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传染病疫情防控管理中社区医院的对策研究

陈艳贞

关键词:社区医院, 传染病疫情, 防控管理, 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传染病疫情防控管理中社区医院的现状,并探讨社区医院在传染病疫情防控管理中的对策。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对邯郸市共20所社区医院的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展开调查,对社区医院的传染病疫情防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解决对策进行探讨。结果这20所社区医院的人员配备普遍不足,工作人员对传染病疫情的防控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规定的传染病检测项目开展情况不容乐观。结论社区医院的传染病疫情防控管理中仍存在不足之处,还应针对存在的问题施行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控制传染病疫情。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生系统解剖学带教中的应用及思考

    PBL教学法是一套通过情景设计完全教学过程的学习方法,也被人们称之为问题式学习,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中。教案制定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讨论组,教师通过对课本上的医学专题或临床上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传统教学方法中,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与传授,PBL教学法则以带动学生主动学习为目的,PBL教学法可充分利用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教材或临床案例进行讲解,带来学生进行如问题当中,学生则利用之前所学到的医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不但能够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张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贵州省ICU医护人员职业紧张现状及心理干预研究

    目的:了解贵州省ICU医护人员职业紧张现状,探寻缓解职业紧张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R)对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150名ICU医护人员进行团体施测。随后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技术对调查人群进行心理干预及效果评估。结果 ICU医护人员的职业任务问卷(ORQ)总均分、紧张反应问卷(PSQ)均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水平,应对资源问卷(PRQ)均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的平均水平;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职业紧张现象。结论贵州省ICU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现状普遍严重、医院管理部门及医护人员个人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王宇辉;符虔;龙大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内科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给予高血压患者内科规范化管理对患者的影响并研究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2年6月入住该院的高血压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内科规范化管理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患者常规普通管理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实施管理方法2年后对高血压疾病的了解率、合理服药的治疗率、控制血压正常的比率以高血压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2年的内科规范化管理后,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了解率、合理服药的治疗率、控制血压正常的比率均好于管理前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内科规范化管理能够从多种途径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且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张玉欣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建立公立医院支出预算体系的探讨

    目前大多数医院在支出管理这一方面都还处于一个静态过程,然而从现在社会发展的形势来看支出预算控制管理已经逐渐发展为信息化管理,这有助于医院的各种资源合理分配,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做好预算管理信息化必备的基础工作是对医院支出预算的梳理及支出控制措施的确定。该文从医院的支出分类探讨入手,结合不同事项统筹兼顾,合理控制预算,制定措施以便提高医院整体预算管理水平。

    作者:吴蕾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妇产医院急诊科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妇产医院急诊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所取得的效果进行探讨,并分析在改进急诊护理服务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方法将该院急诊科在2015年3—5月与2015年9—11月收治的300例患者确定为分析对象,全部患者被划为两个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15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的是人性化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在安排好住院之后,即对孕妇及陪护的亲人实施急诊科护理服务。结果发放于两组的问卷,回收率都达到了100%,在采取人性化护理之前,对照组150例患者中对于护理服务满意的有83例,占比为55.33%,比较满意的有31例,占比为20.67%,不满意的有36例,占比为24.00%,总满意度为86.00%;在采取人性化护理之后,观察组的150例患者中,对于护理服务满意的有131例,占比为87.33%,比较满意的有19例,占比为12.67%,不满意的患者数为0,总满意度达到了100%,该两组患者在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医院急诊中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可使患者的需求得到大程度的满足,从而大大提升了患者对急诊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关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质量追溯系统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影响

    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用质量追溯系统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8月质量追溯系统实施前作为对照组,2014年9月—2015年8月质量追溯系统实施后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质量控制,观察组利用质量追溯系统,采集数据后利用二维条形码技术,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信息化管理,比较两组质量管理效果。结果质量追溯系统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标准预防执行率以及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实施前;工作质量满意度、器械清洗效果、消毒灭菌效果、检查和包装管理、废弃物分类处理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工作人员沟通能力、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明显优于实施前。结论质量追溯系统用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中,使得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记录准确性也得到提高,无菌物品的安全性也得到提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赵海青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在医院护理工作中施行护理层级管理对护理服务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4月进入该院住院且接受对症治疗的125例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研究、对照两组,研究组63例在管理工作中施予护理层级管理服务,对照组62例施予一般化的相关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满意度及护理服务水平评定分数等情况,评估护理层级管理方案的运用成效。结果研究组的满意度评分情况优越于对照组,且管理后本科室护理服务水平评定分数优越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工作中落实护理层级管理措施,可提升患者对于各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同时还能改善护理服务水平评定分数,因此在临床上有进一步推广的可行性与价值。

    作者:吉丹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简析基层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我国卫生体制改革日益深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基层卫生监督执法机制,但是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实际工作中有很多问题。尤其是基层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开展过程中因为经费不足、欠缺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而严重影响了基层卫生监督质量。该文主要针对现阶段我国基层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陈汉旭;袁小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探讨新型及特殊保持装置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中新型及特殊保持装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入选该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完成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后佩戴Hawley保持器,观察组佩戴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比较两种保持装置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PAR指数在牙齿排列、覆牙合、颊舌向牙合关系及垂直向牙合关系方面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Hawley保持器相比,正畸治疗后佩戴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的保持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作者:林益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二级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难点及对策

    医院感染主要包括患者及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广义上的感染对象还包括患者家属等医院流动人员在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医院感染与年龄、疾病类型、患者危险因素等具有关联性。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工作的重点之一,然而,医院感染控制属于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调,具有一定的难度,富有挑战性,是医院工作中的重难点。该研究主要结合二级医院实际,探究二级医院院感控制难点,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及研究给出对策。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张新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妊娠高血压孕妇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目的:探讨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孕妇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方法以2013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22例妊娠高血压孕妇为研究对象,归为实验组。另择取同期于该院接受产检的122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自拟调查问卷对全部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进行调查,统计并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平均需求率为92.07%,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平均需求率为66.6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轻度妊高症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率86.48%,中度妊高症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率95.13%,重度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率100%,轻度患者与重度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孕妇相比,妊高症孕妇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更多,病症越重需求程度越大,医生应注重依据孕妇需求予以针对性健康宣教。

    作者:韩淑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进行产前检查的20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了解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200例孕产妇中,有70例孕产妇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度较高,占35%,130例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较低,占65%;相对于B组孕产妇来说,A组孕产妇的平均年龄较小,相对较高,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有相关的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孕产妇的孕产次对比差异不存在相关的统计学意义(P﹥0.05);孕产妇的年龄以及文化程度上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度。结论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较差,年龄以及文化程度上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度,孕产次对其没有影响,在临床工作中要对孕产妇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进而在大程度上提高孕产妇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作者:郭惠琴;郭凤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论医院检验科的感染控制和处理

    目的:研究怎样提高医院检验科室感染管理和控制方案,降低感染几率,并为今后工作中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自该院在2010年6月—2014年6月间以来检验科室5000份资料对于感染控制和处理的情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找出检验科感染因素,提出措施。结果检验科室出现容易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包括:物体处理方面不科学、工作环境污染、缺乏对检验科室人员的知识培养、医院领导层对管理认识不足等多方面的因素的。结论医院检验科室存在感染安全隐患的,必须要全面的进行加强医院感染处置和处理措施,进而有效的预防交叉感染发生。医院检验科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门之一,做好检验科室的感染控制是确保说明整个医疗机构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我们作为专业的科室检验人员,怎么做好控制感染率发生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自身的经验谈几点意见。

    作者:张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生存质量调查

    目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生存质量和病情的调查研究。方法就2011年5月—2015年10月来该院就诊的204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患者自身状况与患者生存质量高低的关系以及患者生存质量高低与患者病情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的文化背景、性别、年龄等状况对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不同的影响,良好的生存质量对于患者的病情有积极影响。结论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身状况如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水平,性别,年龄,收入等因素对于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患者的病情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我们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躯体、心理的护理、治疗。

    作者:盖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关注现代医学物理进展,加强医用辐射防护

    现如今我国的电离辐射技术已经开始在我国各个领域当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起来,电离辐射技术以其历史悠久、普及面广、影响力大等医学特色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随着我国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医学治疗当中X射线开始用于断学中,在治疗当中介入了放射学、核医学和放射肿瘤学等放射诊疗方式,这些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我国医学物理学的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开始日益凸显出重要性和迫切性。笔者将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如何在关注我国现代医学物理进展的基础上来加强我国医用辐射防护。

    作者:李耀斌;于秀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河北省某医院患者对医保审批的满意度调查

    目的:调查患者对医保审批满意程度,为医保管理部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医保临床科室1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患者对基本医保审批总体满意率48%,提升改进方面包括审批时间、审批过程等。结论医保管理部门应从患者需求出发,优化合并审批项目,减化审批流程,减少患者往返审批次数及时间;院内医保部门应积极提供医保审批流程,针对临床科室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医保审批培训,并为患者提供医保审批流程及注意事项,提供多种咨询服务方式,方便服务患者。

    作者:宋华芹;吕艳玲;王庆军;杨圣俊;王永锋;戴万琦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探讨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7.45±8.43)分,对照组为(86.33±7.56)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护理记录合格率、护理纠纷率、护理缺陷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区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减少发生护理纠纷,改善护理质量,确保患儿安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模式的探讨

    目的:探索重性精神病治疗随访管理新模式,建立防治机制和网络,提高治疗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危险行为发生率,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方法选择四平市为试点,对辖区内常住居民进行精神疾病线索调查,根据线索信息入户调查,对符合ICD-10、CCMD-3标准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建档立卡管理,并录入全国重性精神疾病治疗管理网络系统,经危险行为评估,对有3级以上危险行为的贫困患者,给予免费服药管理、应急处置、免费住院治疗。结果线索调查获得有精神异常信息2652条,初筛符合重性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者1737例,经评估有3级以上危险行为者352例。对244人次有危险行为或有严重药物副反应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施了应急处置,其中有108人次紧急住院,170人免费治疗。结论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将有效减少症状复发,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被管理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作者:郭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管理在心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选择回顾分析方法对周边几所医院心内科近几年进行督导、现场检查、考核、督导中存在的典型护理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创血压该种方法在心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使用方法和效果。心内科病房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包括急救物品、无菌物品合格率达不到要求、供应室管理质量不达标、安全问题较为明显等。通过综合护理管理的实施,心内科病房护理管理工作水平逐渐提升,并受到院内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作者:常虹;孙延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4年4月—2016年口腔修复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对比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感染组)与未感染者(未感染组)之间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危险因素,例如:空气质量、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废物处理、易感人群等方面的情况。结果通过调查显示,患者中有40例为HBsAg阳性患者,阳性率占(40.00%),其中未感染组患者的治疗中,诊室的空气细菌平均数量是(2.45±0.32)cfu/m3,器械表面的细菌数量(65.43±7.56)cfu/m2;感染组患者的治疗中,诊室的空气细菌平均数量是(4.54±0.54)cfu/m3,器械表面的细菌数量(125.32±11.67)cfu/m2;诊疗中未感染组的废物处理明显要比感染组显著,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上可知,在诊疗中,空气质量、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废物处理、易感人群等与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操作中应严格按照口腔修复科技术操作的规程进行,加强对口腔科用到的相关器材进行消毒与灭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金明海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