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能谱成像技术在腹部扫描中的应用

李秋平;韩雪

关键词:能谱成像, 扫描参数, 剂量, ASiR迭代算法, 图像质量
摘要:目的:利用CT能谱扫描技术选择在腹部扫描中的佳扫描参数、单能量图像、ASiR迭代算法。方法对82例患者进行腹部螺旋平扫,能谱平扫,能谱增强,重建单能图像,重建10%~80%ASiR,分别测量肝脏、脾脏、肾脏、膀胱平均CT值、SD值、剂量CTDIvol和DLP,进行分析比较。结果70 keV单能量图像与120 kVp 30%ASiR的图像质量相比,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表明二者图像质量相当,同时说明70 keV单能量图像要优于120 kVp的FBP图像质量(P<0.05),能谱成像的扫描剂量与常规120 kVp螺旋扫描的剂量相当(P>0.05)。结论能谱成像选择佳参数,可以降低剂量,提高图像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而更多的信息。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侧茎垂头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探析

    目的:为更好地开发以及利用侧茎垂头菊。方法本文就侧茎垂头菊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与分析,借助于水蒸汽蒸馏法来进行侧茎垂头菊所含挥发油的提取,利用GC毛细管柱来实施分析,并借助于归一化法对其相对含量进行测量,经气相色谱-质谱法的应用来鉴定侧茎垂头菊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通过测量鉴定发现有60个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有1-乙烯基氧乙烷、4-甲基辛烷、丁内酯、β-月桂烯、5,5-二甲基-3-以丙烯基-环戊烯、1-甲基-3-[1-甲基乙基]-苯、1-乙烯基-3-乙基苯、1-甲基-4-[1-甲基乙烯基]-环乙烯、IS-[1-甲基-1-乙烯基-2,4-双[1-甲基乙烯基]-环乙烷、葵酸甲酯2,3,4,4a,5,6-六氢-1,4a-二甲基-7-[1-甲基乙烯]-萘、正十六烷酸、植醇、正二十七烷、6,10-二甲基-2-十二烷酮、十八烷、6-甲基-十八烷、1,3,3-三甲基-2-乙烯基-环乙烯、a-法呢烯、石竹烯氧化物、别香树烯氧化物、反式松香芹醇、正十二酸-2-苯乙酯、[E,E]-1,9-环十六碳二烯、1,2,3,5,6,7,8,8a-八氢-1,8a-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萘、7,11-二甲基-3-亚甲基-1、a,a,4-三甲基-苯甲醇、6,10-十二碳三烯等。结论通过对侧茎垂头菊挥发油化学成分中的60个化合物的研究分析,来更好地开发以及利用侧茎垂头菊。

    作者:李日臻;刘运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持续非卧床性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本文通过对189例腹膜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卫生指导、锻炼、饮食指导、病情观察、腹膜透析导管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出院后回访等,总结了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经验,认为重视心理护理、卫生指导、饮食护理、导管护理、严格培训考核及按时回访,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腹膜透析的疗效。

    作者:周解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数字化带来的护理人员培训之感

    目的:探讨数字化带来的护理人员培训方法与成效。方法应用远程数字系统、数字化图书馆、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对护士在线实施培训与考核。结果在职考试合格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执业证书通过率由原来的53.33%提高到95.26%。结论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护理科研、技术、革新、教学的发展。

    作者:杨云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笔尖式25G针单次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笔尖式25G针单次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拟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300例,随机分为两组(n=150):A组孕妇采用25G腰麻针单刺麻醉,B组产妇采用针内针技术行腰-硬联合麻醉。记录两组产妇麻醉前、麻醉后5、10、15、20、25、30 min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观察两组产妇的麻醉操作时间、穿刺成功率、镇痛效果、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不同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操作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两组穿刺成功率、麻醉平面、镇痛效果及新生儿评分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的麻醉后不良反应中腰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笔尖式25G针单刺麻醉对于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较好,无腰痛发生,具有较安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艳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复方降糖玉液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目的:应用复方降糖玉液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联合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降糖玉液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复方降糖玉液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降糖玉液治疗;针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疗程1个月,比较电生理学指标及有效率。结果联合治疗组、复方降糖玉液组和针灸组均优于对照组,且通过复方降糖玉液联合针灸治疗,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对MNCV和SNCV具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降糖玉液联合针灸是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袁慕荣;杨惠霞;李树成;林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大健康观在护士长管理工作中应用的研究

    护士的工作是维护健康,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医疗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面对医患关系不断紧张的形式,护士长在管理工作中,如何通过管理建设护士个体、护士团队、患者这三个部分的关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将大健康观应用在护士长管理工作中,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以及构筑和谐的医患关系重要探索。

    作者:徐秀;侯玉红;韩淑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肺放线菌病误诊为肺结核3例

    1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性,45岁。因咳嗽、咳痰、发热3个月就诊。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黏液痰,症状逐渐加重,消瘦,病来体质量下降约5 kg,呈低热,体温波动在37.4~38.0℃,无喘息,无呼吸困难,无咯血,无胸痛。查体:一般状态可,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听诊右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其余肺部呼吸音清,心率82次/分,节律齐。腹部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9.73×109/L,中性细胞比率65.0%。胸片表现:右肺下叶背段,见大片状致密影。3次痰涂片未查到抗酸杆菌。入院诊断:右肺下叶背段结核。常规四联抗痨(异烟肼片0.3 g口服,1次/早;利福平胶囊0.45 g口服,1次/早;吡嗪酰胺片0.5 g口服,3次/天;乙胺丁醇片0.75 g口服,1次/天)治疗2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无好转,体温与入院时相当,仍有咳嗽,痰量较前增加,复查胸片病变范围较前增大。后经反复痰涂片检查找到硫磺颗粒,停用所有抗痨药物,给予大剂量青霉素抗炎治疗8周,患者临床症状与影像均消失。

    作者:赵海军;姜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免疫化疗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析腹腔免疫化疗治疗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胃肠道肿瘤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腹腔化疗,治疗组采用腹腔免疫化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KPS评分、生存治疗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2周后KPS评分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免疫化疗和单纯腹腔化疗治疗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均具有一定疗效,但腹腔免疫化疗更能好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邱成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救治的70例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的患者,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33~85岁,平均为(53.3±2.1)岁。所有患者严格遵循药物的治疗原则,并给予癫痫发作的护理、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和癫痫间隙期的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经过适当的护理措施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70例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的患者,其中由于脑疝而死者1例,因颅内再出血而死者2例,死于呼吸衰竭者1例,其余66例病情均得到良好的控制。结论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的患者,给予及时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正确有效的护理手段可以减少其发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为临床上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起到了关键作用。

    作者:潘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妇科手术中应用疗效的荟萃分析

    目的:探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妇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4年第3期)、PubMed、EMBASE、CBM、CNKI、VIP、万方(截至2014年6月)。收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对比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提取数据并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的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RCT包括29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手术时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43.78,95%CI(23.32,64.23)],提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妇科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腹腔镜手术组。②术中出血量: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与腹腔镜在妇科手术当中的出血量之间并无差异。③术中中转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与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转率方面并无差异;[OR=2,95%CI(0.53,7.59)]。④术后住院时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与腹腔镜在妇科手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并无统计学差异。⑤术中并发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与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并发症方面并无差异;[OR=0.85,95%CI(0.29,2.49)]。⑥术后并发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与腹腔镜在妇科手术后并发症方面并无差异;[OR=1.52,95%CI(0.65,3.52)]。⑦手术花费: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手术花费明显高于腹腔镜手术。结论在妇科手术中应用达芬奇系统的将会增加手术时间和手术费用,但没有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中转率和住院天数,因此,治疗妇科疾病是否需要采用达芬奇手术系统仍需要进一步考虑。

    作者:周凡;陈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CT能谱成像技术在腹部扫描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CT能谱扫描技术选择在腹部扫描中的佳扫描参数、单能量图像、ASiR迭代算法。方法对82例患者进行腹部螺旋平扫,能谱平扫,能谱增强,重建单能图像,重建10%~80%ASiR,分别测量肝脏、脾脏、肾脏、膀胱平均CT值、SD值、剂量CTDIvol和DLP,进行分析比较。结果70 keV单能量图像与120 kVp 30%ASiR的图像质量相比,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表明二者图像质量相当,同时说明70 keV单能量图像要优于120 kVp的FBP图像质量(P<0.05),能谱成像的扫描剂量与常规120 kVp螺旋扫描的剂量相当(P>0.05)。结论能谱成像选择佳参数,可以降低剂量,提高图像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而更多的信息。

    作者:李秋平;韩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胰腺癌合并甲型肝炎1例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癌症,一般预后极差。临床表现多以腹痛、恶心、呕吐等为主。临床中该病的误诊率及漏诊率极高,尤其与消化系统疾病同时出现时极易被忽视,这对临床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作者:熊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路径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膝关节镜术中实施的效果,为患者选择佳的护理模式及管理模式。方法将实施临床路径前后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医疗照顾质量,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后,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医疗费用下降,而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临床路径在临床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许丽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三阴性乳腺癌及其治疗进展

    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具有高度异质性,无论在组织免疫表型、形态、治疗反应还是生物学行为上与其他的肿瘤有所不同。目前,是具挑战性的一种肿瘤,由于侵袭性肿瘤表型(S),在化疗个体化策略中需进一步近行研究。尽管对这些新制剂的开发不断更新,由于我们对肿瘤的认识,生物学的提高,出现新的不同治疗方案,三阴乳腺癌临床治疗,目前三阴性乳腺癌的基本实践和发展为当前的研究主要目标。三阴性乳腺癌(TNBC)虽然是获得性耐药为常见的,在不同途径新制剂的开发。由于我们对肿瘤的认识,生物学的提高,新的目标正在确定。

    作者:于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板蓝根颗粒中RS-告伊春的含量

    目的:建立板蓝根颗粒中RS-告伊春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磷酸(6∶94),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45 nm。结果 RS-告伊春在1.94~30.98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定量限为7.12 ng/mL,回收率为96.1%,RSD为1.6%(n=9)。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方法的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可作为板蓝根颗粒质量分析控制方法。

    作者:朱文灯;张倩;吴翠;霍艳萍;凌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应用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目前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病情严重时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故患者一旦确诊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并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缓解症状、大限度的提高生命质量。本篇选取两组共10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数据作调查分析,并选择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给予临床治疗,通过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冠心病患者不良反应两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来分析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希望能给患者以指导意义。

    作者:周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讨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所具备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80例,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对其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其中有65例患者获得痊愈,7例患者获得显著恢复效果,6例患者获得有效恢复效果,其总有效率为97.5%。结论相关的医护人员应该足够的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所具备的临床特征进行重视,这样的话则可以及时的对该病进行诊断,有效提升诊断率,并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有效的降低。

    作者:左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15例寰枢椎不稳定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应用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JOA颈椎功能评分量表及VA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定15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15例患者术后6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P<0.05)。结论针对寰枢椎不稳定采取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颈椎功能,安全可靠,适于广泛应用。

    作者:陈品奇;蔡小军;江杉;杨杰;陈朝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方式,将100例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儿加服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液。结果治疗组患儿在咳嗽、气喘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整个治疗过程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液联合常规治疗,对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灿东;李新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12年上半年进行口腔颌面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手术后感染情况和影响感染因素进行分析。患者年龄在2~75岁,其中男患者有34例,女患者66例。结果所有患者进行口腔颌面手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有23例,23例患者年龄在2~10岁居多,且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要比未感染患者住院时间长。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患者出现感染主要和患者年龄、住院时间以及口腔卫生和呼吸道功能等有关。患者的性别以及体质对术后感染影响不大。结论为了减少口腔颌面患者术后感染概率,要做好预防措施,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减少患者术后感染概率,确保患者术后顺利恢复。

    作者:刘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