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李雪玲

关键词:产后出血, 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加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以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产后出血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行为疗法在患者戒毒康复期中应用的研究

    戒毒康复期是预防复吸的关键阶段,但康复戒毒在我国正处于摸索期,尚未形成一套科学统一的戒毒方案。本文通过剖析患者复吸的心理原因,分成四个类型,在康复期中引入行为疗法,阐述行为疗法的优势,提出使用套餐式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类戒毒的建议。

    作者:戴丽;江景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针灸等相关中医手段在脑卒中康复期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针灸、中药药物及穴位按摩等中医手段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我院80例脑卒中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康复期治疗,观察组给与针灸、中药药物及穴位按摩等中医手段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2.5%), P<0.05;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89.21±9.84)显著高于对照组(80.35±8.41),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期行针灸等中医治疗,简便易行,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宜在临床基层医院进行推广。

    作者:牛建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PICC过敏性皮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1例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3次过敏性皮炎的护理与分析,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1例左上肢骨肿瘤患者PICC穿刺处皮肤给予针对性的皮肤护理及抗过敏治疗。结果该患者PICC穿刺处皮肤过敏症状缓解。结论PICC致过敏性皮炎是不可忽视的并发症,加强全身抗过敏治疗,局部皮肤护理及选择合适的敷料,可有效减轻及预防皮炎的发生。

    作者:陈丽君;陈伟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甲状腺肿瘤28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对甲状腺肿瘤临床病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280例,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280例患者均进行手术切除,对病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女性患者和女性癌变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患者,对比发病情况年龄主要以中青年女性为主,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癌变年龄主要体现在51~60岁和>70岁,而良性比例较高,高于癌变比例,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病理分类滤泡性腺瘤比例显著高于乳头状腺瘤,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癌变患者主要分为乳头状腺癌、滤泡性腺癌、未分化癌或髓样癌,其中乳头状腺癌发生比例显著高于滤泡性腺癌、未分化癌或髓样癌,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女性发病比例高于男性,同时良性发生率高于癌变发生率,同时癌变发生主要为乳头状腺癌、滤泡性腺癌、未分化癌或髓样癌,其中乳头状腺癌发病比例高。

    作者:陈德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停用头孢他啶降低革兰阴性细菌耐药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停用头孢他啶前后对革兰阴性细菌耐药的变化。方法对2011年~2013年期间,我院对抗菌药物进行干预管理和监督,即停用头孢他啶,与未实行任何管理方式的2010年比较,观察医院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产生情况。结果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由2010年82.99%降低至2013年27.34%,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由55.68%降低至23.29%,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由81.25降低至43.29%,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由84.87降低至57.14%,全部统计结果(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采取合理干预监管措施停用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可在3年内降低其耐药率并恢复其敏感性。

    作者:曹兰芳;范群;邓德耀;兰美华;石晓院;王梓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脂肪肝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通过对脂肪肝患者的护理干预,提高其健康意识,增加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方法对脂肪肝患者从认知,行为,心理实施干预。结果通过实施干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控制饮食能力有所增强,不良的生活习惯有所改善。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脂肪肝患者的疗效,改善预后,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周凤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浅议社区护士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中所承担的角色作用分析

    目前,我国的老龄化状况不断增强,已经逐渐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在医疗护理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我国现有的养老和医疗服务却无法与之相符合,而我国多数的老年人都因为子女不在身边或是经济问题等原因而选择到养老机构养老。因此,在养老机构中实行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对于我国的养老问题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选择,而社区护士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作者:刘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重症脑血管病(SCVD)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求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86例SCVD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详尽的统计和分析。结果86例患者45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52.4%。伴有意识障碍、中枢性肺水肿、咳嗽吞咽反射消失、机械通气、合并基础疾病、有长期吸烟史、住普通病室、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是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SCVD患者气管切开后发生肺部感染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必须极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吕传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略谈创伤的院前急救及转送

    创伤是突发事件当中常见的急症,院前急救的及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能否救起患者的生命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勇雄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与临床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的CT和X线胸片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88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8例肺结核经统计分析CT及X线胸片结果相符程度与患者年龄大小、病程长短、血沉快慢无关。CT及X线胸片正确诊断率分别为95.88%和84.02%,胸片漏诊为130例,占33.51%。结论CT对肺结核的占位性病变辨别能力较胸片强,胸片误诊的病例以CT纠正。仪器的检查有它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临床医师应灵活及时采用各种辅助检查、治疗手段,结合临床全面分析,作出正确诊断,减少漏诊和误诊。

    作者:赵忠霞;李朋禹;荣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提高支气管哮喘控制率的药学实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药学服务的作用。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干预组实行药学服务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出院后1个月和6个月对患者进行治疗评估,统计其用药依从性变化和哮喘控制程度。结果干预组干预后1个月和6个月用药依从性明显提高,分别为68.33%和61.6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干预后1个月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6个月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干预后1个月和6个月ACT得分均比干预前增高, P<0.01。两组在出院后6个月ACT得分有差异(P<0.01)。结论开展药学服务可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长期用药依从性和哮喘控制率。

    作者:谢宁;沈毅;唐扣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42例,将这142例产妇随机分成2组,每组71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2.9%。结论优质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广泛应用。

    作者:王红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血液透析的广泛开展,血液透析治疗模式也在不断更新。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hemodialysis,HFHD)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效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其费用低廉,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更佳,清除中大分子毒素更充分,近年来广泛开展。本文就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做一概述。

    作者:林亚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因素探讨

    目的:分析目前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并讨论如何保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方法。方法收集我站在1年之内开展微生物检验的相关报告并进行分析,找出如何对于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改进的相关方法。结果在实际的实施微生物检验的过程中,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主要原因为试剂因素、标本自身因素、患者因素以及检验人员的因素,这些因素均会对于微生物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结论在实际的对于微生物实施检验的过程中,需要对于试剂因素、标本自身因素、患者因素以及检验人员的因素进行相应的考虑,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保证在进行微生物检验的过程中能够较好的保证到相关质量。

    作者:周文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术前正畸对完全性唇腭裂牙槽突植骨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30例完全性腭唇裂牙槽突植骨术前正畸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将入选的患者平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直接进行牙槽突植骨手术,实验组术前给予正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植骨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结论完全性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前进行正畸治疗,疗效显著,植得推广。

    作者:陈定根;吴增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颅脑肿瘤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颅脑肿瘤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颅脑肿瘤术后出血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31例予再手术治疗,对照组31例予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术后出血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为SBP>160mmHg、手术时间过长等;研究组对术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肿瘤术后出血患者中男性患者较多,舒张压较高;再次手术进行止血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宗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长期气管内异物且合并抗酸杆菌感染1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气管内异物引起的呼吸道症状及胸部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明确肺部CT、气管镜在气管内异物诊治中的作用,从而提高气管内异物诊断及治疗水平,并阻断传染性疾病进一步传播。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省人民医院呼吸科一例长达12年反复肺部感染且出现肺不张、合并抗酸杆菌感染的气管内异物病例进行分析并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肺部CT:右肺中间段支气管显示不清,对应水平可见不规则钙化影,右肺中叶及下叶支气管狭窄;电子支气管镜:右肺中叶支气管开口狭窄并见异物;气管镜镜下吸取分泌物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结论气管内异物可以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咳嗽咯痰、发热、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常常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肺部肿瘤,常规治疗病情难以控制而使病情迁延不愈、延误治疗时机,不单纯增加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社会医疗资源,尤其存在传染性疾病播散可能。

    作者:孙伟红;黄兴;史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七氟烷复合不同静脉麻醉药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七氟烷复合不同静脉麻醉药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临床观察。方法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在平均动脉压波动值变化,术中知晓发生率,术毕平均,苏醒拔管时间,术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均稳定,麻醉深度易于调节控制。两组患者均无术知晓,但平均苏醒拔管时间,谵妄发生率,术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两组有统计学上意义。结论七氟烷、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复合应用,取长补短,在临床老年人手术麻醉中,是一种较好的静吸复合麻醉方法。

    作者:曾拥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农村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农村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300例高血压门诊及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向所有高血压患者发放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分析入选对象的服药依从性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300例患者,服药依从性佳者98例(32.67%),服药依从性差202例(67.33%)。年龄、性别、血压测量时间、血压分级、家中有无血压计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普遍较差,其主要受年龄、性别、血压分级、血压测量间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农村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应大力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实施个体化行为指导。

    作者:潘耀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全喉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康复护理

    目的:对应用心理康复护理模式对接受全喉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全喉切除术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5例。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在常规模式基础上加用心理康复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全喉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心理康复护理模式对接受全喉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滕艳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