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
目的:调查本院中心药房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规律。方法对本院中心药房2011~2013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钙通道阻滞药及β受体拮抗药每月总DDDs的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月份增长环比基本一致。结论本院中心药房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频度于2011年~2013年存在使用规律,可应用于该类药物领入量的调节和库存管理。
作者:李明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倍频532 nm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采用532 nm激光对42例73只眼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及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激光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变化。结果在经过光凝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视力得以提高的有12眼(占16%),不变的有47眼(占64%),下降的有14眼(占19%)。FFA检查,光凝后有6眼黄斑水肿完全吸收,29眼部分吸收,12眼没有吸收。局限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比弥漫水肿和囊样水肿要好。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阻止及延缓DR进展的有效方法。结论把握治疗时机,选择合理的光凝方法进行有效和充分的激光治疗是阻止和延缓DR发展的关键。
作者:李果;梁慧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模拟演练可以使实习生和低年资的产科住院医师快速掌握产科急症的处理流程和处理要点,产科医师可以在模拟器中演练肩难产、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子痫、臀助产等各种产科急症的处理。模拟演练还可以增强产科急症处理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技巧。实习生、住院医师和产科住院医师都可以通过模型演练提高产科急症处理技能来提高产妇安全,终达到改善围生结局的目的。
作者:杨金英;郑峥;张国正;陈励和;刘慧姝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5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骨科护理措施,针对治疗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概率以及满意度。结果治疗组并发症概率仅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17.14%,(P<0.05),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同时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鑫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讨中医“和法”在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患消化内科疾病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33例,功能性胃肠紊乱患者28例,慢性肠炎24例,肠结核12例,便秘患者14例,其他胰、胆、肝疾病9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和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的对症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5例,治愈15例;功能性胃肠紊乱患者14例,治愈13例;慢性肠炎13例,治愈13例;肠结核7例,治愈6例;便秘患者6例,治愈5例;其他胰、胆、肝疾病5例,治愈4例;观察组的总治愈人数56例,治愈率93.3%。对照组患者中,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8例,治愈18例;功能性胃肠紊乱患者14例,治愈12例;慢性肠炎11例,治愈11例;肠结核5例,治愈5例;便秘患者8例,治愈7例;其他胰、胆、肝疾病4例,治愈2例;观察组的总治愈人数55例,治愈率91.7%。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的比较无显著差异,且P>0.05。结论中医“和法”治疗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率高,且能对患者因神经衰弱或者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导致情绪忧郁、失眠、健忘、精力不集中等症状进行有效的改善,对患者起到全面的调理作用,弥补西医治疗只解决表面病症,易发生不良反应的问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挑战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社区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8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4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教育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糖尿病知识检测成绩、SAS评分及SD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教育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糖尿病知识检测成绩、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教育后护理组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糖尿病患者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及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琳;边利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新型长效钙拮抗剂拉西地平与复方制剂安博诺治疗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比较两药对中青年高血压疗效的差异。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高血压患者120例,男女各半,在合理的饮食、生活习惯和体育运动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男女平衡,拉西地平组60例,服用拉西地平片,每次4 mg,每天1次;安博诺组:服用安博诺片,每次1片,每天1次。治疗前后4周进行血压监测,并分析结果。结果拉西地平组4周后,血压下降16/13 mm Hg,总有效率为91.7%;安博诺组血压下降12/12 mm Hg,总有效率85.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拉西地平组不良反应8.3%,安博诺组10.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拉西地平比安博诺对中青年高血压降压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晓兴;陈伟强;张卫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益心解毒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个50例,治疗组给予益心解毒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ATP、肌苷等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50例对照组有21例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00%;50例治疗组患者有32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解毒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周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成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73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3例患者均采取去骨瓣减压、开颅清除血肿等手术治疗。术后1~4 d发生大面积脑梗死。经去骨瓣减压术、抗血管痉挛、亚低温疗法及保守治疗措施治疗后,患者出院前按GOS评分,其中恢复良好37例,中残16例,重残12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5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预后差,致残、病死率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及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尹宁;张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分析高频电波刀行电圈(LEEP)切除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5例高频电波刀行电圈治疗宫颈病变的患者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术后所有患者均进行阴道镜活检诊断病情,术后对患者进行LEEP病理诊断,电极的进出位置应位于病变外缘或炎症边缘3 mm处,对于CIN和HPV患者,在病变部位边缘5 mm处进出电极。结果 LEEP病理诊断结果与阴道镜活检筛检结果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术后随访结果显示,仅有8.65%患者出现核异质和细胞核肥大。结论高频电波刀行电圈切除术对于各类宫颈病变的疗效显著。
作者:饶龙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在中草药研究及生产中,提取是常使用的重要工艺之一,而提取液的浓缩也是同等重要的一步。本文对传统的常压蒸发(熬制)、减压蒸发(真空浓缩)、薄膜浓缩、冷冻浓缩及喷雾浓缩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进展进行了简要概述,尤其对实现薄膜浓缩中的旋转薄膜浓缩和流动式瞬间蒸发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以期对本领域的同道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作者:王玲;袁珂;刘延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治疗分娩时宫颈水肿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阴道试产时发生宫颈水肿的初产妇102例纳入实验组,采用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宫颈多点注射。以同期采用传统静脉注射地西泮治疗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在宫口全开时间、转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宫口全开时间较短,转剖宫产率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对比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发现,组间差异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无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治疗分娩时宫颈水肿具有满意的疗效,有助于缩短产程时间,增加阴道试产成功率,今后可将其作为阴道试产时宫颈水肿治疗的有效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何健华;李玉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检测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在诊断唐氏综合征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40例,其中包括正常产检、高龄或唐氏综合征需实施羊水穿刺的高危孕妇等,分为正常男胎妊娠组15例,正常女胎妊娠组13例,唐氏综合征男胎妊娠组12例。通过实时定量的PCR技术,对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水平变化进行检测比对。结果正常男胎妊娠组及唐氏综合征男胎妊娠组均检测出DYS14基因及β-actin基因,正常女胎妊娠组因无Y染色体,未检出DYS14基因。正常男胎妊娠组的DYS14基因定量数值为(31.9±17.6)GE/mL,范围分布为23~66 GE/mL,而唐氏综合征男胎妊娠组的DYS14基因定量数值为(74.6±31.2)GE/mL,范围分布为56~108 GE/mL。结论采用实时定量的PCR技术,对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进行检测,是一种较为操作快捷、经济合理的非创伤性产前筛查。
作者:赵光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肥胖性糖尿病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实验组给与二甲双胍500毫克/次,1天2次,同时早晚餐前注射人胰岛素,对照组早晚餐前注射人胰岛素。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18周治疗后均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血脂(TC、TG、HDL-C、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指数(BMI)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血清FPG、2hPG、HbA1c、TG、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血清TG、LDL-C和BMI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明显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和体质量指数。
作者:马钜行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对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方法采用分组法研究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儿科NICU接受住院治疗的40例患儿资料,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40例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进行处理,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临床治疗期间两组患儿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持续护理30 d,判断两种护理方案的终效果。结果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由多种原因造成,不同原因形成黄疸的特点不同。本次观察组护理效果由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干预满意度95%,对照组满意度75%。结论人性化护理是儿科临床护理的先进方式,比常规护理干预预期效果好。
作者:张虹;王利红;张春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AMI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心率变异性分析软件进行HRV分析,测定HRV时域分析的5项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均值标准差平均值(SDNNindex),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爱丁堡指数(PNN50);频域分析的3项指标:24 h频域总功率(T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并对2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HRV与AMI患者病情的关系。结果 AMI患者HRV时域分析指标(SDNN, SDANN,SDNNindex,rMSSD,PNN50)及频域分析指标(TF,LF,HF)均较体检正常者减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HRV减低,可以用来判断病情及预后。
作者:苏健 刊期: 2014年第16期
2型糖尿病患者是骨折发病的高危人群,主要原因被认为是患者骨质量差。本文就维生素K2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维生素K2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折的预防机制是:促进骨钙素γ-羧化和诱导成骨细胞生产和分泌。
作者:陈金燕;陈蜀敏;谢宏波;赵军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迅猛发展,高科技化的医疗设备是医护人员降低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手段,也是病患获取满意治疗效果的依据。本文以迈瑞PM8000监护仪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及与之相对应的维修方法,且简要概述该设备的日常保养,为医护人员使用PM8000监护仪提供参考。
作者:周令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对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管理的有效性。方法以2010年全院外科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内固定取出术4种Ⅰ类切口手术全部病历291例为干预前组,以2012年同级别全部手术266例为干预后组,分析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干预后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内固定取出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下降,由干预前96.29%、94.74%、100%、99.43%,下降至5.56%、14.29%、51.22%、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腹股沟疝、内固定取出术围手术期平均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分别由263.63、866.01、1334.18元,下降至38.15、448.51、556.3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干预管理措施有成效。
作者:宋剑;张建明;史红;李志民;史济经;张海燕;高金妹;张国庆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协定处方药物口腔溃疡散在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6例来我院治疗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口腔溃疡的手足口疾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病毒唑、维生素C、头孢曲松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协定处方药口腔溃疡散,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36例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总有效率为83.7%,治疗组有41例得到缓解,总有效率为95.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协定处方药物口腔溃疡散用于治疗手足口病伴有口腔溃疡,能够明显缩短病程,加快愈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定、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瑞光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