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死患者超高倍显微镜下血小板聚集与阿司匹林抵抗关系的研究

冯勋刚;郑俊萍;吴昭英;杨君;董海新;刘晓钟

关键词:超高倍显微镜, 脑梗死, 血小板聚集
摘要:目的:超高倍显微镜下直视分析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并与发生临床阿司匹林抵抗的情况进行对比,为预测临床阿斯匹林抵抗提供参考。方法应用ACT-2000超高倍多媒体显微镜直接观察150例首发脑梗死患者服用阿斯匹林1周后外周血血小板聚集情况,跟踪患者首次起病后1年内是否复发脑梗死(临床阿斯匹林抵抗)。结果超高倍显微镜直视检查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异常者85例,占56.7%,其中1年内脑梗死复发者21例,复发率24.7%;血小板聚集正常者65例,占43.3%,其中1年内脑梗死复发者5例,复发率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服阿司匹林后超高倍显微镜下血小板聚集异常的脑梗死患者容易复发,该方法简便、直观、易行,可作为预测临床阿斯匹林抵抗的参考依据。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干预措施对直肠癌术后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比较两种干预措施对直肠癌术后日常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56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口服氟西汀20 mg,每日一次。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性的心里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0周,观察比较两种干预措施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影响。结果治疗10周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心里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心里状态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玉玲;郭珍辉;邓惠云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实行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产生的影响。方法对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探究对自我管理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实行护理干预。对比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和血压控制率。结果在进行护理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在知识知晓率、服药的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率方面,干预后明显的优于干预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患者增强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程度,服药的依从性增加,血压控制率提高。

    作者:刘秀云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万乃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采用糖皮质激素与万乃洛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9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与万乃洛韦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药万乃洛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两例患者出现过敏现象,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性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与万乃洛韦联合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代莹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超导可视人流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超导可视监视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方法对100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500例选择传统人工流产术;研究组500例在超导可视监视下行人工流产术,术后半个月、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漏吸、子宫穿孔、吸宫不全、术后感染、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0.4%(2/50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5.8%(2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中应用超导可视监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脑梗死患者超高倍显微镜下血小板聚集与阿司匹林抵抗关系的研究

    目的:超高倍显微镜下直视分析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并与发生临床阿司匹林抵抗的情况进行对比,为预测临床阿斯匹林抵抗提供参考。方法应用ACT-2000超高倍多媒体显微镜直接观察150例首发脑梗死患者服用阿斯匹林1周后外周血血小板聚集情况,跟踪患者首次起病后1年内是否复发脑梗死(临床阿斯匹林抵抗)。结果超高倍显微镜直视检查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异常者85例,占56.7%,其中1年内脑梗死复发者21例,复发率24.7%;血小板聚集正常者65例,占43.3%,其中1年内脑梗死复发者5例,复发率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服阿司匹林后超高倍显微镜下血小板聚集异常的脑梗死患者容易复发,该方法简便、直观、易行,可作为预测临床阿斯匹林抵抗的参考依据。

    作者:冯勋刚;郑俊萍;吴昭英;杨君;董海新;刘晓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与血脂及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与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为临床研究提供有价值依据。方法依照诊断标准将44例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急性轻症胰腺炎组即MAP组与急性重症胰腺炎组即SAP组,随后对两组的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经降脂治疗前后的CT、Ranson系统及APACHEⅡ系统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AP组的血脂(TG)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较MAP组要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胆固醇(CHO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 CT、Ranson系统及APACHEⅡ系统评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脂是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与C反应蛋白相结合可以作为急性胰腺炎的评价指标之一,有研究价值。

    作者:黄两喜;林艇;蔡道广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儿科临床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临床上在对儿童感染症状的处理方面,多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控制和消除患者感染症状和传染性疾病方面,抗生素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儿童特有的生理代谢特点,使得其病情变化较为多变,只有综合患儿的具体病情,及时地合理地采取抗生素进行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论述抗生素的临床使用规则,几何生理期儿童的代谢特点,通过讨论如何实现抗生素在儿科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来实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

    作者:刘清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402例分析

    目的: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402个案例。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40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6个月并记录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和残余尿量(RUV)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均获成功,术中、术后无输血病例,无电切综合征发生。随访6个月,IPSS、QOL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Qmax较术前明显增加,RUV也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天禄;陈和平;杨毅;刘通;薛成作;王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维生素K2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质量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患者是骨折发病的高危人群,主要原因被认为是患者骨质量差。本文就维生素K2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维生素K2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折的预防机制是:促进骨钙素γ-羧化和诱导成骨细胞生产和分泌。

    作者:陈金燕;陈蜀敏;谢宏波;赵军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治疗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断为VAP的患者58例。试验组30例,对照组28例。均常规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试验组同时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观察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压积(PCT)及胸片的变化情况。评估痰热清对VAP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7 d治疗后,实验组痊愈7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8.6%。总有效率为统计学显着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温度,PCT,WBC测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8 d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5.3±2.6)d,住ICU时间为(6.5±3.6)d,抗生素使用时间(9.3±4.6)d,28 d病死率为9%。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8.5±4.1)d,住ICU时间为(9.1±4.9)d,抗生素使用时间(13.3±6.3)d,28 d的死亡为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能增强VAP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冯永利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4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策略

    目的:探讨对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管理的有效性。方法以2010年全院外科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内固定取出术4种Ⅰ类切口手术全部病历291例为干预前组,以2012年同级别全部手术266例为干预后组,分析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干预后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内固定取出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下降,由干预前96.29%、94.74%、100%、99.43%,下降至5.56%、14.29%、51.22%、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腹股沟疝、内固定取出术围手术期平均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分别由263.63、866.01、1334.18元,下降至38.15、448.51、556.3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干预管理措施有成效。

    作者:宋剑;张建明;史红;李志民;史济经;张海燕;高金妹;张国庆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健胃调中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5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由胃黏膜萎缩,表现为脾胃气虚为本,随患者体质、病因、病程演变标证有气滞、寒热错杂、阴虚胃热之别。用健胃调中饮加减治疗65例,显效39例,有效18例,有8例因体质差、治疗有所延误,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病变未能逆转,治疗无效。

    作者:王洪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比较拉西地平与安博诺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疗效

    目的:分析新型长效钙拮抗剂拉西地平与复方制剂安博诺治疗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比较两药对中青年高血压疗效的差异。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高血压患者120例,男女各半,在合理的饮食、生活习惯和体育运动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男女平衡,拉西地平组60例,服用拉西地平片,每次4 mg,每天1次;安博诺组:服用安博诺片,每次1片,每天1次。治疗前后4周进行血压监测,并分析结果。结果拉西地平组4周后,血压下降16/13 mm Hg,总有效率为91.7%;安博诺组血压下降12/12 mm Hg,总有效率85.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拉西地平组不良反应8.3%,安博诺组10.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拉西地平比安博诺对中青年高血压降压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晓兴;陈伟强;张卫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冠心病的健康教育及护患沟通技巧探索

    冠心病是基层医院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但在诊疗和护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患者对本病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缺乏防病治病的相关知识,有的患者不愿意做心电图检查,服药也不规范,病情控制多不理想。通过针对基层冠心病患者的特点进行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对冠心病有较为详细、全面的了解,能够及时复查心电图,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合理用药,从而有效减少冠心病的致死率;并能促进护患关系,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采取正确的护患沟通技巧,可使患者能够听懂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并从主观上愿意接受健康教育,能主动执行健康教育内容,积极防治疾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肺癌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05年6月至2013年6月入住我院的271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分析。结果271例肺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7例,感染率为17.34%,感染51例次,感染例次率18.82%;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占72.54%;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55.32%、38.30%、6.38%;病原菌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耐药率较高。结论肺癌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医务人员应针对肺癌患者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进行有效防控。

    作者:邹锋;董林;杨俊涛;李新娉;李兵;马雪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老年胆道感染的外科护理

    目的:对老年胆道感染患者进行外科护理,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老年胆道手术患者,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后,进行术前病情评估、控制合并症、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等外科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45例患者中,手术后有1例出现应激性溃疡,1例并发肺部感染,经过外科护理后逐渐恢复,治愈出院。结论根据患者的生理特性和病情特征做好全面的外科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江红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运用本人在工作中注重保持良好的心境,择优选择静脉,固定好穿刺针等的综合运用。结果使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有所提高。结论在小儿静脉穿刺中重视以上几方面的锻炼对提高穿刺成功率是有帮助的。

    作者:刘汝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老年高血压糖尿病的保健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的相关预防以及保健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所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100例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针对老年人的高血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进行相应的分析,制定出佳有效的保健方式。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分析得出,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血糖(GLU)、胆固醇(TC)以及三酰甘油(TG)等都较单纯的糖尿病患者高。结论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在目前已经显得很普遍。一般来说,高血压糖尿病的病情状况相比较单一的高血压或者糖尿病都显得十分的严重。当高血压和糖尿病结合在一起时,就是我们所说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危险系数就成倍地增加,因为这两种疾病在一起更加容易引发相关的心脏病和肾功能疾病。为了能够更好地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对老年高血压糖尿病进行相关的预防保健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莫才周;鲁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围生结局研究

    目的:分析和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生结局影响。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待分娩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52例,将其做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待分娩孕妇52例,将其做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分娩结束后,将其围生结局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早产、胎儿窘迫、窒息、羊水粪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剖宫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内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婴围生结局影响均较明显,动态监测其肝功能与总胆汁酸水平值,早期给予明确诊断并及时进行积极治疗,对降低围生儿的患病率与病死率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侯桂玉;郭雪箐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对高血压并鼻出血患者的影响效果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高血压并鼻出血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针对我医院从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60例高血压并鼻出血患者,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且每组都有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中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再次出血率、血压控制情况及自行拔除鼻腔填塞物率。结果在两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再次出血率及自行拔除鼻腔填塞物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血压控制好,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高血压并鼻出血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对疾病起到很好的预防治疗作用,积极配合医师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雪荣;李兴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