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蕾
新生儿院内感染主要指的是在分娩过程中、产后获得,因为环境、探视者、护理人员等因素引发的医院内感染。再加上新生儿机体免疫系统有一定的缺陷所在,抵抗力弱,对病原菌存在容易感染的问题。因此,加强预防新生儿的院内感染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且还要在预防的过程中加大有关护理。
作者:张小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人群体的脂肪肝患病趋势及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体检的55岁以上老年人30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一般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超声检查等的检查结果分析老年人脂肪肝的患病情况,通过对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老年人的检测结果中研究与脂肪肝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脂肪肝的患病率逐渐降低:脂肪肝组的r-谷氨酸转肽酶、ALT、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腰臀比、腰围和体质指数等相关指标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群体随着年龄的增加,脂肪肝的患病率呈现降低趋势,肥胖者更易患有此类疾病,老年人需对身体状况加以重视,从而降低脂肪肝的发病率。
作者:谭兴利;彭世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PBL教学法是一套通过情景设计完全教学过程的学习方法,也被人们称之为问题式学习,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中。教案制定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讨论组,教师通过对课本上的医学专题或临床上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传统教学方法中,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与传授,PBL教学法则以带动学生主动学习为目的,PBL教学法可充分利用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教材或临床案例进行讲解,带来学生进行如问题当中,学生则利用之前所学到的医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不但能够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张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计算机已经广泛地被运用于人们的工作及生活中。医疗保险行业的纸质档案管理办法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扩展的业务量及人们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程度。该文从计算机技术在医保档案领域中的重要性着手,分析计算机技术参与其中的必然性,同时也可以从建设信息化及提高档案人员及社会大众的素质上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作者:成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了解该院2015年外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12月手术病历,每月对18个临床科室住院手术病历进行随机调查,填写患者基本情况和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63.77%,不合理病历数占整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78.73%。结论该院外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较高且存在预防用药时间长、种类选择不当等不合理问题较多,需加强监管。
作者:陈慧慧;李岱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调查患者对医保审批满意程度,为医保管理部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医保临床科室1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患者对基本医保审批总体满意率48%,提升改进方面包括审批时间、审批过程等。结论医保管理部门应从患者需求出发,优化合并审批项目,减化审批流程,减少患者往返审批次数及时间;院内医保部门应积极提供医保审批流程,针对临床科室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医保审批培训,并为患者提供医保审批流程及注意事项,提供多种咨询服务方式,方便服务患者。
作者:宋华芹;吕艳玲;王庆军;杨圣俊;王永锋;戴万琦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解决门诊就医中“三长一短”的情况。方法依托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平台,与银行及手机平台实施联网,构建门诊银医通系统平台。结果该系统功能强大,操作界面简洁,易学实用,具有标准化、个性化、智能化等优点。结论改善了患者就医流程,分担了医院收费窗口压力。
作者:甘莹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理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4月—2014年9月手术室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风险管理理论的实施将其分为实施前、实施后两组,评定实施前、后的结果。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前医疗事故为11.3%,切口感染率为23.8%;风险管理实施后医疗事故为2.5%,切口感染率为6.3%,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理论作用显著,可降低护理风险,增强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吕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以患儿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于该院儿科病房就诊的患儿按照就诊时间均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施行功能制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施行“以患儿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在儿科病房施行“以患儿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谭小雪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关键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使全体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要完成好这项任务,医院面临着在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降低医疗费用与如何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推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难题。绩效考核及薪酬分配作为一个管理杠杆,发挥有效的引导与激励作用。
作者:朱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孕妇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方法以2013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22例妊娠高血压孕妇为研究对象,归为实验组。另择取同期于该院接受产检的122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自拟调查问卷对全部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进行调查,统计并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平均需求率为92.07%,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平均需求率为66.6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轻度妊高症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率86.48%,中度妊高症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率95.13%,重度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率100%,轻度患者与重度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孕妇相比,妊高症孕妇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更多,病症越重需求程度越大,医生应注重依据孕妇需求予以针对性健康宣教。
作者:韩淑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医院感染主要包括患者及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广义上的感染对象还包括患者家属等医院流动人员在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医院感染与年龄、疾病类型、患者危险因素等具有关联性。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工作的重点之一,然而,医院感染控制属于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调,具有一定的难度,富有挑战性,是医院工作中的重难点。该研究主要结合二级医院实际,探究二级医院院感控制难点,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及研究给出对策。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张新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近年来我国卫生体制改革日益深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基层卫生监督执法机制,但是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实际工作中有很多问题。尤其是基层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开展过程中因为经费不足、欠缺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而严重影响了基层卫生监督质量。该文主要针对现阶段我国基层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陈汉旭;袁小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进行产前检查的20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了解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200例孕产妇中,有70例孕产妇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度较高,占35%,130例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较低,占65%;相对于B组孕产妇来说,A组孕产妇的平均年龄较小,相对较高,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有相关的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孕产妇的孕产次对比差异不存在相关的统计学意义(P﹥0.05);孕产妇的年龄以及文化程度上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度。结论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较差,年龄以及文化程度上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度,孕产次对其没有影响,在临床工作中要对孕产妇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进而在大程度上提高孕产妇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作者:郭惠琴;郭凤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血清(尿)钙检测能为临床评价病患肌体钙离子的代谢水平和疾病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对临床常用血清(尿)钙检测的基本原理、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及改进措施等关键问题进行探讨,为血清(尿)钙检测方法的改进和临床准确检验提供参考。
作者:靳丹虹;梁芳慧;牛艳秋;董丽丹;蔺首睿;高雅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自被引入医学教育领域后就得到了国内外教育者的广泛关注,护理教育者也在教学中不断进行PBL教学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该文回顾了PBL教学法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并概述其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优势。
作者:陈嘉;刘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多站式仿真教学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价值。方法以2013级全日制统招护理专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30例研究组和30例对照组,分别给予多站式仿真教学与传统教学。对比:①两组教学后理论成绩及护理操作能力评分。②两组对课堂氛围的满意度。结果①两组教学后理论成绩及护理操作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对课堂氛围的满意度分别为(84.6±8.2)分、(75.6±6.5)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认为与传统教学相比,多站式仿真教学在急救护理教学中更能提高护生的课堂参与度,对提高护生学习成绩和护理操作能力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赵雪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评价在医院护理工作中施行护理层级管理对护理服务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4月进入该院住院且接受对症治疗的125例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研究、对照两组,研究组63例在管理工作中施予护理层级管理服务,对照组62例施予一般化的相关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满意度及护理服务水平评定分数等情况,评估护理层级管理方案的运用成效。结果研究组的满意度评分情况优越于对照组,且管理后本科室护理服务水平评定分数优越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工作中落实护理层级管理措施,可提升患者对于各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同时还能改善护理服务水平评定分数,因此在临床上有进一步推广的可行性与价值。
作者:吉丹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对妇产医院急诊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所取得的效果进行探讨,并分析在改进急诊护理服务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方法将该院急诊科在2015年3—5月与2015年9—11月收治的300例患者确定为分析对象,全部患者被划为两个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15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的是人性化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在安排好住院之后,即对孕妇及陪护的亲人实施急诊科护理服务。结果发放于两组的问卷,回收率都达到了100%,在采取人性化护理之前,对照组150例患者中对于护理服务满意的有83例,占比为55.33%,比较满意的有31例,占比为20.67%,不满意的有36例,占比为24.00%,总满意度为86.00%;在采取人性化护理之后,观察组的150例患者中,对于护理服务满意的有131例,占比为87.33%,比较满意的有19例,占比为12.67%,不满意的患者数为0,总满意度达到了100%,该两组患者在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医院急诊中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可使患者的需求得到大程度的满足,从而大大提升了患者对急诊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关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在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62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作为研究组,将该院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64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均进行血常规、尿常规检查。统计分析两组对象血标本镜检结果、血常规指标及尿常规指标。结果研究组62例患者中50例显示异常淋巴细胞,占总数的80.64%;96.77%的患者血小板计数减少,48.39%的患者淋巴细胞数量降低,54.84%的患者中粒细胞增多,72.58%的患者白细胞指数升高;62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尿常规检查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对照组蛋白尿阳性率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早期通常出现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异常,其在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诊断及检验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为临床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提供了可靠数据。
作者:赵新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