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荧光PCR法与细菌培养法在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王倩

关键词:荧光PCR法, 细菌培养法, 鼠伤寒沙门菌, 食物中毒, 检测, 应用
摘要:目的:把荧光PCR法与细菌培养法在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比较。方法使用以往的细菌培养方式和荧光PCR方式对10份样本实施检验。结果这10份样本经过检验之后,PVR检验出沙门菌5株,阳性概率相对较高为50%,以往的方式检验出3株沙门菌,阳性概率为30%相对较低。结论与以往的培养方式进行对比,使用PCR方式能够增强检验出鼠伤寒沙门菌的概率,节约检验时长,合适用在食物中毒这一方面的检验。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47例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病情。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及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总结发病原因与护理干预对策。结果47例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干预,血钾水平恢复到正常状态,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能够自如地活动,均康复出院。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补钾治疗和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刘美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疗程泮托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泮托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医嘱指导饮食,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服用泮托拉唑服用,每次服用40 mg,每天服用2次,两组患均连续治疗8周。8周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进行疗效评定,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病例(显效和有效病例之和)分别为42例和41例。观察组42例患者继续服用泮托拉唑,改为每天1次,每次40 mg,连续服用40周。对照组患者病例共治疗8周,观察组治疗有效患者共治疗48周。48周结束后再次评定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8周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同期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8周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同期的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疗程应用泮托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唐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七种中药材种子的对比研究

    在我国,中草药种植研究远远晚于对农作物的研究,对于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方面的研究不多,药用植物种子贮藏特性方面的研究就更少了,空白品种的研究亟待发展。本论文中,通过对药用植物种子的多方位的研究,对植物种子生物特性有了进一步初步的了解。

    作者:孙兢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预见性护理在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行肺癌全肺切除术的患者68例进行研究,按照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3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82%,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系意义,χ2=0.016,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肺癌全肺切除术能降低患者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并发症,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影响硅沉着病形成的多因素效应作用机制

    硅沉着病(silicosis)属于慢性肺部疾病中的一种,由于人体长期处于有大量粉尘的空气中,肺部持续吸入游离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硅(SiO2),从而逐渐使得肺部纤维化,导致硅沉着病(silicosis)的形成,本篇文章,笔者主要对硅沉着病(silicosis)形成的机制进行分析。

    作者:邢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反应停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反应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反应停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反应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反应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反应停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应停联合柳氮磺胺吡啶能够有效的治疗反应性关节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袁毅;翟小琳;冯少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以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黔江中心医院共开展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41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412例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下,有31例术后膀胱痉挛较重,16例术后出血较多,8例尿道狭窄,2例短暂尿失禁,1例尿失禁较长达16个月(使用阴茎夹及肛门括约肌功能锻炼等对症治疗后好转),1例拔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8例患者出现术后谵妄,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较好,对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TURP手术成功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COPD患者稳定期护理干预对其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COPD患者稳定期护理干预对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84例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2例患者。参照组42例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42例患者则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护理干预。在完成6个月的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有效的测定,同时通过生存质量测评表(QOL)的使用完成有效评估。结果参照组患者的VC、FEV1、FEV1/VC、MMEF以及PEF均低于研究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42例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抑郁心理情况、焦虑心理情况等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促使患者的生存质量进一步提升。具有更高的有效性以及科学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潘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腺样体肥大对颌面部发育的影响

    目的:对腺样体肥大儿童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研究其对颌面部发育的影响,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0例腺样体肥大伴张口呼吸儿童及30例无腺样体肥大正常呼吸儿童,分别称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测量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头颅侧位片的颌面部骨性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SNA、PP-SN无统计学差异,而SNB、MP-SN、Ar-Co-M、Y轴、N-Me、Me-ANS、N-Me/S-Go、Me-ANS/N-M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大于对照组,NP-FH、Go-Gn、Po-NB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小于对照组;S-Go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腺样体肥大伴口呼吸对上颌骨影响较小,主要影响下颌骨,会引起下颌骨发生后旋,前下面高增加,下颌体长减小,颏部后缩。

    作者:郝峪;赵长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心得

    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的代替治疗一般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由于病情、经济和条件的限制,大都患者一般都是选择血液透析,那么动静脉瘘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是目前理想的永久性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是维护血液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血管通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引起动静脉瘘堵塞,直接影响到透析效率和生活质量,并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所以保持动静脉内瘘的通畅非常重要,那么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形成内瘘堵塞,动静脉内瘘的堵塞与患者的自身情况、原发病、透析并发症、血管弹性、及护理质量等因素密不可分[1-3]。本文以回顾分析本院89例对血液透析患者留置中静脉长期导管,观察导管在置管及使用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动静脉内瘘堵塞的相应处理对策、护理心得供大家参考。

    作者:张秋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痰热清与利巴韦林治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传染病科收治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且4~8月为发病高峰期,20.0%存在蜱虫叮咬史。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体征为浅表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AST与ALT上升,尿蛋白阳性以及心肌酶改变。行抗病毒与对症治疗后有效率为83.3%,病死率为16.7%。结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表现类型多样,实验室指标异常,需及时对症治疗。

    作者:陈曙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延伸性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延伸性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接受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患者102例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治疗意愿分为接受延伸性护理服务的观察组(n=51)和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n=5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6个月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和认知功能以及疲劳、疼痛、恶心、呕吐等情况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延伸性护理服务对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实施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出院6个月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和认知功能以及疲劳、疼痛、恶心、呕吐等情况的评分,具有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宋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治疗作用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治疗作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血压情况上,观察组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辅助患者提升病情稳定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裴姚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目的: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和护理对策。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我科29例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9例患儿治愈26例,好转3例,无死亡病例,患儿家长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掌握了护理相关知识,患者家属满意率97%。结论小儿高热惊厥病情危重,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护士精湛的抢救技术为抢救患儿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精心细致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发生,医患关系和谐,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王素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几种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药对血糖波动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目的:比较几种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经动态血糖监测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20例,分别给口服二甲双胍肠溶片+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中性精蛋白锌胰岛素(NPH)治疗,空腹血糖<7.0 mmol/L时进行动态血糖监测,比较三组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结果三组的血糖波动情况无差异,甘精组(A组)与地特组(B组)患者胰岛素用量多于C组,但低血糖次数少于C组。结论甘精胰岛素与地特胰岛素较NPH更加平稳降糖。

    作者:王程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护理

    报道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严格消毒隔离及预防措施,心理护理,口腔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制定营养计划,做好胃管护理等护理措施。患者住院3个多月后好转出院。

    作者:覃惠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强化功能锻炼指导和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和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上肢关节活动度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32例,试验组给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和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关节活动度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试验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强化功能锻炼指导和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范围,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于玲;闫小璐;杨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9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为61.22%、24.49%;对照组为40.82%、34.6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出血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廖国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床边责任制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床边责任制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本次探讨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运用床边责任制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心血管内科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两组内科患者经过护理后,对比其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内科患者经过护理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5%(37/4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0%(28/40)。经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内科患者之间的护理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床边责任制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度,并且较常规护理方式更佳。

    作者:张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荧光PCR法与细菌培养法在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把荧光PCR法与细菌培养法在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比较。方法使用以往的细菌培养方式和荧光PCR方式对10份样本实施检验。结果这10份样本经过检验之后,PVR检验出沙门菌5株,阳性概率相对较高为50%,以往的方式检验出3株沙门菌,阳性概率为30%相对较低。结论与以往的培养方式进行对比,使用PCR方式能够增强检验出鼠伤寒沙门菌的概率,节约检验时长,合适用在食物中毒这一方面的检验。

    作者:王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