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范星球;王昌辉;易小春;李波涌
抗生素的滥用不仅浪费医药资源,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更会导致细菌耐药.从开始利用抗生素治疗疾病到第五代头孢菌素的成功研发,人类一直在应对细菌耐药这一问题.当前,研究者致力于研究新型杀菌药物,监管部门加强医疗机构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努力寻找遏制细菌耐药的措施.
作者:李敬;张兰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及分析奥伦自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遵循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糖尿病肾病护理组)39例和观察组(奥伦自理模式组)39例,然后将两组护理前后的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无明显差异,P均> 0.05,而护理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 0.05,护理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奥伦自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于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均发挥着积极的临床作用,从而为疾病的控制及改善奠定了基础.
作者:任玉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目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使患者得到经济实惠、安全有效的合理用药是主要目的.本文结合口腔专科医院的特点及作者的工作经验,分析目前口腔专科医院药学服务中面临的诸多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口腔专科医院药学服务的相关对策,以期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
作者:吴明均;王玉和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治疗的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两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结果 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相比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系统的健康教育使乙型肝炎患者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的优良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阚荣;施爱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X线平片、CT扫描两种检查方法相互补充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 结合文献资料,对鼻骨骨折患者的X线、CT等影像检查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结果 对疑有鼻骨骨折患者行X线平片为首选,动态透视为补充,CT扫描更为必要,好三者同时进行.因为CT平扫对鼻骨纵行骨折显示清楚,冠扫对鼻骨侧翼横行骨折显示清楚,对裂隙型、不规则型骨折,平扫加冠扫结合则能发现细小的骨折及游离碎骨片.结论 将疑有鼻骨骨折患者,采用X线平片结合CT扫描检查能起到互相补充作用,对诊断鼻骨骨折很有价值,并大大提高鼻骨骨折的诊断率,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高晓强;荣阳;李朋禹;李兆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康复科住院患者不安全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总结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大庆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在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不安全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8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只有1例,发生率为1.25%.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的有50例,满意的有20例,基本满意的有10例,满意度为100%.结论 对康复科住院患者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赵南;张智慧;张立敏;刘娜;李凤兰;姜淑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分析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HBV病毒DNA载量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程度及HBeAg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1年后出现YMDD变异,观察组则未出现变异.结论 采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可以显著减少患者体内病毒载量,同时明显降低YMDD变异发生率,临床疗效理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旭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对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护理作用.方法 将我科1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患者在年龄、性别、职业等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一组常规护理,另一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上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结果 两组手术均无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以及肺部感染发生.观察组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饮食、心理状态、以及出现并发症等要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疗效临床满意,在护理过程中做好围术期护理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及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和正确的健康指导是预防复发及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关键.
作者:任丽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本文根据对我国男性不育患者进行精液常规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以及引起这些参数变化的其他可变因素,从而为我国男性不育患者提供可行性的理论依据,以期对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基础性建设.
作者:王雪舒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初步评价罗布麻总黄酮的安全性.方法 小鼠一次性灌胃给药,连续观察14 d,通过预实验判断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的可能性,据此测定其LD50或大耐受量(MTD).结果 小鼠口服罗布麻总黄酮大耐受量为10.24 g/kg.结论 罗布麻总黄酮对小鼠急性毒性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胡梦楠;梁泰刚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ICU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MICU科收治12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并发症率、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ICU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对胃肠肿瘤患者化疗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深入分析胃肠肿瘤患者化疗环节的合理用药方案.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9例胃肠肿瘤患者,在查阅其病历资料的基础上,观察患者其辅助治疗、化疗等情况,同时客观评价其用药情况.结果 上述入选患者中,188例患者的化疗案达到合理标准;189例患者的化疗用药达到合理标准;144例患者的化疗用药剂量达到合理标准;171例患者的化疗用药的溶媒浓度达到合理标准;162例患者的给药时间以及给药顺序达到合理标准;149例患者的辅助用药达到合理标准.结论 对胃肠肿瘤患者,其化疗用药的合理性还有待提升,为了优化胃肠肿瘤患者化疗用药程序,建议对抗肿瘤用药专业评价系统合理应用,从而进一步提升胃肠肿瘤患者化疗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乐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我科静脉输液的520例患儿,从患儿生理、心理角度以及静脉输液中家属的满意率进行分析.结果 小儿紧张、恐惧心理减少,家属的满意率由85%上升到现在99%,护士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达到98.5%.结论 护士在小儿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和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使患儿生理及心理的不良反应均减少,护理质量得到不断提高,护士自身的业务水平也得到发展,护患关系和谐,医疗纠纷减少.
作者:许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使用冰帽持续头部冷敷,对肿瘤患者化疗后脱发的影响进行临床分析,指导医务人员及患者更好缓解化疗脱发的发生.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普外科肿瘤化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化疗同期冰帽持续冷敷.对照组在化疗期间给予常规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脱发程度.将获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40例中,无明显脱发24例.Ⅰ度脱发9例,Ⅱ度脱发5例,Ⅲ度脱发2例.对照组40例中无明显脱发为6例,Ⅰ度脱发12例,Ⅱ度脱发18例,Ⅲ度脱发4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肿瘤患者化疗同期冰帽持续头部冷敷,可以明显减轻化疗药物对头皮毛囊的抑制和损害,为临床达到预防和减轻脱发的目的,提供依据和实用价值,值得借鉴.
作者:孙少军;李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近年来,随着对卵巢癌的深入研究,卵巢癌的二元论模型与卵巢外起源学说已被多数学者接受,研究提示输卵管不仅是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的主要起源,还极有可能是其他卵巢癌包括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部分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的间接起源[1],孔北华2011年提出,直接而有效的预防卵巢癌措施则是在因良性疾病需做子宫附件手术时预防性切除输卵管而保留卵剿[2].基于此理论,笔者对手术方式进行创新,自2012年7月开始对因多发性子宫肌瘤行保留子宫动脉的子宫大部切除成形术的患者同时采用抽芯法切除双侧输卵管,此手术方式特点为能完整保留输卵管系膜内的血管网,既达到了预防卵巢癌的目的,又保护了卵巢功能,报道如下.
作者:满玮平;宋萌颖;李丽娜;宋德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检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PBMCs)中NLRP3炎性体[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酶-1(caspase-1)]mRNA表达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该炎性体及TNF-α在AGA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RT-PCR法检测100名健康查体者(对照组,C)和100例AGA患者(观察组,T)治疗前(D0)及应用药物治疗后第3天(D3)、第7天(D7)、第14 (D14)天NLRP3炎性体mRNA表达水平,同时用ELISA法测定相应TNF-α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一般生理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IBM SPSS 19.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NLRP3 mRNA表达水平D0、D3及D7vs 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14 vs 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阶段ASC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D0、D3及D7 vs C (P<0.01)、D14 vs C(P<0.05);观察组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D0及D3 vs 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7及D14 vs 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0、D3、D7血清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D1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LRP3炎性体及TNF-α在AGA患者治疗过程中水平异常,提示它们在AGA发病中参与了炎性反应过程,在炎症机制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丁焕发;徐晓辰;王尚云;刘淑娟;兰立强;韦涌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LPL)为一种较为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所有血液系统肿瘤的1%~2%,发病率不到非霍奇金淋巴瘤的5%;是由小B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的低度恶性肿瘤,通常累及骨髓,可同时伴有淋巴结和脾脏或其他结外器官受累,同时不符合任何其他一种伴有浆细胞分化的小B淋巴细胞肿瘤的诊断标准,是一种单克隆浆样淋巴细胞增生,大多数病例血清蛋白电泳口区出现M峰或伴有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macorglobulinemia,WM),是容易误诊的一种疾病,现报道本科近年来收治2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患者,增加对该病诊治的认识.
作者:梁立莉;熊春;罗方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价值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腔镜科接收治疗的予以LC术治疗的胆囊疾病患者82例,以其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A组与B组,每组41例.A组予以舒适护理干预,B组予以传统常规护理,观察A、B两组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A组在入手术室前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均要明显低于B组,统计学有意义,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术后随访调查发现,A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8.8%),B组为(85.7%),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在对患者予以手术治疗前,舒适护理可以减少因手术带来的恐惧感,减少心理压力,有助手术顺利实施,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淑娥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以提高ICU护理质量.方法 将风险管理方法应用于护理管理中,比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病房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士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服务态度、沟通能力、责任心、应急能力等6个方面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实施前,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地降低风险,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陈红菊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在骨折急性期应用双膦酸盐类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骨科收治骨折急性期患者88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骨折常规治疗,研究组服用阿仑膦酸钠,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结果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7.73%,对照组总有效率79.55% (P<0.05).研究组满意度95.45%,对照组满意度75%(P<0.05).结论 骨折急性期患者治疗中使用双磷酸盐,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患者满意度,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蒋磊;高永;褚鸿珺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