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菊花;袁永红;王斌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41例发生低血糖症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与患者的年龄、采用的治疗方案以及对疾病的认知度等密切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多,需要医护人员对2型糖尿病患者需加强卫生宣教、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测血糖,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作者:杨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手法及中药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疗效观察。方法128例髌下脂肪垫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0例。采用手法及中药为治疗组患者治疗,单纯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05%,对照组为78.33%, P<0.01。结论手法结合中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颜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眼针为主治疗肝肾阴虚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突发性耳聋肝肾阴虚型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眼针组35例,对照组25例。眼针组给予眼针加用中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给予中西医常规疗法。3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两组听力疗效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力效果都有所改善,眼针组有效率为91.42%,对照组有效率76.00%,两组的治疗率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眼针为主治疗突发性聋肝肾阴虚型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温晓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接受治疗的20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两组患者都接受正规降血压治疗血压稳定后离院,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在第2天和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调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疗效显著,高血压患者出院以后仍然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治疗,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朱秋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析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实施康复训练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另外25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6%,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以3个月作为1个疗程。结论应用康复训练护理可以明显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尽快康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成例数均为6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相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施行心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恢复状况。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恢复状况优良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面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时候,予以心理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同时,还可降低自残率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会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针灸配合推拿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5年收治的124例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研究组62例,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方法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单纯的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显著,以P<0.05表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给予合理的针灸配合推拿方法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减轻其痛苦,促进其身体康复,并且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赵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讨论儿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和探索。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实践进行探索总结。按照儿科病房相关特征,采取优质护理方法,提升护理理念,落实护士责任制,扩展健康教育模式等。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上升,开展前(74.73%),开展后(91.57%);综合管理合格率提高,开展前(77.89%),开展后(95.79%),各项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护患矛盾缓解。
作者:张九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对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颗粒口服治疗,连续服用8周后停药。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停药后3个月随访观察,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IgA、IgG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相比均显著上升(P<0.01),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IgA、IgG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7%(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可显著增强免疫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n=52例)和对照组(n=52例),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小骨窗开路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疗效,研究组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指标比较,包含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可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此治疗方式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有效的降低各临床治疗指标,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比较,前者明显具有一定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赵云栋;候海宇;赵明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实施气道异物取出术的患儿93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施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95.65%)高于对照组(87.23%),并发症(8.68%)少于对照组(21.27%),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施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多种并发症,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史冬梅;袁维华;陶瑞霞;张春红;高子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接种疫苗主要是指使用疫苗制剂直接在人体中进行接种的技术,接种疫苗能给人体提供抵抗相应病原体或者相似病原体的免疫能力,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辨认外来的病原体,通过筛选制造出能对病原体或者相似病原体产生抵抗的抗体,避免人体受到病原体的影响,保证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但是由于卫生中心自身的原因以及外界的干扰,使得社区儿童预防接种质量受到影响,因此本文通过提高预防接种质量,提高社区儿童的免疫能力。
作者:彭应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环抱式肋骨接骨器在多发性肋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科收取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35例,均给予肋骨切开复位以及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VAS评分、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地低于治疗前(P<0.01);35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治疗后6个月的FEV1值、MVV值、VC值和FVC值显著地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在多发性肋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佳,治疗总有效率高,可明显缓解骨折疼痛症状,有效地改善肺功能。
作者:黄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索分组护理工作制度在消化内科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80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分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共有1例患者出现意外,意外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意外发生率12.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和文案书写合格率均为100%(40/40),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2.5%(29/40)以及文案书写合格率77.5%(31/40),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组护理工作制度是对传统护理制度的创新和补充,在临床应用中显著了提高了基础护理的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病情,降低了意外事故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苗丽;苏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40例无颈动脉斑块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积分、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测定血清hs-CR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结果两组比较,合并颈动脉斑块组FMD低于无颈动脉斑块组[(5.07±3.88)%vs(7.09±4.43)%],而IMT[(1.22±0.61)mm vs(0.80±0.25)mm]、hs-CRP[(7.14±11.14)mg/L vs(2.21±2.07)mg/L]值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示FMD与IMT(r=-0.409)、hs-CRP(r=-0.306)呈负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合并AS的内皮舒张功能较差,并且内皮舒张功能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成负相关。
作者:全菊花;袁永红;王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索西药+降氮排毒液结肠透析实践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医学价值。方法2012年尾至2015年初两年时间内来我院接受诊治的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同意接受研究,常规治疗45例为对照组,降氮排毒液治疗45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种方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后,有效率75.56%。观察组45例患者接受降氮排毒液治疗后,有效率97.78%。对照组的疗效远不如观察组乐观。两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有很大的差异(P<0.05)。结论西药+降氮排毒液结肠透析实践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疗效较佳,获得了医学界的认可。
作者:刘冬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血糖检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资料,其中50例患者可以实现单纯的饮食控制,30例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40例患者为1型糖尿病患者。并对动态血糖检测系统连接,间隔5 min对皮下间质组织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对每次检测中用餐的时间记录,对餐后240 min的血糖值进行分析。结果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测中,用餐到高血糖的峰值时间有着相似性的特点,主要为90 min,早上、中午和晚上三餐之后的血糖峰值时间大致相同。其中40例Ⅰ型患者餐后低血糖的发生率主要为10%。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餐后低血糖发生率为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峰值的时间为餐后的90 min左右,同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结合动态血糖监测更有助于对血糖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王丽喆;李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婴幼儿贫血的危险因素、危害及干预措施。方法资料抽取2014年9月份,通过对2000例(其中双胎10例,早产儿2例)婴幼儿作了贫血状况调查,其中1000例来自乡镇,1000例来自城区。结果婴幼儿贫血的高发阶段在1岁以内,乡镇贫血发生率要高于同年龄段的城区。1岁以后贫血发生率开始下降,3岁后降至低。结论小儿各年龄段的血红蛋白值与其营养关系相当密切,3岁后随着小儿的生长发育,消化能力的提高,饮食量的增加,贫血发生率逐渐下降。科学的喂养方式,对防治婴幼儿贫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本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循证护理模,观察两组患者躯体疼痛、躯体角色功能、心理健康、情绪角色功能、空腹血糖、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躯体疼痛、躯体角色功能、心理健康、情绪角色功能、住院时间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组使用循证护理,明显的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关园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胆碱酯酶、总胆红素、总胆汁酸及清蛋白的水平变化。方法对自我院收治的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入院时进行血清中胆碱酯酶、总胆红素、总胆汁酸及清蛋白的检测,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清中胆碱酯酶、总胆红素、总胆汁酸及清蛋白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除胆碱酯酶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总胆碱酯酶、清蛋白水平均明显较低,总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水平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胆碱酯酶、总胆红素、总胆汁酸及清蛋白均能较好的反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情进展,是乙型肝炎病情活动度及治疗效果评价的良好指标。
作者:张学杰;李惠;杨雪梅;韩淑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