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保健协会
  • 国际刊号:1671-8194
  • 国内刊号:11-4856/R
  • 影响因子:0.75
  • 创刊:2003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北京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2015年30期文献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者64例,其中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都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机体脏器功能、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红霉素静脉应用3~5 mg/(kg?d),于1~2 h内用匀速输入,7~10 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体质量日增长快、在院天数少(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重要脏器不良影响,机体较耐受。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疗效显著,机体较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红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格拉司琼氯化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格拉司琼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高选择性的5-HT3受体拮抗剂,对因放疗、化疗及手术引起的恶心呕吐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选择性高,无锥体外系反应和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但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一方面导致患者经济负担加重,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了规范临床医师医嘱用药行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充分发挥药师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作用,笔者对我院医嘱的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贾文园;王丽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44例肝癌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体会和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应用不同手术方法对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44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开腹肝切除术;观察组则进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各指标情况以及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以及止痛药的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6个月、1年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2、3年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切肝手术较传统的开腹切肝手术对治疗肝癌的疗效更好,创伤小,不良反应少,费用低,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王锦山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尼莫地平联合脑复康对老年痴呆记忆恢复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脑复康对老年痴呆记忆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老年痴呆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3例,研究组应用尼莫地平联合脑复康治疗,对照组仅应用尼莫平治疗,比较两组的记忆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的MMSE评分上升幅度明显比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的ADL评分下降幅度明显比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55%与对照组9.43%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脑复康治疗老年痴呆可有效促进患者记忆力的恢复,并可有效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张媛媛;白森;江新媛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脱水降颅压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纳洛酮进行治疗,每日1次,每次1.6 mg,静滴,同时两组患者均采取基本措施进行治疗,即脱水剂、脑复康、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5 d,结束治疗后,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恢复情况及CT扫描测量水肿体积情况等进行观察并评价。结果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减少程度明显优于采取脱水降颅压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纳洛酮治疗脑出血,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昏迷时间,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安全性能高,值得被广泛推广。

    作者:徐巍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以及根治性肾切除术用于T1b期肾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手术(NSS)以及根治性肾切除术(RN)应用于T1b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T1b期肾癌患者90例,其中45例行NSS(NSS组),45例行RN(RN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肌酐变化以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间对比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但是NSS组的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肌酐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均较前有所升高,但是RN组升高水平明显高于NSS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1、2、3年后的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NSS手术与RN手术治疗T1b期肾癌相比较术后生存率、手术时间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是NSS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因二者具有相近的肿瘤控制效果;所以T1b期肾癌更倾向于选择NSS手术治疗。

    作者:孙庆年;王雁德;刘树志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不同分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IL-18、MCP-1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析不同分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IL-18、MCP-1水平变化。方法将6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微量蛋白尿组与大量蛋白尿组,测定患者尿液中IL-18、MCP-1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微量蛋白尿组MCP-1水平为(139.1±11.4)pg/mL,IL-18为(72.3±7.4)pg/mL,分别低于大量蛋白尿组(211.3±12.4)pg/mL及(103.7±8.7)pg/mL,差异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MCP-1与IL-18水平随疾病进展而升高,可作为疾病诊断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作者:周旭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慢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收治的慢性过敏性紫癜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患儿临床症状划分为普通对照组与慢性复发组,各36例,对比两组患儿肾炎分型及预后,以此探讨慢性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结果两组肾炎分型与预后评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炎分型多为HU、PU型,预后分级多为A、B级。结论慢性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多样,在治疗时应注重肾功能,以改善预后。

    作者:谷叶新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观察结肠炎灌肠液滴入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结肠炎灌肠液滴入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蒙脱石散进行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患者以结肠炎灌肠液进行灌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1.9%,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结肠炎灌肠液滴入治疗溃疡性直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等特点。该种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毛永萍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训练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产妇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56例产妇未行盆底康复训练为对照组,56例产妇行盆底康复训练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盆底肌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产妇手测肌力、电测肌电值、盆底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收缩持续时间)、盆底Ⅱ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收缩个数)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产妇手测肌力、电测肌电值、盆底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收缩持续时间)、盆底Ⅱ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收缩个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

    作者:游尊玲;李应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超声检查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了解超声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乳腺超声像学特征与血流变化情况。结果①超声影像特征:40例患者共检出肿块52个,良性32个,恶性20个,其中良性肿块患者强回声晕、微小钙化显示率依次为12.50%、21.88%,恶性肿块组分别为60.00%、75.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肿块血流分级:恶性肿块内部血流检出率为95.00%,良性肿块为56.2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③肿块内血流参数变化:良性肿块组RI、PSV、PI明显低于恶性肿块组(P<0.05),AT明显显著高于恶性肿块组(P<0.05)。结论超声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超声能为乳腺肿块良恶性判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熊军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观察经纤支镜分米波治疗对狭窄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经纤支镜分米波治疗对狭窄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4例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治疗的狭窄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将其按照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介入纤置镜分米波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效果。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均有一定改善,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变化,观察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狭窄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采用纤支镜分米波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和大自主通气量等肺通气功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洋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经皮微创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配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组患者Frankel脊髓功能评定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置入椎弓根钉固定技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车远方;顾绍飞;孙成瞰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水中待产优势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水中待产产妇的产程,产道裂伤,分娩疼痛及新生儿评分影响。方法自愿水中待产低危符合条件的孕妇60例为水中待产组,随机取同期阴道分娩足月单胎,头位,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产道裂伤,减轻疼痛效果及新生儿评分。结果水中待产产妇产程较对照组缩短(P<0.01),水中待产产妇无一例行会阴切开,对照组会阴切开率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中待产组下水后疼痛缓解率93.33%,两组新生儿平分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待产的优势体现在缩短产程,减轻疼痛,降低会阴侧切率。

    作者:蔡莉;吴庆荣;彭秀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纵折磨牙治疗修复的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纵折磨牙治疗修复的临床经验体会。方法选取22例条件适当的纵折磨牙,严密复位固定后进行相应的牙体牙髓治疗,全冠修复。结果除2例失访外,16例患者获得满意疗效,失败的4例主要是发生了牙周或根尖的炎症。结论严控适应证、可靠的复位固定、完善的牙体治疗和全冠修复是纵折磨牙保存成功的关键。

    作者:何晓丽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高血压鼻出血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鼻出血的临床表现,救治方法以及护理措施,总结其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治疗60例高血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根据60例高血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均治愈,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高血压鼻出血的患者与其他患者的病理不同,临床工作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症特点,严格按照医嘱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对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1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观察分析,对临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研究。结果经统计,11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之后,治愈81例(69.83%),好转28例(24.14%),无效7例(6.03%)。结论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术前充足的准备和预防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率的关键问题,而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控制则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立鹤;曹丹阳;鲁菲菲;杨立新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人本原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与分析人本原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成立专业小组对人本原理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讨论,然后结合本院护理人员实际工作情况,将人本原理应用于医院护理管理中,后观察临床应用情况,对比分析人本原理应用前后的效果和意义。结果人本原理应用前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低于人本原理应用后,人本原理应用前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可度也明显低于人本原理应用后。两组在护理满意度、护理工作认可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本原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使其积极热情的投身日常工作中去;并有利于充分利用护理资源,增强团队意识,从而改善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韩丽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参与该次研究治疗。对60例糖尿病患者应用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对家属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讲解,护理周期为8个月,8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60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明显改变,糖尿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与护理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用应用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糖尿病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靳贺杰;陈艳霞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白血病患者应用改良PICC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PICC护理在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要留置PICC的白血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PICC护理,观察组行改良PICC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35%(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结论对白血病患者实施改良PICC护理有利于提高置管安全性,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改香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TAPP及TEP术式腹腔镜股沟疝修补的临床分析及围手术期护理特点

    目的:分析我院94例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护理经验。方法按术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组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组,分析其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复发率等方面的区别,总结分析其护理特点。结果 TAPP组和TEP组在住院天数、经济费用及并发症、术后复发率等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疼痛例数较TEP组较低(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细节处理可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

    作者:朱军丽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进行非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术后VAS和SA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率、血压、VAS和SAS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心率、血压的恢复,降低术中疼痛及焦虑程度。

    作者:夏葳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460例,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两组。实验组为发生感染的患者110例,对照组为未发生感染的患者35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影响感染的因素,并分析护理的措施。结果手术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手术的性质,手术地点,手术温度等有关,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平均住院时间为(17.8±3.6)d,平均住院费用为(1.5±0.6)万元,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5±2.8)d,平均住院费用为(1.1±0.3)万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过程中,影响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主要有手术的性质,手术地点,手术温度等,因此加强这几方面的控制能够减少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

    作者:马晶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外科收治14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对其进行疾病观察及与护理干预方法。结果通过有效观察病情,采取积极救治手段和规范护理,15例保守治疗,125例进行手术治疗,13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2例休克死亡、1例严重感染死亡。3例因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转专科治疗。结论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创伤严重,大出血,全身情况复杂,严密观察病情和准确记录生命体征变化,短期控制出血,抗休克,尽快逆转患者严重的生理紊乱,以挽救患者生命,减少病死率。

    作者:刘晓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新生儿黄疸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9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不同干预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和病情缓解相关时间。结果干预后第3、5、7天研究组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胆红素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病情缓解相关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加强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并缩短黄疸消退和住院时间。

    作者:张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多发脑梗死后早期吞咽困难患者的评价及临床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对多发脑梗死患者的吞咽困难程度进行评价,探讨多发脑梗死后早期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某医院神经内科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入院治疗的100例多发脑梗死后早期吞咽困难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洼田氏吞咽能力检验及结合测定患者血氧饱和度,进行吞咽困难程度评价;随机分组行对比研究,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性的治疗、护理措施,而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直接训练、间接训练及心理护理,恢复吞咽功能。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吞咽困难分级与对照组行双侧检验,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4.00%,而对照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48.0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多发脑梗死患者的吞咽困难程度进行合理地评价,加强临床护理强度,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效果,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刘淑芳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采取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拔除胃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拔除胃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采取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值得推荐。

    作者:邸杰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护理方法

    目的:研究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围手术期精心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临床并发症。结果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措施,以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临床并发症情况。

    作者:徐洪宇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危重患者的护理

    目的:研究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我院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危重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其中100例患者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100例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积极给予细心防治和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满意度高达99%、98%,患者住院时间为(15.4±4.8)d,医院感染率为0%;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满意度为88%、89%,患者住院时间为(22.6±4.5)d,医院感染率为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尤其需要重视护理及医院感染的防治,对患者康复起到重要意义。

    作者:胡纪英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住院网瘾青少年行护理干预对心理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住院网瘾青少年实施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网瘾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的行为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经护理后的心理不良情绪评分的差异性。结果护理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住院网瘾青少年实施行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促使其快速的接受治疗,从而戒除网瘾。

    作者:侯素花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肺癌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预防措施及临床护理

    目的:分析探讨肺癌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预防措施及有效的临床护理策略,以减少患者痛苦,增强该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60例,行肺切除术后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并根据具体情况对患者实施相应的预防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的措施及临床护理,并统计该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本次预防措施及临床护理的有效率。结果本组肺癌患者60例经过围术期的护理及术前预防,术后治愈58例,支气管胸膜瘘发生2例,给予二次手术处理及相应护理后痊愈,总治愈率100%。结论对肺癌患者进行相应的术前预防及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预防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如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本次实践表明,所实施的护理措施安全有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提高了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闫慧娇;韩靓靓;王洪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114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脑出血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种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rthel指数、并发症概率、平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评分、患者满意度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降低并发症概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临床护理路径值得在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推广。。

    作者:杨平;仲美玲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麻醉护理配合,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2.00%,对照组为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麻醉护理配合,可提高手术质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减少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作者:佘络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宫颈癌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宫颈癌采取的护理对策,为宫颈癌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宫颈癌患者,实施入院时护理,化疗前护理,化疗中护理,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本组68例宫颈癌患者,经过各期护理和及心理护理,有效5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0.88%。结论积极细致的护理对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联合化疗的患者的康复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优质的护理可以辅助治疗达到更优疗效。

    作者:许大雪;李晓红;陆艳红;许丹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在临床对于剖宫产术产妇在术后实施舒适护理的相关护理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治疗需要使用剖宫产术实施治疗的产妇100例,将所有的产妇按照在术后的护理手段不同将产妇分为常规组以及舒适组。常规组产妇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舒适组产妇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实施护理。结果两组产妇在实施护理完成后,舒适组产妇在护理的效果方面以及产妇在手术完成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产妇的满意程度方面,均能够显著的优于常规组产妇,在本次研究中所有的差异均为显著性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剖宫产术产妇在术后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对于产妇实施舒适护理的形式能够较好的对于产妇进行护理,效果较好,在临床对于产妇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颜明华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和喜炎平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分析其影响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有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104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喜炎平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有效率和不良情况的发生率。结果用药后的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2.31%)显然高于对照组的患儿(65.3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儿用药后不良情况的发生概率(5.77%)显然低于对照组(32.6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巴韦林和喜炎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优越,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芬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病毒唑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0%,其治愈共3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0%,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治疗效果为治愈20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143,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朱效凤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分析益心舒胶囊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片临床治疗心绞痛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益心舒胶囊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片在临床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22例。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随机的将80例患者分为2组,即为甲乙组,甲乙组各为40例。甲组进行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乙组进行益心舒胶囊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结果经过1个月(30 d)的治疗后,乙组患者进行的益心舒胶囊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疗效优于甲组进行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甲组的病患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发病率高于乙组病患发病率。结论采用益心舒胶囊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片在临床治疗心绞痛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病患不良反应的发病率。

    作者:及跃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医院中药饮片的贮藏和适宜养护技术探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绿色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在看病时选择到中医院去看病诊治,主要是看中的是中药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再者是中医药对于一些西医束手无策的疾病,如亚健康、养生保健、颈椎病等一些疾病,西医没有好的办法,而中医利用中医药的独特优势,通过辩证诊治对上述疾病进行科学的诊断,再配合中药的治疗,对于上述疾病的治疗有独到的疗效。在中医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除了大夫的正确诊断外,起主要治疗作用的就是中药,所以近些年来中药在各个医院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医院中药用量的增多,中药的贮藏和养护也显得越来越重要[1-3]。笔者一直在医院从事中药饮片的贮藏和养护工作,把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方法和好的经验进行总结,供大家参考。

    作者:周玉杰;王菁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推拿配合针灸治疗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推拿配合针灸治疗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所收治的128例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针灸基础上加以推拿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7.5%(56/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1%(41/6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88%(62/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52/6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推拿配合针灸治疗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林茹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中医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随机选取50例采用中医针灸配合手法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50例给予常规药物方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其治疗效果并进行记录同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在治愈率方面,观察组治愈率为60%,而对照组的治愈率为20%。而在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4%。在这两项的比较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常规药物治疗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明显减轻患者所受痛苦,改善其临床病症,增加其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光豪;李长慧;王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针灸辅以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6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灸辅以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所收治的12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性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以针灸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辅以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偏瘫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继权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心先安联合氨茶碱治疗COPD合并心力衰竭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心先安及氨茶碱联合对COPD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42例中重度COPD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心先安组、氨茶碱组及联合治疗组,三组基础治疗相同。分别使用心先安、氨茶碱、心先安联合氨茶碱同时治疗,疗程7d。观察患者喘息症状、肺部听诊哮鸣音情况和肺功能大呼气流量(PEF)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症状改善、肺部听诊哮鸣音减少率、PEF改善率心先安及氨茶碱联合组均优于心先安或氨茶碱组。结论心先安及氨茶碱联合使用疗效增加,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在COPD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中应用较为安全。

    作者:李庆玲;任光明;周向辉;周辛灿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社区高血压防治中健康教育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防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我社区的8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并对比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饮食行为、高血压并发症及其疾病认知水平等情况。结果对社区的86例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之后,在以上各项观察指标上与干预前相比都要显著改善,干预前后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生活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干预措施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对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75例,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运动能力(Fegl-Mevyer评分)、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患者护理干预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72.97%,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早期采取全面的康复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及日常活动及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显著改善,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可应用性高,值得推广采纳。

    作者:曾君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滨州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卵巢良性囊肿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对比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手术费用。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手术费用分别为(69±13.5)min、(30±5)mL、(3.5±1.5)d、(23.5±0.5)h、(7832±1245)元;(53±15.5)min、(69±28)mL、(6.5±1.5)d、(28.5±1.5)h、(5025±54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腹腔镜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优点为手术出血量少,术后患者恢复快,缺点为手术费用高。

    作者:孙安珍;宋晓花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小儿肺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麻杏石甘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姝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偏头痛应用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研究尼美舒利分散片与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的66例偏头痛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两组均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加用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偏头痛患者,给予盐酸氟桂利嗪与尼美舒利分散片的治疗方案,效果显著。

    作者:祝孔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负压对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负压对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超声检查79位甲状腺结节患者,共87个甲状腺结节。所有结节均得到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在87个结节的穿刺过程中,采用目前常用的两种的穿刺方法进行分组,第一种无负压穿刺方法共41个结节,第二种有负压穿刺方法共46个结节。对照分析87个甲状腺结节细胞学及病理学结果,得出穿刺细胞学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比较两种穿刺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87个甲状腺结节中,32个为恶性结节,55个为良性结节。无负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3.3%、88.5%、90.2%。负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8.2%、89.6%、89.1%。经各项比较P均>0.05,统计学无差异。结论两种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方法,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经比较,P均>0.05,统计学无差异。

    作者:谷丽萍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CU)病患存在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问题应采取的科学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72例ICU病患,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均为36例。对常规组病患实施常规性护理,对干预组病患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病患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明显比常规组病患要低,而满意度相对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病患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有效降低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其身体健康提供全面保障。

    作者:李玉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对输注甘露醇患者静脉留置针应用的影响

    目的:总结输注甘露醇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输注甘露醇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留置时间、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延长(P<0.05),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可大限度地发挥静脉留置针的优点,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作者:姚丹;施玲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基于药品的不良反应探讨如何加强医院药物管理

    目的: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加强医院药物管理的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180例,对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原因、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导致不良反应的药品中,抗生素68例(37.8%),干扰素43例(23.9%),抗感冒药物37例(20.6%);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皮疹、呕吐、恶心、头昏等。结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特点进行分析,能对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进行有效指导,从而让临床疗效提高,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张敬华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干预效果分析。方法于2013年7月~9月期间调查168名医务人员,观察手卫生执行情况,考核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2013年10月~12月完成调查问卷320份,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同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对比实施干预措施前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结果干预后医师手卫生知识掌握率较干预前提高47.9%,护士手卫生知识掌握率较干预前提高39.9%,干预后医师手卫生依从率较干预前提高32.2%,护士干预后手卫生依从率较干预前提高14.6%(P<0.05)。结论重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予以综合干预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各项管理措施,可显著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作者:高淑凤;兰朋霞;张红;张冬杰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浅谈品管圈在感染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中的应用

    医院感染是当代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医院感染科的感染更是重中之重。如何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各医院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本科室自2014年5月至2014年9月,开展了名为“洗刷刷”的品管圈活动,通过对活动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了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分析感染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管理问题。

    作者:段红杰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分析管理理念对医疗质量管理品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管理理念对医疗质量管理品质的影响。方法对于目前医疗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使用管理理念的影响情况进行实际的分析,并探讨如何找出一种较为完善的管理理念。结果树立起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人性管理、注重质量以及提升整体医疗水平的管理理念对于医疗质量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结论在实际的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着重的注意到关于以患者为中心、人性管理、注重质量以及提升整体医疗水平的相关管理理念。

    作者:刘兆明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外科治疗技术进展

    前列腺电切术(TURP)被公认为治疗前列腺治疗的金标准,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有新的腔内治疗前列腺增生技术出现,以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和激光治疗为代表的新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前列腺增生新治疗技术进展进行总结。

    作者:刘理涛;刘国雄;乔西民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与胰岛素抵抗相关脂肪细胞分泌因子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的肥胖、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目前肥胖是已知胰岛素抵抗的重要相关因素,脂肪具有内分泌功能,已知一些脂肪细胞分泌因子与胰岛素抵抗具有密切关系,本文从脂肪细胞分泌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胰岛素抵抗提供依据。

    作者:张顺贞;照日格图;卞瑶;张黎;王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磷酸肌酸钠对阿霉素所致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阿霉素(adriamycin,ADR)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抗肿瘤治疗中,属于广谱高效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对多种常见肿瘤均有确切的治疗作用,对各种生长周期的肿瘤细胞均有杀灭作用,但其不良反应也制约的该药的临床使用,尤其是对心脏毒性,阿霉素与心肌组织的亲和力明显高于其他组织,故其对心肌细胞具有严重的心脏毒性并呈剂量依赖性,多出现于长期使用阿霉素者,这种慢性毒性作用主要是与阿霉素在体内累积剂量有关,导致扩张性心肌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严重者导致心源性猝死,以上不良反应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预后很差。磷酸肌酸是人体所有细胞代谢期间重要的能量供应源,临床上将磷酸肌酸作为心肌保护剂,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磷酸肌酸分子中所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可以为心肌细胞提供能量,防止其产生氧自由基。心肌细胞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是由相邻心肌细胞膜之间的连接蛋间低电阻通道,决定了心肌细胞间电传导和传导速度。组成心室心肌细胞间隙连接通道主要由连接蛋白43(conexin 43)构成的,连接蛋白43是心室缝隙连接的主要构成成分,是心脏中表达丰富的连接蛋白,其分布及功能的改变对于缝隙连接的活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1]。本研究通过观察外源性磷酸肌酸钠阿霉素所致的大鼠心肌连接蛋白43的保护作用,分析其可能的保护机制。

    作者:张丽丽;李大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磺苄西林钠原料中的杂质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磺苄西林钠原料中的杂质分析。方法色谱柱选择Acqiuty UPLC BEH C18,流动相则选择10 mmol/L乙酸铵溶液-甲醇,采集质谱数据则利用电喷雾电离源负离子模式来完成。结果通过分析得到磺苄西林、磺苄西林杂质的色谱图和液相色谱图相对应的质谱图,总结分析谱图,对磺苄西林样品中的未知杂质结构进行推测,分别为磺苄西林噻唑酸和磺苄西林噻唑酸甲酯化产物。结论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磺苄西林钠原料中的杂质分析,具有较高的专属性和灵敏性,而且快速,对生产磺苄西林钠和控制其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薛丹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例报道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spinal cord,SCD)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本病的发生与维生素B12缺乏密切相关。维生素B12是核蛋白合成及髓鞘形成必需的辅酶,其缺乏引起髓鞘合成障碍导致神经病变。维生素B12还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其缺乏常引起恶性贫血。维生素B12摄取、吸收、结合与转运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项障碍均可引起维生素B12缺乏。该疾病在我国散发,临床少见,疾病诊治难度大,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治愈本病关键[1-5]。如在发病后3个月内积极治疗可完全恢复。症状好转多在治疗后6个月~1年内,如轴突已发生破坏,预后较差,可致死亡。

    作者:吴慧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原发性下颌骨中央性鳞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原发性中央性颌骨鳞癌(primary cent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jaw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颌骨内肿瘤,目前病例报告较少,因而该疾病的流行病学、治疗方式、预后仍不清楚。本文报道1例下颌骨原发性中央性鳞癌患者,并结合文献资料,对其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和治疗等进行讨论。

    作者:周静艳;邹建明;季炼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成功保守治疗长期抗凝治疗后黄体破裂大出血1例

    黄体破裂发病后可不同程度的腹腔内出血,二尖瓣置换术后的患者因长期服用抗凝剂可诱发和加重出血,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常需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成功案例少见。2013年7月本院成功保守治疗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卵巢黄体破裂患者,现将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王超萍;钱志红 刊期: 2015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