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许余良

关键词:中医, 冠心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抽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门诊接收的冠心病患者78例,根据患者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将他们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9例,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中医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76.9%,给予观察组患者辨证论治中药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2.3%,从而可以得出,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取中医治疗,可以标本兼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瘢痕子宫分娩方式的研究进展

    综述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利弊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探讨阴道分娩的有效性、可行性及临床管理方案。

    作者:吕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慢性咳嗽诊治的研究进展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症状,频繁剧烈的咳嗽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而且对人们的健康也带来隐患。基于此,本文对慢性咳嗽诊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损伤控制策略在ICU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应用损伤控制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应用损伤控制策略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的18例完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4例死亡,14例患者在进行确定性手术治疗后9例转入普通病房,5例痊愈出院。ICU住院时间3~47 d,平均13 d。结论在ICU中应用损伤控制策略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监测以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君丽;王佳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抗抑郁治疗,观察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口服帕罗西汀片抗抑郁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单纯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在治疗前及4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定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Fugl-Meyer评分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抗抑郁药物治疗,在改善患者抑郁症状的同时也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

    作者:顾力华;陈奇刚;石丽琼;周建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以及预防。方法对333例老年患者临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并发上呼吸道感染8例(2.4%),穿刺孔出血5例(1.5%),尿潴留21例(6.3%),腹胀、排气困难11例(3.3%),低血糖3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虽然腹腔镜手术腹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患者易接受等优点,但对于伴有糖尿病、肺疾病、冠心病、高血压及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来说,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很大,因此手术后的护理对并发症的预防有很大作用,与老年患者术后康复息息相关。

    作者:张金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替吉奥联合放疗治疗不能手术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食管癌是我区常见和高发肿瘤,手术化疗放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局部未控制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文献报道局部复发率达到80%[1],我们采用替吉奥联合联合放疗治疗不能手术食管癌,并与多西他赛、顺铂治疗对比,取得近期明显统计学优势,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文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康复新液联合抗HP药物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康复新液联合抗HP药物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搜集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接收的胃溃疡73例患者,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给予对照组36例抗HP药物治疗,给予实验组37例抗HP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康复新液。抗HP药物选择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和阿莫西林。观察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实验组胃黏膜中氨基已糖和PGE2水平上升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抗HP药物治疗胃溃疡疗效佳,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彬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下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65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下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院治疗的130例需要实施子宫全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5例患者。对于观察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对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腹部纵切口筋膜外子宫全切术,观察手术患者进行手术所用的时间、手术中是否出血及出血量的大小、手术后疼痛情况、手术后患者的排气情况、住院的天数以及伤口的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所用时间、排气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天数等均好于对照组,P<0.01,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及阵痛情况等情况均好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愈合率相当,P>0.05。结论对患者在实施子宫全切除手术中,采用下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比使用常规性疗法手术创口小、疼痛程度小,术后恢复快,减少手术中的并发症,大限度保留患者的生理功能,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婚姻质量的恢复和性生活的和谐,提升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焦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四氢生物蝶呤在糖尿病性受损内皮细胞糖代谢中的作用

    内皮细胞受损是糖尿病引发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其主要表现特征为:NO的降低及过氧化物的相应增加。四氢生物蝶呤作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关键辅助因子,在调控NO合成及减少过氧化物产生,修复糖尿病性内皮受损的方面有着重要作用。BH4可通过NO,与糖代谢信号相关的PI3K/Akt、MAPK及AMPK通路发生交叉会谈,调控内皮细胞的糖代谢。

    作者:卢晓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哮喘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接受全方位的临床护理,对比分析患者临床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患者出院前FEV1和PEF等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临床治疗前,全方位护理措施的实施对于患者肺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的影响(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哮喘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接受全方位的临床护理,有助于其肺部功能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池月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选取100例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精细化管理应用前后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前,100例手术患者,65例满意,占65%;实施精细化管理后,100例手术患者,96例满意,占96%,明显具有较好应用效果(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好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荧光素血管造影诊查眼底病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怎样减少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荧光素血管造影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2012年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重度反应有8例,其中6例需转院观察治疗。2013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无重度反应。结论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但进行有效的质控,还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宋清雪;冯朝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强迫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

    目的:探讨强迫症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在对30例强迫症患者的药物及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12周末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评定效果。结果患者强迫症状及与强迫相关的症状明显缓解,研究组有效率80.00%。结论对强迫症患者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助于强迫症的治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内心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回归社会。

    作者:杨晶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P120ctn及Rho GTP酶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P120连环蛋白(P120ctn)及RhoGTP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现均有异常表达,且P120ctn通过改变RhoGTP酶的状态进而调节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二者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

    作者:田玲;毛熙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病患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心肌梗死病患,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而后分析两组病患恢复效果。结果在焦虑、抑郁评分和住院时长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上,观察组4%低于对照组12%;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2%,对照组为76%。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患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和病患满意度,优于普通常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菊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左心室肥厚及其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高血压常引起心脏、肾脏、血管内皮的病理生理改变,其中左心室肥厚(LVH)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诱发各种心血管并发症。而通过开展逆转LVH的高血压治疗,能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对改善临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此本文从高血压引起LVH发病机制入手,着重对药物逆转左心室肥厚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文标;苏迈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人工流产妇女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了解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人工流产妇女流产前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综合护理干预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将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148例早孕终止妊娠妇女进行测评,同时按年龄分为低龄组(≤30岁)和高龄组(>30岁)两组,每组各74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和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测评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前的焦虑抑郁标准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抑郁标准分与主观支持分、社会支持总分、支持利用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焦虑、抑郁标准分与客观支持零相关(P>0.01),低龄组与高龄组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龄组与高龄组的支持利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低龄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护理干预前后抑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人工流产妇女的焦虑抑郁情绪常见,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应重点关注高龄组群体。

    作者:谢娟;于晓兰;董力;王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128层螺旋CT在早期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4年115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均经手术或CT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所有患者扫描方式采用常规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发现病灶后对病灶区域加薄层扫描或进一步增强检查。结果边缘分叶28例,长短毛刺征41例,胸膜牵拉征19例,肺泡征11例,支气管气相征12例,空洞征2例,钙化灶2例。增强扫描特征:CT值增强幅度为25~60 Hu左右。结论多层螺旋CT定位准确,可以为周围型小肺癌的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杜云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探讨健康教育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帮助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对病情有正确认识、了解。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5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式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进行教育,实验组则采用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形式对患者进行教育,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对照组对病情知识掌握程度一般,患者有抑郁、焦虑等情况。而观察组对病情知识掌握比较好,没有出现比较大的情绪波动,对医院开展的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很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较好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做到积极配合,值得更加广泛的推广和运用。

    作者:徐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阿立哌唑的临床应用概况

    本文介绍新型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的研究近况。

    作者:张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