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效果观察

胡小多

关键词:阿昔洛韦, 干扰素, 小儿EB病毒感染,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88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73%,对照组总有效率65.91%,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淋巴结消退时间、体温下降时间、异型淋巴恢复正常时间、咽部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EB病毒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较为安全,临床价值较高.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与抗菌药物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中药与抗菌药物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河口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就诊的102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51例患儿.给予研究组患者中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儿抗菌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的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和咽部不适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相等(P>0.05).结论 相较于抗生素治疗,中药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可以减少患儿的退热时间,更快缓解患儿咽部不适的症状,且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俊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探究西瓜霜喷剂联合甲硝唑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中使用甲硝唑与西瓜霜喷剂联合方法 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在本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92例进行分组研究,应用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6例与实验组46例,分别应用思密达糊剂、西瓜霜与甲硝唑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时与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明显,实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76.0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中使用西瓜霜喷剂与甲硝唑联合方法显著,适合在临床普及应用.

    作者:马永清;车延梅;张光华;张蕊;褚云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延续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基础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3.85%(占61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占5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77%,且研究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春燕;黄燕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6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肠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进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在对粘连性肠梗阻进行治疗时效果要优于常规肠粘连松解术,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有效的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于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选取100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 给予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作者:侯嵋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效果

    目的 讨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一共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结束后,对两组肺癌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肺癌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9.19±2.04)分优于对照组的(11.73±2.41)分(P<0.05).结论 关于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措施,针对性护理效果更佳.

    作者:梅德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治疗的73例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儿的治疗号尾数予以分组.尾数为奇数的36例患儿纳入甲组范畴,在一般治疗基础上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另外37例患儿纳入乙组的范畴,予以常规抗炎、止咳手段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甲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乙组,差异结果显著(P<0.05);甲组的退热时间、咽喉疼痛消失时间等指标短于乙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儿的IL-6以及TNF-α改善结果由于乙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的效果理想,能够快速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马岩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心理护理对避免首次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作用和影响

    目的 观察并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避免首次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选取我站560例首次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行常规献血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献血者的献血反应情况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 经统计,观察组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2.14%,与对照组的5.71%相比发生明显下降,P<0.05,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首次献血者展开献血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避免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献血反应的发生,充分促进我国献血事业的长远发展.

    作者:刘仁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改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在我科室进行住院治疗的呼吸内科疾病患者100例,入选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组内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干预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大幅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自我保健意识及健康习惯养成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日常活动、日常生活及健康状况等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对其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干预和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疾病认知度、自我保健意识及健康习惯的培养,从而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侯影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88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73%,对照组总有效率65.91%,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淋巴结消退时间、体温下降时间、异型淋巴恢复正常时间、咽部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EB病毒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较为安全,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胡小多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1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用蒙脱石散治疗,实验组8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69.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显著,能迅速缓解腹泻症状,恢复小儿肠道正常微生态环境和生理功能.

    作者:国庆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修复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与对比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修复中的疗效.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择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周病合并牙列缺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给予义齿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固定义齿修复治疗,观察组给予活动义齿治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修复后3个月的PLI值都明显增加(P<0.05),修复后3个月观察组的PL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修复前后的PD值对比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修复后3个月的龈沟液中酶活性成分AST与ALP含量都明显低于修复前(P<0.05);同时修复后3个月观察组的AST与ALP含量也低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100.0%和90.0%,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固定义齿,活动义齿在牙周病修复中应用能改善菌斑指数和牙周探诊深度,降低龈沟液中酶活性成分,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永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方法 和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7月至2016年1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挑选100例,均实施手术治疗,并根据其术后的膝关节情况制定康复方案,评定效果.结果 100例患者经由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后,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后的功能优良率分别为13.0%、76.0%、84.0%.结论 临床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的膝关节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方案作用突出,可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秦伟光;王合强;李忠华;张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价值探讨

    目的 本文就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上皮内瘤变患者35例,且所有患者均接受胃镜活检病理诊断.待患者完成手术后均接受病理切片检查,后对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结果 和病理切片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35例患者行胃镜活检病理诊断后,15例患者的形态似早期胃癌,20例患者似进展期胃癌.术后行病理诊断后,33例患者被确诊为胃癌,其中10例患者为早期胃癌,23例患者为进展期胃癌.结论 在上皮内瘤变高级别诊断中应用胃镜活检病理诊断,要加强对取材的监督,判断需准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误诊率,从而使诊出率得以明显提高.

    作者:向斌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奥美拉唑静滴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奥美拉唑静滴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前往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号尾数的奇偶进行分组.尾数为奇数的患儿有34例,纳入参照组范畴;尾数为偶数的患儿有38例,纳入研究组范畴.参照组患儿使用西咪替丁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患者则给予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有效率、起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显效率及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止血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结果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轻,且发生率低,对比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静滴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显著、时间较短且不良反应少,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经阴道超声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中药治疗,两组均经阴道超声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整体治疗疗效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75,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6.67%(58/60),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78.33%(43/60);观察组患者的阴道流血控制时间为(31.4±3.5)h,对照组患者的阴道流血控制时间为(39.3±4.7)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19,P<0.05);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止血时间为(47.2±5.6)h,对照组患者的完全止血时间为(51.4±6.3)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71,P<0.05);治疗后后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为(7.5±1.2)mm,对照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为(15.0±1.4)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46,P<0.05).结论 在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时经阴道超声能够较客观的观察和评价其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整体疗效优于传统治疗.

    作者:梁娟;何玉宁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2年3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给予有效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干预措施,并评价疗效.结果 下肢血管彩超显示31例完全再通,9例部分再通,无肺栓塞和死亡病例.结论 脑卒中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认真分析形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

    作者:马燕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人性照护理论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照护理论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照护理论.结果 观察组肿瘤患者的焦虑值、抑郁值及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照护理论在肿瘤患者化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李丽榕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1支气管扩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的开胸手术不仅,采取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大为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结肠络脉探析

    中医认为表络浅显,易察可见,司外可揣内.在肠镜检查中,可见络脉散于结肠各部位,其形态、散布、充盈、色泽等对诊断、治疗方面有较大意义.本文从邱幸凡提出的络脉的分布规律入手,以检索古代文献为依据,结合现代医家的经验,初步探讨结肠络脉,试从中医术语标准化角度探析结肠络脉的来源、分布、功能、诊察、病证特点和治疗特点及与十五络脉的关系.

    作者:赵彧;房斌;郭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