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术期中的治疗效果情况分析

王艳丽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冠心病患者, 围术期,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术期治疗效果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组,对照组予护理常规操作,干预组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满意状况;住院的平均天数;护理前后心功能情况、SAS评分;护理服务缺陷.结果 干预组满意状况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住院的平均天数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功能情况、SAS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干预组心功能情况、S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服务缺陷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好,可改善心功能情况、SAS评分,减少护理服务缺陷.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接骨汤对骨折处局部症状的缓解作用及骨折愈合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接骨汤对骨折处局部症状的缓解作用及骨折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接受并予以治疗的骨折患者13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65)与对比组(n=65),分别予以接骨汤治疗与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肿胀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肿胀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亦明显短于对比组(P<0.05).结论 将接骨汤应用于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可加快骨折愈合,同时有效缓解骨折处局部疼痛及肿胀症状,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茂权;王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护理研究

    目的 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护理对策以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75例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顺序为分组依据,A、B两组分别为38例、37例,给予A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给予B组患者传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创面黏膜再生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A组患者护理后创面黏膜再生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B组患者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存在一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适合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张铭秋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的时间段在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肾结石,并均采取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然后将选取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45例患者,分别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均要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42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满意率为93.3%,对照组仅有34例,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75.6%)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2例,占6.7%,对照组中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χ2=10.3254,P=0.016).结论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了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随访观察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护理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石环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胸腹水脱落细胞制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 分析胸腹水脱落细胞制片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进行常规检查和脱落细胞检查的胸腹水标本56份,制片后分别进行水平湿固定和垂直湿固定,然后进行水平湿固定(HE染色)和干燥法(瑞姬氏染色),观察制片质量.结果 水平湿固定对细胞成分的保留情况更理想,水平湿固定HE染色对细胞结构的影响更轻微.结论 在对胸腹水脱落细胞制片时,选择水平湿固定不但能让细胞成分流失和细胞退变的人为因素减少,让交叉污染有效减少,而且还能让诊断符合率显著提高.

    作者:王立山;车超;李占林;燕东阳;姜晓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临床护理干预与护理学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干预方法与临床护理意义,以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减少膀胱癌术后膀胱内灌注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120例膀胱癌术后行膀胱内药物灌注患者采取一系列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并跟踪调查记录.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0~20个月,平均16个月,118例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比较乐观的态度,2例因为经济和年龄问题放弃治疗,1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无一例复发.结论 应用适当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降低膀胱癌术后膀胱内灌注的不良反应,从而有效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和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麒;杨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颈部淋巴结病变中使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入80例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与病理结果比较,比较SMI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情况.结果 病理结果与SMI技术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比较中良性淋巴结、淋巴瘤、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比较,两组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 SMI技术在颈部淋巴结病变中具有较高血管显示率,有利于SMI技术对颈部淋巴结内微血管类型分析,对于提高淋巴结病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陈日福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TACE联合二期手术切除巨块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TACE联合二期手术切除巨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巨块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TACE联合二期手术,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患者的累计生存率、对肿块的影响均较好,患者的AFP值明显较术前低(P<0.05).结论 TACE联合二期手术治疗巨块肝癌的效果较好,对肝功能损伤比较小,并且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小.

    作者:孙亭山;李颖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核酸检测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核酸PCR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辽宁省朝阳市27855份血液标本,经核酸PCR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性.结果 27855份血液标本中,经ELISA检测为阳性的标本数为52份(0.19%),经NAT PCR检测为阳性的标本数为64份(0.23%),两种检测方法经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无偿献血血液标本检测中,将ELISA与NAT PCR法联合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作者:毕玉超;王吉;任莹;陈慧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干预进展分析

    胃瘫综合征又称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在胃癌根治术后有0.4%~5.0% 的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胃瘫症状,不利于患者康复.本文阐述了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胃瘫综合征的原因,并从围术期护理、病情监测、营养支持、心理护理、预防腹腔感染等方面综述了胃瘫综合征护理干预进展,得出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发展、施加针对性优质护理,提供科学的营养支持等能有效预防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产生,并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孙彬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88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优质护理组给予优质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慢阻肺疾病知晓水平、遵医行为评分、平均住院天数;干预前后患者肺功能FVC、FEV1、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 优质护理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优质护理组慢阻肺疾病知晓水平、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肺功能FVC、FEV1、生活质量SF-36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优质护理组肺功能FVC、FEV1、生活质量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遵医行为,促进肺功能改善,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满意度.

    作者:陈丽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团体献血模式在血液招募中的优势分析

    目的 分析团体献血模式在血液招募中的优势.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统计和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某地区的采供血数据,对开展团体献血模式后团体献血人次增长率、采血量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天数等情况,并对团体献血与流动献血的血液检测不合格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开展团体献血模式后团体献血率明显高于流动献血率,且两种献血模式献血增长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团体献血模式后采血总量、工作人员工作天数与开展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体献血不合格率明显低于流动献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献血模式的开展在血液招募中有着一定的优势,可以提高献血量,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降低了血液不合格率,可在各大血站广泛推广和运用.

    作者:房玉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联合早期营养支持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联合早期营养支持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接受早期营养支持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早期营养支持联合常规护理.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34±0.52)d、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为(8.09±1.33)d、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5.18±1.04)d,明显短于对照组(6.73±0.84)d、(13.02±1.58)d、(7.69±0.95)d(P<0.05);干预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8.72±6.12)分、(38.96±6.43)分,明显小于对照组(42.77±6.93)分、(42.22±6.87)分(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 明显少于对照组30.0%(P<0.05).结论 对接受早期营养支持的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倪晶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产前护理对于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娩结局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娩结局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196例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到观察组(n=98例)和对照组(n=98例),观察组施以产前护理干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对两组初产妇的分娩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20.41%(20/98),对照组剖宫产率为38.78%(38/98),两组比较,P<0.05.结论 在高危妊娠初产妇中施以产前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对改善产妇分娩结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凤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探讨特殊药物外渗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目的 对特殊药物外渗后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以1例克林霉素外渗后产生的不良后果为例,将特殊药物外渗后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一一列出,找到安全对策.结果 患者发生特殊药物外渗,如不充分认识到其安全隐患,从而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结论 通过此次探讨使得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特殊药物外渗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作者:刘娟;张白鸽;吴文慧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观察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老年高血压患者总共74例,经数字法分组.37例进入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37例进入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护理后组间对比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更高,满意率更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护理总有效率和满意率高,极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郝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术期中的治疗效果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术期治疗效果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组,对照组予护理常规操作,干预组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满意状况;住院的平均天数;护理前后心功能情况、SAS评分;护理服务缺陷.结果 干预组满意状况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住院的平均天数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功能情况、SAS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干预组心功能情况、S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服务缺陷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好,可改善心功能情况、SAS评分,减少护理服务缺陷.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苇茎汤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在化疗基础上加用苇茎汤给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其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入两组,分别为采取DP化疗方案以多西他赛与顺铂进行治疗的40例对照组患者,结合DP化疗方案加用苇茎汤的40例研究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研究组在临床疗效上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感染、骨髓抑制、白细胞计数减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研究组则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结合化疗与苇茎汤进行治疗可以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庄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进行性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照顾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与延续性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进行性认知障碍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照顾者在患者照护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了解广大患者家属的需求,切实的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顾者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患者家属存在治疗康复知识缺乏、社会支持不佳、精神心理压力较大、对未来不确定4个方面的主要问题.结论 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属在照护过程中心理感受的探究,使医务人员更好的了解广大患者及家属的诉求,建立长期有效的护理干预系统,以促进患者的康复与存活.

    作者:郎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将9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7例,研究组予以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对照组仅予以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PAS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PASI评分为(4.37±1.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1±1.25)分(P<0.05).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P<0.05).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疗效有限,加用雷公藤多苷片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张健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到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80例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80例予以常规护理,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1.25%(73/80),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为71.25%(57/80),经 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提升,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中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1.25%(1/80);对照组有10例复发,复发率为12.50%(10/80);经 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 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能有效减少疾病的复发.

    作者:隋勇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