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琳
目的 探究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97例,本次调查研究的所有患者,经过临床上的相关检查,全部符合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疾病判定标准.对所有的患者开展细菌培养检测、并进行细菌药敏试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本次研究的患者经过检测后,一共检测出菌株80株.有45株菌群全部属于革兰阴性杆菌,占56.23%;35株为革兰阳性杆菌,占43.75%.通过观察本次研究数据革兰阳性菌等对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有比较高的敏感度.革兰阴性菌对氨卡青霉素的敏感率比较低,三代头孢霉菌与部分菌群的敏感度相对高一些.结论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发病的菌群类型较多,临床试验获知,不同类型的病原菌对患者疾病的敏感度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对以后疾病的用药的有效性有推动作用.
作者:黄侠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疾病性质将全部患者分成梗死组(62组)和出血组(38例),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 经临床对症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干预,梗死组患者和出血组患者的临床病死率分别6.45%(4/62)、28.95%(11/38).结论 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提供科学和合理的护理干预,能让并发症有效减少,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作者:鞠卫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团体献血模式在血液招募中的优势.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统计和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某地区的采供血数据,对开展团体献血模式后团体献血人次增长率、采血量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天数等情况,并对团体献血与流动献血的血液检测不合格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开展团体献血模式后团体献血率明显高于流动献血率,且两种献血模式献血增长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团体献血模式后采血总量、工作人员工作天数与开展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体献血不合格率明显低于流动献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献血模式的开展在血液招募中有着一定的优势,可以提高献血量,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降低了血液不合格率,可在各大血站广泛推广和运用.
作者:房玉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胸外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从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就诊于本科并住院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常规组患者按照传统的护理方式护理,观察组患者按照优质护理服务方式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加以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实行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护理后进行对比,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70%,观察组患者综合优质护理后满意度为9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胸外科患者予以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患者治疗,提高了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田竞男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精细支持护理对改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大连市友谊医院,老年病科二病房就诊的80例帕金森病老年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40例以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老年病科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对老年帕金森病精细支持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试验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盘(P<0.05).结论 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采取精细支持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秀丽;陶秀健;鲁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胸腹水脱落细胞制片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进行常规检查和脱落细胞检查的胸腹水标本56份,制片后分别进行水平湿固定和垂直湿固定,然后进行水平湿固定(HE染色)和干燥法(瑞姬氏染色),观察制片质量.结果 水平湿固定对细胞成分的保留情况更理想,水平湿固定HE染色对细胞结构的影响更轻微.结论 在对胸腹水脱落细胞制片时,选择水平湿固定不但能让细胞成分流失和细胞退变的人为因素减少,让交叉污染有效减少,而且还能让诊断符合率显著提高.
作者:王立山;车超;李占林;燕东阳;姜晓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核酸PCR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辽宁省朝阳市27855份血液标本,经核酸PCR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性.结果 27855份血液标本中,经ELISA检测为阳性的标本数为52份(0.19%),经NAT PCR检测为阳性的标本数为64份(0.23%),两种检测方法经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无偿献血血液标本检测中,将ELISA与NAT PCR法联合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作者:毕玉超;王吉;任莹;陈慧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分析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干预方法与临床护理意义,以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减少膀胱癌术后膀胱内灌注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120例膀胱癌术后行膀胱内药物灌注患者采取一系列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并跟踪调查记录.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0~20个月,平均16个月,118例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比较乐观的态度,2例因为经济和年龄问题放弃治疗,1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无一例复发.结论 应用适当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降低膀胱癌术后膀胱内灌注的不良反应,从而有效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和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麒;杨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人性化护理运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54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们所采取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临床上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效果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可以更好的提高临床治愈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因此在临床上可大力推广.
作者:魏巍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积极护理干预对老年卧床褥疮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大连市友谊医院老年病科二病房住院的80例老年卧床且患有褥疮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取普通老年病科护理措施,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褥疮,采取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2.5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积极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卧床褥疮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范丽;李红;邱志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并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来自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接收的产妇,共选入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半小时和产后两个小时的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对两组产妇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缓解出血情况,帮助产妇进行有效的宫缩,提高分娩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春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联合早期营养支持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接受早期营养支持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早期营养支持联合常规护理.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34±0.52)d、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为(8.09±1.33)d、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5.18±1.04)d,明显短于对照组(6.73±0.84)d、(13.02±1.58)d、(7.69±0.95)d(P<0.05);干预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8.72±6.12)分、(38.96±6.43)分,明显小于对照组(42.77±6.93)分、(42.22±6.87)分(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 明显少于对照组30.0%(P<0.05).结论 对接受早期营养支持的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倪晶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高龄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2例高龄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41例行常规护理,干预组41例行围手术期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相比对照组,其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更少(P<0.05),且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在手术治疗中的配合度,缩短手术时间,显著改善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杨琦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二维超声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我院463例疑似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在463例疑似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后经手术病理确诊405例,二维超声检出率为78.0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率为9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检出真阳性316例,假阳性18例,真阴性40例,假阴性89例,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78.02%、68.97%及76.89%,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真阳性387例,假阳性4例,真阴性54例,假阴性18例,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95.56%、93.10% 及95.25%,两组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均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赫晓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到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80例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80例予以常规护理,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1.25%(73/80),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为71.25%(57/80),经 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提升,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中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1.25%(1/80);对照组有10例复发,复发率为12.50%(10/80);经 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 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能有效减少疾病的复发.
作者:隋勇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计80例,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舒适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舒适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舒适组患者的满意度较之常规组要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中使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疗效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蕾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对亚甲蓝皮内注射联合口服药物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护理指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经胸椎旁及肋间神经阻滞后仍有胸背部皮肤触觉感痛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7年7月,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亚甲蓝皮内注射治疗,并将两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干预的睡眠质量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患者经亚甲蓝皮内注射联合口服药物治疗的睡眠质量评分为(4.81±0.64)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为(2.02±0.50)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亚甲蓝皮内注射联合口服药物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具有一定的效果,患者易接受认可此种疗法且配合相应的临床护理,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夏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术期治疗效果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组,对照组予护理常规操作,干预组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满意状况;住院的平均天数;护理前后心功能情况、SAS评分;护理服务缺陷.结果 干预组满意状况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住院的平均天数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功能情况、SAS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干预组心功能情况、S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服务缺陷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好,可改善心功能情况、SAS评分,减少护理服务缺陷.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在化疗基础上加用苇茎汤给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其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入两组,分别为采取DP化疗方案以多西他赛与顺铂进行治疗的40例对照组患者,结合DP化疗方案加用苇茎汤的40例研究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研究组在临床疗效上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感染、骨髓抑制、白细胞计数减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研究组则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结合化疗与苇茎汤进行治疗可以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庄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颈部淋巴结病变中使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入80例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与病理结果比较,比较SMI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情况.结果 病理结果与SMI技术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比较中良性淋巴结、淋巴瘤、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比较,两组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 SMI技术在颈部淋巴结病变中具有较高血管显示率,有利于SMI技术对颈部淋巴结内微血管类型分析,对于提高淋巴结病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陈日福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