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硕
目的 分析研究腹腔镜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进行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一共有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为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要比对照组低,其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其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泌尿外科采取腹腔镜治疗的患者围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使手术以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眼外伤致前房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入住院的46例眼外伤致前房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视力显著下降,前房内可见积血,经综合治疗后,前房积血完全吸收,患者视力明显改善.结论 外伤性前房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眼创伤,多数病例经保守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一些有合并症及继发的以及复杂的出血患者,为避免视力的严重损害,应早期进行谨慎、积极、恰当的综合治疗.
作者:王迪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为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及理论支持.方法 抽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来我院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和HSS评分.结果 对照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优良率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有助于患者及早出院,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康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安全、有效的胃管固定方法,减少胃管脱出率和并发症的发生,便于临床固定及观察胃管的刻度.方法 我院使用胃管固定夹固定胃管,对留置胃管患者采用新型的头环式胃管固定夹固定胃管方法从牢固程度、皮肤刺激性、护理工作量、舒适度及美观度进行分析比较,评定效果.结果 应用新的胃管固定夹固定胃管的设计,有效代替了传统的胶布固定,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固定十分简便,患者的面部美观和整洁,松紧度舒适的弹力棉绳固定在患者枕后,不受压、不过敏、洁面也较方便.既能增加牢固系数及患者美观舒适度,又能减少皮肤刺激性和医护人员工作量,优点明显.结论 通过创新设计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掌握,有利于临床观察胃管的刻度,它能更好的防范管道脱出.达到有效固定胃管,规范监控留置胃管的护理安全,患者感觉舒适,面部外观整洁美观,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有效提升留置胃管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杨翠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急诊护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急诊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本上配合全面的临床观察,采用综合急诊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急诊护理后,急诊护理组总有效率为100%(18/18),对照组总效率为72.22%(13/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全面的临床观察与急诊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唐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于丽;颜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型心绞痛的病因并观察疗效.方法 本次调查选取了我院2014年1月22日至2015年1月22日期间心内科收治的78例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处理,检测心电图,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分析患者基本信息,发现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冠状动脉痉挛和情绪波动均为导致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试验组显效率28.21%(11/39),有效率为66.67%(26/39),对照组显效率15.38%(6/39),有效率为48.72%(1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及心绞痛的再次发生率分别为7.7%(3/39)及5.1%(2/39)显著低于对照组23.08%(9/39)及20.51%(8/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ST段抬高型心绞痛的病因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采用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进行处理,利于降低严重心律失常及心绞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作者:刘晔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病理学技术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内容和结构,结合学生的评价和教学效果,探索优化该课程教学的方法.方法 问卷调查统计学生的相关评价;SPSS统计软件分析考试成绩,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本科生和研究生对病理学技术课程内容的评价和学习需求不同,对相同类型内容的掌握程度也不同.结论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病理学技术课程教学,应合理调整不同类型内容比例,优化课程结构和设置,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丁克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如何将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基础护理学》教学中,以达到培养学生通用能力的目的.方法 探索在高职院校《基础护理学》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培养通用能力的可行性及实施方法.结果 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课程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法,对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结论 实施翻转课堂有利于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冯希源;周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临终关怀对改善晚期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接收的80例晚期癌痛患者进行护理,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临终关怀护理,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2.5%高于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终关怀能够有效改善晚期癌痛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朱纯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曾经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现处于出院前的康复期,其家属的真实内心感受,为在出院前对此类患者家属的心理康复指导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对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出院前其家属心理情况进行调查和深入访谈.结果 该类患者家属均存在轻重不一的焦虑和抑郁心理问题.结论 医护人员应深入了解此类患者在康复出院前其家属的真实感受和身心需求,并进行早期干预,这样有利于家属的心理健康和家庭和谐;以促进患者出院后病情稳定和社会功能康复,降低复发率.
作者:杜燕平;杜俊林;龙桂兰;王小艳;唐旭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产妇产后抑郁相关原因及其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产妇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产后抑郁原因和护理前后SDS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产妇产后抑郁主要原因有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缺乏相关知识、情感支持不到位和分娩因素等,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缓解不良情绪.
作者:李树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早期镇静深度对ICU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80例重症患者机械通气48 h内进行镇静干预.浅镇静组和深镇静组分别选择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为镇静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结果 浅镇静组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物理约束率、谵妄发生率均低于深镇静组,但严重低血压和严重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深镇静组.结论 机械通气开始后前48 h的镇静强度与重症患者的近期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孟祥丽;扈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择期手术患者采取血液稀释法自身输血的采血方法和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46例颅内肿瘤择期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由于医院条件限制,血液稀释法自身输血的采血于本血站进行,机采自体血,血站室内常规温度环境下储存,待术毕后予以患者回输.结果 本组46例患者每例患者的采血量为(445±45)mL;患者围术期未见有败血症发生;MAP、HR、SpO2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采取血液稀释法自身输血可实现减少使用异体血液,充分利用自身血液既安全可靠又经济有效,是解决血液资源紧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作者:吴成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2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较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指导临床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脑卒中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目前是世界第三大死因,在中低收入国家,脑卒中病死率尤为严重[1].因此,采取正规治疗促进患者各项功能的尽快恢复,减少功能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将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肾衰降压方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肾衰降压方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西药组和中药组各15例.中药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肾衰降压方,对治疗前后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P<0.01);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下降,但差异明显(P<0.01),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及血红蛋白(Hgb),均获得了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肾衰降压方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压、血尿素氮、血肌酐指标,并能起到改善患者肾功、延缓透析时间的作用.
作者:杜培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5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跟踪治疗护理随访,发现患者在临床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以及化疗、功能训练恢复期的一些问题.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手术后治疗护理过程顺利,50例患者2年随访无死亡病例,愈后良好.结论 乳腺癌患者身心压力较大,患者易出现术侧肢体循环不良、抑郁症等心理障碍倾向,通过加强临床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后,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减少,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护患关系和谐,良好的专科护理是乳腺癌患者康复的保证.
作者:蔡春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胆结石患者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3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身体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0%,护理总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0.56%.护理总满意度为83.33%.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结石患者手术治疗同时采取有效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徐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防治中卡前列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高危产妇8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产妇44例.生产后,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进行宫体注射,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进行宫体注射.对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出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给予卡前列素可将产妇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减少,其防治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黄晓惠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