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芬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者64例,其中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都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机体脏器功能、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红霉素静脉应用3~5 mg/(kg?d),于1~2 h内用匀速输入,7~10 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体质量日增长快、在院天数少(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重要脏器不良影响,机体较耐受。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疗效显著,机体较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红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训练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产妇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56例产妇未行盆底康复训练为对照组,56例产妇行盆底康复训练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盆底肌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产妇手测肌力、电测肌电值、盆底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收缩持续时间)、盆底Ⅱ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收缩个数)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产妇手测肌力、电测肌电值、盆底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收缩持续时间)、盆底Ⅱ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收缩个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
作者:游尊玲;李应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负压对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超声检查79位甲状腺结节患者,共87个甲状腺结节。所有结节均得到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在87个结节的穿刺过程中,采用目前常用的两种的穿刺方法进行分组,第一种无负压穿刺方法共41个结节,第二种有负压穿刺方法共46个结节。对照分析87个甲状腺结节细胞学及病理学结果,得出穿刺细胞学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比较两种穿刺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87个甲状腺结节中,32个为恶性结节,55个为良性结节。无负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3.3%、88.5%、90.2%。负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8.2%、89.6%、89.1%。经各项比较P均>0.05,统计学无差异。结论两种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方法,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经比较,P均>0.05,统计学无差异。
作者:谷丽萍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分析探讨肺癌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预防措施及有效的临床护理策略,以减少患者痛苦,增强该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60例,行肺切除术后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并根据具体情况对患者实施相应的预防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的措施及临床护理,并统计该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本次预防措施及临床护理的有效率。结果本组肺癌患者60例经过围术期的护理及术前预防,术后治愈58例,支气管胸膜瘘发生2例,给予二次手术处理及相应护理后痊愈,总治愈率100%。结论对肺癌患者进行相应的术前预防及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预防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如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本次实践表明,所实施的护理措施安全有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提高了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闫慧娇;韩靓靓;王洪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原发性中央性颌骨鳞癌(primary cent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jaw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颌骨内肿瘤,目前病例报告较少,因而该疾病的流行病学、治疗方式、预后仍不清楚。本文报道1例下颌骨原发性中央性鳞癌患者,并结合文献资料,对其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和治疗等进行讨论。
作者:周静艳;邹建明;季炼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对多发脑梗死患者的吞咽困难程度进行评价,探讨多发脑梗死后早期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某医院神经内科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入院治疗的100例多发脑梗死后早期吞咽困难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洼田氏吞咽能力检验及结合测定患者血氧饱和度,进行吞咽困难程度评价;随机分组行对比研究,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性的治疗、护理措施,而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直接训练、间接训练及心理护理,恢复吞咽功能。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吞咽困难分级与对照组行双侧检验,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4.00%,而对照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48.0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多发脑梗死患者的吞咽困难程度进行合理地评价,加强临床护理强度,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效果,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刘淑芳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总结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外科收治14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对其进行疾病观察及与护理干预方法。结果通过有效观察病情,采取积极救治手段和规范护理,15例保守治疗,125例进行手术治疗,13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2例休克死亡、1例严重感染死亡。3例因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转专科治疗。结论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创伤严重,大出血,全身情况复杂,严密观察病情和准确记录生命体征变化,短期控制出血,抗休克,尽快逆转患者严重的生理紊乱,以挽救患者生命,减少病死率。
作者:刘晓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格拉司琼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高选择性的5-HT3受体拮抗剂,对因放疗、化疗及手术引起的恶心呕吐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选择性高,无锥体外系反应和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但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一方面导致患者经济负担加重,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了规范临床医师医嘱用药行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充分发挥药师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作用,笔者对我院医嘱的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贾文园;王丽 刊期: 2015年第30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绿色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在看病时选择到中医院去看病诊治,主要是看中的是中药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再者是中医药对于一些西医束手无策的疾病,如亚健康、养生保健、颈椎病等一些疾病,西医没有好的办法,而中医利用中医药的独特优势,通过辩证诊治对上述疾病进行科学的诊断,再配合中药的治疗,对于上述疾病的治疗有独到的疗效。在中医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除了大夫的正确诊断外,起主要治疗作用的就是中药,所以近些年来中药在各个医院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医院中药用量的增多,中药的贮藏和养护也显得越来越重要[1-3]。笔者一直在医院从事中药饮片的贮藏和养护工作,把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方法和好的经验进行总结,供大家参考。
作者:周玉杰;王菁 刊期: 2015年第30期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的肥胖、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目前肥胖是已知胰岛素抵抗的重要相关因素,脂肪具有内分泌功能,已知一些脂肪细胞分泌因子与胰岛素抵抗具有密切关系,本文从脂肪细胞分泌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胰岛素抵抗提供依据。
作者:张顺贞;照日格图;卞瑶;张黎;王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阿霉素(adriamycin,ADR)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抗肿瘤治疗中,属于广谱高效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对多种常见肿瘤均有确切的治疗作用,对各种生长周期的肿瘤细胞均有杀灭作用,但其不良反应也制约的该药的临床使用,尤其是对心脏毒性,阿霉素与心肌组织的亲和力明显高于其他组织,故其对心肌细胞具有严重的心脏毒性并呈剂量依赖性,多出现于长期使用阿霉素者,这种慢性毒性作用主要是与阿霉素在体内累积剂量有关,导致扩张性心肌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严重者导致心源性猝死,以上不良反应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预后很差。磷酸肌酸是人体所有细胞代谢期间重要的能量供应源,临床上将磷酸肌酸作为心肌保护剂,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磷酸肌酸分子中所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可以为心肌细胞提供能量,防止其产生氧自由基。心肌细胞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是由相邻心肌细胞膜之间的连接蛋间低电阻通道,决定了心肌细胞间电传导和传导速度。组成心室心肌细胞间隙连接通道主要由连接蛋白43(conexin 43)构成的,连接蛋白43是心室缝隙连接的主要构成成分,是心脏中表达丰富的连接蛋白,其分布及功能的改变对于缝隙连接的活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1]。本研究通过观察外源性磷酸肌酸钠阿霉素所致的大鼠心肌连接蛋白43的保护作用,分析其可能的保护机制。
作者:张丽丽;李大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病毒唑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0%,其治愈共3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0%,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治疗效果为治愈20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143,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朱效凤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分析我院94例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护理经验。方法按术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组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组,分析其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复发率等方面的区别,总结分析其护理特点。结果 TAPP组和TEP组在住院天数、经济费用及并发症、术后复发率等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疼痛例数较TEP组较低(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细节处理可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
作者:朱军丽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麻醉护理配合,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2.00%,对照组为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麻醉护理配合,可提高手术质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减少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作者:佘络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究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9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不同干预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和病情缓解相关时间。结果干预后第3、5、7天研究组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胆红素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病情缓解相关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加强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并缩短黄疸消退和住院时间。
作者:张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研究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我院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危重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其中100例患者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100例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积极给予细心防治和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满意度高达99%、98%,患者住院时间为(15.4±4.8)d,医院感染率为0%;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满意度为88%、89%,患者住院时间为(22.6±4.5)d,医院感染率为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尤其需要重视护理及医院感染的防治,对患者康复起到重要意义。
作者:胡纪英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总结纵折磨牙治疗修复的临床经验体会。方法选取22例条件适当的纵折磨牙,严密复位固定后进行相应的牙体牙髓治疗,全冠修复。结果除2例失访外,16例患者获得满意疗效,失败的4例主要是发生了牙周或根尖的炎症。结论严控适应证、可靠的复位固定、完善的牙体治疗和全冠修复是纵折磨牙保存成功的关键。
作者:何晓丽 刊期: 2015年第30期
黄体破裂发病后可不同程度的腹腔内出血,二尖瓣置换术后的患者因长期服用抗凝剂可诱发和加重出血,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常需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成功案例少见。2013年7月本院成功保守治疗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卵巢黄体破裂患者,现将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王超萍;钱志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鼻出血的临床表现,救治方法以及护理措施,总结其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治疗60例高血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根据60例高血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均治愈,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高血压鼻出血的患者与其他患者的病理不同,临床工作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症特点,严格按照医嘱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分析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参与该次研究治疗。对60例糖尿病患者应用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对家属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讲解,护理周期为8个月,8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60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明显改变,糖尿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与护理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用应用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糖尿病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靳贺杰;陈艳霞 刊期: 2015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