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
目的:探讨应用酚妥拉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酚妥拉明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参考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7%,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酚妥拉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同时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徐磊;何慧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尿液常规自动化检测是各级医院必须进行的工作之一,干扰因素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也很多,本文从尿标本的采集与保存、检测内容、质量控制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尿液常规自动化检测的干扰因素及注意事项。
作者:周吉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施慧达不同时间给药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10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给予培哚普利4 mg,每日一次于早晨7点服用,服用2周后无效及未达显效者,随机分为晨服组与分开服药组,两组各55例,晨服组晨7点增加施慧达到5 mg,分开服药组于早晚7点分别加服施慧达2.5 mg,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4 h动态血压;对两组治疗前后24 h平均血压和白天、夜间平均血压以及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24 h平均血压下降无明显差异(P<0.05),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分开服药组对控制夜间高血压与晨服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晚分开服药对控制非杓型高血压夜间血压优于单纯早晨服药。
作者:杨晓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是医患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平等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和长期维持,需要护士具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讲究和培养语言沟通的技巧和艺术。语言是人类特重要的交际工具,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中,护士必须运用恰当的语言,掌握沟通技巧与其进行有效沟通,塑造其良好的职业形象,提高患者的遵医率。这要求护士不但要有渊博的护理医学知识和精湛的技术,更要讲求语言艺术,提供优质的个体化个性化护理服务,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早日康复。
作者:刘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通过社对比分析研究探索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康复疗效,并讨论护理体会。方法对照组仅在患者在医院就诊期间按照临床护理规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心理、饮食、运动、定时复查、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组病例护理周期均为3个月,此期间详细记录病例一般资料及相关指标检测结果。结果在进行护理干预后,对照组中血糖控制良好的63例,显著少于对照组的71例(P<0.05);对照组血糖控制处于普通状况的12例,与观察组的7例没有差异(P>0.05);对照组中血糖控制失败的5例,显著多于观察组的2例(P<0.05)。观察组在饮食控制、定时锻炼、定时复查、定时服药等遵照医嘱方面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科学系统的社区护理,可以显著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康复。
作者:周宁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加曲班注射液的含量。方法采用氰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10%四丁基氢氧化铵-磷酸(700∶300∶13∶0.68),用氨溶液(1→20)调节pH值至6.5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257 nm,柱温为40℃。结果阿加曲班在10.1~151.6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65%,RSD=0.42%。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阿加曲班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志勇;李伟;周海辉;崔友;夏小秋;王恒彩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患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其具有焦虑、抑郁的情绪。将其随机均分作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恰当的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时间段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进行测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实行护理2个月之后,其焦虑以及抑郁的自评得分显著比对照组低,两组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显著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从而提高其临床治疗疗效。
作者:龙云燕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了解青少年截瘫患者父母亲的心理状况和需求,探索促进其身心健康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方法。方法对42例青少年截瘫患者父母亲选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及分析,并与全国常模比较,并根据调查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实施3个月的心理干预,并比较干预前后的差异。结果截瘫患者父母(SCL-90)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恐怖显著高于我国常模值(P<0.05);经3个月的心理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其(SCL-90)的得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护理和关注青少年截瘫的同时,医护人员应深入了解其父母的心理状况,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更好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李宇芳;邹剑莹;刘美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在胃癌的发病机制和转移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实验研究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和MMPs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希望能为临床预测早期胃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提供一些帮助。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4例淋巴结阳性与80例淋巴结阴性的pT1早期胃癌组织中MMP-2、MMP-7、MMP-9的表达情况,并用Multivariete统计学方法进行MMPs表达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早期胃癌组织中MMP-7阳性表达率为82.3%,而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早期胃癌组织MMP-7阳性表达率为54.4%,二者相比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反而,MMP-9和MMP-2在早期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情况间均无统计学意义。Multivariete分析表明,MMP-7表达是预测早期胃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子(P<0.05),同时肿瘤细胞的淋巴管浸润也是预测早期胃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不可缺少的因子(P<0.001)。结论 MMP-7表达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早期胃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的重要预测指标。
作者:王艺;赵雪峰;韩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自制紫光LED照射医用持物钳/镊消毒罐杀菌效果。方法观察传统无菌钳/镊干式保存法和不同波长紫光LED灯照射30 min,无菌钳/镊保存时间;观察无菌钳/镊经人工染上标准菌株后,采用不同波长紫光LED对其照射的杀菌效果。结果①传统干式无菌钳/镊镊保存时间为16 h;波长265、280 nm紫光LED照射保存的无菌钳/镊保存时间为3 d;波长365 nm紫光LED照射保存的无菌钳/镊保存时间为1 d;②波长265、280 nm紫光LED均对标准菌株有杀灭作用,波长365 nm紫光LED照射对部分菌株有杀菌作用。结论本研究设计的紫光LED无菌持物钳/镊保存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部分技术难点还有待解决,同时希望有更多医院参与其中,得出更多中心数据,对本设计加以改进、完善。
作者:黄娟;徐晓红;牛丽华;卫俊;甘国强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为评估妇产科学全英教学模式的成效、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本文统计了广州医科大学2010级临床医学本科中文班和同年级全英班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和总评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全英班平时成绩与中文班比较有差别,但期末成绩及总评成绩无明显差别。全英教学并未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经过教师队伍选拔和培训、集体备课、多元化教学和教学评估及反馈等措施,能切实提高全英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有助于与国际接轨的妇产科专业人才的培养。
作者:梁慧超;石琨;陈嘉慧;陈励和;廖灿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迅猛发展,高科技化的医疗设备是医护人员降低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手段,也是病患获取满意治疗效果的依据。本文以迈瑞PM8000监护仪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及与之相对应的维修方法,且简要概述该设备的日常保养,为医护人员使用PM8000监护仪提供参考。
作者:周令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生结局影响。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待分娩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52例,将其做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待分娩孕妇52例,将其做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分娩结束后,将其围生结局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早产、胎儿窘迫、窒息、羊水粪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剖宫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内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婴围生结局影响均较明显,动态监测其肝功能与总胆汁酸水平值,早期给予明确诊断并及时进行积极治疗,对降低围生儿的患病率与病死率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侯桂玉;郭雪箐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高血压并鼻出血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针对我医院从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60例高血压并鼻出血患者,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且每组都有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中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再次出血率、血压控制情况及自行拔除鼻腔填塞物率。结果在两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再次出血率及自行拔除鼻腔填塞物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血压控制好,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高血压并鼻出血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对疾病起到很好的预防治疗作用,积极配合医师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雪荣;李兴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10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周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比较两种干预措施对直肠癌术后日常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56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口服氟西汀20 mg,每日一次。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性的心里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0周,观察比较两种干预措施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影响。结果治疗10周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心里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心里状态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玉玲;郭珍辉;邓惠云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倍频532 nm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采用532 nm激光对42例73只眼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及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激光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变化。结果在经过光凝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视力得以提高的有12眼(占16%),不变的有47眼(占64%),下降的有14眼(占19%)。FFA检查,光凝后有6眼黄斑水肿完全吸收,29眼部分吸收,12眼没有吸收。局限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比弥漫水肿和囊样水肿要好。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阻止及延缓DR进展的有效方法。结论把握治疗时机,选择合理的光凝方法进行有效和充分的激光治疗是阻止和延缓DR发展的关键。
作者:李果;梁慧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超高倍显微镜下直视分析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并与发生临床阿司匹林抵抗的情况进行对比,为预测临床阿斯匹林抵抗提供参考。方法应用ACT-2000超高倍多媒体显微镜直接观察150例首发脑梗死患者服用阿斯匹林1周后外周血血小板聚集情况,跟踪患者首次起病后1年内是否复发脑梗死(临床阿斯匹林抵抗)。结果超高倍显微镜直视检查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异常者85例,占56.7%,其中1年内脑梗死复发者21例,复发率24.7%;血小板聚集正常者65例,占43.3%,其中1年内脑梗死复发者5例,复发率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服阿司匹林后超高倍显微镜下血小板聚集异常的脑梗死患者容易复发,该方法简便、直观、易行,可作为预测临床阿斯匹林抵抗的参考依据。
作者:冯勋刚;郑俊萍;吴昭英;杨君;董海新;刘晓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评价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应用依达拉奉和丁苯酞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可靠性。方法按照数字表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216例随机的分成单独应用丁苯酞治疗的对照组A72例、单独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对照组B72例、以及应用依达拉奉和丁苯酞联合治疗的观察组72例,疗程14 d,对三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和临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A、对照组B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比较治疗后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比较治疗后NIH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76.4%、对照组B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3.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应用依达拉奉和丁苯酞联合治疗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显著的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确切的提高临床的疗效,治疗过程安全可靠。
作者:贾万春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TP)是肺外结核常见的一种,也是我国渗出性胸膜胸腔积液中常见的病因。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诊断指标,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仍然是一个挑战。因此,开展结核性胸膜炎相关的高特异性、敏感性的诊断指标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结核性胸膜炎胸水的多种生物学指标的研究及诊断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梁小朋;彭德虎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