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咸胜
目的 研究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同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68 名经病理确诊的食管癌局部晚期患者随机分为DP 治疗组33 例和PF 治疗组35 例.DP 治疗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PF 治疗组采用5- 氟尿嘧啶联合顺铂,两组均采用3D-CRT 计划,照射剂量为56~60 Gy,2 Gy/ 次,5 次/ 周.结果 DP 治疗组的总反应率为90.9%,PF 治疗组的总反应率为82.9%;DP 治疗组1、2 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1.8% 和48.5%;PF 治疗组1、2 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74.3% 和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同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较好,但是还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
作者:张歌萌;韩良辅;张双燕;薛莹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达原饮加减治疗艾滋病合并鼓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临床工作中较难遇到的艾滋病合并鼓胀2 例患者,以达原饮加减进行治疗.结果 2 例患者均痊愈.结论达原饮加减治疗艾滋病合并鼓胀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黄明英;王雪冰;臧立权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对南通市某区1 起因农村家宴引起的解藻朊酸弧菌食物中毒进行凋查分析,为该类食物中毒处理、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该起食物中毒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流行病学凋查,对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分离培养,通过统计学处理和病例对照分析,找出食物中毒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治对策.结果 综合现场卫生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培养结果,确定该起食物中毒为1 起解藻朊酸弧菌食物中毒,中毒原因可能为切菜刀、砧板生熟不分,食物加工不彻底.结论解藻朊酸弧菌与副溶血性弧菌生物特性相似,本地既往从未有相关报道,各地对解藻朊酸弧菌食物中毒报道也很少,卫生行政部门及疾控机构应加强对该类食物中毒的鉴别和研究,做好该类食物中毒的防治工作.
作者:张之海;陈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妇科肿瘤患者的发病及临床特征、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 年1 月~ 2012 年1 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100 例老年妇科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00 例患者中恶性肿瘤60 例,以卵巢癌多见,其次是宫颈肿瘤;良性肿瘤40 例,以卵巢及子宫肌瘤多见.妊娠次数多者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临床表现主要有绝经后阴道出血和腹部异常包块.89 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术前合并症较多,21 例出现切口愈合不佳、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均对症治疗后痊愈.11 例老年妇科肿瘤患者因伴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或者病情晚期无法进行手术治疗,采取化疗、放疗等其他治疗.结论老年妇科肿瘤发病率高,早期预防与诊治是关键,手术治疗仍为主要治疗方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卢头锋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MR 对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 例经关节镜确诊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MR 影像学特征,并分析膝关节韧带损伤及半月板脱位等伴随征象.结果直接征象:40 例患者中有36 例MR 上表现为内侧半月板后根形态及信号的异常改变:轴位显示内侧半月板根部的放射状撕裂,冠状位显示存在信号截断,矢状位表现为空半月板征.伴随征象:半月板脱位:32/36 例患者冠状位表现为内侧半月板脱位;关节韧带损伤:14/36 例患者矢状位上可见前交叉韧带形态改变及异常高信号;关节退变:34/36 例患者关节软骨内出现异常高信号影.结论 MR 是诊断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及其伴随征象的有效检查方法.
作者:刘山;孙鹤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双钢板结合植骨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 年10 月~2011 年10 月,应用双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术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Ⅴ型骨折15 例,Ⅵ型骨折10 例.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 个月,平均(16.50±1.35)个月.随访期内无明显关节面再次塌陷及力线的丢失.术后3 个月根据X 线片测量胫骨股胫角平均为(175.00±2.39)°,胫骨平台内翻角平均(84.00±3.76)°,后倾角平均为(7.00±2.47)°.终末随访从膝关节活动范围、行走步态、疼痛程度评价,术后1 年膝关节HSS 评分平均(86.40±2.27)分(64~97 分),其中优12 例,良9 例,可4 例,优良率(91.04±3.36)%.无膝内、外翻畸形,无钢板、螺钉断裂,无深部感染及内外固定失败.结论 采用双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能为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提供良好的力学稳定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获得理想的膝关节活动度.
作者:智建勋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超声介入冲洗治疗腹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3 月~ 2011 年6 月收治的60 例腹部脓肿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引流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介入冲洗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19 例,好转6 例,未愈5 例,总有效率为83.3%;实验组治愈24 例,好转4 例,未愈2 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出现9 例术后并发症,实验组出现2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术后发热(4.3±0.5)d、抗感染天数(7.1±2.4)d 和住院时间(12.4±4.8)d,实验组术后发热(2.3±0.2)d、抗感染天数(5.1±1.8)d 和住院时间(6.3±3.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超声介入冲洗治疗腹部脓肿疗效较好,可以加快患者症状消失,减少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郝历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孕期胎死宫内的原因,以及孕期保健对妊娠晚期胎死宫内的作用.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1 月~ 2011 年1 月产科妊娠晚期死胎60 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35 例未进行产前检查,占58.33%;16 例产前检查次数达2 次,占26.67%;余下9 例产前检查次数超过2 次,占15.0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产前检查次数的增加妊娠晚期死胎率逐渐下降,发生妊娠晚期死胎与胎盘、胎儿、孕妇有关.结论孕期保健检查能有效降低妊娠晚期胎死宫内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
作者:郭卫卫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对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8 年12 月~ 2011 年12 月于笔者所在单位接受诊治的124 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 组,A 组41 例患者采取奥硝唑阴道用药治疗,B 组41 例患者采取奥硝唑口服用药治疗,C 组42 例患者采取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对3 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发现A、B、C 3 组的总有效率别为60.98%、82.93%、97.62%,C 组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B 组和A 组,B 组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B、C 3 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7.3%、2.38%,三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引起的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冰;宋桂芹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本文依据2011 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制定的全球策略修订版,系统地阐述了COPD 的流行病学、诊断、筛查、评估、治疗等方面,并将其更新的内容与旧策略进行了比较.结合我国国情,描述了现阶段我国干预和诊治COPD的难点和重点.同时,依据现有中医药治疗COPD 的meta 分析和系统评价,分析中西医防治COPD 的优势与不足,表明在治疗的过程中将中医和西医有机地结合使用,对于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症状,终实现患者利益的大化具有非凡的意义,为COPD 患者提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打下基础.
作者:张纾难;刘剑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胰岛素泵在急性心脑血管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5 月~2011 年9 月收治的50 例发生急性心脑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实验组25 例和对照组25 例.实验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而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的方法,对比7 d 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较为稳定,无明显波动,且没有出现低血糖现象;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波动较大,其中4 位患者出现低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急性心血管病变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能有效维持血糖平稳,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罗垂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采取综合护理,改善精神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从2011 年1 月~ 2012 年6 月所收治的精神病患者120 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在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6 个月和出院12 个月评定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护理组在出院前,出院6 个月和出院12 个月后的服药依从性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取综合性护理后,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显著提高,是符合今后护理趋势的理想方案.
作者:郑玲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 年3 月~2012 年3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0 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急诊手术或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出血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并发生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朴东润;曹万辉;刘婉茹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培养实习护生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和提高护理工作能力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护生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规范化培训后实行患者责任包干制模式.结果提高了护生的规范化护理服务理念、专业理论、操作水平及沟通能力,提高了患者对实习护生护理工作的满意度(P < 0.01).结论对护生实习期间就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和工作模式的规范化培训,熟悉患者责任护理包干制模式,有利于培养其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识,可以使护生初进入临床就熟悉掌握这种工作模式,对提高护生毕业后的工作能力及沟通水平有极大的帮助,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持续开展和形成长效机制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邓佳;刘海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各种病理因素和术后肝转移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康复与随访提供实证性参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从2002 年2 月~ 2012 年1 月185 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详细回顾患者病历,并采用门诊复查、信件了解情况和电话访问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考察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185 例患者中肝转移20 例,无肝转移165 例,转移率为10.8%.肝转移与否与Dukes 分期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Dukes 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并且可排除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等因素的无关性.因此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与护理,术后的随访和康复都有重大意义,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卫星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双黄连注射液在对患者进行抑菌、抗炎、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其具体的用药原则进行分析,以便于临床中对于该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治疗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 年1 月~ 2007年1 月使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的患者,统计分析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的药物使用量以及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分析患者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结果大部分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表现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皮肤过敏反应以及血管、神经系统反应等,并且男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不同的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也不同,因此该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研究分析患者在应用双黄连注射液时的不良反应,能够有效地控制医生对于该药物的使用剂量,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降低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临床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春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普外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普外科患者180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护理措施采用常规的术后护理操作.实验组在常规的术后护理操作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24 h 及72 h 疼痛评分、睡眠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术后24 h 及72 h 疼痛评分、睡眠评分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72 h 内镇痛药物使用比率分别为34.74%(31/90)和54.44%(4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轻普外科患者术后的疼痛,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同时提高普外科的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高仁香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 年1 月~ 2012 年3 月收治的50 例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掌握观察的要点及护理方法.结果 50 例炎性肠梗阻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无一例出现肠瘘、肠穿孔.结论严密观察和认真护理,对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意义,可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郭丽燕;覃洁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实现对冠心病进行有效、无创、经济地诊断分析.方法对50 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并结合QT 离散度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观察结果分析比较.结果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8.57%、81.82%、80.00%,运动后QT 离散度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29%、95.45%、92.00%.结论 运动负荷试验与QT 离散度结合使用与单纯TET 相比,对冠心病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升高,对冠心病诊断准确性的提高更有意义.
作者:罗予玲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长期服用蟹壳碾末配方治疗骨不连的效果.方法 50 例骨不连或延迟愈合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 例,实验组骨不连或延迟愈合患者服用蟹壳碾末配方,对照组服用其他强筋健骨补气补血中药,同时用自体骨痂植骨+ 内固定治疗.取自体骨痂作病理检查.术后定期随访,摄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服用蟹壳碾末配方治疗骨不连的疗效与髂骨植骨大体相同,均能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服用蟹壳末配方治疗骨不连或延迟愈合患者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丁祥 刊期: 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