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兆安
目的:对社区卫生机构药学管理现状与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000例,工作人员100例,对我市建立社区卫生机构后药学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实施应对策略,同时进行问卷调查患者对实施前后对药学管理的情况分析。结果实施应对策略后患者满意度、复诊率、购药率、转诊率均明显优越于实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因对策略后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工作差错率、药品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优越于实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我市社区卫生机构药学管理情况,主要存在的问题为药品种类少、库存量少、配货不及时、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人员编制紧张、规章制度不完善、药品存放条件差等,针对上述情况进行对应策略的实施后,有效的改善药患关系,显著增加患者的复诊率、购药率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工作差错比例,对社区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周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导致社区老年患者入院的重要慢性病之一,与其他疾病共存时极易漏诊,社区诊断与治疗相对困难。本文具体阐述了慢性心力衰竭的定义、诊断标准、分级与治疗原则,并通过分析具体病例,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与方法进行探讨,为慢性心力衰竭在社区的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乌瑞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部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接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在实验前7天停服其他降压类药物或者停用其他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次10 mg,每天3次。观察组患者给予倍他乐克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倍他乐克每次25 mg,每天2次,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次10 mg,每天3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给药12周。观察两组血压改变情况,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患者28例、有效患者12例、无效患者9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37例、有效12例、无效2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1.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作者:马芸 刊期: 2014年第19期
近年来,医患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与其他服务业相比,医疗机构有其特殊性,更易产生医患矛盾。医患沟通倡导对人的关怀,主张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而医患矛盾与人文医学的缺失便始于对话不足。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高质量的基础,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前提。它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或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英;吴小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建立滋肾降糖颗粒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样品中枳壳、淫羊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建立质量控制方法。结果枳壳、淫羊藿薄层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好,黄芪甲苷在16.304~407.6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n=5),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1.95%(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控制滋肾降糖颗粒质量的方法。
作者:胡雪峰;刘纪青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营养状况及降低并发症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术后常规营养的对照组及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组,比较其术后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指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可提高患者的术后营养指标,且降低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培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收治的100例行血常规检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50例,观察组患者采集静脉血,参考组采集末梢血,同时接受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红细胞、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血小板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红细胞、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白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血小板、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采集具有更大的诊断价值,血常规检验时可通过多点采集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张传杰;于白;唐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尿潴留是混合痔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术后的康复产生了极大影响,使住院时间延长。本文具体阐述了混合痔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为混合痔的术后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何月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早产儿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早产儿的措施,降低早产儿发生率。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2011年在本院收治的439例早产儿临床资料。结果孕母既往流产史、胎膜早破及不明原因早产的主要病因。结论早产与孕母因素密切相关,预防早产的关键是减少流产、防止胎膜早破等。
作者:赵琳;李艳红;张红专;绍明琨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并研究腹腔镜技术在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45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5例为胃穿孔,腹腔镜手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成功,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无并发生以及死亡病例出现。结论对于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患者采用在腹腔镜下进行修补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于这一方法较为满意。因此腹腔镜下对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进行修补效果较为确切,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蔡浩武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探究参附注射液治疗围生期心肌病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围生期心肌病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与观察组。结果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2.5%,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80%,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围生期心肌病效果良好,不但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并且安全可靠。
作者:张敏;侯晶;王靓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心率变异、QT变异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高血压患者(实验组)和60例正常人(对照组)24 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ABPVs水平日间与夜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24 h ABPVs水平与日间ABPV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SDNN、LF/HF水平日间与夜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24 h和日间SDNN水平、24 h和夜间RMSSD水平、日间和夜间HFnorm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夜间LF/H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昼间ABPVs与SDNN呈正相关(r=0.351,P<0.05),24hSDNN与QTv呈正相关(r=0.484,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增大,昼夜波动节律消失,心率变异性降低,QT变异度昼夜无显著差异。
作者:苏少辉;叶健烽;熊斌;刘冬生;莫静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新鲜与陈旧性锤状指术后疗效差异。方法回顾32例无撕脱骨折锤状指患者,术后跟踪随访,对比疗效并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新鲜锤状指损伤术后优良率92.86%;陈旧锤状指损伤术后优良率62.5%。结论新鲜锤状指损伤术后优良率高于陈旧锤状指损伤,早期手术治疗锤状指,利于功能回复。
作者:李峰;孙惠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自主研讨互动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12级两个班级共9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其中一个班级为研究组(48名学生),另外一个班级为对照组(44名学生)。学期末通过自制的“教学情况调查量表”、“学生能力影响”的评定,以及“理论及实践考核”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结果研究组对教学内容满意度95.83%,教学形式满意度97.92%;研究组学生中专业知识能力提高者34例(70.83%),科研能力提高者38例(79.17%),协作能力提高者32例(66.67%),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者35例(72.97%),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考核后,研究组学生理论考核评价(43.8±6.2)分,实践能力考核评价(40.2±5.05)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应用自主研讨互动法,可提高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兴趣、各项能力及成绩,教学效果较好。
作者:张艳平;丁矢;杨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46例进行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其中腹腔镜组164例,开腹组82例,腹腔镜组进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治疗,开腹组进行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止痛药使用率、切口感染率及综合治疗费用的情况。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及综合治疗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止痛药使用率、切口感染率,开腹组均高于腹腔镜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具有术后恢复快速的优势,且能减轻患者的疼痛,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成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冠心病有无相关性,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38例在我院住院并且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同期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根据造影结果及临床资料分为4组,非冠心病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在上述人群中有无差别并探讨其意义。结果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在非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亚组分析表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在冠心病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中显得尤为显著。
作者:王怀龙;陈晓于;黄石安;陈灿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雄激素联合黄精赞育胶囊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间,对60例特发性少弱精子症人群,分3组治疗。A组20例,未服用药物治疗;B组20例,口服硫酸锌片50 mg,每日3次,维生素E胶囊100 mg,每日2次,中成药黄精赞育胶囊4粒,每日3次,疗程3个月;C组20例,在B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安特尔40 mg,每天一次,疗程3个月。结果全部患者完成随访且进行复查,B、C组精液参数显著改善,C组血睾酮水平提高,效果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雄激素联合中成药黄精赞育胶囊疗法可显著改善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液量、精子密度、活动力、存活率及血睾酮水平,效果优于单独应用中成药。
作者:罗伟聪;马劲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尿潴留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尿潴留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直肠功能训练及Crede手法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尿路感染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43.3%),(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膀胱残余尿量(47.3±9.7)mL明显低于对照组(114.5±23.2)mL,(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之后膀胱容量(377.3±47.2)mL明显优于对照组(221.2±28.1)mL,(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髓损伤后应尽可能早期拔除导尿管,在早期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尿潴留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黄天花;廖彩霞;何寄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研究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比较采用常规方法以及常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乙组的显效率以及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乙组患者治疗后LVEF、LVEDD、LVESD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压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甲组治疗前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合曲美他嗪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症状。
作者:张秀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即刻与延期方法在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中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收治的67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在乳腺癌手术同时实施乳房再造,根据乳房再造时间分为即刻再造组(观察组)35例,延期再造组(对照组)32例,手术后的6~12个月进行乳房再造。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乳房外观、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乳房再造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并提高患者乳房外观满意率,且患者术后无任何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帆;黄双月 刊期: 2014年第19期