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萍
目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生存质量和病情的调查研究。方法就2011年5月—2015年10月来该院就诊的204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患者自身状况与患者生存质量高低的关系以及患者生存质量高低与患者病情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的文化背景、性别、年龄等状况对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不同的影响,良好的生存质量对于患者的病情有积极影响。结论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身状况如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水平,性别,年龄,收入等因素对于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患者的病情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我们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躯体、心理的护理、治疗。
作者:盖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六顶思考帽”的提出者是马耳他医学博士爱德华?德?波诺,其核心思想是建立一种积极热情、勇敢无畏且富有创造精神的科学思维模式。该模式采用白、红、绿、黑、黄、蓝六种颜色不同的帽子代表六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该文主要介绍了“六顶思考帽”的基本定义,阐述了“六顶思考帽”在中医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强调了多维思考的重要性,通过该文研究,终实现中医临床研究的思考模式。
作者:丁永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用质量追溯系统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8月质量追溯系统实施前作为对照组,2014年9月—2015年8月质量追溯系统实施后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质量控制,观察组利用质量追溯系统,采集数据后利用二维条形码技术,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信息化管理,比较两组质量管理效果。结果质量追溯系统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标准预防执行率以及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实施前;工作质量满意度、器械清洗效果、消毒灭菌效果、检查和包装管理、废弃物分类处理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工作人员沟通能力、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明显优于实施前。结论质量追溯系统用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中,使得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记录准确性也得到提高,无菌物品的安全性也得到提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赵海青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文化软实力是医院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组成的部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也是提高医院综合竞争能力的实际需要,是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关键。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与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两者之间呈现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而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可以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则是提升文化软实力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两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因此,加强医院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就加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进行分析。
作者:钟丽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怎样提高医院检验科室感染管理和控制方案,降低感染几率,并为今后工作中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自该院在2010年6月—2014年6月间以来检验科室5000份资料对于感染控制和处理的情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找出检验科感染因素,提出措施。结果检验科室出现容易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包括:物体处理方面不科学、工作环境污染、缺乏对检验科室人员的知识培养、医院领导层对管理认识不足等多方面的因素的。结论医院检验科室存在感染安全隐患的,必须要全面的进行加强医院感染处置和处理措施,进而有效的预防交叉感染发生。医院检验科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门之一,做好检验科室的感染控制是确保说明整个医疗机构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我们作为专业的科室检验人员,怎么做好控制感染率发生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自身的经验谈几点意见。
作者:张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计算机已经广泛地被运用于人们的工作及生活中。医疗保险行业的纸质档案管理办法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扩展的业务量及人们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程度。该文从计算机技术在医保档案领域中的重要性着手,分析计算机技术参与其中的必然性,同时也可以从建设信息化及提高档案人员及社会大众的素质上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作者:成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调查患者对医保审批满意程度,为医保管理部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医保临床科室1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患者对基本医保审批总体满意率48%,提升改进方面包括审批时间、审批过程等。结论医保管理部门应从患者需求出发,优化合并审批项目,减化审批流程,减少患者往返审批次数及时间;院内医保部门应积极提供医保审批流程,针对临床科室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医保审批培训,并为患者提供医保审批流程及注意事项,提供多种咨询服务方式,方便服务患者。
作者:宋华芹;吕艳玲;王庆军;杨圣俊;王永锋;戴万琦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临床上高危因素的研究对于诊断和预防脑卒中有一定临床帮助,对高危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其超声表现及相关高危因素进行临床分析和调查。方法在2015年2月—7月期间,该院选取588例脑卒中高危患者,对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采取收集病史和调查问卷结合的方式对脑卒中高危患者进行调查。综合分析500例脑卒中患者的高危因素,比较588例高危人群的颈动脉超声表现及其高危因素。结果588例脑卒中高危人群接受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男性高危患者为254例,女性高危患者为334例;脑卒中高危患者颈动脉超声表现为内膜增厚的患者为89例,超声表现为粥样斑块的患者为210例,超声表现为颈动脉狭窄的患者为113例;患者年龄越大,血糖水平越高,吸烟史越长,患者脑卒中的危险性越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脑卒中高危患者进行综合调查,颈动脉超声表现为内膜增厚、粥样斑块、动脉狭窄,高危因素有年龄、吸烟史、血糖水平、血压、心脏瓣膜疾病,高危因素的研究为高危人群预防脑卒中提供临床资料。
作者:汤学文;彭世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对2001—2011年期间各类体育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稿件进行分析,通过文献计量方式研究国内运动医学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着重分析研究力量在我国各地的分布。通过研究结果可知:国内各地区中,高等院校是开展运动医学科研工作的主要力量,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并且研究力量重点集中于高校,因此存在研究力量分布失衡情况,这点与相关刊物作者的分布数据调查结果接近。
作者:金斌;花蕊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析PBL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在该院神经内科实习的40例实习生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抽选的方式将实习生两组:分别是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针对对照组的见习生,采取传统的LBL教学方式;对于实验组的见习生,采取PBL的教学方式。观察两组教学方式的效果。结果在综合性考试中,观察组学生的综合成绩是80.5~89分,而观察组学生的综合成绩是73.5~82.5分。并且在调查问卷中,观察组实行的PBL的教学方式更受学生的欢迎与支持。结论 PBL教学方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振铭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对产妇的孕前检查、分娩期情况进行分析,了解靖江市孕产妇孕产期的健康现状,找出合适的分娩方式,确保母婴健康。方法依托靖江市妇幼保健综合管理平台系统,从靖江的孕妇首次建卡、孕妇复查、孕妇的分娩方式、合并症和并发症、妊娠结局等情况分析。以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0日期间分娩的2844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孕产妇的健康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内科疾病621例,占21.84%。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1440例,占50.63%。其中:妊娠合并贫血385例,占13.54%;子痫前期94例,占3.31%;糖尿病71例,占2.5%;甲状腺疾病3例,占0.11%;慢性肝炎62例,占2.18%;妊娠合并梅毒4例,占0.14%;妊娠合并精神疾病2例,占0.07%。2014年靖江市产妇死亡率为零。结论妊娠合并内科疾病621例,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43.13%。加强孕产期系统保健,孕前宣教,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加强自然分娩的优势宣传,是保证孕产妇身心健康的有力措施。
作者:吴惠平;徐勇;薛艳春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医院感染主要包括患者及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广义上的感染对象还包括患者家属等医院流动人员在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医院感染与年龄、疾病类型、患者危险因素等具有关联性。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工作的重点之一,然而,医院感染控制属于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调,具有一定的难度,富有挑战性,是医院工作中的重难点。该研究主要结合二级医院实际,探究二级医院院感控制难点,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及研究给出对策。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张新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索重性精神病治疗随访管理新模式,建立防治机制和网络,提高治疗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危险行为发生率,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方法选择四平市为试点,对辖区内常住居民进行精神疾病线索调查,根据线索信息入户调查,对符合ICD-10、CCMD-3标准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建档立卡管理,并录入全国重性精神疾病治疗管理网络系统,经危险行为评估,对有3级以上危险行为的贫困患者,给予免费服药管理、应急处置、免费住院治疗。结果线索调查获得有精神异常信息2652条,初筛符合重性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者1737例,经评估有3级以上危险行为者352例。对244人次有危险行为或有严重药物副反应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施了应急处置,其中有108人次紧急住院,170人免费治疗。结论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将有效减少症状复发,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被管理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作者:郭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分析在CCU危急症患者抢救中应用三维护理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该院未实施三维护理管理前的CCU危急症患者55例,将其作为对照组,2015年2月后实施三维护理管理的CCU危急症患者55例,将其作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管理情况、抢救情况以及抢救物品准备时间。结果观察组急救物品储备充足率(90.91%)、管理制度完善率(96.36%)以及抢救成功率(94.55%)均优于对照组急救物品储备充足率(63.64%)、管理制度完善率(65.45%)以及抢救成功率(69.09%);观察组抢救物品准备时间(6.00±1.40)s低于对照组抢救物品准备时间(11.70±2.9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CU危急症患者抢救中,应用三维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显著完善管理制度,做好相关急救物品准备,提高抢救成功几率。
作者:李盛楠;刘艳菊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总结不良事件管理中合理应用护理质量指标体现出的价值。方法随机筛选2012年1月—2014年5月间进入该院治疗的患者1025例,观察入选对象临床信息,查看是否出现不良事件,并评定不良事件性质、发生诱因,再从2014年6月—2016年5月间施行护理管理工作,并合理应用相关护理质量指标,同时选取1022例患者进行客观对照,查看2个阶段出现各项不良事件的整体几率。结果推行护理管理工作、合理应用相关护理质量指标后,本院不良事件从管理前的25起(2.44%)降至管理后的2起(0.20%)(P﹤0.05)。结论在院内护理管理工作中,通过合理应用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并优化管理程序,减少不良事件出现几率,提高患者对日常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徐美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统计偏倚和混杂是核保医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影响条件,如果将各类风险因素不加选择地罗列其中,就会不可避免地引入偏倚,特别是混杂偏倚的引入会影响研究因素与结局之间真正的联系,但这些问题并不能利用统计方法解决,需要在研究设计阶段进行充分考量。
作者:薛寒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近年来,随着超声数字化水平、存储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关联技术的发展,许多医院开始着手构建超声诊断数字化管理系统,以辅助疾病管理。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常见病,超声是甲状腺疾病筛查、诊断、疗效评估等重要技术,获取信息十分丰富,这些数据具有较大挖掘价值,在甲状腺疾病超声智能诊断、流行病学分析、病因与发病机制等研究中具有较高的价值。统计分析在甲状腺超声诊断数字化管理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可供选择的数据挖掘方法包括关联规则、集对分析、粗糙集理论、聚类分析等,可供选择的统计学方法包括 Logistic回归分析、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线性混合模型、大似然判别,目前我国医学统计学仍处于较低水平,数据挖掘利用水平远远不足,卫生工作者应努力掌握更加专业的统计学理论、方法,提高自身统计应用水平。
作者:于佳;祝丽娜;李绚璇;王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护理团队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寻求科学的管理方法。方法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该院内科实施护理团队管理模式。比较实施护理团队管理模式前后内科护理综合质量。结果实施护理团队管理模式以后,内科的服务意识、沟通能力、病区管理、技能操作、应急能力、护理文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护理团队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内科护理质量,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娥 刊期: 2016年第13期
血清(尿)钙检测能为临床评价病患肌体钙离子的代谢水平和疾病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对临床常用血清(尿)钙检测的基本原理、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及改进措施等关键问题进行探讨,为血清(尿)钙检测方法的改进和临床准确检验提供参考。
作者:靳丹虹;梁芳慧;牛艳秋;董丽丹;蔺首睿;高雅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理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4月—2014年9月手术室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风险管理理论的实施将其分为实施前、实施后两组,评定实施前、后的结果。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前医疗事故为11.3%,切口感染率为23.8%;风险管理实施后医疗事故为2.5%,切口感染率为6.3%,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理论作用显著,可降低护理风险,增强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吕红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