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文关怀护理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

高国清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 肝癌患者,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80例的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济困难、便秘、食欲丧失、腹泻、失眠、恶心呕吐、疲倦、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PSQ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缓解肝癌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对象共68例,均为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所接收的脑梗死患者.分组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优质护理.结果 经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工作研究后发现,在患者各方面功能的恢复方面来看,即在运动能力(FMA)、日常生活能力(ADL)以及神经缺损情况(CSS)这几方面的评分来看,两组患者终的护理结果均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即P<0.05.经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工作研究后发现,在护理工作满意度上,两组患者终的护理结果均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即P< 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当中,优质护理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艳霞;陈东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老年呼吸重症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要点分析及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老年呼吸重症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要点,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老年呼吸重症院内感染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71.9%),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呼吸重症院内感染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缩短了感染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

    作者:陈立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经抗病毒药物结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抗病毒药物结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单独使用小剂量强的松治疗,观察组选择抗病毒药物结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疼痛压痛消退、退热、肿胀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1周后血沉下降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ESR、FT3、FT4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为4.76%,对照组19.05%.结论 亚急性甲状腺炎经抗病毒药物结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能够更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李淑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8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惠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监测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显著低于对照组(76.19%),组间差异P< 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6.24±1.58)d,对照组为(8.25±1.02)d,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惠儿住院时间为(7.24±1.41)d,对照组为(10.31±1.57)d,组间差异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护理中积极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临床效果,并快速患儿临床症状,临床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范敏媛;张海林;张桂玲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人文关怀护理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80例的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济困难、便秘、食欲丧失、腹泻、失眠、恶心呕吐、疲倦、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PSQ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缓解肝癌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国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合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Ⅱ型呼吸衰竭合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AECOPD合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吸氧、抗炎、平喘、祛痰、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监测治疗前与治疗后24 h、48 h、7d时心率、血气中pH、PaO2、PaCO2以及临床表现变化情况:呼吸困难、意识状态、肺部啰音等.治疗前、治疗后7d时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浓度.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24 h、48 h、7d时心率、pH、PaO2、PaCO2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7d时NT-proBN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LVEF值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NPPV治疗AECOPD所致Ⅱ型呼吸衰竭合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许林;吴珏;彭妮;王波;黄艳香;杨张奎;王保明;赵秀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产房舒适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率的改善效果探究

    目的 分析产房舒适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率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孕产妇,根据孕产妇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孕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心理舒适度、生理舒适度、总产程、产妇感染率、新生儿感染率、总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生理及心理舒适度、总产程比较,差异性显著,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产妇感染率、新生儿感染率、总感染率分别为2.5%、2.5%、5%,12.5%、7.5%、20%,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妇接受产房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产妇的助产质量,降低产房内感染情况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方面应用、推广.

    作者:叶梅景;蔡红侠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对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大连大学新华医院手术室接受直肠癌手术的围手术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围手术期直肠癌患者,可以促进患者的排气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乔玉萍;徐浩鑫;蒋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血液透析中老年低血压患者的防治效果与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序贯透析模式治疗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效果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反复出现低血压症状的老年患者40例,采用常规透析模式(常规组)和序贯透析模式(试验组)两种不同透析模式进行自身前后对照,两组分别经过四周血液透析,观察患者的干体质量、超滤量、血压等指标.结果 前后两种不同透析模式患者的干体质量、超滤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和护理干预次数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采用序贯透析模式可维持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中血压的稳定性,并能有效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张宝桐;荣阳;刘云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肝癌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的并发症护理分析

    目的 研究与分析肝癌氩氯刀靶向冷冻治疗的并发症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肝癌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观察其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并对并发症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6例患者治疗期间,11例出现冷休克,占比12.79%;2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占比24.42%;29例出现皮肤冻伤,占比33.72%;31例出现疼痛,占比36.05%;35例出现发热,占比40.7%.而经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各并发症均完全消失.结论 肝癌患者采取氩氯刀靶向冷冻治疗期间并发症相对较多,而及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作者:聂颖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药防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随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以及血管腔内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部分ASO患者通过腔内治疗后静息痛、跛行等症状得到缓解,而部分患者会因为支架内再狭窄导致病情进展、下肢缺血症状加重.大量研究表明通过西药、中药及中西结合等治疗手段可减少ASO腔内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本文就近几年来中药防治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以综述.

    作者:陈堃昊;张宏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病因分析与护理学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病因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低血糖主要因自身特点、药物、饮食、运动等因素引起,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是主要护理干预对策.结论 护理干预对防治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尹楠;佟瑶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1年间我院开具的210份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督管理前105例,视为对照组,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督管理后105例,视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中药房调剂质量的监督管理,可以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性和有效性很高,值得推广.

    作者:谢忠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的护理进展

    脑卒中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属于临床医学重点危险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发现,除了相应的治疗手段外,临床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研究发现,现代患者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也就是说具有重新组合的能力,而早期康复护理则是挖掘患者损伤组织的修复潜能.本文主要分析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晶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针对性护理对输液患者安全性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对输液患者安全性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研究对象选择我院55例输液患者,随机分为28例患者的观察组和27例患者的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安全隐患发生情况;SAS评分、SDS评分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安全隐患发生率7.1% (2/28)低于对照组18.5% (5/27) (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4% (27/28)高于对照组74.1% (20/27) (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输液患者发生静脉炎、药物过敏、药物外渗等安全隐患的概率,同时,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获得的满意度较高,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曹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加味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比加味大柴胡汤结合西医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与单纯运用西医治疗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将本院2013年~2016年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26例),分别接受单纯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组在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淀粉酶恢复及C反应蛋白恢复时间均小于单纯西医治疗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其中显效8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7%,其中显效62.5%,有效率及显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味大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更为显著,患者症状缓解更快,恢复更良好.

    作者:高立;刘鹏;冯文战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阿卡波糖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重组甘精胰岛素和阿卡波糖联合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治疗中对临床疗效、血糖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行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者作为对照组(70例),于此基础上加以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者作为研究组(70例),比较两组疗效以及血糖指标、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71%较对照组显著高(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与对照组2hPG、FPG、HbA1c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以研究组2hPG (6.62±2.68) mmol/L、FPG (4.59±1.41)mmol/L、HbA1c (6.71±0.63)%改善幅度更大(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SF-36各项评分中,社会职能(84.33±2.69)分、生理职能(84.45±2.94)分、心理职能(84.51±2.83)分、活力(84.25±2.64)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P<0.05).结论 重组甘精胰岛素及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可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红;谢丽君;王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在老年颅脑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本文就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在老年颅脑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在我院行颅脑手术的96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8例;实验组患者予以0.5 μg/kg的舒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诱导,参照组的舒芬太尼剂量为0.3 μg/kg,对比二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意识消失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意识消失时间比较无差异,P> 0.05;实验组患者的MAP、HR在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的波动较小,对比参照组更加稳定,组间比较P< 0.05;两组的SpO2均比较稳定,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6.25%<27.08%),组间比较P< 0.05.结论 在老年颅脑手术中,以0.5 μg/kg剂量的舒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诱导效果更佳,有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麻醉不良反应.

    作者:刘聪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PDCA循环管理法在妇产科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妇产科手术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妇产科手术室中30例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取普通的护理管理手段,实验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护理管理;分别于PDCA管理法实施前与实施后,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护理差错率与纠纷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人员的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差错率与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妇产科手术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朱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温胆汤在精神科临床中的应用

    温胆汤始见于《集验方》,其后被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胆虚实》收录,其主要病机胆寒气郁,痰湿内停,胃气失和.历代医家灵活运用,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变化创制出诸多类方,应用于精神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代谢性疾病等,大大拓展了温胆汤的临床应用范围,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现就温胆汤在精神科临床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张明瑞;陈国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