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引弟;马活莉;梁庆标;张保红;赵妹兰
目的:探讨规范化自我管理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取规范化的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药物知识评分、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的自评依从性评分以及护士对其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药物知识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增加(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护士评价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均P<0.05),观察组护士评价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的健康教育比较,规范化的自我管理教育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了解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李桂容;王嘉川;田华;武静;谢里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高位截瘫骶尾部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救治的高位截瘫患者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高位截瘫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高位截瘫患者的常规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压疮的例数、Norton评分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Norton评分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预见性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上报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际发生压疮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高位截瘫骶尾部压疮的发生。
作者:傅金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中毒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接收的64例急性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心理状况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32例患者中,治愈31例(96.88%),死亡1例(3.12%),治疗期间没有中途强烈要求出院的患者,对照组32例患者中,治愈25例(78.13),死亡3例(9.37%),治疗期间有4例(12.50%)患者不听劝阻签字出院,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急性中毒的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奚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采用重点护理指导预防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前列腺增生手术的患者采用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的办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减少术后膀胱痉挛,提高患者舒适度进行重点护理指导,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膀胱痉挛情况、疼痛评分、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等自护能力高于对照组,膀胱痉挛程度小于对照组,痉挛评分低于对照组,痉挛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疼痛评分少于对照组,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方面的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点护理指导有利于减少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程度,降低疼痛,提高术后舒适度。
作者:张娟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阶梯式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阶梯式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住院时间、各期实验室指标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得以改善;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增加;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各期实验室指标好转。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阶梯式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增加;各项实验室指标好转。
作者:杨雪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出现了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也较对照组出现了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同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月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糖尿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髋部骨折患者126例,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将2013年1~12月6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1~12月6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骨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于入院时、第7天、第14天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Glu、PT、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第7、14天DVT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第14天Glu、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老年糖尿病髋部骨折下肢DVT的形成。
作者:高秀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社区护士在工作中能够因地制宜地设计康复护理计划,改善此类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地三家三甲医院在骨科门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由研究人员指导填写社会人口学资料调查表、SF-36生命质量测评量表,填好后即刻回收进行评价。结果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总的生活质量及各领域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同质健康人群(均P<0.01)。结论社区护士应关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利用社区医院便利条件,采用多学科综合疗法努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金慧实;龚明月;王桂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洁净手术室数字化设备的细菌污染状况,拟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方法2014年3月选取我院10间手术间共20个单位的数字化设备(包括电脑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条码扫描及打印机)表面进行细菌分布情况及种类监测,4月采取新的防控措施后再次对该设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3月份共检出44份阳性标本,4月共检出8份阳性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月检测出病原微生物菌19株,4月未检测到各类病原微生物,实施新防控措施前后差异显著。结论洁净手术室内不同区域数字化设备存在不同差异的细菌污染,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污染状况。
作者:林志敏;章明阳;马颖;杨维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比上门随访和电话随访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上门组和电话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相同的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出院前均建立随访档案,电话组患者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上门组患者采用上门随访方式,分别于出院后1w、1个月、2个月和3个月随访一次。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的情况变化,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3个月评定一次,遵医行为出院后3个月评定一次。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得分均显著高于出院后1个月和出院前(均P<0.05),出院后1个月得分均显著高于出院前(均P<0.05)。上门组出院后1、3个月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在合理饮食、按时服药、按时锻炼和按时复诊四个维度的遵医行为均优于电话组(均P<0.05)。结论与电话随访相比,上门随访更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
作者:傅顺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在四肢长骨骨折患者中行健康教育对其并发症与满意度的影响,并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为29.4%,对照组患者为7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非常满意率为73.5%,对照组为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在行传统护理干预时,给予必要的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宋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指导对妇女乳腺癌早期筛查行为影响因素的干预效果,以便提高妇女积极参与乳腺癌早期筛查的健康保护意识。方法选取汕头市某小区100名妇女,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干预组妇女在调查问卷后采取为期1年的以乳腺癌知识和健康信念为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妇女采取一次常规性乳腺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对两组妇女在自我乳腺健康保护意识、乳腺癌相关知识水平、主动定期进行乳房检查及参与医院有关体检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妇女在提高健康信念、感知到的易感性、感知的益处增加、早期筛查的好处和检查方法等知晓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且感知障碍减少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妇女受高等教育者、经济收入偏高、有固定职业等人数均多于对照组,其积极主动进行乳腺自我检查、临床检查和X线摄片(乳腺钼靶)检查等方面的参与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妇女主动每月进行1次乳腺自我检查、1年进行一次临床检查和X线摄片等检查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30%)( P<0.05)。干预组妇女在乳腺异常检出率、良性病变检出率、乳腺癌检出率等方面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了解影响妇女乳腺癌早期筛查行为的相关因素及采取健康信念指导干预措施,可明显增强妇女的乳腺健康保健意识,促进乳腺检查行为及提高体检参与率,对妇女乳腺癌早期普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惠玉;许淑月;林琼珠;洪玟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进行干预。入组前及入组12周末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NOSIE)对患者进行评定,并于入组12 w末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入组12周末,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项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抑郁项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更有利于控制其精神症状,促进其社会功能康复,并且能明显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峰;郑婵燕;范书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我科癌症放疗患者的信息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指导责任护士提供健康教育,提升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癌症患者信息选择问卷及自行设计的基本信息调查表,对119例拟行放疗的癌症患者进行信息需求调查分析。结果癌症放疗患者信息选择“很想知道”的信息内容排名前三位的是“治愈的可能性有多大”,“大概的治疗费用”,“有什么治疗可供选择”;不同民族、居住地及付费方式的患者信息选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患者信息选择存在差异,临床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获知具体信息的不同倾向,有选择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
作者:蔺波;蔺益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调强放射治疗(IMRT)与常规放射治疗(CRT)两种不同放射治疗方案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88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期间出现的口干、张口困难、吞咽困难、皮肤和黏膜反应等急性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88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治疗计划,IMRT与CRT相比急性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治疗技术的应用能够减轻患者治疗中的急性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金淑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护士实施技术能力培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采用专业理论及技术能力两个方面的培训,并反复强化练习,每月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培训后学员对ICU监护理论知识、护理技术操作和常用仪器使用等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培训前(均P<0.05)。结论通过技能培训后的护士可以增强急救意识,增强临床对疾病的判断能力,既能使患者得到全面、细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又能提高护士技术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保证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
作者:梁引弟;马活莉;梁庆标;张保红;赵妹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反思性教育方案对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和健康行为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反思性教育模式。教育前和教育后6个月评价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我效能。结果健康教育后6个月,两组患者健康行为方式及自我效能均有所提高(均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反思性教育模式能够提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促进其健康行为方式的形成,改善患者的日常行为,从而减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任云霞;刘月荣;董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救程序化管理在呼吸科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0例咯血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咯血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接收时间、检查时间、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病情稳定时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业务水平、服务态度、病情解释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程序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呼吸科的急救效率,改善护理满意度。
作者:葛吉徽;杨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多模式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CPM康复训练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实施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第2天应用CPM功能练习。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镇痛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多模式镇痛的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术后的第3、5、7、14天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的护理能够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CPM练习患者疼痛。
作者:李静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直肠癌Miles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2年2月在本科接受治疗的直肠癌miles术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两组的疼痛情况、心理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 P<0.05),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心理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在减轻直肠癌miles术患者术后疼痛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心理舒适度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彩霞;余丽丽;杨金芝;施琳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