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萍
目的:观察阿胶黄芪口服液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阿胶黄芪口服液联合安宫黄体酮口服;对照组单独口服安宫黄体酮。两组均用药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87.09%,对照组仅为7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临床治疗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胶黄芪口服液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秀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对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应用在剖宫产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在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罗哌卡因麻醉和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产妇在疼痛程度上没有明显差异,复合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单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单用组,麻醉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单用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麻醉中应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能够明显提高临床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锐;刘海燕;毛凌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临床药师干预治疗的病例3例,介绍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完善治疗方案、减少或避免用药不良反应、指导用药等相关事项的过程和体会。结果临床药师以专业特长参与临床治疗,可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能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毕蔚;刘人春;毕淮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替硝唑口腔贴片和替硝唑口服片剂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给予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替硝唑口服片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牙松动度、菌斑指数以及龈下菌斑菌群总数分别为(1.27±0.34)、(1.42±0.21)、(0.12±0.08)、(2.76±0.22)以及(1.32±0.9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1±0.32)、(1.48±0.53)、(0.14±0.09)、(2.84±0.42)以及(1.50±0.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观察组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牙周炎的效果优于替硝唑口服片剂,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英;汪磊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析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在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我院骨科住院的99例患者(对照组)和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我院外科住院103例患者(实验组)分别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满意度98.05%,相比对照组91.91%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5%,相比对照组19.19%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实验组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提高骨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有效降低骨折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值的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邵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08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4例,两组患儿都通过常规治疗后,实验组给予48 h内的早期康复介入,而对照组48 h后才给予康复介入,比较两组患儿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实验组GCS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介入使患儿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明显,显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疗效确切。
作者:王桂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拜糖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病例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拜糖平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FBG、餐后2 h血糖水平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值较对照组在用药后降低更为明显,两组结果经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拜糖平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更优于单用二甲双胍,安全性也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对风险管理应用到内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10例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对对照组采用长常规的管理护理方法护理,对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护理方法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医疗纠纷事故、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80.0%,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管理护理方法应用到内科临床护理中,能够显著的降低医疗纠纷事件和风险的发生,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张新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了解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NT-proBNP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脉搏波、臂踝指数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包括: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尿酸、血糖、年龄、血肌酐、目前糖尿病治疗情况、心胸比例、左室肥厚、吸烟状态以及心血管疾病情况等)的关系。方法入选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log(NT-proBNP)与脉搏波呈正相关,与臂踝指数呈负相关。微量蛋白尿组患者[97(40~176) pg/mL]的log(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患者[59(34~95)pg/mL,P<0.001],大量蛋白尿组[164(81~287) pg/mL]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01)或微量蛋白尿组(P<0.01)。log(NT-proBNP)水平在PDR组[109(58~217)pg/mL]明显高于NDR组61(35~124)pg/mL,P=0.0003]及SDR组[58(33~116)pg/mL, P=0.0131]。结论 NT-proBNP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视网膜病变的标志。
作者:金慧;李猛;王文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各种疾病的认识更加科学化和全面化。甲状腺结节是我国现阶段常见的临床疾病,伴随着就诊水平和各种影像技术的进步,甲状腺结节病症的检出率也开始逐年上升,对于病症的不同和病情的轻缓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技术。对于良性结节的甲状腺,除了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以及TSH抑制治疗等传统的治疗方法之外,近来新兴的射频消融技术得到了普遍的运用。本文结合射频治疗的实际方法来阐释其对甲状腺结节症状产生的效果,对其治疗后的护理工作要点进行了一定的阐述。
作者:张恒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老年性脑梗死患者140例,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常规护理,观察组72例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6个月Barthel指数、Fugl-Meyer积分显著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可促使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恢复,可大幅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留芝;杨秋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我科门诊患者行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我科近5年行根管治疗253颗牙次,随访结合患者自主症状和局部检查等情况,行X线检查112颗牙次。结果经X线检查确定失败22颗牙次,分析失败原因有:根管充填不完整、根充材料距根尖>2 mm、根充材料超过根尖、冠修复体有缺失。结论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根管处理不当。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在食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样品前处理方法中,常用的有固相萃取和微萃取、微波辅助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和凝胶渗透色谱技术等。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以及待测样品的种类和基质、检测仪器和对结果的要求等,合理选择相应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刘晓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曲肽和泮托拉唑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为77.5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平均为(14.4±3.7)h,对照组止血时间平均为(16.7±2.6)h,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向荣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产妇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28例护理婴儿能力好,12例一般,护理婴儿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77.5%)(P<0.05);实验组90%产妇角色能够适应,高于对照组(62.5%)(P<0.05);实验组95%产妇对我院满意,高于对照组(87.5%)(P<0.05)。结论母婴同室近年来在产科中普遍推广,临床上采用人性化模式护理效果理想,能够增进母子感情,促进母婴健康,提高产妇哺乳知识知晓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燕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防治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共诊断的9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经临床统计学分析,表示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患者不吸烟的比例从干预前83.3%降到干预后85.5%,不饮酒的比例从干预前80.2%升高到干预前84.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经临床干预后,研究组运动比例较从前的70.4%升高到80.2%,对照组患者运动比例从干预前的70.1%升高到75.6%,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防治冠心病患者,积极的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消除危险因素,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加快康复。
作者:朱忠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应用头脑风暴,让普通护士也能参与到质量控制工作中去。提高留置针应用安全性,减低患者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及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阳光天使”,确立“降低留置针应用存在的安全问题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分析210例血液病住院患者(3 d以上)静脉留置针存在的不安全问题及原因,统计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静脉留置针安全问题发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静脉留置针安全问题发生率降幅56.5%,达到预期目标。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留置针应用存在的安全问题发生率。
作者:王群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骨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6例骨科骨折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44.87%(P<0.05);研究组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8.80%,高于对照组的87.95%(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减少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傅春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以及临床护理质量有了更高的需求与标准。临床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对于医院进一步发展以及患者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护理管理的规范性决定着临床护理工作的高效性、规范性。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风险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作者:张利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了解对云浮市云城区暗娼人群实施性病、艾滋病综合干预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行为干预提供相关信息和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云浮市云城区内45家娱乐场所为干预目标场所,对目标场所的暗娼进行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暗娼人群的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性病患病率等指标变化。结果目标场所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的68.3%上升到干预后的93.33%;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从干预前的41.47%上升到干预后的86.59%;性病感染率从干预前的19.72%下降到干预后的8.31%。结论云浮市云城区通过综合干预设施对暗娼人群预防性病、艾滋病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
作者:黎建海;戚志东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