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目的:探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医学试验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腹外疝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疝修补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指标,以及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术后情况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试验结果可知,腹外疝患者接受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辉;张旭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比研究专科护理在脑瘫患儿跟腱延长术后恢复步行能力的重要作用。方法将48例入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护理组进行一般的康复护理;专科护理组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师除一般常规护理外进行脑瘫患儿的专科护理,包括Bobath疗法,肌肉牵伸技术,矫形器使用,肌力训练,关节松动的指导应用。结果专科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阳性率比较:χ2=13.5,P<0.05,专科护理组独立行走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专科护理对脑瘫患儿跟腱延长术后恢复独立步行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唐福爱;贺树凤;高广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对处于分娩期高龄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间收入院的214例实施自然分娩的高龄产妇,将其分为两组,其中106例为常规护理组,108例为心理干预组。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关于疼痛程度方面,心理干预组产妇明显比常规护理组产妇耐受疼痛的程度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并发症方面,心理干预组患者明显比常规护理组的发生率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产后抑郁和焦虑进行评分时得出,心理干预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显著的缓解产妇的疼痛程度以及不良情绪,降低患者产后出现抑郁及并发症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黄朝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加达立通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给予泮托拉唑加达立通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加莫沙必利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后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观察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86.7%,优于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泮托拉唑加达立通颗粒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健;李秀华;杨华;王雪燕;杨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DNA注射液)联合甘草酸二铵胶囊(甘利欣)对人血白蛋白(HS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HSA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并随机分为DNA注射液联合甘利欣组、甘利欣组、秋水仙碱组、模型组和对照组5组。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值(A/G),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层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fnⅣ型胶原(Ⅳ-C)的含量,化学法测定肝脏羟脯氨酸(HyP)的含量。光镜观察肝细胞结构和肝纤维化程度。结果 DNA注射液联合甘利欣能明显降低HSA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ALT,AST活性(P<0.05,P<0.01),提高Alb、TP含量及A/G比值(P<0.05,P<0.01),降低血清LN、HA、Ⅳ-C含量(P<0.05,P<0.01)。DNA注射液联合甘利欣能使大鼠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假小叶结构显著减少。结论 DNA注射液联合甘利欣方可抑制HS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和发展,改善肝功能。
作者:于首元;于兆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1例患者,给予患者急诊手术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所选取的31例患者中,其中27例患者接受十二指肠球与全胃切除加胃体窦部切除术治疗,出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且患者临床病症消失;4例患者接受单纯结扎术,患者出血不止,术后3d治疗无效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87.1%。结论采取急诊手术对急性对急性胃出血患者实施治疗,临床治疗效果确切,且方便有效,具有广泛的实用性,治疗经济实惠,可广泛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
作者:林旭;高佩刚;李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调查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在青年学生中的发病率,主要临床症状及患者对TMD的防治意识如何。方法随机选取大学在校学生560人,年龄17~20岁,均作问卷调查及临床口腔科颞下颌关节检查,对症状典型的患者记录了门诊病史。结果28.57%的受试者有TMD的明显症状和阳性体征,典型症状为关节及关节周围肌肉疼痛、开闭口运动过程中有“卡”“卡”弹响音。160例患者中仅有16例曾采取过积极治疗,但疗效不佳。结论 TMD在青年学生中发病率(28.57%)有增高趋势,病变关节主要处于功能紊乱期或结构紊乱期,绝大多数患者缺乏防治意识,口腔工作者应予以足够重视。
作者:逄丹;王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局麻下行小切口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护理办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68例局麻下行小切口修补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护理组患者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局麻下行小切口修补腹股沟疝患者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护患关系明显改善。
作者:贺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临床面对盆腔炎患者时,给予其实施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近期内收治的140例盆腔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组68例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在A组患者治疗的治疗基础上给予B组72例患者增加实施中药的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6.47%(P<0.05)。结论临床对盆腔炎患者实施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段美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1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1.1锐器伤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护士经常直接接触开放性伤口、血液、体液,锐利器械(如:针、刀、剪、钩)的使用较多,极易损伤自己和他人,使患者血液溅到眼睛,污染皮肤、黏膜,可经血液传播多种疾病,常见可怕的是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它们通过血液一次性即可感染,资料证明,针刺伤感染概率高,达80%。
作者:林红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使用盐酸胺碘酮(AD)对于治疗慢性的房颤患者小的维持剂量,并分析血药浓度的变化对疾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住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的房颤患者50例,在所有患者给药前全部接受心电图(ECG)检查、检测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同时做胸片和肝肾功能的检查等,经过常规的抗凝治疗之后同时给予一定量的盐酸胺碘酮进行复律,确保维持患者的窦性心律后逐渐减至小的维持量(50~100 mg/d);使用RP-HPLC方法定期的检测患者的血清AD以及去乙基的胺碘酮(DAE)的浓度,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品的不良反应等。结果使用AD剂量在5~100 mg/d来维持3、6和12个月,患者的慢性房颤窦性维持率则分别达到了85.1%、92.0%、83.1%;但是患者的血清AD以及DEA的浓度发生较大范围的波动,而且血清的AD以及DEA的浓度之和变化较小。结论采用AD来治疗慢性的房颤小的维持量确定为50~100 mg/d,且经过长期的口服没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另外,通过测量血清的AD和DEA浓度之和有能够作为血药有效浓度监测的指标。
作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食管反流病患者,根据GERD蒙特利尔的标准、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等,将年龄≥60岁的GERD患者64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片和奥美拉唑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治疗4、8周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对照组4周后治疗有效率69%,8周后治疗有效率78.1%。观察组4周后治疗有效率91%,8周后治疗有效率94%,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在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药物治疗过程中,健康教育能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贾淑珍;郭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探讨其预防对策。方法通过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及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增强了法制观念,增加了护士的责任心和护理技术水平。结论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对护理不安全隐患预防措施的落实,使护理安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满意、放心的护理服务。
作者:郭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化瘀利水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此基础上加用化瘀利水汤。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瘀利水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单金平;杨国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注射室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门诊部2011年12月至2013年2月在注射室400例静脉注射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注射前后的正常心率和血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满足患者注射过程中的身心要求,提高满意率。
作者:丁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观察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细胞(Ectopic endometrial cells of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EE)后芳香化酶及芳香化酶转录刺激因子-类固醇源性因子(SF-1)的表达情况,探讨来曲唑作为芳香化酶抑制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作用。方法以0、0.1、1、10、100 nmol/L浓度的来曲唑对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者的在位内膜细胞(EE)分别进行刺激。72 h后采用RT-PCR法从核酸水平检测Aromatase和SF-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来曲唑均可明显抑制细胞内Aromatasem RNA及SF-1mRNA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对内异症在位内膜细胞具有明显抑制EE细胞内芳香化酶及其转录调节因子SF-1的与mRNA表达。
作者:庞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提高住院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用药合理性。对我院药师开展住院患者药学服务的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为住院患者开展药学服务,既促进了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又发挥了医院药师的作用。
作者:王欢;龙远华;刘同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1甲状腺疾病的中医古籍研究中医古籍文献是中国医药卫生和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中医学术保存和传承的载体,对包括医疗、科研、教学在内的当代中医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甲状腺肿、腺瘤、甲状腺癌等多种病变,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常见疾病。
作者:周柯鑫;汪唐顺;陈晓恒;安松林;高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某三级综合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应用。方法统计该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国家基本药物使用品种及销售金额,分析其品种配备率,价格构成情况。结果该院国家基本药物品种配备率64.50%,使用金额比例12.67%,单价小于50元的基本药物使用金额构成比为87.04%。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在三级综合医院临床使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黄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务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的病死率,而且使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大大增加,因此预防感染是全球性有关医院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强管理,有效地预防感染的发生。
作者:郭丽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