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级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难点及对策

张新英

关键词:感染, 管理, 对策
摘要:医院感染主要包括患者及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广义上的感染对象还包括患者家属等医院流动人员在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医院感染与年龄、疾病类型、患者危险因素等具有关联性。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工作的重点之一,然而,医院感染控制属于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调,具有一定的难度,富有挑战性,是医院工作中的重难点。该研究主要结合二级医院实际,探究二级医院院感控制难点,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及研究给出对策。保证医疗安全。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模式的探讨

    目的:探索重性精神病治疗随访管理新模式,建立防治机制和网络,提高治疗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危险行为发生率,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方法选择四平市为试点,对辖区内常住居民进行精神疾病线索调查,根据线索信息入户调查,对符合ICD-10、CCMD-3标准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建档立卡管理,并录入全国重性精神疾病治疗管理网络系统,经危险行为评估,对有3级以上危险行为的贫困患者,给予免费服药管理、应急处置、免费住院治疗。结果线索调查获得有精神异常信息2652条,初筛符合重性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者1737例,经评估有3级以上危险行为者352例。对244人次有危险行为或有严重药物副反应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施了应急处置,其中有108人次紧急住院,170人免费治疗。结论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将有效减少症状复发,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被管理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作者:郭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DYX1C1基因rs3743205位点等位基因的功能研究

    目的:为鉴定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发病相关易感基因DYX1C1的rs3743205位点-3C/T不同等位基因对基因调控区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构建含DYX1C1基因rs3743205位点-3C/T不同等位基因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体外转染原代培养神经细胞并测定其瞬时表达萤光素酶活性。结果体外转染增殖期原代培养神经细胞,含等位基因-3T重组质粒的报告基因荧光素酶表达活性高于含等位基因-3C重组质粒,并均低于PGL3-control Plas-mid。结论位于DYX1C1基因5'调控区的rs3743205位点-3T等位基因可能参与基因的转录调控,-3C等位基因可能是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易感基因。

    作者:王志超;沈黎;刘得水;李丹;吴桐;赵阿勐;崔光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传染病疫情防控管理中社区医院的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传染病疫情防控管理中社区医院的现状,并探讨社区医院在传染病疫情防控管理中的对策。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对邯郸市共20所社区医院的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展开调查,对社区医院的传染病疫情防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解决对策进行探讨。结果这20所社区医院的人员配备普遍不足,工作人员对传染病疫情的防控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规定的传染病检测项目开展情况不容乐观。结论社区医院的传染病疫情防控管理中仍存在不足之处,还应针对存在的问题施行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控制传染病疫情。

    作者:陈艳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中药房工作质量对中医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

    中药房的工作质量关系着中医临床治疗的效果,因此,提高中药房的工作质量是中药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中药工作者要求认真仔细、严谨务实,因为中药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关系着患者的临床疗效问题。为了发展中药事业,国家在财政上、政策上都给予了支持,要求各个医院都要建立中药房,采用专业性中药人才,要求持证上岗,切实提高中药房的工作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中药事业的发展。该文重点研究了与中药房工作质量有关的影响中医疗效的几个因素。

    作者:张志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关于文化软实力建设与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文化软实力是医院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组成的部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也是提高医院综合竞争能力的实际需要,是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关键。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与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两者之间呈现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而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可以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则是提升文化软实力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两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因此,加强医院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就加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进行分析。

    作者:钟丽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论医院检验科的感染控制和处理

    目的:研究怎样提高医院检验科室感染管理和控制方案,降低感染几率,并为今后工作中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自该院在2010年6月—2014年6月间以来检验科室5000份资料对于感染控制和处理的情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找出检验科感染因素,提出措施。结果检验科室出现容易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包括:物体处理方面不科学、工作环境污染、缺乏对检验科室人员的知识培养、医院领导层对管理认识不足等多方面的因素的。结论医院检验科室存在感染安全隐患的,必须要全面的进行加强医院感染处置和处理措施,进而有效的预防交叉感染发生。医院检验科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门之一,做好检验科室的感染控制是确保说明整个医疗机构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我们作为专业的科室检验人员,怎么做好控制感染率发生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自身的经验谈几点意见。

    作者:张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医疗组分组核算模式的应用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推进,绩效细化核算体系的建设也提上日程。在医疗资源配置总体不均衡的背景下,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巨大,因此如何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能亟待解决。笔者根据所在单位近些年绩效管理实践经验,通过医疗组分组核算模式建立和推广的发展历程,对该模式取得的显著成效进行评价分析,以及对未来核算体系发展目标的展望,探讨医院探索创新绩效管理体系,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提高资产利用率,加强成本管控,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矛盾,从而增强医院软实力。

    作者:许英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基于工作量年核算模式的医院绩效考核探讨

    目的:研究基于工作量核算模式的医院绩效考核模式,探究该绩效考核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该院基于工作量核算模式的绩效考核进行研讨。结果医院对于差异化的岗位要求以及风险把控要素进行划分核算,构建单独的基于工作量核算的绩效工资核算体系,加强服务成本管理,以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进而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结论把量化后的科室(部门)质量考核控制关键以及考核指数作为目标管理的重要组织要素。

    作者:田玮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探讨新型及特殊保持装置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中新型及特殊保持装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入选该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完成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后佩戴Hawley保持器,观察组佩戴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比较两种保持装置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PAR指数在牙齿排列、覆牙合、颊舌向牙合关系及垂直向牙合关系方面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Hawley保持器相比,正畸治疗后佩戴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的保持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作者:林益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探讨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7.45±8.43)分,对照组为(86.33±7.56)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护理记录合格率、护理纠纷率、护理缺陷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区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减少发生护理纠纷,改善护理质量,确保患儿安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医疗大健康及大数据的应用及其隐私保护分析

    分析并探讨适合我国国情,通过对目前技术与规范方面的隐私保护手段进行梳理,有利于医疗大数据进行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并保证信息的安全以及隐私的保护。医疗大数据的改革同时对传统就医模式也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更加方便与数据的共享、传播以及挖掘等特性,又因为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人们更加重视隐私保护。通过对医疗大数据的应用以及隐私的规范,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具体方法,并对医疗大数据隐私保护,分析指出大数据使用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王黎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人性化带教模式在妇产医院急诊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妇产医院急诊科临床带教过程中采取人性化带教模式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妇产医院急诊科实习的临床系学生60例确定为分析对象,以随机方式将全部实习生划成两个组,即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在临床带教过程中选择的传统带教模式,而观察组在临床带教过程中选择了人性化的带教模式,在完成实习任务后,对比两组实习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与自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综合考核成绩是(89.36±4.27),显著高于观察组实习生,两组实习生在综合考核成绩方面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沟通能力、培养自学能力、以及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帮助理解理论知识、教学方式方面的满意率分别是86.67%、76.67%、80.00%、93.33%、86.67%、93.33%,显著高于观察组实习生,两组实习生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沟通能力、培养自学能力、以及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帮助理解理论知识、教学方式方面的满意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带教模式实施于妇产医院急诊科临床带教过程中,可以增强实习生的临床实践热情,使学生的综合成绩得到明显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对临床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可以获得理想的带教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宪秋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核保医学研究中常见统计偏倚与混杂的控制

    统计偏倚和混杂是核保医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影响条件,如果将各类风险因素不加选择地罗列其中,就会不可避免地引入偏倚,特别是混杂偏倚的引入会影响研究因素与结局之间真正的联系,但这些问题并不能利用统计方法解决,需要在研究设计阶段进行充分考量。

    作者:薛寒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湖南省某集团女职工2011-2014年妇科普查情况及随访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湖南省某集团女职工妇科检查结果,探讨妇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情况,提出合理的妇女保健建议。方法对该集团女职工2011—2014年共计13960人的健康体检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参加体检的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31~50岁年龄段,检查结果提示乳腺增生的检出率高,其次为生殖系统炎症(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各个年龄段的主要检出疾病亦不同,乳腺增生检出率高为31~40岁年龄段,子宫肌瘤与TCT异常检出率高主要集中在41~50岁,阴道炎检出率高为>50岁组,以老年性阴道炎为主。结论女职工的预防保健工作有待加强;防治要点和重点应根据不同年龄有所侧重,加强乳腺疾病筛查及健康教育,提高女职工保健水平是当前妇女保健工作重点内容。

    作者:夏小艳;李小英;彭桂元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

    目的:探讨输血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障输血的及时、安全以及有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于该院申请输血治疗的90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选时间分为两组,2014年2月—2015年2月作为对照组(400例);2015年2月—2016年2月作为实验组(500例)。实验组实施加强输血检验、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3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观察实施效果。统计对比分析两组输血安全性。结果实验组输血实验室采取上述质量控制措施后,保障了输血安全。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为0.8%,对照组发生率为14.25%。对照组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结论输血实验室在输血检验过程中需要针对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避免或减少输血安全事故,保障输血安全,使医疗纠纷与疾病感染发生率降低。

    作者:阙朝锦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医院绩效存在的问题与管理方法探讨

    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关键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使全体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要完成好这项任务,医院面临着在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降低医疗费用与如何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推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难题。绩效考核及薪酬分配作为一个管理杠杆,发挥有效的引导与激励作用。

    作者:朱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体检人群健康教育需求状况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体检人群健康教育需求状况,并探讨相关对策。方法将湖南省某医院接收的496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式需求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防病知识、营养知识以及运动知识是体检者希望获得健康知识前3项;体检者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前3项分别为一对一讲解、电话咨询以及发放宣传资料。结论通过对体检人群健康教育需求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加强人们的健康观念,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作者:黄香娟;文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在CCU危急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分析在CCU危急症患者抢救中应用三维护理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该院未实施三维护理管理前的CCU危急症患者55例,将其作为对照组,2015年2月后实施三维护理管理的CCU危急症患者55例,将其作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管理情况、抢救情况以及抢救物品准备时间。结果观察组急救物品储备充足率(90.91%)、管理制度完善率(96.36%)以及抢救成功率(94.55%)均优于对照组急救物品储备充足率(63.64%)、管理制度完善率(65.45%)以及抢救成功率(69.09%);观察组抢救物品准备时间(6.00±1.40)s低于对照组抢救物品准备时间(11.70±2.9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CU危急症患者抢救中,应用三维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显著完善管理制度,做好相关急救物品准备,提高抢救成功几率。

    作者:李盛楠;刘艳菊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二级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难点及对策

    医院感染主要包括患者及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广义上的感染对象还包括患者家属等医院流动人员在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医院感染与年龄、疾病类型、患者危险因素等具有关联性。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工作的重点之一,然而,医院感染控制属于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调,具有一定的难度,富有挑战性,是医院工作中的重难点。该研究主要结合二级医院实际,探究二级医院院感控制难点,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及研究给出对策。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张新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内科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给予高血压患者内科规范化管理对患者的影响并研究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2年6月入住该院的高血压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内科规范化管理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患者常规普通管理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实施管理方法2年后对高血压疾病的了解率、合理服药的治疗率、控制血压正常的比率以高血压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2年的内科规范化管理后,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了解率、合理服药的治疗率、控制血压正常的比率均好于管理前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内科规范化管理能够从多种途径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且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张玉欣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