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关节镜下经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

黄越

关键词:关节镜, Endobutton钢板, 锁骨, 骨折
摘要:目的 研究全关节镜下经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其预后影响.方法 将2014年至2015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传统治疗,观察组的患者接受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在不同的治疗方法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者占比为67.44%,而对照组优者占比为34.88%,观察组的优秀率高于对照组,且表现为差的人数观察组为0,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的随访中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肩关节活动度,肌力,功能活动和疼痛四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全关节镜下经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有着较好的疗效,且术后无并发症,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推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所致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探讨针灸推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所致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桡骨远端骨折所致肩周炎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期间,使用信封抽取法将这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实验组采取针灸结合推拿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VAS疼痛评分和各项肩关节活动范围.结果 实验组的VAS疼痛评分为(34.08±10.21)分,对照组的VAS疼痛评分为(67.09±10.27)分(P<0.05);实验组的各项肩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推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所致肩周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情况,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吕岩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检测血清孕酮及β-HCG对评估早孕先兆流产结局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血清孕酮及 β-HCG对评估早孕先兆流产结局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早孕先兆流产孕妇(实验组)以及60例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早孕孕妇(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两组早孕孕妇均实施血清孕酮及 β-HCG检测,比较两组早孕孕妇的血清孕酮及 β-HCG检测结果.结果 两组早孕孕妇的血清孕酮及 β-HCG检测结果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检测血清孕酮及 β-HCG对评估早孕先兆流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析健康教育在社区全科门诊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对社区门诊糖尿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本社区全科门诊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控制指标、家属参与管理、糖尿病适合的饮食、运动方式、糖尿病用药注意事项、定期规范检测血糖等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全科门诊糖尿病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湘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神经内科疾病患者进行安全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实施安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安全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跌倒、坠床等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为4.0%(4/50),与对照组患者的20.0%(10/50)相比,显著较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安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各类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从而确保患者的安全,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安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β-catenin和VEGF在磷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目的 探讨 β-catenin和VEGF在皮肤磷状细胞癌(SCC)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Polymer方法检测30例皮肤SCC和27例皮肤组织慢性炎的 β-catenin和VEGF的表达.结果 皮肤SCC中 β-catenin主要呈细胞核和(或)细胞质异位表达,阳性表达率为96.7%;VEGF在SC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皮肤组织慢性炎(70.0%和22.2%,P<0.01);且 β-catenin与VEG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SCC中 β-catenin异位表达可能是VEGF高表达的重要原因,其在磷状细胞癌发生中可能扮演重要作用.

    作者:黄洪欣;杜兴莉;姜长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溶栓治疗与前瞻性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心电图及心肌酶(CK、CK-MB)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 对136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在12 h以内的患者给予尿激酶(UK)150万U溶栓治疗,每30 min行心电图检查,每2 h查心肌酶,并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 90例患者于溶栓治疗后2 h出现胸痛明显缓解和各种心律失常,CK-MB峰值出现于8 h;10例患者在4 h出现胸痛缓解和各种心律失常,CK-MB峰值出现于12 h;36例患者则于6 h后仍无任何改变,为溶栓治疗无效者.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显著,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崔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慢性肝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学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慢性肝炎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且针对不良反应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例慢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实施相应护理策略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通过对210例慢性肝炎患者注射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观察,发现诸多护理问题和潜在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 临床护理验证,对慢性肝炎患者采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临床观察与护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干扰素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时的痛苦,使药物能大限度的控制病毒数量.同时对接受治疗患者有效的知识宣教和心理支持的护理,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洪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输尿管镜下钬光碎石术及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情况对比.方法 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232例.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130例,气压弹道碎石术102例,对比两种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组手术时间、排石成功率、住院时间、术后发热、下床时间、并发率等都优于气压弹道碎石术,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穿孔两组无差异.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术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下床时间、结石排出率高等优势,因此输尿管结石首选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

    作者:张建荣;郭军;杨杨;姜涛;胡志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 探究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行前列腺切除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3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手术室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手术设备护理、手术配合、术后护理等,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周期、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康复周期明显短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疼痛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行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手术室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护理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作者:宋文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并将其进行数字化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曲美他嗪进行单一用药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则在对照组单一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联合用药治疗.结果 2组冠心病患者经过分别用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发作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 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魏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防治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产前护理在产后抑郁防治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00例,将入组产妇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在围生期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科学合理的产前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2例发生产后抑郁,发生率为4.0%,对照组产妇产后9例发生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8.0%,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产妇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认知行为干预及放松治疗等产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防治效果显著.

    作者:周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专项整治前中后三阶段某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中、后三个阶段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评价该活动对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对前期(整治前,2010年1~6月)、中期(整治中,2013年1~6月)及后期(整治后,2015年1~6月)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AUD)、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前期的使用率为(70.73±25.11)%,中期为(51.65±28.56)%,后期为(53.32±27.75)%,中后期均较整治前极显著下降(P<0.01);前期使用强度为(67.05±43.80),中期为(45.90±33.52),后期为(53.80±41.49),均较整治前显著下降(P<0.05);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率从95.07%终降至24.82%,同时其使用合理率也从6.71%上升至81.2%(均P<0.01).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也大幅下降(P<0.01).结论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及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效果显著,对不合理用药仍需强化管理.

    作者:石杰;栾淑芳;徐晓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坑道施工作业职业病的危害因素调查及防治策略

    目的 浅谈坑道施工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及防治策略.方法 通过进入施工现场进行采样和现场检测和问卷调查以及实验室分析等方式调查危险因素.结果 5个作业现场的平均气压为86.3 mPa,平均湿度为70.5%~90.5%,平均温度为14.0~20.0℃,风速为0.15~1.28 m/s.在此种条件下长期工作,作业人员患分风湿关节炎的概率较大.坑道施工现场各工种接触的吸入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施工员为48.6%,岩凿机手为26.4%,水电工为16.6%.超过平均量10%,可判定为矽尘.不同施工现场悬浮颗粒物检测结果显示,大值为36.4 mg/m3严重超标.噪声检测显示岩凿机手为105.5 dB,扒渣机手为99.6 dB均已严重超标.不同施工场面有毒有害气体CO、苯、NO、SO2检测分别显示;除渣27.6 mg/m3,1.52 mg/m3、2.91 mg/m3、3.15 mg/m3,均已严重超标.振动检测;台车操作手在垂直Z轴向上的加速度长期大峰值则为143.8 dB,严重超标.结论 坑道施工作有多种因素对施工人员的健康构成危害,需加强改进有关防护措施,有效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

    作者:闵庆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目标教学法在护生内科实践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目的 评价目标教学法在护生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至12月在内科实习的护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将2015年1月至12月实习的护生设为观察组,采用目标教学法进行带教,对比目标教学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得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教学效果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目标教学法应用于内科护理实习带教中,能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更好的培养了护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丽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内科护理中的作用价值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儿科内科护理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儿内科病房诊治的1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使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组间家长护理满意度、患儿配合度和患者投诉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配合率、家长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投诉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够改善儿童患者的配合程度,提高患儿家长对于医护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黄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0例PTSD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硬币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之中均为60例患者.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对2组临床疗效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 参照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依然高于研究组,2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3%,参照组总有效率为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值得临床选择和全面普及推广.

    作者:刘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某制药公司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分析

    目的 了解某制药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蓬莱市某制药厂138名制药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常规、心电图(ECG)的测定,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从该单位选择111名不从事制药工作的其他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 共体检249人,其中制药组138人,对照组111人,制药组平均年龄45.33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6.10岁.从事制药作业人员平均工龄为11.10年;制药组人群ECG、ALT、电测听、肺功能、血常规、血压的异常率分别为6.5%、2.2%、10.1%.11.6%、12.3%、10.9%,对照组人群分别为5.4%、2.7%、8.1%、7.2%、8.1%、12.6%,两组人群各指标异常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制药厂工人未受到职业健康危害,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制药人员工作场所的防护和人员健康的管理,以确保制药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作者:李振;张明霞;于素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老年人肺炎的疗效

    目的 研究老年肺炎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的佳剂量.方法 临床纳入86例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炎老年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其中43例患者给予30 mg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作为小剂量组,另43例患者给予90 mg盐酸氨溴索治疗作为大剂量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大剂量组、小剂量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79.07%,大剂量组明显较高,P<0.05.大剂量组患者气喘消失时间、痰量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 大剂量使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老年肺炎患者效果更佳,明显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总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姚金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抑郁状况的分析

    目的 掌握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抑郁状况.方法 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对我市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85例工作人员进行研究,选择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量表(CESD),调查社区工作人员抑郁状况.结果 ①社区人员CESD评分在0~52分,平均(8.9±3.2)分,女性CESD评分(8.3±3.0)分,男性CESD评分(10.3±3.3)分,与全国城市常模比较,组间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73例无抑郁症状,占85.9%,7例可能有抑郁症状,占8.2%,5例存在抑郁症状,占5.9%.②3分条目检出率分别为12、16、4、13.条目11的睡眠问题,本文共12例患者评分超过3分,占14.1%,其中,8例无抑郁症状,4例可能存在抑郁症状.结论 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抑郁状况不容忽视,应针对性干预.

    作者:曹业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T管胆道造影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T管胆道造影围操作期的护理方法,总结其经验.方法 我科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对80例T管胆道造影患者进行系统、慎密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操作期间观察病情、术后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在T管造影术围操作期护理的配舍下,本组病例遣影显影满意,护理安全率为100%.结论 注重T管造影术围操作期的护理,造影检查前、后有效护理措施,是造影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苏晓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