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结扎结合宫腔填纱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在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实施治疗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选取80例,依照不同处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子宫动脉结扎处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子宫动脉结扎结合宫腔填纱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处理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处理总有效率显著偏高,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处理中,应用子宫动脉结扎结合宫腔填纱处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应答不佳序贯替比夫定(LDT)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辽阳市传染病医院2010年7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19例HBeAg阳性CHB治疗24周应用干扰素应答不佳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9例)给予联合ADV 10毫克/次;治疗组(60例)给予转换LDT 600mg/次。二者均为1次/天,睡前服用。疗程均为48周。比较2组ALT复常率、HBVDNA检测不到率、HBeAg转阴率和血清学转换率。并观察用药期间的安全情况。结果治疗组第24周和第48周时AL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48周时ALT复常率明显优于第24周时(P<0.01)。治疗48周时治疗组HBVDNA检测不到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HBeAg阴转率与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119例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替比夫定在聚乙二醇α-2a应答不佳序贯治疗时疗效显著且较为安全。
作者:任姣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评价对滴虫性阴道炎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2011年~2014年期间的100例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分别为其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92例患者治愈,8例好转。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滴虫性阴道炎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何贞;陈玉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颈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原发性颈淋巴结结核患者6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次60例患者中15例患者经细针穿刺针吸活检方法对病症进行确诊,45例患者均经手术切除病理检查确诊。本次共53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并于术后行半年抗结核治疗,剩余患者行1年抗结核治疗。对患者治疗后行1年以上随访,未见颈淋巴结复发。结论原发性颈淋巴结结核患者主要诊疗方法是细针穿刺针吸活检及切除病理诊断,同时,对确诊患者及时行抗结核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宛洋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探讨消痛散结片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6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消痛散结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结论消痛散结片治疗甲状腺结节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
作者:杨宇航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研究总结健康教育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压控制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划为两组,对照组3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不同护理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控制、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率以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比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有利于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作者:魏晓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考察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病特点。方法对50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重在调查其性别、年龄、骨折致伤原因、骨折分型以及合并神经损伤的分级情况等。结果近10年内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发生趋势比较平稳,男女性别比为1∶0.8,31~40岁年龄范围为病例高峰,之后随着年龄增加患病数量呈下降趋势,致伤原因以高处坠落为主,骨折分型主要以单节段骨折为主,ASIA分级以B级为主。结论深入调查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病特点是提高其防治水平的重要途径。
作者:饶放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究几种常见有毒中药不同炮制方法对有毒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蒸制、清炒、酒炙和醋炙这四种炮制方法对雷公藤、川乌以及麻黄三种常见的有毒中药进行炮制,并测定其不同炮制品的有毒成分生物碱的含量,比较该三种炮制方法对其有毒成分生物碱含量影响。结果雷公藤的各炮制品的生物碱的含量从高到低:醋炙>酒制>清炒>蒸制;川乌的各炮制品的生物碱的含量从高到低:醋炙>清炒>酒制>蒸制;麻黄的各炮制品的生物碱的含量从高到低:清炒>醋炙>酒制>蒸制。雷公藤及川乌:与生品的生物碱含量比较,醋炙炮制品的生物碱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炮制品的生物碱含量均有明显差异(P<0.05);麻黄:与生品的生物碱含量比较,三种炮制品的生物碱含量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蒸制炮制在降低药物的毒性效果优于清炒炮制法、酒炙炮制法及醋炙炮制法。
作者:陈敬苏;薛薇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以免临床误诊及漏诊。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病历研究方法,对2014年误诊的9例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病初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慢性胃炎、贫血、低血糖等,患者后诊断为:2例为空泡蝶鞍并腺垂体功能减退症,7例为席汉氏综合征。结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容易被误诊,因此诊断时要详细了解患者病史,以免误诊及漏诊。
作者:杨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血清胱抑素C的检测价值。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40例,其中12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Ⅰ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Ⅱ组,并随机选取同时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11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的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及尿素氮等指标,并分析Ⅱ组三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及尿素氮等指标水平均高于健康者,且Ⅱ组患三项指标水平均高于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三项指标以血清胱抑素C的阳性检出率高,与其他两项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可作为反映患者肾功能损伤的理想指标,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临床价值。
作者:陈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研究探讨低功率超声空化治疗肝癌前后超声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低功率超声空化治疗的肝癌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晚期肝癌,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超声血管造影和多螺旋CT增强扫描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检查结果变化情况,以增强CT扫描的结果作为依据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采用超声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与增强CT扫描的影像学征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经增强CT扫描可见,治疗后部分缓解18例,稳定16例,进展2例,影像学图像上可见,肿瘤病灶内有低回声区出现,且经增强扫描,病灶的增强程度、范围显著缩小。采用超声血管造影检查,则可见治疗前的肿块呈中央性弥漫性增强,病灶血供丰富,治疗后肿块虽然仍有弥漫性增强的表现,但是造影后显示充盈缺损区的范围显著扩大,血供下降。结论肝癌患者在行低功率超声空化治疗前后,可以选择超声血管造影的方法对患者治疗区域的微循环情况进行分析,对肿瘤的血供情况进行评价,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作者:陈艳春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术后予以围术期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月经恢复正常比率、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率及护理满意率均优越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行围术期护理可以使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肿瘤复发率,临床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李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研究踝关节骨折患者运用后踝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诊治的220例单侧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2例患者实施单纯手法复位,观察组的118例患者实施后踝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在12~16个月,平均为13个月;X线片显示两组患者骨折均愈合,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在8~12周,平均为10周;对照组患者为10~14周,平均为12周;后一次随访,观察组患者的Philli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后踝固定治疗的临床功能恢复较快,选择正确的固定方法以及准确判断骨折类型有助于提升复位质量及远期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泽宇 刊期: 2015年第36期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护理水平也提高越来越快。现阶段,糖尿病与高血压合并的发生率正在老年群体当中迅速提升,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要对老年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合并患者予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下面我们来认真探讨一下关于目前对其护理的新进展。
作者:郭文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乳腺小管癌16例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分析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6例乳腺小管癌患者,所有患者经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重新确诊,都选择抗体ER、PR、C-erbB-2、CK5/6、S-100及P63进行免疫组化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研究。结果在16例乳腺小管癌中,有13例伴有低级别导管原位癌,免疫组化显示,小管癌部分ER、PR均阳性,C-erbB-2阴性,CK5/6、S-100及P63均阴性。结论乳腺小管癌有特殊的镜下特征,容易误诊,诊断中免疫组化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阿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甲状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治疗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4%)显著高于对照组(82%),复发率(4%)显著低于对照组(1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安全性高,复发率低,且不会对喉返神经功能造成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光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近年来,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的代表性特征就是患者的血糖都偏高,高血糖对患者身体的伤害很大,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疾病,患者一旦患上此病,完全治愈的概率非常小,很有可能引发别的并发症。因此,探索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探究几种新型护理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总结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
作者:史凤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单独用阿司匹林实施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强化抗血小板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改善情况、心肌梗死发生率等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增加疗效。
作者:许宝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经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产后出血患者5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止血方法行止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止血效果进行对比。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 h后出血量和平均总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子宫压迫缝合术应用于产后出血患者治疗中,其能够达到有效止血目的,对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及促进患者产后快速康复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卢晓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针对精神分裂症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当中,对患者分别行以阿立哌唑以及利培酮治疗所具备的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探究,并总结其是否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200例,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1组和2组两组,对1组患者行以阿立哌唑治疗,对2组患者则行以利培酮治疗,分析患者的PANSS值(阳性阴性症状量表)、WAISRC值(韦氏成人智力表)以及认知功能(CMS量表)等。结果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基本相似,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异,P>0.05,但是在智力和认知功能上,2组的患者效果更佳理想,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当中,对患者以阿立哌唑的效果比起利培酮的效果来说更加理想,能够很好地缓解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提升患者总体智力水平等。
作者:商月骄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