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合作学习在普外科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张兰

关键词:合作学习, 普外科, 护理见习
摘要:目的:探讨合作学习在普外科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度和2012年度在普外科护理见习的70名护生为样本,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名,研究组采用合作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探讨两组在普外科护理见习中的教学效果。结果采用合作教学法的研究组得分高于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合作学习法对于普外科护理见习教学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并发症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在四肢长骨骨折患者中行健康教育对其并发症与满意度的影响,并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为29.4%,对照组患者为7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非常满意率为73.5%,对照组为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在行传统护理干预时,给予必要的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宋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柔性管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的6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的300例产妇在护理管理中实施了常规护理管理措施为对照组,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的300例产妇在护理管理中实施了柔性管理措施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士的差错率、护士投诉率及护理质量评分指标,并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士差错率、护士投诉率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医护态度、医护水平、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实施柔性管理有利于降低护理人员的差错率和护理人员的投诉率,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护理质量的评分,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和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

    作者:张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持续健康指导对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的作用

    目的:探讨持续健康指导对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两组冠心病患者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再给予持续健康指导方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模式的健康指导后,其自我管理能力与健康行为均有所好转。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能够控制体重、低盐饮食、低脂饮食、规律睡眠、戒烟、限酒、运动锻炼的比率均显著提高(均P<0.05);体力限制、情绪控制、症状、社会限制、总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持续健康指导对于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的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井蕾;魏丽芹;王爱英;刘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分析并评价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白蛋白含量和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蛋白含量略增高,而对照组含量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体重下降少,对照组体重下降较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率26.83%,并发症发生率31.71%,而对照组感染率高达56.10%,并发症发生率70.7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anson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治疗前后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明显。结论由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保证患者营养需求,有效缓解胰腺长期高代谢压力,降低感染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安全可靠无伤害,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孟云;张霞;王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细致化护理管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细致化护理管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细致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妊娠期糖尿病、会阴裂伤、产后出血、子痫、先兆子痫、胎盘早剥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低体重儿、窒息或死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细致化护理管理在妊娠高血压的治疗上具有明显优势,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化母婴结局。

    作者:施围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合作学习在普外科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合作学习在普外科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度和2012年度在普外科护理见习的70名护生为样本,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名,研究组采用合作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探讨两组在普外科护理见习中的教学效果。结果采用合作教学法的研究组得分高于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合作学习法对于普外科护理见习教学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技术能力的培养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护士实施技术能力培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采用专业理论及技术能力两个方面的培训,并反复强化练习,每月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培训后学员对ICU监护理论知识、护理技术操作和常用仪器使用等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培训前(均P<0.05)。结论通过技能培训后的护士可以增强急救意识,增强临床对疾病的判断能力,既能使患者得到全面、细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又能提高护士技术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保证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

    作者:梁引弟;马活莉;梁庆标;张保红;赵妹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直肠癌 Miles 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直肠癌Miles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2年2月在本科接受治疗的直肠癌miles术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两组的疼痛情况、心理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 P<0.05),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心理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在减轻直肠癌miles术患者术后疼痛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心理舒适度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彩霞;余丽丽;杨金芝;施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在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在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全麻下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将全麻苏醒期躁动的诱发因素作为根据,采用针对性和预防性的护理方法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躁动程度、血压指标以及苏醒期心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苏醒期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3个指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的有6例,发生率14.29%,对照组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的有10例,发生率2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和预防性的护理方式针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进行护理,能够使麻醉苏醒期患者出现躁动的程度和发生率得到明显降低,对患者病情的康复十分有利,同时还可以使术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作者:韩艳芳;张梓童;邓亚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胆总管探查术后 T型引流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胆总管探查术后T型引流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我科自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胆总管探查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89%,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68%(P<0.05),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视胆总管探查术后T型引流的观察与护理,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东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模式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CAP患者74例,临床采用CNP模式。以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间行常规护理的CAP患者74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95%VS.86.49%,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9±4.22)d VS.(10.23±3.31)d, P<0.05;(2678.54±14.32)元VS.(3012.36±113.51)元,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49%VS.83.78%,P<0.05)。结论 CAP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介入CNP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规范住院治疗,改善临床预后,提高住院经济价值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春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50例肺结核并咯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结核咯血的护理抢救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措施,而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咯血停止时间、再次咯血率、窒息率、抢救成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抢救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可明显缩短患者咯血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再次咯血率和窒息率,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肺结核咯血患者的预后恢复。

    作者:张璟;杨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初治鼻咽癌两种放疗技术不良反应的比较与护理对策

    目的:比较调强放射治疗(IMRT)与常规放射治疗(CRT)两种不同放射治疗方案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88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期间出现的口干、张口困难、吞咽困难、皮肤和黏膜反应等急性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88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治疗计划,IMRT与CRT相比急性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治疗技术的应用能够减轻患者治疗中的急性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金淑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将个性化健康教育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探讨对其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采用将同期手术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改变制订了一套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观察其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评价;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明显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问卷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

    作者:陈映琼;郑宇琼;陈惜;遂彭贤娟;彭春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人文关怀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进行干预。入组前及入组12周末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NOSIE)对患者进行评定,并于入组12 w末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入组12周末,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项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抑郁项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更有利于控制其精神症状,促进其社会功能康复,并且能明显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峰;郑婵燕;范书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有助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随机将7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38例所用护理对策为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所用护理对策为积极全面的综合性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状况与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积极、耐心的健康教育与临床护理,可控制患者病情,防控并发症的出现,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率。

    作者:李贤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反思性教育方案对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和健康行为的作用

    目的:探讨反思性教育方案对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和健康行为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反思性教育模式。教育前和教育后6个月评价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我效能。结果健康教育后6个月,两组患者健康行为方式及自我效能均有所提高(均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反思性教育模式能够提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促进其健康行为方式的形成,改善患者的日常行为,从而减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任云霞;刘月荣;董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防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防治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通过在放疗第十日和放疗结束后发放健康教育执行程度调查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以及口腔黏膜炎的程度评估来进行比较。结果在放疗第十日和放疗结束后健康教育执行程度的达标率对照组低于试验组;对照组的满意度低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发生程度也重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防治中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汪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糖尿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糖尿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髋部骨折患者126例,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将2013年1~12月6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1~12月6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骨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于入院时、第7天、第14天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Glu、PT、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第7、14天DVT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第14天Glu、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老年糖尿病髋部骨折下肢DVT的形成。

    作者:高秀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社区护士在工作中能够因地制宜地设计康复护理计划,改善此类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地三家三甲医院在骨科门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由研究人员指导填写社会人口学资料调查表、SF-36生命质量测评量表,填好后即刻回收进行评价。结果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总的生活质量及各领域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同质健康人群(均P<0.01)。结论社区护士应关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利用社区医院便利条件,采用多学科综合疗法努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金慧实;龚明月;王桂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