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对脊髓神经元EGFL7表达的影响

万一;黄纯海;张方;田志;张晶晶

关键词: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 脊髓损伤, 大鼠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对脊髓神经元EGFL7表达的影响。方法65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建立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胸9~胸10),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脊髓EGFL7表达。结果未发生脊髓损伤,EGFL7表达于腹角Ⅸ板层的运动神经元和背角Ⅰ、Ⅱ、Ⅲ板层的小神经元;脊髓半横断损伤后,灰质神经元EGFL7表达水平随着时间逐渐增加,7 d达到高峰,随后降低,21 d后维持稳定;脊髓损伤组脊髓神经元EGFL7免疫组化I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L7的表达变化与脊髓运动功能改变具有相关性,其可能参与脊髓损伤再生修复过程。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对脊髓神经元EGFL7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和分析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对脊髓神经元EGFL7表达的影响。方法65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建立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胸9~胸10),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脊髓EGFL7表达。结果未发生脊髓损伤,EGFL7表达于腹角Ⅸ板层的运动神经元和背角Ⅰ、Ⅱ、Ⅲ板层的小神经元;脊髓半横断损伤后,灰质神经元EGFL7表达水平随着时间逐渐增加,7 d达到高峰,随后降低,21 d后维持稳定;脊髓损伤组脊髓神经元EGFL7免疫组化I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L7的表达变化与脊髓运动功能改变具有相关性,其可能参与脊髓损伤再生修复过程。

    作者:万一;黄纯海;张方;田志;张晶晶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乳癖舒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乳癖舒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乳癖舒片中的丹参、延胡索、土贝母、赤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以芍药苷为对照品,测定乳癖舒片中赤芍的含量。色谱柱:Eurospher-1004.6×150 mm 5μm;流动相:乙腈-水(12∶88);检测波长:230 nm。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丹参、延胡索、土贝母、赤芍;含量测定中芍药苷线性范围0.178~1.78μg(r=0.9999),回收率为100.68%,RSD=0.73%(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和重线性好,可有效地控制乳癖舒片的质量。

    作者:胡军林;顾承刚;吴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治疗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硝酸甘油可以使静脉血管和冠状动脉扩张,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供血增加,从而达到治疗心绞痛的目的。本文对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治疗心绞痛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在临床更良好的应用。

    作者:王玮;刘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及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瘤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所致,其表现为高血压、心律失常,代谢紊乱等症状,麻醉处理难度较大。我院于2012年11月14日对1例右肾上腺嗜铬细胞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由于麻醉围手术期准备充分,麻醉处理得当,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1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经过。

    作者:王玉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在产科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人性化健康教育在产科的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300例孕产妇,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予以人性化系统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对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93.3%,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尿潴留、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护理不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实施人性化的系统健康教育可显著提升孕产妇对产科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优化产科护理质量、改善孕产妇护理体验,减少产科并发症。

    作者:陈丽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

    目的:观察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院64例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与本院体检的60例绝经期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她们的骨密度(BMD)、血生化及性激素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与患者年龄、病程、绝经年限、餐后两小时血糖(2hPBG)、低密度脂蛋白(LDL)、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与血清雌二醇(E2)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应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能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有益。

    作者:苏熠;肖晨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感染防护行为的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感染防护行为的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供应室15名工作人员,对其行针对性的干预,对干预前后1年工作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知识评分及防护依从性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工作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知识评分、防护行为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给予供应室工作人员针对性的职业感染防护干预可有效的提高其职业感染防护知识知晓情况及依从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申荐荃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某地区中医药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流村地区的中医药服务现状,为发展山区中医药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实地查看、座谈、处方及工作量分析、填写调查表等方式,对流村地区的中医药资源配置以及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因缺少中医药技术人员,未能全面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结论中医药服务在山区具有发展优势,但存在资金支持不够,中医技术人员短缺,知识更新缓慢等问题,应加大资金投入,合理配置中医药软硬件资源,引进人才,加强人才培养及培训。

    作者:王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某地区1021例维吾尔族非综合征唇腭裂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病情况与特点,探讨与唇腭裂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1年~2012年间由微笑列车行动资助的1021例先天性唇腭裂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唇裂588例,唇裂伴腭裂293例,单纯腭裂140例,男性多于女性,比例1.3∶1。在单侧唇裂伴或完全性腭裂中,左侧与右侧相等1∶1有家族遗传史85例,占总数8.3%。母亲妊娠前3个月经历危险因素877例,占总数86%,近亲结婚124例,占12%,来自农村928例,占91%。结论唇腭裂发生与胚胎早期发育受环境因素、药物因素、遗传、营养等多因素有关。

    作者:赵丽琴;胡明委;马龙;马文泽;许志荣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CAD/CAM联合快速成型技术在面中分骨折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AD/CAM联合快速成型技术在面中分骨折畸形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入院的面中分骨折100例患者行术前CT扫描,提取扫描数据,采用CAD/CAM快速原型技术行数字化颅颌面骨三维重建和颧面部实体模型打印。在实体模型上设计截骨区间和钛网外形,数控成型机冲压钛网,使预成钛网与缺损区颧面部外形完全一致。切取腓骨肌皮瓣,血管化游离移植联合预成钛网植入完成上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结果100例患者均术后10 d拆线,创口愈合良好,患侧颧面部塌陷畸形较术前明显改善,张口度及咬颌关系未因手术影响。颧面部解剖外形包括自然弧度、曲率和高度恢复满意,同期修复者手术前后容貌无明显变化。术后随访2周至1个月,CT检查患者颧骨。颧弓骨折塌陷畸形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CAD/CAM联合快速原型技术治疗面中分骨折,可以大限度地重建面部的自然外形,维持患者容貌。

    作者:李一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妊娠结局受孕期健康教育的影响探析

    目的:分析研究妊娠结局受孕期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抽调我院收治的260例建立有孕期档案且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所选取的孕妇均自愿接受孕期健康教育教育,回顾性分析分娩方式、产程、高危妊娠率、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共发放260份,回收260份,回收率为100.0%。260例孕产妇中,顺产211例(81.2%),阴道助产8例(3.0%),剖宫产41例(15.8%)。分娩总产程时间为(8.24±1.01)h,第1产程(7.1±1.1)h,第2产程(0.5±0.3)h,第3产程(0.13±0.07)h。高危妊娠率为21.2%(55/260),产后出血10例(3.8%),新生儿Apgar评分为(9.1±1.1)分。并发症为子宫破裂1例,重度妊高征2例,失血性休克1例,胎儿死亡2例。结论给予孕妇必要的孕期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孕妇对分娩知识的了解,有利于顺利进行分娩,改善妊娠解决,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陈艳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手指缺损

    目的:本研究将对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手指缺损的临床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手外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收治的72例手指皮肤外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0例患者的创面采用的是掌背第12动脉皮瓣来对其进行修复的,32例患者的创面采用掌背第3、4动脉皮瓣来对其进行修复的。结果本研究中72例患者的皮瓣完全成活,其中有4例患者的皮瓣远端出现了表皮坏死的情况,经过治疗后均痊愈,68例患者的感觉功能、运动、皮瓣颜色、外形、质地均相对较好。结论在对手指的深度外伤创面进行修复的过程中,好采用掌背动脉皮瓣来对其进行修复,这样不仅可以就地取材,而且还具有不影响患者的手指功能、术后皮瓣十分美观、皮瓣的存活率较高、便于操作、手术的创伤小等优点,因此,在对手指缺损进行修复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何春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如何提高静脉输液患者的满意率分析及措施

    目的:对静脉输液不满意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提高护理满意度。方法发放125份问卷,调查静脉输液不满意的原因。结果共收回120份问卷。静脉输液不满意原因输液时间过长有60人次,占60%;反复穿刺(3针以上)有54人次,占45%;液体被动更换有24人次,占20%;固定不妥,脱针有18人次,占15%;沟通解释不够有18人次,占15%。结论通过对静脉输液不满意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一系列防范措施,保证静脉输液顺利进行,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洁;姚立梅;吐尔逊古丽?阿布都热比克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使用

    目的:观察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者全身麻醉中的使用,评价七氟醚用于患者全身麻醉诱导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间来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小儿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将30例小儿患者按照性别、年龄、病况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的原则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使用七氟醚麻醉诱导,对对照组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手术进行过程中采用连续静脉泵注丙泊酚维持麻醉,记录患儿麻醉诱导前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麻醉诱导的时长(从麻醉到睫毛反射消失)、手术过程中及苏醒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各生化指标均有所下降,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在麻醉诱导前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值和麻醉诱导的时长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手术过程中,试验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试验组有7例患儿出现躁动,而对照组有2例患儿出现躁动的现象。结论七氟醚用于患儿全身诱导麻醉安全、有效,能实现快速诱导,并且诱导平稳,建议推广使用于患儿的麻醉诱导。

    作者:张培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活血化瘀法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低氧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AECOPD)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对97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1例,采用活血化瘀法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不同时期D-二聚体、凝血功能水平、全血黏度和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第7天D-二聚体及氧分压指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7天血液黏稠度和血氧饱和度均有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监测指标间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可以改善AECOPD患者低氧血症。

    作者:李晶;陈翻享;肖超烈;钱旭胜;连乐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从本院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出现骨折的患者中随机选择30例进行研究,再次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记录患者再次术前、术后自理生活能力评估(ADL)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再次PKP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再次术后24 h、3个月的ADL和VAS评分较之再次术前差异均显著,(均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出现骨折的患者再次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显著缓解疼痛,促进功能恢复,且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李浩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草药组织破碎提取法的实践与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本文在对传统提取方法回顾的基础上,以中草药组织破碎提取法成功用于曼地亚红豆杉、五味子、三七和细柱五加4种不同类型化学成分的提取为例,充分展现了该提取方法与传统的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等相比的突出优越性。作者对槐米中芦丁进行了组织破碎提取实验,以50%~70%乙醇或丙酮为溶剂,破碎提取2 min,芦丁收率可达12%以上,HPLC显示几乎无芦丁以外的杂质峰。作为中药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内容,组织破碎提取法具有较大的应用与发展空间。

    作者:王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手术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手术室新护士工作的规范化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届和2012届各30名手术室新进护士做规范化的培训的临床资料做回顾式分析。结果手术室新护士全部完成培训工作,包括了基础护理理论知识的考核、一般的技术操作、手术配合的方式达标程度等。2012届的新进护士在整个系统程序下的规范化培训考核达标率高达100%,而2010届的新进护士的培训考核结果达标率仅为80%。前后2年的新护士考核结果达标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手术室新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使其能够符合现代化手术室护士的一般工作要求,进而有效提升整个的护理水平。

    作者:徐金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

    目的:分析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发生剖宫产术中出血的8名产妇,采取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对其进行治疗。结果8例产妇的出血情况得到控制,无一例行子宫切除术,术后恢复与正常剖宫产患者无区别,随访后未发现远期并发症。结论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出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艳妮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防止鞍区肿瘤手术后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方法分析

    目的:对防止鞍区肿瘤手术后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方法进行分析。方法研究我院收集的12例尸体头颅标本,对鞍区微血管显微解剖结构进行分析。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例鞍区肿瘤患者2,对其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平均视力有显著提高,经1年随访均无死亡或脑脊液漏事件发生。结论在为鞍区肿瘤患者展开手术治疗时,首先应对鞍区微血管显微解剖结构予以准确掌握,在手术中对患者视神经供血动脉加以保护,从而预防患者术后发生缺血性视神经萎缩。

    作者:岳四海;张宏凤;赵重庆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