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才周;鲁杰
目的:通过对腔隙性脑梗死扩管治疗与扩管扩容联合治疗疗效的比较,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将8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成两组,第一组使用两种血管扩张剂,第二组使用一种扩容剂和一种血管扩张剂,治疗后24 h和2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第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第1组,加重病例数少于第1组,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扩管扩容联合治疗优于单用两种扩管药物。
作者:岳志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通过社对比分析研究探索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康复疗效,并讨论护理体会。方法对照组仅在患者在医院就诊期间按照临床护理规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心理、饮食、运动、定时复查、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组病例护理周期均为3个月,此期间详细记录病例一般资料及相关指标检测结果。结果在进行护理干预后,对照组中血糖控制良好的63例,显著少于对照组的71例(P<0.05);对照组血糖控制处于普通状况的12例,与观察组的7例没有差异(P>0.05);对照组中血糖控制失败的5例,显著多于观察组的2例(P<0.05)。观察组在饮食控制、定时锻炼、定时复查、定时服药等遵照医嘱方面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科学系统的社区护理,可以显著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康复。
作者:周宁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在胃癌的发病机制和转移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实验研究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和MMPs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希望能为临床预测早期胃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提供一些帮助。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4例淋巴结阳性与80例淋巴结阴性的pT1早期胃癌组织中MMP-2、MMP-7、MMP-9的表达情况,并用Multivariete统计学方法进行MMPs表达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早期胃癌组织中MMP-7阳性表达率为82.3%,而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早期胃癌组织MMP-7阳性表达率为54.4%,二者相比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反而,MMP-9和MMP-2在早期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情况间均无统计学意义。Multivariete分析表明,MMP-7表达是预测早期胃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子(P<0.05),同时肿瘤细胞的淋巴管浸润也是预测早期胃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不可缺少的因子(P<0.001)。结论 MMP-7表达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早期胃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的重要预测指标。
作者:王艺;赵雪峰;韩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为评估妇产科学全英教学模式的成效、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本文统计了广州医科大学2010级临床医学本科中文班和同年级全英班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和总评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全英班平时成绩与中文班比较有差别,但期末成绩及总评成绩无明显差别。全英教学并未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经过教师队伍选拔和培训、集体备课、多元化教学和教学评估及反馈等措施,能切实提高全英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有助于与国际接轨的妇产科专业人才的培养。
作者:梁慧超;石琨;陈嘉慧;陈励和;廖灿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针对患有小面积足部溃疡的糖尿病患者展开临床护理干预分析,了解综合护理对溃疡的辅助治疗效果。旨在减小溃疡面积,减轻患者痛苦程度,提升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这1年时间内收治的存在小面积足部溃疡的糖尿病患者共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溃疡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总有效率高且复发概率较低。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改善足部情况,同时减少溃疡复发概率,适合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罗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随着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的不断发展,心脏外科手术量不断递增,血液制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一半左右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需要输血,年用血量达1500万单位,并且我国用血量每年以10%递增[1],但是献血人次每年基本保持不变,血液严重供需失衡。对于一个需要输血的患者而言,输入异体同种血可能出现一系列相关并发症,如严重的输血反应、免疫抑制作用而使肿瘤复发率增加等。尽管核酸技术的应用使得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发生率大为降低,但直到现在SARS、疟疾、Chagas病仍然无法监测[2],同时在围术期输血给患者和社会增加了经济负担。
作者:黄钦;芶大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降颅内压、抗凝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联合血栓通注射液,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结果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56.67%,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86.6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锡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讨中医“和法”在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患消化内科疾病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33例,功能性胃肠紊乱患者28例,慢性肠炎24例,肠结核12例,便秘患者14例,其他胰、胆、肝疾病9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和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的对症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5例,治愈15例;功能性胃肠紊乱患者14例,治愈13例;慢性肠炎13例,治愈13例;肠结核7例,治愈6例;便秘患者6例,治愈5例;其他胰、胆、肝疾病5例,治愈4例;观察组的总治愈人数56例,治愈率93.3%。对照组患者中,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8例,治愈18例;功能性胃肠紊乱患者14例,治愈12例;慢性肠炎11例,治愈11例;肠结核5例,治愈5例;便秘患者8例,治愈7例;其他胰、胆、肝疾病4例,治愈2例;观察组的总治愈人数55例,治愈率91.7%。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的比较无显著差异,且P>0.05。结论中医“和法”治疗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率高,且能对患者因神经衰弱或者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导致情绪忧郁、失眠、健忘、精力不集中等症状进行有效的改善,对患者起到全面的调理作用,弥补西医治疗只解决表面病症,易发生不良反应的问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挑战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ICU患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患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结果共有56个检测到真菌,白色念珠菌36名,占64.3%,检测发19株为痰标本,16株为尿标本,1株血标本;热带念珠菌14个,占总数的25.0%,检测发6株为痰标本,7株为尿标本,1株血标本;近平滑念珠菌(5.3%),检测发2株为痰标本,其他未见;毛霉菌1株,占1.8%,见于痰标本。单因素统计结果为,56例老年ICU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生与其年龄、导尿管的留置、静脉导管的留置、气管是否切开、呼吸肌支持有关系,与性别无关系。结论 ICU患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更敏感的真菌培养,以建立识别技术的关键是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结合有针对性的风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真菌感染的发病率。
作者:陈爱如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TP)是肺外结核常见的一种,也是我国渗出性胸膜胸腔积液中常见的病因。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诊断指标,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仍然是一个挑战。因此,开展结核性胸膜炎相关的高特异性、敏感性的诊断指标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结核性胸膜炎胸水的多种生物学指标的研究及诊断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梁小朋;彭德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是医患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平等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和长期维持,需要护士具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讲究和培养语言沟通的技巧和艺术。语言是人类特重要的交际工具,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中,护士必须运用恰当的语言,掌握沟通技巧与其进行有效沟通,塑造其良好的职业形象,提高患者的遵医率。这要求护士不但要有渊博的护理医学知识和精湛的技术,更要讲求语言艺术,提供优质的个体化个性化护理服务,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早日康复。
作者:刘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加曲班注射液的含量。方法采用氰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10%四丁基氢氧化铵-磷酸(700∶300∶13∶0.68),用氨溶液(1→20)调节pH值至6.5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257 nm,柱温为40℃。结果阿加曲班在10.1~151.6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65%,RSD=0.42%。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阿加曲班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志勇;李伟;周海辉;崔友;夏小秋;王恒彩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采用推拿方式治疗颈性晕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颈性晕眩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66例颈性晕眩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用推、揉、按、压、滚等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症状。结果经过推拿治疗,66例颈性晕眩患者中,痊愈52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5%。结论推拿用于治疗颈性晕眩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治愈率极高,明显的缓解了患者的病痛,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庆伟;刘敬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倍频532 nm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采用532 nm激光对42例73只眼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及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激光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变化。结果在经过光凝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视力得以提高的有12眼(占16%),不变的有47眼(占64%),下降的有14眼(占19%)。FFA检查,光凝后有6眼黄斑水肿完全吸收,29眼部分吸收,12眼没有吸收。局限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比弥漫水肿和囊样水肿要好。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阻止及延缓DR进展的有效方法。结论把握治疗时机,选择合理的光凝方法进行有效和充分的激光治疗是阻止和延缓DR发展的关键。
作者:李果;梁慧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调查本院中心药房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规律。方法对本院中心药房2011~2013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钙通道阻滞药及β受体拮抗药每月总DDDs的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月份增长环比基本一致。结论本院中心药房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频度于2011年~2013年存在使用规律,可应用于该类药物领入量的调节和库存管理。
作者:李明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据研究证实慢性感染在缺血性脑卒中,尤其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发生过程期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综合评述了肺炎衣原体、巨细胞病毒在急性脑缺血性卒中所起的作用和机制,并对目前国内外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迟海涛;丛博;白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就诊的10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后期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宫颈癌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患者在盆底功能恢复和性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影响(P<0.05);宫颈癌与年龄、临床分期、癌细胞分化程度、盆腔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深肌层、脉管是否有癌细胞浸润、性伴侣个数、孕次和产次有关(P<0.05)。结论生活中对宫颈癌应予以高度重视,以便早期检出和切断其发展;针对影响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因素,做好预防和有针对性措施,以提高宫颈癌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56例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分别给予患者单纯抗凝治疗及阿替普酶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栓再通率、右心功能改变,记录患者临床效果、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右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及右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病死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替普酶治疗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出血不良反应,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薛丽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尿液常规自动化检测是各级医院必须进行的工作之一,干扰因素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也很多,本文从尿标本的采集与保存、检测内容、质量控制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尿液常规自动化检测的干扰因素及注意事项。
作者:周吉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将48例COPD合并OSAHS患者(即重叠综合征OS)进行BiPAP治疗10 d后,对其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多导睡眠监测(PSG)以及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气分析值PaO2、PaCO2以及肺功能FEV1/FVC%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PSG监测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长呼吸暂停时间、平均及低血氧饱和度、慢波深睡眠、总呼吸暂停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结论对于COPD合并OSHAS的重叠综合征患者,BiPAP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王雯;何丽芳;刘志娟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