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牵引闭合复位DHS内固定治疗的近远期效果观察

叶欣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牵引闭合复位, DHS内固定,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运用牵引闭合复位DHS内固定治疗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骨牵引治疗法,研究组运用牵引闭合复位DHS内固定治疗法,对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差异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优良为97%,观察组患者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优良为72.7%)患者(P<0.05)。结论应用牵引闭合复位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方面操作性、安全可靠性以及创伤小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县级医院药学发展新方向的研究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药学发展新方向。方法回顾性总结昆明市石林县人民医院药近几年药剂科的发展变化情况,调查研究县级医院药学发展的新方向。结果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的契机,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医院药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壮大,多数县级医院开展了临床药师制建设,药学信息化管理,PIVAS等新项目,大大提高了医院药学各方面的水平。结论医院制剂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目的”,为患者提供全程药学技术服务,建设临床药师制, PIVAS及加强质控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及PDCA法则,促进药事质量持续改进将是县级医院药学发展的新方向。

    作者:方灵芝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100例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如何进行有效护理,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前来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100例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存活患者为95例,死亡患者为1例,自动出院患者为4例;存活患者经过长期护理后,恢复良好患者为50例(52.7%),轻度残疾患者为30例(31.6%),重度残疾患者仅有8例(8.4%),植物状态患者为5例(5.2%),死亡患者为2例(2.1%)。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生命威胁很大,临床病死率较高。应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虽然取得了较为积极的治疗效果,仍需要在术后护理上努力,否则无法帮助患者恢复至理想状态,日后应加强护理,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护士如何巧妙应用放松训练缓解压力的探讨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护士缓解压力的有效性,为今后护士缓解压力的方法做指导。方法选择我中心护士参加放松训练,每日30 min,经过6个月的放松训练后。结果放松训练后护士精神,情绪,睡眠都得到提高。结论放松训练能够让护士身心都得到放松,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玲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开展药物咨询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意义探究

    目的:探究住院药房药物咨询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就我院2007年~2009年外科楼注射剂组药房咨询记录共372例,并就用药咨询内容、住院药房参考依据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①注射剂组住院药房咨询内容分类的情况为,2007年占据比例分别为19.17%、12.50%、10.00%;2008年:27.06%、14.12%、17.65%;2009年:15.57%、16.17%、17.37%。其中注射器的配伍方面在2008年~2009年逐渐受到重视,均属于药物的基本信息。②2007年~2009年注射剂组住院参考依据连续3年占据首位的是药品说明书,每年的构成比分别达到74.78%、80.37%、83.33%。结论全面加强药物咨询工作,建立药物说明书数据库、编制咨询手册、建立咨询团队等有助于开展药物咨询工作,为医护人员提供可靠的医疗,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何长安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对脂肪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脂肪肝患者85例,其中45例患者选用西药治疗,为对照组;40例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重要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中西医结合为标本兼治,对脂肪肝的病因进行控制,调节机体的状态,阻止病情加重,说明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作者:刘运龙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者施行手术切除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患者行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行再程放疗,B组行手术切除,就术后并发症、再放疗不良反应及治疗后随访3年复发率、总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施以对比。结果 A组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B组7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随访3年A组的复发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33%(P<0.05);两组随访1、2、3年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无病生存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患者施行手术切除复发率较低,且患者的无病生存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山;史卫红;周鉴基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经6个化疗周期治疗后病情稳定胃癌患者53例,随机分为卡培他滨组26例,对照组27例。卡培他滨组采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卡培他滨组中位生存期高于对照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卡培他滨组白细胞减少13例,血红蛋白减少1例,血小板减少3例,恶心、呕吐1例,血性腹泻2例,手足综合征8例。肝转移病灶对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反应佳,而肺转移病灶反应差。结论采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术后复发转移的胃癌和全身化疗获得缓解或稳定的无手术指征的晚期胃癌患者,可延长其无疾病进展期和生存期,提高其2年生存率,且不良反应较低,尤其对仅有肝转移病灶的胃癌患者。

    作者:陈朝晖;闫莉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儿童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儿童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征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儿术后拔管困难转至ICU病房2例,术后出血3例,呼吸暂停加重2例,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无1例死亡。结论加强对重度OSAHS患儿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能使患儿顺利度过麻醉和手术期,确保重度OSAHS患儿的术后安全。

    作者:孙美华;高丽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26例布氏杆菌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2013年住院的26例布氏杆菌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症状护理等措施,并开展保健指导,观察患者症状恢复情况。结果对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出完善的护理方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布氏杆菌患者实施有计划,有针对的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预防感染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晓静;杨海云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某市精神卫生服务与管理的分析及策略

    目的:探讨分析德阳市精神卫生服务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德阳市精神卫生服务现状,以及我国其他城市现存状态。结果通过现状分析,提出了多项解决办法和建议。结论精神卫生服务与管理的优化对精神病患者和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文骁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研究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所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临床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情况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不仅临床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黄浩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穴位按揉对妊娠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按揉双侧足运感区及中髎、会阳、中膂穴治疗妊娠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4月青岛市平度市张舍卫生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妊娠合并压力性尿失禁(妊娠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按揉会阳、中膂俞、中髎穴加足运感区,每日2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连续记录72 h排尿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72 h尿失禁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9,P>0.05);两组治疗后尿失禁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83、2.642,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失禁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90, P<0.05)。两组治疗前1 h尿垫试验漏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2,P>0.05);两组治疗后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93、2.737,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1 h尿垫试验漏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74,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和好转率(58%、9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8%、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94、4.203,均P<0.05)。结论按揉刺激双侧足运感区及中髎、会阳、中膂穴时配合系统的盆底肌肉训练,可明显改善女性妊娠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曹丽丽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脑出血急性期的综合治疗进展

    在临床治疗中,脑出血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这种疾病多发中老年人群中发病,其多为危急重症。脑出血是非外伤所致的一种神经科急症,多因高血压、颅内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而引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等,脑出血的发病人群逐渐的趋向年轻化,且发病率在逐渐的增长,成为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脑出血的病死率非常高,有相关研究证明脑出血的病死率在40%~60%,针对脑出血进行综合性治疗,可以将病死率降低,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针对脑出血急性期的综合治疗进行研究分析。

    作者:冯泽全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超声对无症状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早期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近年来我国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而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尽早对无症状性颈动脉硬化性狭窄进行评估,以选择佳的治疗策略,是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超声对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探查方法、超声表现、测量参数、评估手段、诊断阈值等方面,并结合自然史研究的文献,综合分析早期诊断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昕妍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野菊花中两种有效成分的研究

    目的:探讨野菊花中的两种有效成分,为临床正常使用提供可参考资料。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野菊花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测定,并对这些成分进行归类和分析,找出其中的使用特点以及使用方法。结果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在临床使用野菊花的过程中,在佳分析条件下,共分离出196余个峰,鉴定其中70多种成分,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9.2%。结论临床使用野菊花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主要为氨基酸以及挥发油。

    作者:印长虹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性肺炎的疗效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小儿支原体性肺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红霉素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喘憋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的喘憋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53%,试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红霉素,能有效缩短患儿的喘憋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王依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81例维吾尔族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术后的康复护理

    目的:总结81例维吾尔族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了81例维吾尔族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术肢感觉、运动功能,指导正确的功能训练等综合护理,观察患者康复情况。结果8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马蹄内翻矫正术”效果满意,术后4例有轻度内收。随访3个月,患者疗效满意,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通过精心护理,保证了手术的成功,达到了患者的满意。

    作者:丰利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冰冻血样的DNA提取方法比较

    目的:探索冰冻血样的佳提取方法,保证DNA检测分析的质量。方法采用离心柱法和磁珠法进行DNA提取,分析所得DNA的浓度和纯度。结果两种DNA提取方法提取DNA纯度均符合实验要求(1.6~1.9),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磁珠法提取冻存血样所得DNA浓度高于离心柱法,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冰冻血液的DNA提取,磁珠法优于离心柱法。

    作者:黄旭颖;李剑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超声技术在子宫内膜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应用超声技术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65例经过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应用腹部二维超声现象技术诊断,观察组应用经腹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65例患者中,二维超声共检出42例子宫内膜病变,漏诊23例,检出率为64.6%,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出60例子宫内膜病变,漏诊5例,检出率为92.3%,经过统计学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检出率的高于二维超声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共检出9例为子宫内膜增生,检出率为53%,有12例为内膜癌,检出率为60%,有16例为黏膜下肌瘤,检出率为57%;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出15例为子宫内膜增生,检出率为75%,有16例为内膜癌,检出率为80%,有26例为黏膜下肌瘤,检出率为93%,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中优于二维超声,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莹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肾结石患者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PCNL)的方法,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结石残留率与清除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石残留率与清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PCNL相比于MPCNL在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两种方法在结石清除率与不良反应方面不具有差距,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作者:别克波拉提·别坎;哈力哈西·胡斯曼 刊期: 2015年第2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