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娥
目的:探讨细致化护理管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细致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妊娠期糖尿病、会阴裂伤、产后出血、子痫、先兆子痫、胎盘早剥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低体重儿、窒息或死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细致化护理管理在妊娠高血压的治疗上具有明显优势,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化母婴结局。
作者:施围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合作学习在普外科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度和2012年度在普外科护理见习的70名护生为样本,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名,研究组采用合作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探讨两组在普外科护理见习中的教学效果。结果采用合作教学法的研究组得分高于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合作学习法对于普外科护理见习教学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对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重要性。方法选择同期内需手术治疗的老年骨科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施行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强化围术期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就诊时、术前1 d和术后第3天的焦虑量表( HAMA)与抑郁量表( HAMD)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及出院前1 d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HAMA评分和HAMD评分、PSQI指数及临床护理满意率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骨科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应加强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及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
作者:刘巧兰;何冰;陈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调强放射治疗(IMRT)与常规放射治疗(CRT)两种不同放射治疗方案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88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期间出现的口干、张口困难、吞咽困难、皮肤和黏膜反应等急性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88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治疗计划,IMRT与CRT相比急性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治疗技术的应用能够减轻患者治疗中的急性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金淑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叶切除手术肝胆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干预前后采用SAS、SDS和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和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出院前观察组患者SAS、SDS得分及生活质量各项得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实施肝叶切除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患者在围手术期按照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
作者:赵海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总结预防和减少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发生率的围术期护理体会。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5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LEDVT发生率、高危因素及护理效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无死亡。其中,13例发生LEDVT,发生率仅为4.26%,经早期发现和处理后,痊愈出院。在妇科盆腔手术围术期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可降低LEDVT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敏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在四肢长骨骨折患者中行健康教育对其并发症与满意度的影响,并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为29.4%,对照组患者为7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非常满意率为73.5%,对照组为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在行传统护理干预时,给予必要的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宋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护理后SAS、SD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下降,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实验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干预,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永莲;陈宗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全程式健康教育处方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式健康教育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胃癌手术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手术患者引入全程式健康教育处方,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晓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立芬;巩林霞;丛文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医护沟通对减少手术室患者术前紧张度及控制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手术的患者1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医护沟通、护患沟通的整体护理。结果采用整体性护理进行干预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将医护沟通、护患沟通融合在“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过程中的整体护理,可以明显缓解手术患者的术前紧张度及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同时也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观念及人性化的关怀,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胡卓卓;廖小萍;谢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洁净手术室数字化设备的细菌污染状况,拟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方法2014年3月选取我院10间手术间共20个单位的数字化设备(包括电脑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条码扫描及打印机)表面进行细菌分布情况及种类监测,4月采取新的防控措施后再次对该设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3月份共检出44份阳性标本,4月共检出8份阳性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月检测出病原微生物菌19株,4月未检测到各类病原微生物,实施新防控措施前后差异显著。结论洁净手术室内不同区域数字化设备存在不同差异的细菌污染,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污染状况。
作者:林志敏;章明阳;马颖;杨维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健康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11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健康教育、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社会支持等进行健康干预。在干预前与干预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测量,并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总健康状况、总生存质量、心理领域、生理领域干预前与干预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总健康状况、生理及心理领域在干预后之间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干预前与干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康复训练、心理和社会支持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存在质量。
作者:冯国琴;田兔红;崔雪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直肠癌Miles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2年2月在本科接受治疗的直肠癌miles术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两组的疼痛情况、心理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 P<0.05),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心理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在减轻直肠癌miles术患者术后疼痛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心理舒适度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彩霞;余丽丽;杨金芝;施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总结19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根据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分3期护理:兴奋期、共济失调期和昏迷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同时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19例酒精中毒患者均痊愈出院。护理期间无坠床或摔伤,无1例出现并发症。实施3期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吴淑芳;赵彩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救程序化管理在呼吸科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0例咯血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咯血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接收时间、检查时间、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病情稳定时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业务水平、服务态度、病情解释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程序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呼吸科的急救效率,改善护理满意度。
作者:葛吉徽;杨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高位截瘫骶尾部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救治的高位截瘫患者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高位截瘫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高位截瘫患者的常规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压疮的例数、Norton评分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Norton评分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预见性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上报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际发生压疮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高位截瘫骶尾部压疮的发生。
作者:傅金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采用重点护理指导预防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前列腺增生手术的患者采用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的办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减少术后膀胱痉挛,提高患者舒适度进行重点护理指导,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膀胱痉挛情况、疼痛评分、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等自护能力高于对照组,膀胱痉挛程度小于对照组,痉挛评分低于对照组,痉挛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疼痛评分少于对照组,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方面的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点护理指导有利于减少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程度,降低疼痛,提高术后舒适度。
作者:张娟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自我管理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取规范化的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药物知识评分、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的自评依从性评分以及护士对其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药物知识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增加(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护士评价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均P<0.05),观察组护士评价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的健康教育比较,规范化的自我管理教育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了解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李桂容;王嘉川;田华;武静;谢里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多模式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CPM康复训练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实施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第2天应用CPM功能练习。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镇痛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多模式镇痛的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术后的第3、5、7、14天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的护理能够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CPM练习患者疼痛。
作者:李静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糖尿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髋部骨折患者126例,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将2013年1~12月6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1~12月6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骨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于入院时、第7天、第14天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Glu、PT、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第7、14天DVT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第14天Glu、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老年糖尿病髋部骨折下肢DVT的形成。
作者:高秀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