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徐俊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白内障, 围术期护理, 精细护理
摘要:目的 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并对护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进行论述.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60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精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有效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12<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围术期采用精细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百会”、“印堂”增强针刺对慢性疼痛大鼠镇痛作用的实验观察

    目的 实验观察抗抑郁电针组穴对“慢性疼痛”的针刺镇痛的增强效应及机制.方法 6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处理组,针刺1组(针刺“膝眼”+“足三里”穴组),针刺2组:(针刺1组+“膝眼”、“足三里”穴组),弗氏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实验第54天检测Openfield实验,改良冷水缩足测痛实验,同时进行脑内NMDAR免疫组化测定.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两组针刺组大鼠的openfield实验和改良冷水缩足测痛实验结果都有一定差异(均P< 0.05),针刺2组有更好的改善情绪和减轻疼痛的趋势;与模型组比较,各组间脑内NMDAR免疫组化表达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结论 常规针刺配合抗抑郁组穴可能通过降低脑内NMDAR表达来起到加强镇痛效果.

    作者:张敏;徐立光;赵立杰;陈新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腰硬联合麻醉法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法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盆腔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分别有5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L2~3腰麻(SA),观察组进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术后都进行静脉止痛,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表明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妇产科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法具有较高安全性,具有十分显著的麻醉效果,其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纯腰麻,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马咏良;刘晶晶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人工全髋翻修术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讨人工全髋翻修术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和方法.方法 选取44例人工全髋翻修术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22例,对照组患者22例,观察组采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感、并发症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感轻.观察组满意度96%,对照组满意度70.50%,各方面指标相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人工髋翻修术时对患者采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手术的有效性,让患者痛苦减轻,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马慧慧;杨雪;唐冬雪;纪淑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HBV病毒DNA载量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程度及HBeAg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1年后出现YMDD变异,观察组则未出现变异.结论 采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可以显著减少患者体内病毒载量,同时明显降低YMDD变异发生率,临床疗效理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旭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以提高ICU护理质量.方法 将风险管理方法应用于护理管理中,比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病房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士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服务态度、沟通能力、责任心、应急能力等6个方面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实施前,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地降低风险,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陈红菊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因素及临床有效性分析

    目的 探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致病因素以及临床有效性.方法 筛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以及胃镜检查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对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伴随疾病、X线表现、年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因素以及其有效性.结果 基础资料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吸烟饮酒史、胃酸、胃蛋白酶、遗传、胃十二指肠动力异常以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与胃及十二指肠发病密切相关,有效性分析显示服用NSAIDs与Hp感染OR值明显高于其他分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药物因素、遗传因素、胃肠肽的作用、精神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可直接致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其中与服用NSAIDs与Hp感染关系为密切,临床应准确掌握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因,积极对症对因的针对性治疗,提供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愈率.

    作者: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炎性体mRNA表达及血清TNF-α水平的研究

    目的 检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PBMCs)中NLRP3炎性体[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酶-1(caspase-1)]mRNA表达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该炎性体及TNF-α在AGA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RT-PCR法检测100名健康查体者(对照组,C)和100例AGA患者(观察组,T)治疗前(D0)及应用药物治疗后第3天(D3)、第7天(D7)、第14 (D14)天NLRP3炎性体mRNA表达水平,同时用ELISA法测定相应TNF-α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一般生理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IBM SPSS 19.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NLRP3 mRNA表达水平D0、D3及D7vs 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14 vs 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阶段ASC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D0、D3及D7 vs C (P<0.01)、D14 vs C(P<0.05);观察组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D0及D3 vs 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7及D14 vs 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0、D3、D7血清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D1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LRP3炎性体及TNF-α在AGA患者治疗过程中水平异常,提示它们在AGA发病中参与了炎性反应过程,在炎症机制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丁焕发;徐晓辰;王尚云;刘淑娟;兰立强;韦涌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某区民营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及管理对策

    民营医院要想赢得优势和主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和使用.本文通过2015年3月对房山区16家民营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客观分析民营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管理建议,以逐步规范民营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促进卫生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升.

    作者:李洁清;李玉祥;马媛;谢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及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的体会

    目的 加强对药品质量管理的力度,积极在院内实施药学服务,以期提高医院整体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我院药物使用的现状进行调查,提出诚待解决的问题与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加强药物质量管理,提高药物服务质量.结果 我院在加强药品质量管理以及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后,整体用药情况得到很大改善,患者满意情况也有很大提升.结论 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可有效改善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提高整体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可进行全面推广.

    作者:彭昊帅;刘长缨;杨亚鹏;赖耀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强化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治疗的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两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结果 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相比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系统的健康教育使乙型肝炎患者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的优良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阚荣;施爱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出院前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的良好率以及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使血糖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丽萍;张舒;纪元;苏建平;沈桂杰;刘春苓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探析突发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中的急救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急诊内科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急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观察患者在经过急救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在这74例脑出血患者中,有34例患者在经过急救治疗后痊愈,痊愈率达到45.95%,病情获得好转的有36例,瘫痪3例,死亡1例.患者好转率为48.65%,瘫痪率为4.05%.结论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患者相应的急救治疗,可以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瘫痪或者死亡的风险,应加强在急诊内科的尝试.

    作者:赵振宏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宫外孕的超声诊断及临床表现分析

    目的 探究宫外孕的超声诊断及临床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12例,对其采用超声检查诊断方式,探究宫外孕的临床表现.结果 112例患者中,破裂型23例,占比20.54%;未破裂型82例,占比73.21%;陈旧型7例,占比6.25%.超声诊断符合率86.61%.结论 在宫外孕的临床诊断中,超声检查是较为优良有效的一种方式,在超声诊断中有机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进行系统化分析,可帮助有效降低误诊、漏诊发生率,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嵘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实施及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实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以儿科门诊收治的108输液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没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对照组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共6例;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亚丽;贺永杰;罗双莉;张秀娟;刘春苓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本文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疝气手术患儿80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予以对照组40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干预,与此同时,将两组患儿术后的身体状况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进行观察统计.结果 两组患儿经过护理后,观察组40例患儿的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40例患儿,此外,观察组患儿的家属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家属满意程度,且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明显,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明显效果,不仅使患儿的身体康复更加迅速,同时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作者:谢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双膦酸盐类药物在骨折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在骨折急性期应用双膦酸盐类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骨科收治骨折急性期患者88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骨折常规治疗,研究组服用阿仑膦酸钠,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结果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7.73%,对照组总有效率79.55% (P<0.05).研究组满意度95.45%,对照组满意度75%(P<0.05).结论 骨折急性期患者治疗中使用双磷酸盐,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患者满意度,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蒋磊;高永;褚鸿珺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研究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选择30例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与病理学形态.结果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表现为肌壁间与子宫黏膜下结节,浸润性生长,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不规则性出血.镜下肿瘤细胞异型性程度低、类似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片状弥漫分布、呈短梭形或卵圆形.少数病例可出现子宫内膜型腺体和性索样结构.结论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分化多样化,不易诊断,诊断时需要结合免疫组化与病理学特点,并注意与其他子宫肿瘤相鉴别.

    作者:张福凯;刘旭静;韩文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接受剖宫产手术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舒适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发生率、抑郁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而其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中给予产妇舒适护理可有效减轻产妇术后疼痛,缓解产后抑郁症状,帮助产妇恢复正常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二甲双胍单药及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单药以及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所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其中A组给予二甲双胍片,B组加沙格列汀;C组患者加格列吡嗪缓释片比较三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治疗效果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单药应用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如联合应用沙格列汀或格列吡嗪则可显著控制血糖,降低体质量指数,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用药方案.

    作者:王树青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干部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方案的选择及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探讨老干部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方案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干部科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老干部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并采用不同方案进行为期3天的治疗,并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结果 Ⅰ组血糖波动率及高血糖时间比率较Ⅲ组明显增加,Ⅱ组饭后的血糖测量值及低血糖时间比率明显优于Ⅰ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的平均空腹血糖值、平均餐后血糖、高血糖时间、血糖波动系数显著高于前两组(P<0.05).结论 三组降糖方案中诺和锐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较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瑞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