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养阴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的影响

董泽清;刘玉学;徐绍敏;李陆平;魏斐

关键词:益气养阴, 肺癌术后, 呼吸功能锻炼, 临床症状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益气养阴法对开胸肺癌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经开胸治疗后的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溴索口服液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益气养阴汤剂口服,两组均给予呼吸功能锻炼,经8 d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反应及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白细胞数和C反应蛋白均明显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中医益气养阴法对开胸肺癌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乙酰半胱氨酸在COPD及间质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国内外乙酰半胱氨酸作为黏液溶解剂、抗氧剂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及目前市售的乙酰半胱氨酸产品的说明书阅读,对乙酰半胱氨酸在COPD及间质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结果乙酰半胱氨酸在COPD中的主要作用是祛痰作用、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及降低细菌在呼吸道的附着。乙酰半胱氨酸在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作用是抗氧化作用、抗凋亡作用以及抑制胶原的合成。结论乙酰半胱氨酸具有抗氧化及抗炎作用,在COPD及间质性肺疾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付联群;夏继伟;郭苗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髓震荡的诊治体会

    1病史简介患者男性,32岁,入院时间2014年6月10日。患者因“腰痛伴左下肢疼痛乏力4周”入院诊治。4周前与家人戏闹时腰部被踢受伤,当时仅觉腰痛,无其他明显不适,次日晨起腰疼明显加重,四肢肌肉胀痛,肌张力降低,两大腿内侧近腹股沟处疼痛显著,不能自主站立行走,翻身活动十分困难。双下肢强迫屈髋屈膝位,同时伴有腹胀,间断头痛,二便尚能自理。次日去医院急诊摄腰椎正侧位片,未见骨折脱位影像;肌电图提示:左侧腓总神经波幅较之对侧减低;腰椎MR检查椎体缘骨质增生,腰4/5,腰5/骶1椎间盘膨出;头颅CT未见异常。该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症。

    作者:李琰琴;罗涛;王锡友;李晶;周柯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脑血管病患者出院后卫生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

    了解脑血管住院患者出院后对医疗卫生的需求的现状,防止患者好转出院后病情反复再次出现致死、致残情况。本次调查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2010年至2015年曾在我科住院患者385例。调查出院后患病情况、不同的文化水平、年龄段的卫生服务需求、接受康复治疗的情况,分析脑血管疾病患者出院后主要卫生服务需要。根据脑血管疾病患者出院后的需求,这部分患者健康情况应该得到关注,加强院后治疗和康复,借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平台,三级医院提供技术支持,开展联合服务。

    作者:李静;张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对照组)与联合化疗组(治疗组),每组15例。单纯化疗组患者采用化疗,联合化疗组患者在单纯化疗基础上加用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肿瘤标志物、卡氏评分、体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CEA变化变化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获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患者卡氏评分值有所下降,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卡氏评分值轻度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比单纯化疗组患者较少出现Ⅲ度、Ⅳ度不良反应。Ⅲ度以上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和恶心呕吐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优于单纯化疗,可以降低化疗不良反应。

    作者:朱琳;张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内镜下结直肠腺瘤并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变的治疗

    目的:探讨内镜下结直肠腺瘤并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变治疗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治疗的结直肠息肉患者,其中结直肠腺瘤并上皮内瘤变31例,腺瘤并早期癌变5例,分别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36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术中2例创面少量出血,经处理后出血停止;所有患者无穿孔等并发症。术后病理:腺瘤并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7例,腺瘤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4例;腺瘤并早期癌变5例;所有标本示基底、切缘干净,无肿瘤细胞残留,无淋巴管、血管浸润征象。3例早癌患者要求外科手术,术后标本无肿瘤细胞残留及转移征象。随访:1例EMR治疗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肠镜局部复发,予热活检钳钳除病变,继续随访无复发;1例高龄患者术后1个月随访无复发,此后因年龄因素未定期复查肠镜;3例外科手术患者术后3、6、12个月随访无复发及转移征象;余31例患者均于术后1、3、6、12个月复查无复发。结论内镜下治疗结直肠腺瘤并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变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应定期随访。

    作者:黄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实时荧光RT-PCR与细胞培养法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 CR和细胞培养法两种检测方法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及适合的领域。方法采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国家级流感检测哨点医院抚顺市中心医院内科和儿科门诊病例咽拭子样本500份,同时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流感病毒核酸,以及采用MDCK进行阳性标本培养,分离流感病毒,比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以及差异性。结果在500份样本中,通过荧光RT-PCR检测阳性84份;通过MDCK细胞培养法阳性35份。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荧光RT-P CR在检测流感病毒时快速有效,更适合应急疫情的快速诊断。细胞培养法更适合核实疫情的实验室诊断,通过病毒抗原性和基因特性进行分析,是流感病原学检测的基础。

    作者:姚秀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对其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合并症情况,并分析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经过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其中患有糖尿病合并症的患者为28例,患有高血压合并症的患者为36例,同时患有糖尿病与高血压两种合并症的患者为29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成功患者为182例,成功率为95.78%,其余8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由于术中出血而转为开腹胆囊切除手术,5例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后胆瘘,经负压引流球护理痊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创口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的胆囊切除方法,但需做好护理,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及术后的顺利康复。

    作者:王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某市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

    目的:了解沈阳市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市康平县27所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心理教师中,专职心理教师为40%,兼职教师为60%,有心理资质教师为60%;在27所中小学中,配有专职心理教师的学校为33.33%;设有心理咨询室的为25.9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信件咨询的各为18.52%;开展团体心理讲座的为14.81%;开展网络咨询的为11.1%;开展个案面询的为7.4%;开展电话咨询、心理测量、有经费投入的各为3.7%;只有1所学校的心理功能室建设及业务开展情况基本达标,达标率为3.7%。结论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薄弱,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郭忠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针灸联合基础药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针灸和基础药物联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8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基础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46例在其基础上予以针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显著低于研究组95.7%,且C-反应蛋白(CPR)、血沉(ESR)及类风湿类因子(RF)水平均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和基础药物联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宝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磁性附着体中软磁合金引起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凋亡的研究

    目的:研究磁性附着体中软磁合金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凋亡的影响,进而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提取含钛合金、软磁合金、钴铬合金的浸提液,分别以25%、50%、100%浓度处理L929细胞24 h,并测量细胞凋亡率(AP)。结果随着金属浸提液浓度的增加, L929细胞凋亡率亦增加,软磁合金与含钛合金及钴铬合金之间AP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为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生物学依据。磁性附着体中软磁合金的生物相容性要求合临床应用材料的要求,可以在临床推广。

    作者:于学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并分析儿童保健在婴儿的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120例婴儿,依据儿童保健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行常规保健,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儿童应用系统化的儿童保健服务。结果两组的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分和体格的发育情况以及各种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婴儿实施系统化的儿童保健有助于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同时也能够有效预防各种营养性疾病,效果显著。

    作者:张彬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农村女性“两癌”筛查意愿性干预效果的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农村女性“两癌”筛查意愿性干预效果。方法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选取我院辖区内常住农村女性居民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给予“两癌”知识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随访3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两组女性对“两癌”知识了解程度及“两癌”筛查意愿性。结果观察组女性对“两癌”早期症状、致病因素、早期预防及“两癌”筛查的意义等知识了解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女性愿意参加“两癌”筛查者约占92.0%,对照组愿意参加者约占36.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农村开展“两癌”知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农村女性参与“两癌”筛查意愿性。

    作者:庞东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针灸疗法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使用氟西汀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使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1、2、3、5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试验组在治疗后第1、2、3、5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针灸疗法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障碍效果优于单用氟西汀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高鹏;吴龙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抗菌药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制措施

    本文阐述了当前抗菌药的污染状况,污染来源,污染的危害性,以及防制抗菌药污染的措施。提出用切断污染源,应用微生态制剂,用肠菌和微生态制剂联合中药或用其发酵中药来替代或减少抗菌药的应用。

    作者:王世荣;张从敬;刘利平;田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对腰椎术后患者实施德克萨斯脊柱康复计划的方案研究

    为了提高腰椎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本文阐述了德克萨斯脊柱康复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并通过现场指导及光碟教育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康复功能锻炼的主要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术后康复计划、腰椎椎板节除/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功能锻炼以及家庭康复计划,对提高腰椎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殷铁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评估“BB网络教学平台”在提高中医院校西医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作用

    临床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临床实践能力的医师,这是培养临床医学生极为重要的环节。西医外科学的临床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如何提升中医院校的西医外科临床教学水平,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合格的临床医学生已成为西医外科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中医院校里普遍存在的“西医外科学”教学时间少与教学内容多等诸多矛盾,一直是阻碍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瓶颈,BB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使得这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成为有效的临床教学手段之一。

    作者:辛明;滕占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宁心宝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宁心宝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112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行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患者行宁心宝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43%,比对照组患者80.35%高,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各症状症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7.02%(P<0.05)。结论宁心宝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HRV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小,效果显著。

    作者:仲伟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在老年患者心理护理中引入哲学护理对老年抑郁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心理护理中引入哲学护理对老年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大连市友谊医院综合二病房就诊的老年伴有抑郁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采取普通心理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哲学心理护理,使用HAMD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抑郁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护理前HAMD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护理后试验组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加入哲学,促进护士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的形成,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田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观察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住院顺序编号随机平分为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内皮功能D1、FMD较对照组好,且血浆ET-1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心功能LVEF、血清BNP、6MWT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且实验组的LVEF、6 min步行试验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BNP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照;张保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干预护理对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静脉导管功能不良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比较两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分别为78.13%和62.50%,研究组的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分别为43.75%和28.13%,且具有明显差异(χ2=6.286,P<0.01)。结论对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的患者进行诊断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的干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其能有效降低导管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郭文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