袁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正交试验优选姜黄的渗漉提取工艺

    目的 筛选姜黄药材的佳渗漉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对渗漉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 佳渗漉提取工艺为药材粗粉用6 倍量80%乙醇渗漉提取,渗漉流速为9 mL/(min·kg).结论 此方法 可作为姜黄药材的佳渗漉提取工艺.

    作者:文筱;张爱军;何道惠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 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总结经验方法.方法 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做好观察与记录,通过对患者实施细致的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使患者早日恢复,康复出院.结果 本组60 例患者,治愈18 例,显效24 例,有效12 例,无效6 例,有效率为90%.结论 通过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精心护理,体现出严格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对患者治疗康复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汪钰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