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哲
《儿科学》是主要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防治以及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学科,也是临床医学专业中极其重要的课程之一,若想增强医疗单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就应当结合当下的发展形势,对《儿科学》临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高速发展,基于此,笔者主要针对《儿科学》临床教学改革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思考和分析,而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下为详述.
作者:王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儿童静脉输液过程中,一些儿医惠间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护士沟通方法,以便更好的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一些医惠纠纷.方法 针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儿科住院的1000例静脉输液惠儿进行系统护理,加强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的良性沟通技巧方法.结果 小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显著提高,惠儿家属满意率由79%提高至现99%,护士沟通能力加强后工作积极性增加.结论 护士经过加强沟通培训后,与患者的交流顺畅,减少了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机械性操作模式,使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同时促进患儿合作性,提高惠儿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医患矛盾减少,良好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医惠关系和谐稳定,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张永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老年呼吸重症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要点,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老年呼吸重症院内感染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71.9%),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呼吸重症院内感染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缩短了感染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
作者:陈立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Ⅱ型呼吸衰竭合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AECOPD合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吸氧、抗炎、平喘、祛痰、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监测治疗前与治疗后24 h、48 h、7d时心率、血气中pH、PaO2、PaCO2以及临床表现变化情况:呼吸困难、意识状态、肺部啰音等.治疗前、治疗后7d时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浓度.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24 h、48 h、7d时心率、pH、PaO2、PaCO2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7d时NT-proBN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LVEF值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NPPV治疗AECOPD所致Ⅱ型呼吸衰竭合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许林;吴珏;彭妮;王波;黄艳香;杨张奎;王保明;赵秀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引起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肺部感染因素以及细菌学特点加以分析,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ICU病房中住院患者痰标本中1070株病原菌进行分析,探究其细菌学特点以及护理要点.结果 在300株细菌中,真菌共计24株,8.0%.革兰阳性菌共计89株,占29.7%,革兰阴性菌共计187株,占62.3%.结论 引起ICU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为病惠年龄以及基础性疾病情况、口咽部定植细菌下移、滥用药物、侵入性操作和交叉感染.对于患者疾病特征和实际情况,辅以针对性干预措施,可全面控制其疾病发展,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孙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加味大柴胡汤结合西医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与单纯运用西医治疗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将本院2013年~2016年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26例),分别接受单纯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组在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淀粉酶恢复及C反应蛋白恢复时间均小于单纯西医治疗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其中显效8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7%,其中显效62.5%,有效率及显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味大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更为显著,患者症状缓解更快,恢复更良好.
作者:高立;刘鹏;冯文战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青年脑梗死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联素(ADPN)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31例青年脑梗死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入院行健康检查,结果正常的30例青年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分析,观察脑梗死者与正常者血Hcy、ADPN水平差异情况,统计两组高Hcy血症、低ADPN血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Hcy水平高、ADPN低,且高Hcy血症、低ADPN血症发生率高,P<0.05.结论 青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血浆ADPN水平降低、Hcy水平升高,高Hey血症、低ADPN血症可能是导致青年者脑梗死发生的诱因.
作者:李晓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分析提上睑肌肌力低于5mm的上睑下垂患者行提上睑肌缩短术后的手术疗效和并发症与临床意义.方法 将48例提上睑肌肌力低于3~5 mm患者采用内外联合入路方法进行提上睑肌缩短术.结果 本组48例,80眼,该组病例中提上险肌肌力为1~4 mm者40例,64眼(80%),术后1个月睑裂均闭合.提上睑肌肌力为0mm者8例,16眼(20%),其中有2例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术中充分游离提上险肌后发现肌力仍为0mm,改行额肌瓣直接下移术;余6例中2例于术后3个月险裂始闭合,4例睑裂于术后1个月闭合.结论 提上睑肌肌力于1~4 mm上睑下垂者行提上睑肌缩短术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提上睑肌肌力为0 mm的上睑下垂患者仍应当慎重选择该术式.
作者:金哲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分析鼻内筛窦切除术和鼻息肉摘除术联合治疗鼻息肉疗效与临床意义.方法 本组选择160例鼻息肉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鼻息肉摘除术(对照组,n=80)与鼻内筛窦切除术结合摘除术(观察组,n=80)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1年,观察组2例复发,占2.5%,对照组14例,占17.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鼻内筛窦切除术结合鼻息肉摘除术治疗鼻息肉,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避免疾病复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石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康复新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口腔局部炎性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慢性牙周炎治疗组)60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康复新组)6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牙周指数及龈沟液炎性应激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牙周指数及龈沟液炎性应激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口腔局部炎性应激状态,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红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对象共68例,均为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所接收的脑梗死患者.分组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优质护理.结果 经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工作研究后发现,在患者各方面功能的恢复方面来看,即在运动能力(FMA)、日常生活能力(ADL)以及神经缺损情况(CSS)这几方面的评分来看,两组患者终的护理结果均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即P<0.05.经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工作研究后发现,在护理工作满意度上,两组患者终的护理结果均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即P< 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当中,优质护理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艳霞;陈东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病因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低血糖主要因自身特点、药物、饮食、运动等因素引起,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是主要护理干预对策.结论 护理干预对防治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尹楠;佟瑶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本文就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2017年1~10月在我科接受住院治疗的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6例;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方案为循证护理模式,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6.52%<23.91%),卧床时间、出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短,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97.83%>84.78%),组间比较P<0.05.结论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期间开展循证护理模式,对减少相关并发症、加快病情康复均有积极作用,还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作者:员芬;孙伟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归肾丸加味治疗子宫内膜偏薄不孕症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偏薄不孕症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归肾丸加味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偏薄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以及黄体期血清的E2值和P值.结果 100例子宫内膜偏薄不孕症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治愈65例、有效30例),同时治疗后子宫内膜偏薄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黄体期血清的E2值和P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子宫内膜偏薄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黄体期血清的E2值和P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归肾丸加味应用于子宫内膜偏薄不孕症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周新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取辛伐他汀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0例(2016年10月12日至2017年2月12日),将其依据计算机随机原则分2组,5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20.00mg/d辛伐他汀(对照组),另一组使用40.00 mg/d(观察组),对比2组各项血脂水平,并记录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TC水平、TG水平、LDL-C水平、HDL-C水平优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数据为(8.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惠者使用大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效果更加良好.
作者:高瞻;沈玉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对儿科护士开展医用黏胶皮肤损伤培训对降低该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抽取儿科输液者280例为实验样本,使设立为培训后组,另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同数量患儿为培训前组.对30例病区护士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医用黏胶皮肤损伤护理知识知晓度,针对集中性问题,开展培训,护士按照培训后的做法,对患儿开展护理,分析结果.结果 和培训前比,培训后护理人员对于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知识知晓情况明显更好,P< 0.05,和培训前比,培训后患儿出现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概率更低,P< 0.05.结论 对于儿科护士开展与医用黏胶相关性皮损相关知识培训,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皮损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促进疾病转归,有助于识别高危因素,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纪鑫;侯传新;张芳;舒方方;朱美玉;王静;高俊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Ⅱ期压疮护理中无张力手法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择于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压疮Ⅱ期老年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6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之上,应用无张力手法予以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达到了91.66%;常规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达到了75.00%;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明显高于常规组(94.44% VS 77.77%),两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按照力学原理,针对压疮Ⅱ期老年患者实施无张力手法予以护理,可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同时还有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备受临床青睐,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分析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矛周病伴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进行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3、6、12个月的修复效果,并记录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深度,分别进行对比.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指数均有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治疗后3、6、12个月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深度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稳定性高,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临床疗效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馨儿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穴位帖敷中医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1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护理意愿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为其提供常规治疗及护理和穴位帖敷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日常生活依赖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日常生活依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帖敷中医护理干预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李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分析脉冲式与直冲式冲管护理方法预防肠内营养管堵塞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经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11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15例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n=50例)和观察组(n=65例),对照组使用直冲式冲洗营养管,观察组使用脉冲式冲洗营养管,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营养管堵塞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冲管例1620次,营养管堵塞发生率为3.70% (60/1620);观察组冲管2150例次,营养管堵塞发生率为0.47% (10/2150);经x2检验,观察组营养管堵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与直冲式冲洗相比,脉冲式冲洗营养管,可有效清除黏附于导管壁上的内容物,降低了营养管堵塞发生率,有利于提高肠内营养的效果.
作者:刘慧敏;李霞;胡玉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