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用食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

刘晓敏

关键词:农药残留, 快速检测, 样品前处理
摘要:在食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样品前处理方法中,常用的有固相萃取和微萃取、微波辅助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和凝胶渗透色谱技术等。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以及待测样品的种类和基质、检测仪器和对结果的要求等,合理选择相应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NT-BNP与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眼底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NT-proBNP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脉搏波、臂踝指数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包括: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尿酸、血糖、年龄、血肌酐、目前糖尿病治疗情况、心胸比例、左室肥厚、吸烟状态以及心血管疾病情况等)的关系。方法入选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log(NT-proBNP)与脉搏波呈正相关,与臂踝指数呈负相关。微量蛋白尿组患者[97(40~176) pg/mL]的log(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患者[59(34~95)pg/mL,P<0.001],大量蛋白尿组[164(81~287) pg/mL]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01)或微量蛋白尿组(P<0.01)。log(NT-proBNP)水平在PDR组[109(58~217)pg/mL]明显高于NDR组61(35~124)pg/mL,P=0.0003]及SDR组[58(33~116)pg/mL, P=0.0131]。结论 NT-proBNP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视网膜病变的标志。

    作者:金慧;李猛;王文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以及临床护理质量有了更高的需求与标准。临床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对于医院进一步发展以及患者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护理管理的规范性决定着临床护理工作的高效性、规范性。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风险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作者:张利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探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老年性脑梗死患者140例,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常规护理,观察组72例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6个月Barthel指数、Fugl-Meyer积分显著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可促使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恢复,可大幅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留芝;杨秋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康复介入时间对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08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4例,两组患儿都通过常规治疗后,实验组给予48 h内的早期康复介入,而对照组48 h后才给予康复介入,比较两组患儿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实验组GCS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介入使患儿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明显,显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疗效确切。

    作者:王桂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能级管理模式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通过近几年医学水平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新护士涌入医院,加大了临床一线中低年资护士的比例,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工作场所,具有一定的高风险性,确保护理质量和手术患者的安全性是手术室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护士能级管理模式是按照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提出的新的发展管理方式,我院在2013年实行了护士能级管理,根据护士的工作时间、技术职称以及工作能力和职责等方面,将护士划分成了各个专业组。展开排班模式和排台模式,取得了不错的管理效果。

    作者:黄育慧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硝酸甘油与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与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硝酸甘油治疗)和B组(尼可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A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6 h心电图改变有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72 h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12、36 h心肌耗氧指数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8、72 h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不良事件主要有恶心、出汗、头疼、虚弱。B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50%,A组为2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优于硝酸甘油,并且不良事件发生少,值得临床采纳使用。

    作者:怀文娟;潘曙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本文就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6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3例。均予以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加用吲达帕胺治疗,对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刘福仁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的人性化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的人性化护理干预体会,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的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15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但观察组患者术中的血液循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皮瓣情况及术后锻炼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游离皮瓣移植的成功率,保全手的大功能,减轻并发症及伤残率,直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ICU收治的210例患者,根据患者病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以常规的ICU护理模式,另一组为观察组,在ICU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增加针对性的舒适护理,以15 d为一个周期,对两组患者做问卷调查,进行生活质量与焦虑自评的填写。结果经过15 d的干预护理,观察组的焦虑、抑郁与恐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方面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明显减轻ICU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恐惧等心理,还能有效增强患者的安全感、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建议推广临床应用。

    作者:汤婵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常用食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

    在食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样品前处理方法中,常用的有固相萃取和微萃取、微波辅助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和凝胶渗透色谱技术等。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以及待测样品的种类和基质、检测仪器和对结果的要求等,合理选择相应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刘晓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探析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各种疾病的认识更加科学化和全面化。甲状腺结节是我国现阶段常见的临床疾病,伴随着就诊水平和各种影像技术的进步,甲状腺结节病症的检出率也开始逐年上升,对于病症的不同和病情的轻缓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技术。对于良性结节的甲状腺,除了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以及TSH抑制治疗等传统的治疗方法之外,近来新兴的射频消融技术得到了普遍的运用。本文结合射频治疗的实际方法来阐释其对甲状腺结节症状产生的效果,对其治疗后的护理工作要点进行了一定的阐述。

    作者:张恒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PICC静脉治疗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路径管理体会

    静脉治疗在乳乳腺癌围手术期中是十分关键的治疗环节,无论从术前新辅助化疗药物的给予,术中持续灌注补液,到术后早期液体复苏、以及术后辅助化疗的实施,静脉治疗都是十分重要的治疗途径。近年来兴起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操作,解决了化疗药物经周边静脉输送引起的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在诸多方面相对于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有很多优越性,明显减少了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所以开展PICC治疗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科室治疗水平的必备技术。现就乳腺癌术后PICC静脉治疗路径作如下讨论。

    作者:李萌;王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某大城市社区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易患因素的对照分析

    目的:对照分析东北大城市社区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易患因素。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沈阳市于洪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社区老年MS患者55例,对照组为同期参加我院体检同龄健康人51例。两组入选对象均在沈阳市于洪区某小区居住5年以上,他们均在入选后7 d内填写了“老年MS常见易患因素调查问卷”。结果社区老年MS组的吸烟、膳食油腻、缺乏锻炼、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合并高尿酸血症及合并牙周炎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0.05)。结论吸烟、膳食油腻、缺乏锻炼、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合并高尿酸血症及合并牙周炎可能是东北大城市社区老年MS患者易患因素。

    作者:刘旭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胃镜下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在胃镜下异物取出手术中的护理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将66例在我科行胃镜消化道异物取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异物取出率为93.94%,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6.52+3.48)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2.35+3.11)分;对照组异物取出率为66.67%,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9.08+4.72)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8.79+4.05)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胃镜下异物取出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异物取出率,降低患者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亓静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冠心病社区防治的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防治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共诊断的9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经临床统计学分析,表示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患者不吸烟的比例从干预前83.3%降到干预后85.5%,不饮酒的比例从干预前80.2%升高到干预前84.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经临床干预后,研究组运动比例较从前的70.4%升高到80.2%,对照组患者运动比例从干预前的70.1%升高到75.6%,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防治冠心病患者,积极的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消除危险因素,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加快康复。

    作者:朱忠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延续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住院腹膜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予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健康宣教,半年后比较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采用美国学者Kearney和F1eische设计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测定,结果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提高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发症的发生。

    作者:黎华;阮柳红;王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金水宝胶囊治疗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和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COPD稳定期患者根据病情轻重配对,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照“COPD指南”接受常规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金水宝胶囊口服,3粒/次,3次/天,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对照组总有效率77.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EV1、FEV1%、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安全有效,能够延缓肺功能下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佳燕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儿科门诊导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讨论儿科门诊导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通过加强对儿科门诊导诊护理人员的儿科专业知识培训,加强护患沟通,积极开展儿科门诊健康宣教工作,从而使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得到提升。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对儿科门诊导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有效的使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

    作者:刘丽中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静配中心药物调配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静配中心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静配中心常用药物的不同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完善配液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结果通过研究分析与实际操作,总结出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有效办法。结论本次研究所总结的操作方式有效可行,优化了静配中心人力资源配备,提高配液工作质量与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苏广春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的疗效。方法选择79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45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VATS组),34例采用传统剖胸肺叶切除术(剖胸组),对比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与剖胸组相比, VATS组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减少,术后疼痛改善(P均<0.05)。两组均完整切除肿瘤、切缘阴性、清扫淋巴结数目、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均>0.05)。VATS组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剖胸组并发症发生率8.82%(P<0.01)。结论与剖胸组相比, VATS组具有同样有效,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张小康;王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